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圣踪- 第1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众人一听这话,心中顿时只有一个念头,难怪做徒弟的这么嚣张,原来有这么一个师父,真是有其师有其徒哇!



  慕容冷芸虽然在修行界名气不大,但是她这样一个女子,居然能够调教出象帝先这么一个修行界的年轻高手,其本身修为自然是可想而知。而且有了这么一个徒弟,想不出名几乎也是不可能了。



  而就在慕容冷芸的声音响起的时候,原本一脸木然的象帝先,脸上却是露出了极为欢快的笑容,纯净而明亮,就如一个孩子一般。慕容冷芸的话音才落,他便道:“这对通天彻底角我已经听你的吩咐拔下来啦,果然是一对极好的宝物!”



  慕容冷芸声音亦从刚才冷冷淡淡,转为轻柔却带着几分嗔责道:“就你有能耐,好端端的干嘛把那山给削断了。我教你神通法术,是让你做这种无聊的事的吗?”



  象帝先挠挠头,笑了笑道,却不说话。慕容冷芸又道:“好了,你就别管他们了。宗主一会儿就回来了,这里的事让他去处理好了。你带着那对通天彻地角先回来吧!”



  象帝先听了,当即欢快的答了一声,随即就化作一道风入了不死神谷之中。



  两人这么自顾自的说话,全然没有将在场的修行人放在眼里。众人虽然又恨又怒,但神通修为差人家太远,也终究无可奈何。即便想要闯入不死神谷,谷内神风流转不说,谷外就有数到旋风把守谷口,只要稍一犯近,便登时化作万千风刃席卷,只怕在片刻之间就被削成肉丝。



  但众人还是守在原地,因为刚才慕容冷芸提及,风宗宗主随无距就快回来了,许多人心里藏着不忿,心想神通法术虽然不敌这一对目中无人的师徒,但总要跟他们的宗主好好理论理论,让风宗宗主来好好管管。



  慕容冷芸说随无距就快回来了,也没说到底是什么时候回来,众人心想只怕就是片刻之间,不料却是足足等了三天三夜,到了第四天随无距方才回来。其中有许多看热闹的早已散去,只留下一些的确有亲人被通天彻地犀所杀或者所伤之人还在,想要把事情搞个清楚。



  此事后续自然不必多谈,那通天彻地犀的确不是出自风宗,自有随无距拿出证据证明。但这一件事却是让象帝先之名传遍了整个修行界,而相比他横绝同辈的决顶修为之外,更出名的则是他那目中无人的狂傲!在修行人口中相传的象帝先,傲慢无礼,恃强凌弱,是个自大到了极点的人!而这一点主要是他当日的作为得罪了不少修行人,因此许多人在背后出言中伤于他的缘故。



  因此修行界之人提及象帝先,简直就成了一些师父教导弟子时的典型,如果一些弟子过分骄傲,其师往往就会指着他骂道:“你难道想做象帝先吗?”因此,不少修行人亦观望着,看象帝先什么时候出现状况。在他们心中,或多或少都有这样一种最当然不过的想法,那就是以象帝先这样的人,这样的心性,怎么可能度过知天境的劫数,成就脱天境呢?



  而从知天到脱天境,其中要度过的劫数无比凶险,远非之前的劫数可比,不仅对于修行人之修为,还有心性,乃至见地,都是极为严苛的考验。而许多修行人不知怎么就有一种莫名的想法,那就是象帝先必然会在此劫之中渡劫失败,或者走火入魔,或者形神离散而亡。好像如果不是这样,就是老天不长眼了,而老天自然不会不长眼,那就象帝先必然是不可能渡劫成功的了。



  而奇怪的是,有这样想法的人,其中有许多跟象帝先一点儿关系都扯不上,甚至连象帝先长什么样子,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也并不清楚。



  过了三年,这些人就听说了一个让他们极为欢欣鼓舞的消息。他们听说这个消息之后,纷纷表示:“果不其然,我当初早就知道了,这小子就不是什么好东西,现在就应验了吧!”一个个都觉得自己十分睿智,有先见之明。



  而这个消息是,象帝先叛出了风宗!(未完待续。)



  PS:  这应该是陆正目前来说要听的最后一个故事了,关于象帝先的。然后听故事的人,慢慢就成了故事里的人!每个人也许都是这么长大的吧,先是听别人的故事,然后开始自己的故事。
第二十五章 石中剑
  道门诸宗,虽然不像佛门那样戒律森严,但是叛出宗门这种行为,毫无疑问也是极大的罪过。修行人虽然讲求超脱,但是超脱并不是摒弃一切,身在宗门之中,受传法、养育、庇护等种种恩德,修成一身神通法术,哪里是能说叛就叛的。因此修行界中人对于那些叛出宗门之人,也是十分瞧不起的。而象帝先叛出宗门的消息在修行界一传开,许多人第一的反应却是拍手称快,更有一种好像一件期待许久的事情发生,达成了他们的某种心愿一般。



