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中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百战中国-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胜死后,被辗转埋葬在芒砀山主峰西南。刘邦称帝后,追封陈胜为“隐王”,派30户丁役守护陈胜墓,并按王侯待遇对陈胜年年杀牲祭祀。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百战中国之14_秦朝_钜鹿之战
百战中国之14_秦朝_钜鹿之战

  得分项 得分 权重

  战略意义 30 30

  战争规模 15 20

  伤亡规模 14 20

  战争知名度 13 15

  将领知名度 15 15

  总分 87 100

  兵将 楚国 秦朝

  双方兵力 6万 40万

  伤亡兵力 很少 20万

  将领 项羽 王离,章邯

  战略意义

  钜鹿之战是秦末农民战争所取得的一场巨大胜利。它基本上摧毁了秦军的主力,扭转了整个战局,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

  战争规模

  项羽的楚军六万,秦朝60万军队。

  伤亡人数

  楚国

  很少。 

  秦朝

  伤亡二十万。

  将领

  楚国

  项羽,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人称西楚霸王。大泽乡起义不久,项羽在江东崛起,举兵反秦。三年内征伐九州,一统天下 。率军入关中,以五诸侯灭暴秦,威震四海,分裂天下,册封十八诸侯,大政皆由羽出,号为“霸王”,权同皇帝。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他的出现,为中国的历史掀起了一场风云,写下了一段神话。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杜牧的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王安石的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于季子的咏项羽:“北伐虽全赵; 东归不王秦。 空歌拔山力; 羞作渡江人。”

  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无名:“剑折沙尽血洗风,七载成败转头空,荡恨笑饮苍天泪,段韧傲刻夕阳红 。”

  秦朝

  王离,秦朝名将王翦孙子,王贲之子。继其父为秦将,率兵戍边备胡。杀项羽的父亲项梁,钜鹿之战被俘,后被项羽所杀。

  章邯,钜鹿之战中被项羽击败,漳污之战中再次被项羽击败而投降,随项羽入关,封雍王。楚汉战争中,章邯在汉王元年(前206)八月,与刘邦军屡战不利,退保废丘(今陕西兴平东南)。二年六月,城破自杀。

  典故

  破釜沉舟

  战争进程

  定陶之战后,秦军北渡黄河,攻打起义抗秦的赵王歇和张耳,将赵军围困于钜鹿(今河北平乡)。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副将,率兵救援。宋义率军到达安阳(今河南安阳南),便畏缩不前,屯兵四十六天。当时,阴雨连绵,起义军缺衣少粮,处于困境之中。项羽当机立断,一剑杀了宋义,迫使楚怀王任命他为上将军,并命他立即挥师北上救赵;后渡过一条通往赵国的漳河;但由于寡不敌众;士气低落;项羽遂命令军士凿沉渡江用的船只;打破吃饭用的铁锅;身上只带三天干粮;军士们个个以命相抵;大破秦军(破釜沉舟一词的由来)。

  说起秦朝,人们总是先想到大秦雄师,其气吞如虎,横扫六合的气概让千年来无数*志士遐想,讴歌!秦之兴起,无疑其内在战争机器的疯狂开动,外在百万铁军的征讨四方,打下前所未有的天下。然而短短十五年间,泱泱大秦,毁于一旦,真是应了其兴也勃,其败也勃。秦朝大厦倒塌之快,其内在外在有各种问题,但是给予大秦最沉重一击,使强悍的大秦在无能开动其战争,无疑是项羽的天才之作——钜鹿之战。 

  一:章邯的钜鹿大战略 

  出身于文官的章邯,在名将如云的大秦帝国犹如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黑暗的天空。在陈胜发难于野,诸侯并起,几十万大军函谷关时,承担起大秦最后的命运!靠临时组织起骊山囚徒,一败周文之数十万大军,再破齐楚之联军,三杀楚军统帅项梁之定陶。可谓是战绩累累,似乎再建大秦之军威,重铸大秦之军魂! 

  此时关外之地:黄河之南布满秦军势力,只有少部分魏的残余势力。王离带领着边防军进攻河北之地赵国,更北边盘踞着势力弱小的燕国。田荣因为刚为秦军所败,又怨恨楚赵不杀田假田角,所以龟缩齐地,拥兵自保。当时的秦朝廷正为权利斗争而生死相搏,灭诸侯义军的大任自然就落在统帅章邯的身上,章邯再击败楚军杀掉项梁作了一个大的战略决定,北上汇合王离军,拿下整个赵国。这个战略计划遭到后世的唾弃,认为他应该趁机进攻彭城。但从当时的情况看却是个可圈可点的战略计划。 

  原因如下:章邯杀死项梁,楚国虽然振动,但并没有伤其元气!项羽等各路楚军已经退之彭城,而且进退有俱。这样看来章邯并没有什么胜算。而且把楚逼得太急,楚兵同仇敌忾死守彭城,章邯并没有什么把握!而且项梁死后,怀王赶到彭城夺项羽军权,逼得太紧!楚国会暂时放下内讧共同对外! 

