《兴亡一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兴亡一叹-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反观佛门,西牛贺州地广人稀,又分裂成数十个小国,文教典章都远不如华夏,聪明灵秀的可造之才也甚少。佛门自封神之后,苦心经营千年,迄今门下弟子能修至末那识,证得罗汉位的,也不过才两三百人,其中一大半还都是封神战中收来的截教弟子。能修至阿赖耶识,证得菩萨位者,不过惧留孙、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孔雀明王、玄奘等寥寥数人,其中大半也原本是道门弟子,以道入佛的。能修至阿摩罗识,证得佛位的,如今仅有燃灯、释迦两人,原本都分别是玉虚、碧游首徒。真正属于佛门自己培养出来的弟子,其实甚少。

“我佛门若要大兴,与道门抗衡,必须向南瞻部州传法。玄奘西游取经,就是为此,只是成效不大,”准提对释迦道,“三藏真经是燃灯手著,确系我佛门精义,奥妙无穷。只可惜过于艰涩,不利于传播。唯识宗是燃灯开创,玄奘在大唐虽然极力弘扬,却也门徒寥寥,亦只是因为过于艰深繁难之故。”

释迦沉思片刻,道:“既然如此,以弟子之见,我佛法若要东传,还是须得摒弃繁难,崇尚简易,方是善道。”准提点头道:“我也如是想。我佛门教义,乃是接引师兄所创,大多重义理思辨,繁难深奥。我想那南瞻部州,既然道门经营多年,教义已经深入人心,我们骤然前去,别树一职,自然窒碍难行。不如也兼采道门教义,融合佛道,别创一门简捷平易的法门来。”

释迦道:“教主所见极是。”这两人都是学兼佛道的不世之才,当下在西方极乐世界中相对而坐,手结法印,闭目默默沉思。不知过了多久,释迦突然站起,微微一笑,道:“教主,弟子已然明悟。”准提微微点头,道:“好,你去罢。”

释迦出西方极乐世界,上灵山,入大雷音寺,升莲台宝座,讲经说法,妙谈玄理。灵山诸菩萨诸罗汉皆来座下听讲。释迦讲到精妙之处,天花乱坠,顽石点头,诸弟子纷纷颔首,突然释迦住口不语,缓缓自虚空中拈出一支金色菠萝花来,遍示众人。

众人皆不解其意,纷纷沉思,唯有摩诃迦叶罗汉破颜微笑,深有会心。释迦亦微笑,随即召摩诃迦叶上前,手抚其顶,对众人道:“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诸摩柯迦叶。”将手中金色菠萝花付与摩柯迦叶。

摩柯迦叶道:“诺。”接过金色菠萝花。

释迦于是罢讲,闭目沉思,不发言语。诸弟子皆未明白释迦所言是何意思,茫然不解。其中文殊菩萨,号智慧第一,亦不能知,于是问摩柯迦叶道:“方才世尊拈花示意,众人皆不晓其意,唯有师兄明悟,还望指教。”

摩柯迦叶道:“世尊之意,甚是明白,不过‘心外无物’四字而已。”

诸人犹不能解。于是摩柯迦叶执金色菠萝花以示众人,道:“便如此花。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见众人尚未明白,又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我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我心,即此意也。世尊之意,亦不过如此,尔等可明白否?”

诸人闻言,似有明悟。普贤菩萨尚有疑虑,又追问道:“止如斯邪?”

摩柯迦叶厉声喝道:“更何有哉!”

诸人被这厉声一喝,登时仿佛醍醐灌顶,恍然大悟,纷纷合十礼赞不提。释迦在莲台上睁开双目,道:“善哉,摩柯迦叶所言,深得我心。我佛门开教千年,教义精微,道德深远,皆不逊色于道门,只因地处偏远,失了先机,故此难以争竞。如今教法东传,势在必行,我与教主商议,创出这简易法门来,明心见性,直指人心,俾使南瞻部州众生早脱苦海,往生极乐。尔等皆要努力,不可怠慢了。”

正说话间,陡然东南天空之中,一道煞气腾腾冲上,直射九霄。灵山大雷音寺诸人,皆是道德成就之辈,心如明镜止水,处变不摇,见到这股煞气,却也不由得齐齐吃了一惊。文殊菩萨双眉一轩,沉声道:“乌巢好大胆,居然敢咒杀人皇!”

释迦亦见,只是默然不语。文殊上前道:“世尊,乌巢此举,深藏祸心,只怕于我佛门大是不利。”释迦沉思片刻,突然破颜一笑,道:“虽然乌巢包藏祸心,却未必不可因势利导,反为我所用。尔等且在此等候,莫要轻举妄动,待我去见过教主,再做打算。”起身下了莲台,出大雷音寺,上西方极乐世界去了。

※※※

接引、准提正在七宝林中,八德池旁默坐,参悟混元无极大道,身边两个童子侍立。释迦将事情说了,道:“此事甚是奇怪。据弟子看来,乌巢此举,看似与我佛门为难,但仔细推测起来,却是给了我们一个绝大机会,倒像是隐隐要暗助我们一臂之力似的。只是不知其用意到底为何?”

