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邑顿时大喜,连声说着:“谢王上,臣领旨。”

杨宣凝定了定,又说着:“你速回去,开城门,安抚百姓军民,军中全部交出收编,粮库也有封存查清,禀告于寡人,恩,张达抗拒我军,自是该死,然寡人念其忠心,不予追究家小,迁出就是了,不要多生事端。”

温邑磕首应着:“是!”

温邑还是有些干练才能地,在回城之后不到一个时辰,四门就打开,城中再无乱事,而有几个官员据说自尽殉国,其余官员尽都归降,这里面也许有点花腻,但是也无所谓了,等大军入城,收编安置,明日。杨宣凝才入城,下令约束部众,出榜安民。

这一役。济阴郡半月而破,太守被杀。大批屯积的粮草辎重尽落入杨宣凝之手,而杨唐军也折损五千,杨宣凝下令以酒肉财帛奖励将士。

稍过几日,又传来好消息,这是水军的事情。高占道等将,率五万水师,自运河转入黄河下游,然后逆流而上,大军所到,半月之间,横扫黄河水师,顿时控制了水道。

掌握了整条黄河地制控权,沿河数百里的各郡。哪里能处处设防?眼看抵抗,再无多少意义,就在惟南各郡大恐之时。一道消息传达而来,这消息震惊了整个天下。

隋炀帝杨广。进攻长安。僵持十日,却在凌晨时。被二万突厥骑兵大破,二十万军土崩瓦解,隋炀帝杨广战死。

接到消息,顿时天下大惊,惟南各郡更是再无战意。内阁首相李播,快速赶到济阴郡。

“李相,到了。”侍卫地话,打断了李播地沉思,在太守府大厅,他躬身说着。

大厅外面,布满御卫,今日指挥统领是王孝然,与他非常捻熟,但是还是按规矩,报上姓名,然后才可跨入登堂。

入得了大厅,里面倒没有多少人,杨宣凝此时,正坐在了一处茶几上椅子,凝视着外面又开始雨雪飘飞的园林。

看了一眼,李播就放心了,杨宣凝神情有点疲惫,但是浓密地眉毛下,眼神明亮清澈,坐在椅上,气定神闲。

李播依礼下跪叩首:“臣李播,拜见王上。”

“先生快快请起,赐坐,你等可退下。”

顿时,御卫依令退出堂外,杨宣凝见得他坐了,又叹了一声:“圣上驾崩了。”

“圣上一崩,大隋已绝,王上毕竟为臣子,可建台追悼,以示哀思。”李播此时,也不急不徐的说着。

“先生说地是,寡人就哀悼三日。”杨宣凝立刻从善如流。

这时,外面植有松树,在雨雪下,挂在松枝上的雪团,雪白一片,杨宣凝不由想起当日自扬州而出,独自一人在雪地奔跑的情况,那时,自己虽然志比天高,但是实际上并无多少底气,而现在,自己已经是天下第一候选者了。

他深吸一口寒冷的空气,体会着萦回脑海的深刻回忆。

顿了一顿,李播却又问着:“王上,可行应该行之事?”

“你说是传徼惟南,以及命水师沿河而上,直扑虎牢与偃师?”杨宣凝淡淡地说着。

“正是,圣上驾崩,隋朝再也无法挽回了,这点大家都清楚,各郡也清楚,因此此时,各郡再无战意,王上一旨一徼,就可获得整个惟南归顺,就算有个别郡县顽抗,也大军一倒,就变齑粉。”

“洛阳偃师,萦阳的虎牢,就是关键,只要取得这二个据点,就可维持整个粮草运输线,这时别说洛阳必得,就算李阀冒死入得洛阳,也无法坚持,如此,洛阳和惟南,必落于王上之手,王上趁势称帝,巴蜀必会归附,这时,大半璧江山已在王上手上,天下已经定了。”李播听得此言,松了一口气,双目精光闪闪,说着。