  王离军进攻赵国,一直未果!彭城远离关中,而北方西边并不安定!项梁攻彭城短时间如未下,粮食必然吃紧,孤军深入,粮道必为所扰!而王离军继续攻赵,分兵不如合,分则容易被各个击破。而王离放弃赵国一起来攻彭城,后方则为赵国断。前不能进,后不能退,势必全军覆没!而此时有个偶然的事件更是促使章邯全力北上。 

  王离军对赵国实行拉拢政策,诈为二世书以招赵将李良。李良因为赵王的姐姐对其无礼,杀掉赵王的姐姐,投靠秦军,击杀赵王。后来为张耳陈余击败,又投靠了章邯。章邯抓住这个机会出兵,击败赵军,王离军趁机包围赵王于钜鹿。章邯军扎住其南部,边为王离军护送粮草,边虎视耽耽的守护王离军侧翼,形成夹击之势。 

  二:诸侯的战前总动员 

  赵王被困于钜鹿时,赵相张耳充分发挥其外交特长,游说其各地诸侯前来救赵,并申明天下之势在此一举!诸侯纷纷带大军而来。首先赶到的是赵大将军陈余,将其数万兵力扎住钜鹿之北。张耳的儿子张敖也收代兵万余人而来。南方的楚派其北征集团,北方的燕派将军臧荼南下。田荣因为个人恩怨不愿意救赵,但是齐将田都背田荣带兵前来。史记载:“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馀壁,莫敢纵兵。” 

  张耳千盼万盼等来的救军,见了秦军阵容后各个都成了江湖街头艺人,光摆花架子,就是不拿真工夫。精神上绝对支持赵军,行动上就是不敢和秦军动真格的。 

  张耳急得没有办法,派使者张黡、陈泽质问陈余。陈余逼得没办法,给张黡、陈泽五千兵力让他们找秦军练练去。秦军哪把这五千人放在眼里,片刻就把五千人杀个精光。张耳由于毫不知情,以致后来误会陈余杀其使者。看到这种情况,诸侯哪敢再行动,大家全都作起壁上观来了。 

  此时更加体现了章邯的战略计划,以钜鹿吸引天下诸侯,诸侯救赵,则带本部攻击诸侯,一举扫荡诸侯;诸侯不救,则拿下钜鹿,尽歼赵军,打击诸侯士气!其实,当时章邯是打定注意,要和诸侯决战!所以对钜鹿并没有急攻,而是围困;而自己却建立粮道,打持久战!这个战略计划看来是完美的,秦军占据优势,扫灭诸侯,席卷天下将要再一次实现。摇摇欲坠,满目创痕的大秦王朝终于迎来了一线胜利的曙光。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也许是老天不让大秦度过此劫,一个呼唤英雄的时刻,我们的主角秦汉时代最伟大的军事家项羽登场了…… 

  三:楚国援军的内讧

  楚国派的北征集团,在最危机的时刻终于到达。章邯在9月围钜鹿,楚军10月至11月之间就派出北征集团。为何到12月才达到?原来楚国中间发生了权利斗争,本来为傀儡的楚怀王趁项梁战死之机,夺项羽军权。派自己亲信宋义为统帅,项羽范增为次,率领大军救赵。但因畏惧秦军强大和想解除项氏政治威胁,欲在半路杀项羽与结盟齐国(可参考另外两篇文章《楚汉时期被严重忽略的人物》《秦末楚怀王战略考异》这里不详细说了)。史记载“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 

  在权利斗争中项羽获得胜利,成功杀掉主将宋义。怀王无奈,只好“因使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项羽。”。不过其他的军队将不属于北征军,而且也将在没有任何的援军支援。考证当时在彭城汇集的人马,刘邦军本是北征军的一只,因为怀王和项家的权利斗争则没有随项羽参加钜鹿大战。番君吴芮军、共敖军一个是进关才随项羽,一个是攻南郡未随项羽,都没有参与钜鹿大战。龙且本是项梁先锋,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是从前后的地位应该龙且军没有参与钜鹿之战。唯一有疑问的是吕臣军,是合并和被项羽全部带到钜鹿还是部分或则全部留在彭城不清楚,估计是部分被项羽带走参与钜鹿战。 

