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教小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截教小徒-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滞留凡尘,忘却时光。

不料好事多磨,终于被昊天发现,自己胞妹私自下凡已是触犯天规,更与凡人结为夫妇,产下后嗣。昊天震怒,派下天兵神将,要将云华仙女捉拿回天庭。

云华仙女先就有知,带领一家逃脱,终于在一出山岭身处被天兵围困,苦战一番,云华仙女被捉拿回天庭。杨天佑将男童杨妙君藏匿在山洞之内,自己跟女儿被一并捉拿回天庭。

天兵神将拿了云华仙女,杨天佑跟那女童,立时驾起祥云,往天庭行去。天兵方甫离开,一个头挽双髻,面色微黄,晗下几缕黑须的道人现出身形,手中拿一株四尺长短的树枝,青翠欲滴,好似刚刚摘下一般,正是那西方教主,准提道人。

准提见天兵远去,似是一声叹气,微微念诵一声,举步转过一棵绿藤缠绕的参天巨树,一处洞穴赫然在眼前,正是杨天佑先前藏孩童之处。

准提进得洞来,那幼童正自酣睡,浑不知变故。准提又是一声叹息,光华闪动,手上已然多了一卷书册,轻轻放在那孩童身侧。随即唤出黄巾力士,命他每日照顾杨妙君,黄巾力士领了法旨,垂手侍立一旁。准提思忖片刻,又取出一壶丹药,吩咐道,

“待他长大到能够修炼,便将这壶丹药与他,每日吞服一颗,到时你便无事,自可离去。”

黄巾力士俯首称是,准提摆摆手,身形微微一晃,便消失不见。那黄巾力士也自隐去。

那准提离了洞穴,只身在洪荒大陆上四处游荡。西方贫瘠,无论灵宝,还是人才,俱是稀少,无奈之下,为广大西方教义,准提只是在这东方繁华富庶之地找寻有缘,渡入门下。纵是如此,还常常遭受三清圣人排挤,心下也是憋闷不已。

离了洞穴,一路西来,准提只是缓缓纵着云光,行不过几日,忽见一座山峰刺天而上,孤立于群山环绕中,好似一柄宝剑。半山腰处,桃林密布,繁花锦簇。

准提微微动念,便知此山名为刑殇山,当下停住身形,降下云光,落进那一片桃林中去。桃林广阔,宛似海洋,常人入内,却是连方向也辨别不清。那准提混元金仙,凭一点感知,信步走来。

走有数十里,七转八拐之后,眼前豁然开朗,却是一处平地。平地中央一座数百丈高下的山包突兀出现。山包上却有一处窟窿,不过两丈高下,深不过数丈。见得那洞穴,准提微微一笑,信步而入,洞穴内正有一盏二尺来高的碧玉金灯。

准提神识探察,便知其中原委。这灯盏名为翠光两仪灯,乃是上古妖皇东皇太一寝宫之宝。巫妖大战时闪落于三界,落在此处。

“此番却是一场缘法。”准提暗暗心喜,便要取走灯盏。却听身后一声怒喝,

“兀那道人,如何进我洞府!”

准提转身看去,原来是一个浑身金毛的瘦弱猴子,却甚是怪异,生有六耳。方才正在那桃林之中玩耍,此刻归来,见准提进得自己洞穴,竟似对那盏碧玉金灯颇为觊觎,出口喝道。

准提暗叹一声“造化”,这生有六耳的猴子正是那混沌四猴中的六耳猕猴。却说周天之内有五仙:天地人神鬼,有五虫:赢鳞毛羽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

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孙悟空便是那灵明石猴,眼前这不起眼的猴子便是那六耳猕猴。

准提微微一笑,“你这猴头,却不识圣人。”手中七宝妙树杖轻轻刷动,漫天祥云瑞气,金光万道,只显得准提道人翩翩绝世。

那六耳猕猴即为四大灵猴之中,自然是眼界不凡,见得准提微微施法,便知眼前此人乃大神通之人。四大灵猴,聪敏慧黠,不比寻常。

那六耳猕猴号称能察理,知前后,六只耳朵微微闪动,却听不出眼前道人的来历,心念急转,识得厉害,当即拜倒,

“道长高法,弟子诚心向道,辗转百载,万望道长垂怜,收容门下。”

准提心下亦是欢喜不尽,面上却仍旧没有变化,只是轻声问道,

“你乃何方人氏,姓甚名谁,一一道来便是。”

六耳猕猴抬起头来,目光闪动,灵异非常,

“弟子便是这刑殇山中孕育所出,尚未有名,山中同类见我有六耳,便唤我做‘六耳’”。

准提说道,“既是如此,我便与你起一名字。你有六耳,便以刘作姓,我乃西方教准提教主。我教以寂灭入法,便唤做‘明寂’。”

六耳笑道,“好,好,自今便叫做刘明寂。”笑罢又磕了几个响头,只喜得忘乎所以,抓耳挠腮。

准提伸出右手,食指上却又一点金光闪耀,微微作势,那金光便没入六耳猕猴顶心泥丸宫内,一闪即逝。

“此乃我西方护教玄功,乃是运转肉身的无上法门,有**变化,常人莫测。今日便留与你,日后好好参炼。”