准提笑道:“既是暗助我们,其实也是包藏祸心。莫忘了,乌巢虽然不入我西方极乐,如今却是和尚,若是有什么事情,自然和我佛门牵扯不清。”

释迦道:“弟子明白。但权衡起来,总是利大于弊。虽然我等极力扶持李承乾,但人皇迄今犹无易储之意,李泰虽不自安,地位其实依然稳固。时日所长,不免多生变故。”

准提道:“你所言亦为有理。只是乌巢何必暗助我佛门,这其中缘由,却要仔细思量。”释迦道:“依弟子浅见,乌巢既是天帝之子,想必是秉承天帝意旨。天帝自封神战后便被道门压制至今,其人也是混沌神明,上古大圣,岂会心甘。或许便有与我佛门结好之意,也未可知。”

准提微微点头,道:“也有道理。”释迦又道:“且不论乌巢到底是什么用意,我等只管依原计划行事便是。只需李承乾登上人皇之位,我佛门便能东传南瞻部州,大兴有望。其他种种,皆是旁支末节,暂不必虑。”准提道:“甚是,既如此,你便自去安排。”释迦行礼,正要退出,旁边一直闭目而坐,不曾说话的接引突然开言道:“且慢。”

准提和释迦都是一怔。准提道:“师兄有何指教。”接引道:“师弟,你莫忘了,女娲已然复出。”

准提笑道:“时移势迁,天地非昨。女娲纵然复出,亦无能为矣。”接引摇头道:“不然,师弟。女娲此出,振荡非小,我在定中以慧眼观之,只怕于人皇气运,大有妨碍呢?”

准提讶异道:“师兄此言何意?”

接引道:“女娲乃是造人始祖,昔日三界至尊。虽然沉寂千年,根本仍在,至今凡人也多有崇拜信仰。我观天下气运流转,女娲此出,只怕坤道将有百年大兴之机。”

准提和释迦尽皆默然,过了半响,准提道:“师兄意思,是说坤道勃兴,人皇亦将为女身?”

接引道:“天意杳缈,人算难穷,气运一物,亦在若有若无之间,不可尽信,但亦不可轻忽。”

准提叹道:“我也料女娲必然另有盘算。只是她与你我一般,亦已证得混元,境界相当。她既淆乱五行,遮蔽天机,又有伏羲相助,我等却是无论如何也算不出她究竟是何谋划。”

接引道:“只得预为防备便是。”

准提默思片刻,笑道:“也罢,不论乌巢和女娲到底是什么用意,我也自有应付手段。只是要借师兄弟子一用。”

接引与准提同证大道,相识千年,心意早通,闻言道:“我的弟子,便如你的弟子一般,你自吩咐便是。”准提笑道:“多谢师兄。”先命释迦自去安排一应事务,又对身边童子道:“请你阿逸多师兄来。”

过了片刻,一个和尚走进来。只见其人身材矮胖,袒腹大肚,喜笑颜开,仿佛总有无穷开心之事,手持佛珠,腰间挂着一只布口袋,鼓鼓囊囊,也不知其中到底有何物。上前行礼道:“阿逸多拜见师尊,师叔。”正是接引的弟子,姓弥勒,名阿逸多。

准提道:“阿逸多,你自入我门,一心修持,勇猛精进,前日成就无上妙圆识心三昧,已然证得菩萨果。我今加升大职正果,封汝为弥勒菩萨。”将七宝妙树在阿逸多肩上轻轻一击,喝道:“不动本际,应现十方,若凡若圣,不可限量。”虚空光华闪耀,无量焰火缠绕,现出一座七色莲台来。阿逸多上莲台坐定,现菩萨身,放无量光明,种种祥瑞异像,不可胜数。接引见了,微微点头,对准提道:“亿万劫后,我等入灭,能继我衣钵,弘我法门,传我真义者,必此子也。”

准提道:“若成大器,必先磨砺,大道艰深,非可易知。世事艰难,种种喜怒哀乐,爱恨离别,唯有一一亲历,方才知晓。阿逸多,今日我与你师尊召你前来,你可知何事。”

弥勒菩萨拜谢接引,再拜准提,道:“天地大劫,不日将至,种种因果纠缠,纷乱繁杂。我佛门蛰伏千年,大兴之机,便在当今。弟子愿下世历劫,弘扬大法,度尽众生,望两位教主允准。”

准提道:“善哉,你能发此大愿心,实我佛门之幸,众生之福。你近前来,我与你细说究竟。”弥勒近前,准提密密嘱咐一番,道:“你去罢。”

弥勒再拜,退了下去。

接引见弥勒退出,慧目微垂,对准提道:“师弟,你殚精竭虑,一心要兴我教门,师兄自愧不如。但天下之事,还是循序渐进,徐徐而化为好。算计太深,只怕于证道大有妨碍。”