  获得怀王的授权后,项羽立刻带领大军渡河救赵,渡河后齐王建孙田安带着一只小军队,投靠项羽。 

  四: 钜鹿大战前的险恶形势 

  项羽到钜鹿后开始谋划对秦军来一场世纪豪赌,赌注就是自己的性命加上几万楚军,输则全军尽墨,身死当场;而赢则大秦的天下…… 

  面临在自己面前的是种种不利,似乎是一场有败无胜毫无悬念的赌局。 

  其一:对手的实力异常强大 

  自己的对手是强大的百战百胜的铁血精锐。在钜鹿扎住着两只秦军。一只是由秦之名将蒙恬打造的边防军,这只军队久经沙场,曾击败北方匈奴,立下赫赫战功,带领他们的是当年蒙恬的副手后来统领边防军的大将王离,曾被封为武城侯,多次跟秦始皇东巡,功名赫赫。这只大军负责围钜鹿,兵力大都认为是20多万。 

  秦军的另一只是由多次围剿诸侯义军的章邯带领。素质低于王离军,但是也是百战之师。关于这只军队很多人认为是由骊山囚徒组成的。其实不然,当年周文带几十万军队扣关时,由于秦庭毫无准备,只好发动骊山囚徒抵抗义军,但是后来章邯多次作战,屡屡得到支援。其组成慢慢由骊山囚徒变成了正规军,像司马欣,董翳等将领就是后来秦派给章邯的援军。章邯在对项梁作战时,屡屡为项梁所败,在得到援军后一举而破项军,杀项梁。军队的战斗力明显的提高,联系当时正是王离军南下攻赵的时候,很可能是王离的30万边防军分10万给章邯作了增援。 

  从后来章邯投降项羽后,从“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可以看出章邯的军队的组成早有了本质的变化。 

  所以项羽要面对的对手是40多万精锐的秦朝正规军,而将领都是一代名将。 

  其二:自己的实力异常弱小 

  项羽的军队组成很复杂,我们这里详细的探讨一下项羽军队的组成。一般都认为项羽军队的人数是5万到6万之间。其中先锋两万史记明载是英布,蒲将军的军队。那就是项羽主力还有3到4万。 

  项羽的军队组成要上朔到项梁时代,项梁和项羽早年在江东培养了一只精锐项家军。项羽曾带着这只8千人的子弟军渡淮攻秦。后来项梁收义军陈婴几万起义军,又合并秦嘉军,收编各路杂牌义军,组成楚军。这当中各个势力都有自己的军队。而项羽则带少量子弟兵和刘邦军一起合为一偏师,在别处进攻秦军。 

  项梁身死后,各路人马汇集彭城。项羽统帅的是项梁残军和自己的偏师。怀王并项羽军与吕臣军自将之,这只军队无疑是救赵主力。这只军队有项羽的亲兵人,有项梁的杂牌军,吕臣的农民起义军等。而后来田安随项羽,估计没有参与这场战斗。

  也就是说项羽率领的完全是个大杂烩,战斗力很难说,指挥起来有很大难度。 

  其三:没有后路,不能久战 

  由于项羽和怀王的权利,使项羽处于一个没有任何外援,没有任何退路的地方。秦军战败,可以逃跑在来。而项羽战败估计就要提头去见怀王了,此时退缩估计怀王更不会放过。而粮草更是问题,不但项羽军没有任何供应,更可虑的是宋义在路上待一个半月,此时已12月,离秦军围钜鹿有三个月,钜鹿将随时为秦军破。 

  其四:盟友的畏战,保存实力 

  虽然各路诸侯援军都知道天下之势在此一举,但是由于兵少将寡,其心各异,谁都不愿意把自己陪进去。所以想指望诸侯援军,帮助自己比登天还难。 

  以上四个条件可以说局势险恶到极点,以少量杂牌军快速击败几倍于己的精锐,无疑是痴人说梦!但是天才就是天才,天才就是要打破常规,天才就是要从不可能中创造奇迹。 

  五:作战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天才不愧是天才,项羽立刻就发现秦军的弱点——秦军布局是王离军围钜鹿,章邯军扎住其南边,一边筑甬道输之粟一边随时对救助钜鹿的援军打击,这只军队像两只虎钳,牢牢的盯死猎物。而弱点就在两钳之间的心脏。项羽要直接实施黑虎掏心战略,只有切断两只虎钳的联系,集中力量功其一只才可以有希望获胜。 

  为了得到更多的情报,让秦军露出破绽。项羽先派英布,蒲将军带上自己的两万人马渡河进攻秦军甬道。英布,蒲将军不负所望,战斗击败看守甬道的秦军。从这场小胜利,项羽看到秦军的问题所在——甬道虚弱,而章邯军疲惫不堪,决定抓住时机全军进攻秦军,这个时候陈余又派人向项羽请战,项羽同意了。正好让陈余做出救赵的姿态吸引王离军的注意。 

  项羽带着剩余的主力部队,全部渡河。在渡河之后,项羽发表即兴煽动演讲鼓舞士气;随后破釜沉舟,只带三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