这时,雪纷从天而降,由小转大,整个天地陷进茫茫白雪之中。

窗口开处,雪花随风入内,落到他头上半尺许处,立即似被某种神秘莫测的力量牵引般,自然而然避过他飘飞一旁,没半团落在他身上。

在白茫茫的风雪里,远处的景色变成模糊不清的轮廓,杨宣凝默然,许久才说着:“寡人到现在,才真正相信,天下已经落在寡人手中,就算是李阀和李世民,也无法阻挡寡人统一天下的脚步了。”这时,李世民并没有多少作为,第一次作战,就被薛举打败,第二次又被杨广打败,这次杨广失败,更在于突厥骑兵,可以说,称之李世民屡战屡败的庸将,也不为过。

李播不明白他为什么还专门提起李世民,毕竟这时,天下公认,李世民根本没有资格和白手起家,十七举事,十九称王,如今二十就可称帝的杨宣凝相比,但是他当然知道王者有自己地秘密,因此听而不闻,说着:“王上得了洛阳,可攻略巴蜀,但是还请王上稍等几年,再大举北上,统一天下。”

“寡人明白,寡人如果立刻北上,只怕复归淝水之战后果,毕竟寡人根基浅薄,难以一次削平北方,甚至打败突厥,只有缓其进,扎其根,分化北方群雄,等过得几年,郡县安置,精兵练成,民心安定,才可北上。”杨宣凝说到这个,却极是清醒。

淝水之战,前秦国先后灭掉前燕、代、前梁,统一了黄河流域。又于攻占了东晋的梁、益二州,将势力扩展到长江和汉水上游。前秦皇帝苻坚因此踌躇满志,欲图以“疾风之扫秋叶”之势,一举荡平偏安江南的东晋,统一南北。

但是结果大败,确定了南北朝地长期分裂。而且,淝水之战直接导致了前秦统治的分崩离析,后来前秦主苻坚也被叛乱者姚苌缢杀。

关键就是苻坚统一北方,全靠武力。其内部各种势力间政治、军事地整合,以及北方各民族地融合远未完成。

也许苻坚快速进军,有不得已的原因,但是对杨宣凝来说,基本上没有难题,洛阳和惟南一下,真正占有大量土地和人口,居洛阳之后,更是可以集重兵于中,直接威胁关中和河北,因此无论是谁,都受到牵制,动弹不得,不可能统一北方。

此消彼长,只要杨宣凝不急着用兵,南方整合完毕,天下之势已定了。

顿时,李播再无疑惑,再无担忧,跪了下来:“吾王英明,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是他第一次,称万岁。

第二卷 一刀转战三千里

―第一百一十章 … 来日奉上妃暄头―

二月二十日,洛阳城

洛阳的规模果是非比一般小城,只南城门便开有三门,中间的城门名建国门,左为白虎门,右为长夏门,型制恢宏。

偃师城位于洛水北岸,大河之南,嵩高、少室等诸山之北,上游是洛阳,下游百里处为虎牢,乃翼护洛阳的战略要塞。

现在,偃师和虎牢,尽归于杨宣凝,甚至连洛口粮仓已得,洛阳已成孤城。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鼓声雷动,号角齐呜,从黄河开来五百艘水师船舰填满漕渠和洛水,一时间,平原上以十五万计的杨唐军和水师上的士兵齐声呐喊,喊叫声像潮水般往洛阳鞭挞,士气昂扬沸腾至极点。

司马德勘、裴行俨、杨抵达东城墙头,遥察敌情。“咚!咚!咚!”

