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教小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截教小徒-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门面。你等大师伯,二师伯皆有动作,以示支持。我教也不好置身事外,你等可有愿入天庭者?”

原来天庭新立,老子便分出一化身,号太上老君,在天庭开一兜率宫,整日炼丹。原始也不好冷漠,派出大弟子南极仙翁进天庭,听玉帝王母法令。两位师兄为表率,通天也不好独善其身,自然也要有所动作。毕竟是鸿钧童子,道祖钦定,也算同门。

李基心下暗暗思量,原来是此事,难怪,难怪。回身一望,却见一众人等皆是不以为然。此时为圣人门下,不入天庭,逍遥自在,闲时与友论道参玄,诗酒谈元,云游山河大川,何等惬意。若入了天庭,却要听命天帝,有事来朝,难免束手束脚,不得自由。

通天见状,一声叹息,自然知晓众人心中所想,入驻天庭,确实不为修道之人所取。

李基心下却是一动,但见众人反应,心下又是一声叹息,当下出口言道,

“弟子愿为老师分忧。”

众人见有人出头,自然乐的清闲,一旁的多宝却是出声言道,

“师弟……。”

通天摆摆手,止住多宝,

“难得你如此,便去天庭与那昊天分说。众人也都散了吧。”

众人领命而退,李基也自退出身形,尚未出岛,便听身后一声呼喊,当下止住脚步,回头看时,却是多宝,无当几人。

“师弟缘何要入那天庭,可知从今而后,却不再是无拘束之身,难得逍遥。”开口的是无当。

这一众人皆是通天座下最早的几个弟子,感情与别人却又不同,此时见李基要去天庭,自然心下甚急。

“在外围之中随便挑几个弟子前去也就是了,师弟何必亲身前往。”一旁云霄也是急急出声。

李基却是一笑,心下感动,出声说道,

“众位师兄师兄师姐不必担忧。大师伯跟二师伯派出的乃是分身,大弟子,若我截教只送出几个外围弟子,却是显得怠慢了。众位师兄师姐不好此道,自然由师弟出马了。”

李基呵呵几声笑,以示无妨,

“更何况天庭掌星辰之力,灵气也自浓厚,与修行大有利处,却是不怎么吃亏呢!”

李基心下却是一声叹息,总不能告诉他们以后封神的故事吧,想到眼前几位师兄师姐中也有大多要上榜,李基心下不免伤感。随即又想到,后世不知有多少人削尖了脑袋想往里钻呢,怎么到这儿就跟生离死别似的。

自嘲的笑了笑,李基摆摆手告别几位师兄师姐,径直往天庭而来。

不多时就来到南天门外,李基抬头一看,果然气势非凡。整个南天门都是以琉璃造就,瑞气千条,虹霓紫雾笼罩。两旁四根大柱,雕刻的却是九爪金龙,兴云步霞。正中两座玉桥,几只彩凤在其上来回踱步。明霞灿烂,天光闪烁,端的景色非凡。几个天兵守卫在南天门前,金甲锐戈,在天光之下亮丽非常,折射出璀璨明光。

远远望见李基,一个卫兵越众而出,遥遥喝问,“来者何人,此乃天庭重地,闲者止步!”

李基微微欠身,“贫道乃是通天教主门下弟子李基,有事参见天庭大帝,还望通报。”

卫兵见李基一身青布长袍,腰束丝绦,长发轻飘,足登麻鞋,手中执一根四尺长短木杖,木杖上挂了一个三寸大小的铜铃,腰间悬了一个青色葫芦,葫芦旁还有一精致的扁平砂壶,周身清光流转,仙气飘摇,走动之间木杖上的铃铛叮当不绝,清脆悦耳,知晓来者不凡。当下一个卫兵快步入内通禀。

不过片刻,那卫兵快步跑出,来到李基跟前,躬身言道,“大帝有请仙长。”

李基随那卫兵进了南天门,但见天庭一派仙光,仙鹤白鹿隐于两旁,廊下池中金鱼游动,虾蟹抬头,果然福地。

转过几个回廊,便到了凌霄殿前,金童执幡幢,玉女捧如意分立两旁。金炉瑞霭,银烛辉煌。此时却不是上朝时候,偌大的凌霄殿除了几个侍女金童,再无旁人。

侍卫带着李基径直进了凌霄殿,昊天瑶池早已坐立上头,李基躬身行礼,“李基见过玉帝王母。”

那昊天瑶池见李基行礼,也自欢喜,派人赐座,又有侍女送上茶茗,垂手侍立一旁。

“不知道友何事来此?”昊天发问道。两人却是通过昊天镜观了北冥一战,最后李基

出手,法力精深,两人也不敢怠慢。

李基微微一笑,“玉帝王母秉道祖旨意执掌天庭,教化众生。我师却是派遣我来天庭供职,侯玉帝差遣,稍尽绵薄之力。”