  但是庆快之后,众人心中不约而同浮上了一个疑问,象帝先为什么会叛出宗门?这可是一件极为反常的事情。修行界中弟子叛出宗门之事极少,更不要说以象帝先的这种知天境巅峰的修为境界了,那可是宗门之中的中流砥柱,不仅深得宗门上下尊崇,就连宗主也会对他礼让三分,凡事不会太过以门规约束,在宗门之中几乎是从心所欲,按理说是没有什么理由叛出宗门的。



  于是那些修行人纷纷开始通过各种关系打探起来,象帝先是为什么会叛出风宗的,又是怎么叛出风宗的,有么有跟同门大打出手,之后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等等?但是打探偌久,却无一人能够知道其中的缘故。更奇怪的是,风宗对此事却选择了从头到尾的沉默,不仅风宗掌门随无距没有发出宗主令昭告整个修行界,证实和说明象帝先叛出宗门之事,风宗的弟子们更是对此绝口不提,这一切倒是好像象帝先仍旧还是风宗弟子一般!



  既然风宗不提,那为什么会有象帝先叛出宗门之事的传言流出呢?这却是基于一个事实,有修行人亲眼目睹,有一日在风宗附近经过之时,突然看见一座山拔地而起,飞入空中。紧接着,飞起的山中钻入白云远去。风中留下一个淡漠的声音:“从此以后,象帝先再不入不死神谷!”



  那位修行人定睛一看,这座山正是当年被象帝先一指削断,震慑无数修行人的那座。当时正好他也在场,所以认得无误,而听得刚才那句话,他心中顿时升起一个惊喜的念头:“好啦!象帝先终于出事了,他居然叛出了风宗!”这消息就是从他口中传出的!



  风宗虽然没有承认这件事。但同时也没有否认这件事的言辞啊。如果真的没有这件事,修行界已经闹得如此沸沸扬扬,为什么随无距不出面解释清楚呢?其中一定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众人努力打听之下,却也不是没有任何结果,有人从风宗打听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随无距的师妹,象帝先的师父慕容冷芸在象帝先叛出宗门之前闭关修行渡劫失败,坐化关中。



  但这个事看来跟象帝先叛出风宗,似乎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啊,只能说是因为慕容冷芸坐化。对象帝先叛出风宗少了一层约束而已,但是象帝先究竟是为何叛出风宗,却仍旧是一团迷雾。



  不知道原因,难道还不会猜吗?于是修行界之中关于象帝先为什么叛出宗门的事谣言四起,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有的说是因为风宗宗主随无距嫉妒象帝先的修为境界,所以找了个理由整治象帝先,象帝先是何等样人,桀骜不驯,自然叛出宗门。也有的说,是因为象帝先觉得在风宗已经无法突破自身的境界。所以要离开风宗前往别处寻求突破,却被宗主随无距所阻拦,因此爆发了种种矛盾,而这种矛盾是早已积累下来的。当初通天彻地犀之事,象帝先犯了众怒,随无距虽然在事后善后,但心中已是十分不满云云。



  众说纷纭之中,有一种说法流传极广,据说是因为象帝先自觉修为已经超越了宗主随无距。想要取而代之,于是自以为是的挑战宗主随无距,想要以神通法术定宗主。宗主随无距的几番苦心劝教,象帝先都是心意坚决,无动于衷,随无距无奈之下只好接受挑战。



  决战之中,象帝先信心十足,满以为可以轻而易举的战胜随无距,却不料最终被手持风宗神器惊闻令的随无距击败,生死一刻,还是随无距手下留情,没有将他杀死,反而严厉呵斥一番让他幡然醒悟。醒悟之后的象帝先羞愤至极,觉得无颜面对同门,这才叛出了风宗。



  这种说法说的是有鼻子有眼,详详细细的说到了象帝先如何如何自大,对着随无距又说了哪些挑衅的言辞,具体斗法之中又有哪些细节,是如何的惊天动地。而最后随无距又是怎样获胜,象帝先又是如何败得一塌糊涂,在被随无距斥责的抱头痛哭。然后又是如何天良猛醒,发觉自己不知天高地厚,羞愤之下几欲自尽,却因随无距念及他毕竟是风宗弟子,所以出手阻拦。象帝先羞愧不已,逃出宗门而去,其实他不算是叛逃,只是没面目再回风宗云云。



