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 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宫中,杨广却携带着皇太孙在御花园中,虽说是花园,但是假山延绵伸展,奇峰处处,又配于湖泊,在雨雾下苍茫虚莽,景色变幻无定,极尽幽奇。

数十米高的山坡上,更是古木森,挺立山坡,华盖蔽天,小小一地,就营造出山涧谷底,峭壁危崖的美景,可所谓一园小天下。

许久,杨广才叹息的说着:“朕登基之后,就建此城,以为东都,以南北为中轴,让洛水横贯全城,分为南北,又以四座大桥接连,而城内洛水又与其它伊、瀍、涧三水联接城内,使城内河道萦绕,把山水之秀移至城内,予人天造地设于一城之力。”

皇太孙杨倓不敢出声,静静听着。

“朕又迁来了数万户富商巨贾于此城,又将三千户工匠安置到郭城东南隅的洛河南岸十二坊居住,以为军工之实,当时朕以为二都之实,天下之固,断无乱事,想不到今日朕落得这个田地,不过,昨日之果,今日还得之,皇太孙,你可知今日朕为何不许王世充出都讨伐呢?”杨广问着。

“禀陛下,皇上是要攘外必先安内吧,留得王将军在,才可对付宇文家?”皇太孙杨倓到底已经年已十五,又处于宫廷之中,见多了,因此谨慎的说着。

毕竟宇文家近于谋逆,说这个不会有问题。

“攘外必先安内,说的好,说的好!不过,皇太孙你毕竟还年轻,朕就给你解释。”杨广大喜,说着。

“瓦岗贼军乱我大隋,切断南北,才给天下贼子可趁之机,朕心深恨之,但是此一时彼一时,瓦岗贼军,已被朕击破,但是死而不僵,如果朕大力讨伐,只怕一年都未必全部肃清,到了那时,只怕朕真地要困死洛阳了。”

“现在,瓦岗贼军余部,大部分投靠杨宣凝这乱贼

就由得他们而南下,不给予为难,等他们都离开,附至整个淮北地区,都在朕的手中,再无乱事,朕才能入关,一旦朕能入关,重得关中,我大隋可再兴。”

“皇上,那杨宣凝这乱贼,为何不北上?”

“因为他所谋深远,想让朕当他的刀,看准了朕之将士,都是关中人。不可能与之在南方纠缠,所以才放朕回去,你看他,只是偏师。夺彭城、下、东海三郡,占了淮北一角[Jar电子书下载乐园—QiSuu。Com],不但是围剿李子通,也是为日后北上所用。而把整个淮北大部留给朕,不跟朕纠缠,放朕北上攻入关中,主力却征淮南,又向江夏去,显是要先平荆州,又攻巴蜀,以完成以南攻北之格局。朕也不得不佩服。”

“但是朕也不是他的刀,这就看时间了,是看他杨宣凝,先占巴蜀,还是朕先回关中,如朕能先回关中,我大隋实力,还是天下第一。假以时日,扫平南方,再现朕当年以北攻南,破陈之事。也是可能。至不济。也可平分天下,由你日后来解决。”

皇太孙杨倓顿时明白了。杨宣凝是怕杨广实力不足,进攻关中被破,反而给李阀得了大便宜,而且,攻打淮北,隋朝就再无生机,杨广那时狗急跳墙,根本不可能乖乖北上,又有二十万军,说不定二者就在淮北纠缠,打上几年,让李阀笑掉了大牙,趁机崛起。

只有真正给杨广留下隋朝再兴的生机,才能让杨广竭尽全力,进攻关中,这是隋朝地最后一线气数所在,杨广明知其用意,也不得不如此。

而且,巴蜀和淮北,以杨宣凝的实力,只可取其一,既然如此,就先缓淮北,而全力取空虚的巴蜀了。

当然,如是等杨宣凝取得巴蜀,杨广还没有入关,那杨广就没有利用价值了,杨宣凝自会全面攻向淮北,取得洛阳,再扫平北方。

国手布局,无非如此,所以杨宣凝送钱送粮,又准备占了夺彭城、下、东海三郡,以镇淮北一角,却不大举北上,与杨广争淮北,而杨广也不攻瓦岗军,坐看瓦岗军南下,一一收编空出地郡县,以壮大实力,君臣之间,仇深似海,却可所谓空前默契。

“皇太孙明白了吧?朕无能,让祖宗江山落到这地步,不过,假如在朕,甚至在你地手中,能够重兴,也是凤凰再生,再不受朝野明暗钳制,是故等于重打天下,正了得国的名分,瓦岗贼军南下,不过一二个月就可,等朕收编完淮北,就是朕扫平内部之时,时不待我啊,朕何惜史上留骂名,说朕对臣残暴,这些朕有准备了,无论怎么样,一年内,朕必须攻向关中,朕这一去,不知是不是能够回来,朕不能给你留下祸端啊!”说到这里,杨广目现杀机,又是语气悲凉:“宇文家,朕不会留下,王世充,也不会给他掌得大部兵权,至于独孤阀,朕要全部带去关中,不过,城中还有大将,而裴仁基和裴行俨父子,原本是张须陀部下,虽在张须陀战死,父子投降瓦岗贼军,但是这次,朕还是保留了下来,不给予加罪,为你日后所用。”