玉帝闻言大喜,早有老子原始表示过,无奈那太上老君只顾闭门炼丹,南极仙翁也自恃圣人门下,倨傲怠慢。此时见这李基谦恭,对己有礼,更兼法力高深,两人自然甚喜。

太上老君乃是一分身,法力神通不说,辈分不低,两人差遣不得,南极仙翁虽然傲慢,论及法力,也不过大罗金仙初期,两人也由得他去,不值得为了一人恶了原始。更何况两人也自明了,老子原始不过是做了表面功夫,大都是给天下看的。本来对通天也不抱希望的,不想来的竟然是李基,法力神通不说,更是谦恭有礼,上来就说供自己差遣,固然是礼貌之言,却仍旧高兴。

昊天抚掌一笑,“道友有心了,明日朝堂之上,寡人就谕令各路,分封道友为中天北极紫薇大帝,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四时气候,即日便在北极天修建宫宇。”

李基心下愕然,未料昊天竟给出如此优厚的待遇。随即释然,毕竟巫妖两衰,准圣高手已然不多,而自己又是截教门下,更有先天法宝在手,昊天明白,便给了这尊位。中天北极紫薇大帝,恩,不是伯邑考的尊位么。当下一笑,起身行礼,

“多谢天尊。”

正文 第二十八章 伏羲神农

不说第二日朝堂之上,当众神之面,昊天钦封李基为中天北极紫薇大帝,又派黄巾力士在北极天修建紫薇宫。不过月余,一座浩大的宫殿便在北极天建成,分派了黄巾力士,值日功曹归于紫微宫,李基堂而皇之的搬进了紫微宫。

无尽的天星之力照耀天庭,此处的星光,却是最为纯粹的星辰元力。不比照耀在洪荒之上的星光,不需经自身真元炼化便可直接吸收。天地间任何灵气元力都比不得这纯粹的日月星辰精华。如此修炼,却是远远高于任何仙山古洞了。

后世的周天大神若非只剩真灵,又受制于封神榜,得此修炼的话,好处那是不可计算的。怪不得自古天庭便为三界之首,远古天庭的妖神更是个个修为惊人。

当下李基日日在紫微宫中吸取星辰元力修炼,偶尔也把手中木杖跟紫砂壶以星光淬炼,威力更胜从前。

却说人族之中有一女子,名唤华胥氏,此人样貌清秀,心地善良。一日在雷泽玩耍之时踏入一个巨大的脚印之中,感觉被蛇缠身,便有了身孕。

此胎孕育三百六十五日方出生坠地,出生之时漫天红霞,有鸾凤在屋顶盘旋良久,清澈凤鸣响彻天地。众人奇之,以为非常。华胥氏为其取名伏羲氏。

这伏羲生来就聪颖,凡事过目不忘。众人以其出生异象,皆以为神灵转世。加之从小聪慧,伏羲十八岁时便被推举为部落共主。

接任部落以来,伏羲潜心观察人民生活,更兼他本就是天定三皇之首,却是做出不少有利民生的创举。教民驯养野兽,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造书契,用于记事,取代了以往结绳记事的落后形式。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们的生活,帮助人们“修身理性,反其天真”。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为后代治理社会提供借鉴。

此等举措一经实施,不过数年,部落实力大增,人民生活安稳富足,

当时人们对于大自然一无所知。当下雨刮风、电闪雷鸣时,人们既害怕又困惑。伏羲想把这一切都搞清楚,于是他经常站在卦台山上,仰观天上的日月星辰,俯察周围的地形方位,有时还研究飞禽走兽的脚印和身上的花纹。

一日正当他在孟河边上苦苦思索时,只听一声低吟,响彻天地,回头看时,却是一龙头马身的怪物自孟河,蹈水不没,背负一块龙形的玉石,正是龙马。

龙马乃是天地之精,方此圣人当出之时,负河图出于孟河。那龙马奔走至伏羲跟前,屈膝而跪,奉上河图后又隐没于孟河之中。

不过两日,又有一灵龟背负一块龟板出于黄河。仍旧献于伏羲。

伏羲得了河图洛书,潜心研究上面玄奥的图形文字,终于创出先天八卦。将先天大道隐于小小一张太极八卦图中。太极为低,中分两仪,八卦于其上,分乾、兑、离、震、巽、坎、艮、坤。虽然简单,却包罗万象,天地造化,尽在其中运转。更有妙处,此物不需**力,凡人只要明了其中奥妙,亦可推算祸福,自能趋吉避害。

伏羲功成,自有人教教主老子赐下法旨,以伏羲为人族天皇,隐于火云洞,自此也为万劫不灭,不沾红尘因果,于圣人之外,却也得了大道。

伏羲成道,自然知晓前生后世,心中明悟。当下伸手向河图洛书一指,两件灵宝自然向北冥飞去。圣人有训,言道相借百年,自然信守承诺。

又有烈山神农氏,生来奇异,肚皮透明,五脏六腑都能看见。周围族人甚是奇异,这神农也自不凡,少而能言,聪颖惠敏。

一天他看见一只周身通红的鸟儿,衔着一棵五彩九穗谷,飞在天空,掠过他的头顶时,九穗谷掉在地上,神农氏见了,拾起来埋在了土壤里,后来竟长成一片。他把谷穗在手里揉搓后放在嘴里,感到很好吃。于是他教人确倒树木,割掉野草,用斧头、锄头、耒耜等生产工具,开垦土地,种起了谷子。