语音一顿,见那猴子欢喜,却是接着说下去,

“另外有一门腾云之术,唤作筋斗云。运用之时,只需捻诀,念动真言,攥紧了拳头,一个筋斗便是十万八千里。”

当下传了六耳猕猴口诀,刘明寂欢喜的不知所谓,只是连连磕头,口称“老师”。

“我今便要回转西方,你却不必于我同去,只在此处修行便是。洞中那灯盏也是一件先天灵宝,你好好运用,其中玄妙,日后自知。”

言罢回身起云,瑞气涌动,已然去了。

正文 第四十二章 劈山救母

却说准提收了六耳猕猴做弟子,为其起名唤作刘明寂,又传了他**玄功跟筋斗云的法门,只是命那刘明寂在那刑殇山潜修,自己回转了西方。那刘明寂得了玄功,勤修不已,又有翠光两仪灯那等先天法器,便做了那刑殇山一方妖王,威名远播,方圆几十万里的精怪妖邪,尽都慕名而来,拜在麾下,此是后话不提。

却说有一通臂猿猴,也是那四大灵猴之中一类,生于梅山,名唤袁洪。似四大灵猴这等神物,自有灵性,不愿几百年之后重入轮回,化作枯骨,自幼便四处寻访名师,企慕长生道法。只是那修道之人尽皆躲在深山潜修,或是不喜旁人打扰,或是不愿与人打交道。每每洞府之前都有幻阵迷法,几十年下来,竟是一无所获,仍旧四处游荡。

这一日却来到那杨妙君所在石洞的山中。游历天下,遍访名山大川,依旧无获,饶是袁洪心智坚定,一意求道,仍不免有些垂头丧气。

在山中四处转悠了几转,依然如之前,丝毫没有见识到仙人的踪迹。袁洪心下烦闷,又见暮云四合,天色昏暗,立时便要黑将下来,只得先找一处洞穴安身,明日再做计较。巧不巧,便走到杨妙君栖身的地方。

进得洞来,袁洪早见洞中洁净整齐,还有火堆的灰烬,竟是有人居住。袁洪心下略略惊讶,抬头看时,却只有一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幼儿睡熟,身旁尚有一卷金光灿灿的书册。袁洪早已通灵,智慧不在人类之下,见状心下暗暗思量,“这是谁家孩子,只把孩童放在此处,也不怕豺狼虎豹来,若然一个性起,将这婴儿吃了,岂不后悔?”

原来此刻那受准提所命照顾杨妙君的黄巾力士却不在,正去与那杨妙君找寻奶食,却在那杨妙君身上施了禁法,若有野兽来犯,立时便死,是以放心离去,并无人在,也是袁洪的一场造化。

袁洪心下暗自腹诽,走上前去,见那婴儿眉目清秀,皮肤白皙,沉睡之中,小胸脯一起一伏,鼻中两气轮换,袁洪欢喜,忍不住便要摸摸杨妙君,却觉一股电火乍起,只击的袁洪一阵麻痹。

袁洪强自按捺心中的震惊,晓得是有人在那婴儿身上施了禁法,一念明了,再不敢上前。眼光却撇到旁边那一卷金光莹莹的书册之上。

小心翼翼的触碰了一下那书册,并无反应,袁洪放下心来,拿起书册翻看,略略浏览,袁洪心下狂喜,那书中所载,尽是远转肉身,玄功变化的无上法门,修到最后,也可肉身成圣。袁洪心中激动,双手颤抖,便要将那玄功书册拿走。转念一想,却又不可。也不知是谁留于此处,能传下如此功法,定然修为法力不可思议,若是知晓我拿去了他留于这婴孩的功法,岂不恼怒,要来寻我,死伤难逃。

当下誊录了书中所记玄功,急匆匆抽身离去,选了一出僻静的山区,寻了一处洞穴,日夜苦修不提。

却说那杨妙君,乃是仙凡结合所出,果然神异,不过三年,便能独立觅食,不需那黄巾力士照看,那黄巾力士将准提留下的金丹给了杨妙君。杨妙君自小力大无比,又勤修**功法,借金丹妙用,短短几十年,就将那**玄功修炼的头头是道,一身法力已是不凡。

功法即成,杨妙君便出了山中,来到人族群落密集之地,他为人赤诚,样貌不俗,丰神俊朗,是以所过之处都是声名渐隆。

杨妙君却是疑窦日生,与自己出身来历,生身父母,俱都茫然不晓。他一身法力虽然高强,毕竟修炼未久,一味修习功法,不知守己修身,是以道行不高,与自己出身,却是推算不出。

一念既起,杨妙君再不得安心,四处寻访,希冀有人能告诉自己。然此前天庭与两巫一战,威名远播三界,无数修行之士惧怕昊天威严,并不敢明言告诉,只是含糊其辞,推说不知。杨妙君也不逼迫强求,只是四处寻访,希望有大能之人能告诉自己。

这日却来到玉泉山,这玉泉山中有位大能,乃是阐教门下,元始弟子,称玉鼎真人,居于此山金霞洞中。这玉鼎真人乃是先天一块玉石修成人形,根骨奇佳,拜入元始门下后勤修玉清**,修为更是高歌猛进,着实不凡。

那玉鼎真人正自远转元神,遨游八极,运阴阳,养水火,心念忽动,微微推敲,便知缘由。当下命门前童子,“山中有一人,与我有缘,你可去接引。”

童子领了命,出得洞来,行不过里许,便见杨妙君正在山中乱转,心下暗暗计较,“老爷说得大概就是此人了。”当下出声喊道,

“那青年,你在此作甚?”