皇太孙杨倓听到这里,突然之间明白了,杨广已生出死志。

此去关中,不死不休,要为自己拼杀出一条路来。

只要得了关中,自己才可以稳居二都,控制三百里秦川,以图最后一道气数,扫平北方,南北分立,再看后世子孙的气数以定天下。

但是在之前,虽知希望渺茫,也要给自己留个干净地君臣系统,至少不能让自己一开始,就当人傀儡,受制于人。

想到这里,他地眼泪就不由落下来:“爷爷。”

“天子死社稷,朕也只是尽本分,朕带你回去,却留你叔杨在江都,就是为了这点私心,虽朕想不到江都如此快落下,但是杨宣凝毕竟是杨素地孙子,还会给朕留下这点根,皇太孙,不要嫌朕无能,朕此时,已经尽力了,如果朕破不了关中,你当皇太孙,是朕害了你,只怕留得清闲百姓也不可得。”杨广凄凉的说着。

“皇上放心,孙臣既为皇太孙,必死社稷,才得以见列祖列宗。”皇太孙杨倓却一咬牙,说着。

这话一出,帝孙君臣,相对而泣。

此时,在小亭外,雨点愈趋绵密,雨水顺着人造山崖陡峭,蜿蜒往下,身置其中,仿似进入一个超越人世地世界。

一条黑龙,鳞破血溅,满身伤痕,却露出了不死不休的狰狞牙齿。

几乎同时,关中青龙盘旋,与大蛇争斗,而白蛟盘旋南方,渐有龙相。

第二卷 一刀转战三千里

―第一百零二章 … 万民累大业―

密,终究还是选择了去李唐,就凭这点,就知道他野然希望还有施展身手的机会。

不过,杨宣凝一点也不可惜,瓦岗军中大首脑翟让投效,连同徐世绩、程知节、单雄信等人南下,已经得了大半实力,其中不泛名将,正好补充为将领。

因此,翟让封石台县侯,赐田八千亩,翟让转战六年,自然有一批心腹乡人族人,都因此获得了安身立命之地,按照爵制——男爵亲兵十人,子爵亲兵三十人,伯爵亲兵五十人,侯爵亲兵百人,公爵亲兵三百,郡王亲兵五百,王亲兵八百的编制——甚至可以有一百合法穿甲持兵的亲卫。

当然,身为贵族,在首都也有一套房子,这就不多说了。

而徐世绩、程知节、单雄信,都赐正五品将军之职,也各有自己的田地,住宅,财物上的赏赐,这套安置忙下来,也需要大量时间。

锦衣卫和厂卫的编制是正四品,沈落雁得以领正五品,也算是统领下面最高级官阶了。

哦,说到这个,就必须提上一提,秦琼这个家伙,自沈法兴兵败就不知所踪,后来才知道,又跑去投靠杨广了,竟然在破瓦岗军军中立了些战功,不但折了前罪,也获得了提拔,也算是杨广重组军权的一部分吧!

九月初,一处田野之上,夕阳出现在边缘处,斜斜照射入谷内,把树木影子投到地上去。化为点点金光,杨宣凝喝着茶,碧绿的天色如此高。静对着牵牛花,风吹来着,凉意而来,菊花开放着……

杨宣凝放下茶来。直饮一口,然后就叹息。

“王上大军所到,钟离、弋阳、蕲春、庐江、同安数郡纷纷落下,几无大战。整个淮南落入王上手中,如今又入军竞陵,直逼襄阳,想必钱独关也挡不了,王上又何忧之有?”说话的人,正是新得的沈落雁。

说着,又论述着:“钱独关原本是黑道巨头,汉水派地龙头老大。此人擅使双刀,称霸襄阳,竟然起兵,赶走了襄阳太守,把治权拿到手上,但是,此时他也没有什么作为。襄阳虽是固城,也难以独立。”

“钱独关。以及其妾白清儿,还有谋士郑石如,都是阴癸派的成员,阴癸派是魔门第一大派。许多豪强都与之有联系。只是祝玉妍重女轻男。又重视武功更于天下,不识大体。因此才落得这个地步,但是论武功实力,全派人员,虽不可与慈航静斋相比,也是极强大,现在此城已经是阴癸派最后一个据点,如果寡人轻易拔取,以她们睚_的作风,定不肯就此罢休,寡人也有三分顾忌。”杨宣凝说着。

“王上,襄阳极具战略意义,西接巴蜀,南控湘楚,北襟河洛,三国时,魏、蜀、吴三方便力争此城,西晋伐吴,桓温北伐,均以襄阳为基地。六朝之所以能保江左者,实赖有强兵雄镇于淮南、荆襄之间,就是此城,不可不取。”沈落雁亲自以炭炉煮茶,说着。

杨宣凝不禁点头,她的确是军师之才,至少对襄阳地论述,确是卓有见地,襄阳虽非像洛阳那类通都大邑,可是因它位于鄂、豫、川、陕的交通要冲。若想从中原南下,或要从关中进入江汉平原,都不能不先取襄阳。

因此有此襄阳,就可守得南方大安,这不可不知。

“寡人知道,所以寡人屯兵于竞陵郡,不但是为了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投效于我,寡人也不吝啬封赏,但是如果不知时务,寡人也只有大军拔城了,虽然襄阳城高墙厚,城门箭楼密布,寡人也只有打这一仗。”杨宣凝说着。

“如此,落雁也放心了。”说着,她亲自奉上新茶来,茶香飘洒在空中:“那王上,又有什么担心的呢?”