他还教民打井汲水,对农作物进行灌溉。一时部落再不为粮食的事情发愁,还能跟其他部落之间交换物品,繁荣昌盛之势无两。

神农在人族之中的声名大增,渐渐传到伏羲耳朵里。于是伏羲在离去之前将神农立为人族共主。

那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粮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往往有人误食毒草而死,神农见到,也颇为忧心。苦思良久,他终于决定以身试百草,辨别种类。

他跋山涉水,行遍三湘大地,尝遍百草,了解百草之平毒寒温之药性。为民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他几乎嚼尝过所有植物,“一日遇七十毒”。神农在尝百草的过程中,识别了百草,发现了具有攻毒祛病、养生保健作用的中药。

最后,他终于辨别了后世的五谷,教民种植。又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编成《神农本草经》,传于民间,为疗毒治病之用。

不说神农氏终尝百草,昆仑山玉虚宫。

元始天尊端坐八宝云光座上,命白鹤童子,

“请你师兄广成子来,吾有话吩咐。”

白鹤童子来到九仙山桃园洞前,禀过看门童子,径直入洞而来。正见广成子盘膝坐在蒲团之上,闭目暝坐。听到白鹤童子进来,微微睁眼,

白鹤童子躬身见过礼,开声言道,

“广成子师兄,老爷请你前去,有事要说。”

广成子慌忙在蒲团之上站起身来,跟白鹤童子齐齐驾云往昆仑山而来。一路无话,不过片刻,便到了玉虚宫前,两人径直入内,来到宝殿座前行礼,

“弟子广成子拜见老师。”

元始天尊睁开眼来,出声言道,

“广成子,如今三皇已定其二,因吾师兄有言,此人皇轩辕氏又刀兵之祸,吾今遣你下山,如红尘且为那人皇之师,悉心教导。”

言罢命白鹤童子,去宝库之中将番天印取来。

白鹤童子领了法旨,往后院库房之中去了一方三寸大小的仙印,底部刻了两个篆文,正是“番天”二字。方印周身各色符印流转,光华闪烁。

“此物乃是吾取半截不周山以法力炼制,威力极大。今日便将此物赐予你防身。”说罢又传了广成子运用之法。

广成子喜不自胜,慌忙拜倒,

“多谢老师。”

元始天尊摆了摆手,

“你且下山去吧。”

广成子躬身退出玉虚大殿,往洪荒而来。

(关于三皇,实在是无聊的很,都被人写滥了的。偏偏还是关键程序,很是郁闷)

正文 第二十九章 女娃

却说北极天紫微宫中,李基忽然心血来潮,当下唤过黄巾力士,问道,

“此时洪荒之上人族是什么时候了?”

那黄巾力士似乎很是惊讶,仍旧恭敬的答道,

“此时那人族共主乃是神农,此人凡人之身辨五谷,尝百草,也委实了不起。”

李基微微点头,挥挥手让其退下,“原来如此,怪不得了。既然如此,那广成子也该下山收轩辕了吧,我也不跟他搅扰。且先救了她,结个善因再说。”

微微思量,李基略一行动,顶上冲出一片五彩毫光,却是二十四颗定海珠。那定海珠方出头顶,便化为二十四条人影,又一晃,二十四个人却融合在一起,化为一个跟李基模样一般的道人,那道人单掌竖立胸前,微微颔首,口称“道友”。

李基站起身来,还了一礼,开口言道,

“贫道有事要下界走一遭,此处却要劳烦道友了。”

那道人一笑,

“我既是你,你既是我,何来劳烦,自当如此。”

李基也是一笑,当下取出一件物事,却是一口双股宝剑。灰黑色的剑鞘,上面可见无数篆文符印,正是那元屠阿鼻两剑。在紫薇宫无事,李基便以金砂混合乌石以星辰元力炼制了一把剑鞘。

因那定海珠是善念斩出,自缺少杀伐之气,自身又无甚法宝,李基自得了混沌钟,这元屠阿鼻也未曾用过,便一并留给他了。

“我虽未紫薇大帝,到底不比昊天大帝乃道祖钦定,却还需雷霆手段震慑,此物便交由道友了。到此时我还问道友该如何称呼,到底失礼了。”李基心下一动,却是问道。

那化身一笑,“既然如此,称呼我为定海道人便是。”

李基一愣,这称呼倒也直接。一声长笑,持了木杖,转身出了大殿,扬长而去。那定海道人晃身坐在九龙紫金椅上,闭目而坐,运转元神,入定去了。

却说神农为人族共主,风调雨顺,民生安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