准提微微而笑,道:“师兄,世间之事,尽在人为。你我既然能自凡人证得这混元大道,成就无上正果,难道还有什么事情,是你我做不成的么。”接引微微叹息,不再多说。

第三十九章 冥王登位人皇逝

九天之上,凌霄宝殿中,昊天上帝和瑶池金母并肩而坐,俯视殿下群臣。

天庭诸神昔日被轩辕黄帝诛杀殆尽,只剩下二十八宿执掌周天星辰。后来元始封神,原定是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结果后来封了三百七十一位,还有七个肉身成神者。只是这三百七十一位正神,或者是玉虚弟子,或者是碧游门人,天帝统驭起来自然不能得心应手。有心安插亲信旧部,但这一千年来,三界太平,全无战事,各部神位皆无空缺,唯有寻机会新设几个,如天蓬元帅、卷帘大将,雷公电母等便是。

近四百位正神,自然不会齐齐都在凌霄宝殿上听命。如三山五岳之神,平日都在下界镇守山岳,等闲不上天庭。其中东岳泰山大齐仁圣大帝黄飞虎,不但为五岳正神之首,而且还兼掌幽冥地府一十八层地狱,凡一应生死轮回事宜,俱要先经东岳勘对,方许施行,位高权重,官居要职,须臾分身不得。

但今日却不知何事,东岳泰山大齐仁圣大帝黄飞虎,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崇黑虎,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闻聘,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崔英,西岳华山金天顺圣大帝蒋雄五位五岳正神,居然齐齐都自下界上天来,进入凌霄宝殿。

凌霄殿外的守卫天兵,便不免有些议论纷纷。这些天兵都是在地府中精心挑选而来的,生前也都是精悍战士,死后被天庭看中,不必再入轮回,而是径上天庭,以混沌神族的秘法重塑躯体,成为天兵。虽然不算是神明,总也勉强算是超出凡人一筹了。只是天庭生活,千年来日复一日,一成不变,着实无聊得紧,难得有点新鲜事情,总不免引起大家关注。

凌霄宝殿之中,东岳泰山大齐仁圣大帝黄飞虎,正满脸涨得通红。

就在今日早朝,太白金星上了一表,弹劾黄飞虎。道是他前日听到消息,说幽冥地府中不法横行,贪赃成风,种种徇私不轨之事,多不胜数。太白金星于是亲下幽冥一观,果然尽如所言:凡生前有钱有势,能多供奉者,纵然是大奸大恶之徒,亦不入十八层地狱受苦,反而得善地转生;凡生前贫苦无依,不能贿赂鬼卒者,纵然是忠良孝子,亦要推入十八层地狱严刑拷打。凡与清微、楼观、正一等道门大派有交情者,生前求得一道灵符在身,则地府鬼卒自然另眼高看,客气非常,甚至有私改生死,偷放回阳之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太白金星查得明白,据实陈奏,天帝便召黄飞虎等五岳正神上界,问个明白。

黄飞虎看完奏折,无可置辩,只得谢罪,但心中却也不免委屈。他本是凡人,既非修行炼气之士,也不是妖族,并无半点神通。后来死在封神战中,元始垂怜,封他为东岳大帝,兼掌一应幽冥地府,生死轮回事宜。地位尊崇,手握重权,人人钦慕,但黄飞虎自己便只能苦笑。幽冥之中,凶魔厉鬼横行,他生前既无半点神通,死后封神虽然得了些,毕竟也是微薄,如何能当得此任,镇压得住?总算初时世上人口不多,事务较少,勉强还能充任。如今千年过去,天下人口,已经多了百倍不止,种种疑难繁杂之事,多不胜数,哪里是他这个东岳大帝能处理过来的。他虽然地位尊崇,等若雷斗水火各部天尊,但手下并无什么得力干将相助扶持,相比起金灵圣母、闻仲等人来,差得远了。他是做臣子做惯了的,素来谨小慎微,又不敢擅自招募人手,害怕被人在天帝面前告上一状,说有不轨之心,那就呜呼哀哉。所以这地府秩序,自然也就一日乱似一日,黄飞虎其实也知晓,但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望不出大乱子就行。

如今太白金星把事情捅破,黄飞虎无辞可辨,只得免冠谢罪。好在天帝倒也不加深责,略略说了几句,便道:“我亦知此事不能怪罪卿家。那幽冥地府,本是地藏盘踞,戾气深重,凶魔横行,虽然千年前经玉清教主以无上大法力镇压,依然余毒未尽。卿家是沙场征战之士,自然不善统驭这些妖鬼,也是情理之中。也罢,太白金星,传旨下去,自今日起,加封东岳泰山大齐仁圣大帝黄飞虎为真元显应昭明天尊,仍为五岳之首。一应幽冥地府轮回转化之职,则不必再掌管。”

黄飞虎一怔。他倒不是贪恋权位,只是隐隐觉得此事不妥。当年封神乃是玉清教主元始天尊所封,如今削去他大半权力,似乎也当禀报玉清教主才是。但天帝乃是天庭之主,以理论之,自然也是有这个权力的。而且既然他已经无力掌管地府,若还不退避让贤,只怕立刻就要被人骂作是尸位素餐了。当下也只得上前谢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