古代城外,田野还是一片绿野,只是葱绿中带着金黄,官道二面长满了草,远处,五百骑兵翻身下马,警惕左右。

不过,这种模样,谁也不会靠近,官道上来往的人等,见得这副架势,纷纷远离,快速而过,而一些蓬头垢面,衣袍脏乱流民,却被官骑策着,赶向各地。

“还不是随着瓦岗军而来地流民,大大打乱了寡人的计划,让寡人不得不佩服圣上,就一招,使寡人就不得不疲于奔命,放弃大规模长期作战,进蜀,只可派人绸缪,难以用兵强夺了,至少今年是这样。”杨宣凝苦恼的说着。

当日李密,夺取了兴洛仓,才得饥民五十万,现在杨广夺回,当然不可能给这些贱民吃了,毕竟他就要靠附近的几个粮仓,来获得进攻关中的粮资。

而杨广,就直接命各郡:“欲南下者,无论是贼是民,不得阻挡。”

甚至有意驱赶灾民南下。

顿时,瓦岗军余部,淮北

,甚至包括当地一些黑帮,都被驱逐,虽然少了一点作为人口密集地带的淮北,并不因此损了元气,反而治安清廉,一下子恢复了正常的生产和统治,快速平定了局面。

而许多瓦岗军头目觉得应该拉帮结派才获得重视,有时更是驱民南下。带来地效果就是五十万灾民南下。

南方人口,只有北方的三分之一,一下子得五十万人,当然是好事,可以编十五万户,正好充实于各郡,但是,粮食和治安问题,一下子变的非常严峻。

“虽然我唐国无论朝廷还是地方,都已具备,但是也承受了巨大压力,一一登记,按户编制,授田安置,都需要大量的人手,而最要紧的是,粮食上的问题。”

“王上,不是说寻了占城稻,亩产大增吗?”

“那有这事,先前不过试种。推广也是不易,民间种植习惯自成一体,官府要改变,也是很难。会爆发事端,再加上此时,圣上所建粮仓,多在北方。南方很少,因此其实我方虽得宋阀之助,又经过按丁授田,到底时日还少,粮食也只是稍有盈余,正好应付用兵,但是一下子多了这五十万流民,度到明年收获。预算下来,还是勉强,大规模用兵,实已不足了,更加不要说长途远征了。”

“我与圣上,争夺时间,寡人如先入蜀中,必得大势。圣上如先入关,也可得势,扳回一局,圣上这轻轻一放。就使寡人处于二难之间啊。现在支持罗士信和宋阀二下起兵拿下荆州。就已经是极限了。”

“我欺圣上将士多是关中人,因此才放得回去。圣上也欺我南方人口少,正要充实,并且照顾瓦岗军前来者的影响,不得不接受这批流民,可所谓相互算计,只是,这批人,也正好开垦,现在以工代酬,兴修水利,明年也可多得三百万亩水田,所谓白纸可画图,倒使寡人的水田计划提前运转了。”杨宣凝苦笑地说着。

“王上以工代酬,实是大善,不但减少了乱民滋事,也等于动员了数十万工役作事,兴修水利,兴修城池和官道,都是要行地事。”沈落雁带着一丝敬佩的说着。

的确,乱民一来,杨宣凝立刻进行控制,本来要攻伐地大军立刻赶到附近郡县控制,指挥着流民到达指定地点,一一登记,先抽出男丁精壮,编成百人一小屯,命各郡县,立刻兴大事,无论修建什么,都不可让他们闲着,用他们地劳力换取一定地食物配给。

而原本打过仗,杀过人的流民兵,都挑选出来,归于厢兵之中,进行训练和隔离,以减少异心者煽动造事地可能。

当然,各瓦岗军头目,更是第一时间命其入城,一一在吏部登记和安置,并且暗中给予监督。

剩下地老弱,却先给予安置,就近的原则,分派到各郡县,幸亏这时南方土地大,人口少,还没有开发的地点多的是,因此按照百户一村的原则,给予打散了重编安置。

还有二事,第一就是军中就有随军医官的旧制,每营中必有医官,现在招募点妇女和少年学习,也算是超前意识的发挥。

  第二件,杨唐建国三年,也经过多次大战,受伤制残的军士,也有许多,这时却任为这些新村地村长里长,并且多赐二十亩田地,结果导致全军闻之,无不感而交口皆颂,军心大聚,倒是意外之喜了。

至于流民中,少数的读书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