杨妙君闻言抬头看时,见那童子头挽道髻,宽袍两袖,一尘不染,心相俱生。知得不凡,当下应道,“仙童,你是此间山中常住么,可知这山中有甚大能之人?”

那童子笑道,“你这青年好不知事,我家老爷乃是玉清圣人元始天尊门下,可是大能?”

杨戬闻得是圣人门下,心下欢喜,高声问道,“仙童可愿与我引见,感激不尽。”

童子却道,“你且随我来,老爷知晓你在此,特命我来见你。”

杨妙君心下大喜,疾走两步,跟上那童子,走过几处林荫,尽是古木乔松,路径幽深,偶有白鹿仙猿,身影一现即没。

到得金霞洞前,两人先后入内,见了坐在蒲团之上的玉鼎真人,童子躬身说道,“老爷,此人来了。”

杨妙君慌忙拜倒,“道长在上,弟子杨妙君拜见。”

玉鼎真人轻挥道袍,“起来吧。”

杨妙君又连磕几个响头,“万望道长垂悯,告知弟子出身,父母何在。弟子诚心,游历四处,却无人相告,道长道行精深,望道长告知弟子。”

玉鼎真人长叹一口气,轻声说道,“你出身却是不凡,母亲乃是那天庭昊天上帝之女云华仙女,父亲乃是人间凡人。因你母亲私自下凡,触犯天条,昊天大帝得知其与凡人相合,天颜震怒,派下天兵神将将你母亲捉拿回天庭,压在桃山之下,受万年镇压之苦。你父亲却是因家庭离散,心哀体弱,已然病故。你却是尚有一胞妹,仍在天庭,的瑶池金母求情,留的天庭,被封为三圣母娘娘。”

杨妙君听得玉鼎真人如此说,心下哀伤,忍不住泪流满面,“多谢道长告知,弟子便要就出娘亲。”

玉鼎真人轻声叹气,“那桃山之上有那昊天上帝亲手下的封印,莫说是你,便是我,也破不开。何况你若强破封印,惹昊震怒,怕是此身难保,难逃身殒。”

杨妙君横下心来,将眼泪一抹,“便是粉身碎骨,也要救得娘亲出来。”

“你有此心,也是难得。但那封印着实厉害,三界之内,能破开之人,却是不多。以你法力,差之远矣。”

“还请道长不吝赐教。”

“杨妙君,你可愿入我门下,传我道统?”玉鼎真人却是忽然转开话题。

杨妙君明显一愣,随即答道,“道长**,我自愿意,只是却怕惹怒天庭,连累道长。”

玉鼎真人见他孝心可嘉,根骨不凡,此时听他如此说道,心中更是喜爱,微微摇头,“无妨,无妨,吾只问你的想法。”

杨妙君心中也是愿意,当下拜倒,“老师在上,弟子拜见。”

玉鼎真人捻须微笑,“起来吧。你既如我门来,为师便助你一臂之力。那封印除却以法力破开,还能以开山斧劈开桃山。这开山斧就在为师手中,乃是掌教老师赐下,我一直不知为何,原来是要应在你身。”

杨妙君闻得母亲有救,心中的欢喜无以复加,只是磕头。玉鼎真人命那童子去洞后取了开山斧来,交与杨妙君。杨妙君领了开山斧,辞别师父,驾起云光,往桃山行来。

杨妙君心下急躁,一路上风驰电掣,几日功夫,便到了那桃山之下。观那桃山,不过千里绵延,比之那些动辄几十万里的山脉,直是一座小山包。

杨妙君停下云光,落在山脚之下,元神探察,早觉那封印所在,一路上山,径直来到封印云华仙女之处。

杨妙君正待前行,早有守护此间的山神土地现出身来,阻住杨妙君,“那汉子,前方却是行走不得,你且退去吧。”

杨妙君冷笑连连,“如何去不得,我今日便要劈开这桃山,谁能阻我!”言语之间,意态凛然。

那山神土地一阵惊愕,杨妙君哪有闲心与他们计较,使出法术,玄功诡诈,驱走了山神土地,取出开山斧,抖擞神威,摇身一变,高有万丈,眼似星辰,发如朱砂,口似血盆,牙如利剑,双手似遮天的蒲扇,擎一把巨斧,使开神通,望那桃山狠狠劈下。

轰然一声,好似炸雷,那桃山只是从中裂开,千百道瑞气涌动四散,烟尘弥漫,待得满目烟尘散去,却见一道人影现出身来,袅袅娜娜,风姿卓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