  总之,说出这些话的人,仿佛就是在一旁,亲身经历一般,而许多修行人很自然的接受了这种说法。因为这种说法,不仅有着种种的细节,符合他们所知的那个狂妄自大的象帝先,以及随和待人的风宗宗主随无距,而且又有而且又将慕容冷芸坐化这件事联系起来,正是因为师父坐化,所以象帝先没了顾忌,所以才会无人约束的住。



  但是有一点十分奇怪的是,这种说法却找不到一个源头,不知道是从哪个人的口中说出来的,更是从未有风宗任何一人出面承认这些说法,到最后众人也半真半假的接受了这种说法。



  而叛出风宗的象帝先本人,却果然再也没有回到风宗,而修行界却从此多了一座山,一座漂浮虚空的山,因为当这座山出现的时候,常伴随有一轮明月,因此修行界之人将之称为明月山。



  象帝先叛出风宗整整十年以后,修行界人似乎早就忘记了曾经有这样一个人的时候。象帝先却又再度出现在人们的言谈之中,而这一次他做的事,却是让众人有些反应不过来,怎么象帝先也会做这样的事吗?



  修行界之中,不仅有修行人,更有着无数的妖物精灵、非生非死等种种生灵,尤其是妖物,虽然自从人妖大战,圣宗种下篱笆之后,妖物不复往日辉煌,与修行人之间也不似从前那般对立,但仍旧有那些修行有成的妖物不断与修行人发生冲突,这些妖物不敢轻易攻打佛道宗派,但是却容易攻击一些在洪荒之中落单的修行人,或者一些弱小的修行世家,有时甚至将整个世家灭门。因此佛门有第七代世间尊昙华藏创立的佛山刑塔,就是专门针对这些作恶的妖物,但往往也是远水难救近火。



  修行界世家之中有一方姓世家,其先祖出身道门山宗,修行有成之后,行走人间偶遇佳人,机缘点化之下,度化佳人进入修行界,最后两人还结为夫妻,一起离开了山宗之后,在修行界寻找福地,凿建洞天,结庐安居。



  两人寻得一处地灵之气十分奇特之地,该地乱石如林,峰峦参差,有着无数的石峰、石芽、溶洞、地河,不仅风景优美动人,更是一座天然的石阵。两人本出山宗,最擅长的便是结山成阵,见得如此地形山气,当下欣喜不已,立即以神通法术稍作整理,形成一座护山大阵,又将此地定名为石景山,就此定居下来。



  此后再过百余年,石景山方家名闻修行界,已经是修行世家之中赫赫大家。这一代的家主名叫方有成,有一名独生女儿名叫方若水。方若水虽然是女儿之身,但修为高超,在修行界是出了名侠女,不仅经常行走人间打抱不平,更是在修行界之中除妖斩怪,一身胆气,丝毫不让男儿。



  方家修行出自道门山宗,但传承百年的却不是御山诀。道门弟子出山建立世家,除非将子女送入宗门,否则是不允许私自将本门修行传承下一代的,这是道门弟子离山之后所必须遵从的门规。但与此同时,道门却不禁止弟子从本门法诀之中创造新诀,传承子弟。话虽如此,但要创造新诀却又谈何容易,因此大多数出山弟子仍是选择将子女再次送入宗门之中,而只有那些少数自创神通法诀者,才有可能传承日新,积累渐厚,成就一代世家。



  方家先祖自独创神通法术,脱胎自御山诀,乃是以剑入道,名唤‘石中剑诀’方若水所习便是这套法诀,此法诀与其他剑诀不同,所养并非真剑,而是以石为剑,共有八重境界,修至极处,能以御山为剑,化剑为阵,是一门极为霸道的剑诀。而方家先祖创此诀时,正是受到石景山的奇石怪林启发,更是结合御山诀中炼化山气的修行要旨,才创出这种神通法术。



  当年方若水年方十八,已经修行至石中剑诀第六重无石无剑的境界,可算是知道境的修为,却已经斩杀了不少作恶的妖物,却不料也因此引动了一位知命境的妖物暗中盯上了她。(未完待续。)
第二十六章 两头妖
  修行人行走人间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尤其是许多修行大世家,不仅在修行界是世家,更是在人间也有世家传承。这其中原因有二,第一点就是,并非所有人都能迈上修行之途。修行之道本就是千难万险,就如荒未央所谓的‘三看一叫’,天分、性情、机缘几乎是缺一不可,一百个人之中,能踏上修行之途的可能一个都没有也是十分正常的。



  第二点的原因更是直接,那就是不是所有人都希望去修行的。也许有人认为,修行可以获得种种强大的神通,不仅可以凌驾众生之上,甚至还可以获得长生不老,享受天地之间最大的逍遥。但天地之间,山水是同,却怀抱各有,并非每个人所认同的都是同样的事物。从修行之中获得的满足,有些人可以从别的途径获得。



  因为这两点原因,尤其是有着血缘关联的修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