有节奏的鼓音,使杨唐军踏足前进、整齐划一,前方数排是矛盾手,接着是刀箭手和骑兵,以鼎盛的军容,昂扬的士气,压城而来。

城外处处旗帜飘扬,阵形似海,战鼓轰天,马蹄人足踏地之音震撼大地。

城墙上守城将士,则人人脸如土色,内生怯意。

才十七岁的杨,脸上血色尽褪,瞥了身旁的二人一眼,而二将也各自脸色发白。

大军分开,龙旗先行,空中飘扬,在阳光下灿烂夺目。

二万禁军,身披铁甲,外罩锦袍。旌旗如云,杨宣凝这次已经换上了帝服,十二旒冕冠。丝带系颔,允耳低垂。身披冕服,白色镶黄上衣、朱色下裳,其上绘有各类古老的章纹,踏赤舄、着蔽膝、戴佩绶。

杨宣凝瞑目在车架之中,不言不动。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二十万军民,铺天盖地,一起跪伏在地,山喊万岁,而御车之中,杨宣凝瞑目不动。

天地之间,惟我独尊。

这已经明显表露出政治态度。

司马德勘和裴行俨立刻望向杨,杨脸色苍白。又浮现青气,手紧扣住墙上缝隙,指甲都折了。却还是不觉,目光直望下去。充满了仓皇、绝望、仇恨。

这时。杨宣凝朝上瞧来,两人目光接触。有如刀剑交锋,互不相让,但是随之,杨宣凝冷笑一声,收回了目光。

一骑而出,却是尉迟敬德:“城内听着,现城外,数十郡一旨一徼而降,洛口、偃师、虎牢已落我手,你等已成孤城,当知天命在谁,给你一天一夜思考,如明日再不献城投降,城破之日,必严加追究。”

“大胆,你等谋逆,攻打圣都,还不下跪求饶?”杨禁卫纷纷喝骂,但是这种喝骂,半点意义也没有。

尉迟敬德厉声喝着:“你等死到临头,还大言不惭,吾皇有旨,我就不多说了,明天,就见风晓。”

说着,他就撤退回去,顿时,大军扎营,忙碌不休,再也不管城上了。

“殿下,我们还是先回去商议吧?”许久,见杨还是不动,司马德勘上前说着。

杨全身一震,硬咽一下,喘息着说着:“也好。”

这才松下手来,不顾手上指甲折开,鲜血淋漓,而自行下去,二将相顾黯然,也不说什么,跟着下去。

就在营帐之内,杨宣凝却接见了一个重要的人。

“臣宋缺,拜见吾皇,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一路看小说网WWW..CN”宋缺神采胜昔,一身甲胄,外披大氅,额头上扎红布带,名慑天下的天刀挂在背后,刀把从右肩斜伸出来。

杨宣凝连忙起身,亲自相扶,并且讶的说:“镇南王,不必如此多礼,卿不是去了蜀中了吗?难道蜀中有什么变数?”

虽然杨宣凝现在没有正式称帝,宋缺也没有正式封王,但是这次隆重君臣之礼,却已经各自提前称呼了。

虽然是临时营帐,但是自是非常讲究,宽敞开阔如小厅堂,满铺地毡,二人各自坐下,以一茶几分隔。宋缺悠然自得坐好,自有侍卫斟茶,然后退了出去,这才目光如电地打量着他:“圣上的确与往昔不同,臣也安心了。”

杨宣凝浅喝一口热茶,说着:“无非是应人成事。”

宋缺听了,欣然说着:“甚好,如今惟南十数郡已下,洛阳已成孤城,不日可下,关中虽然得胜,但是也元气大伤更因为大雪封关,并且要收编降军,李阀再难在春来之前出兵,圣上必可安居洛阳,入城称帝。”

说到这里,又叹的说:“圣上可知,我这次也是来禀告圣上消息,前十日,我与李靖联手,已经进占泸川郡,以后任何人想从水道离蜀,都要得圣上点头才成。”

杨宣凝听得,不由头皮发麻,泸川位于成都之南,处于大江和绵水交处,从那处逆江发兵,两天可开至成都,紧扼成都咽喉。泸川失陷,成都被压至动弹不得。

这看似简单地行动,但是如果足够的内应配合,没有长年地部署和计划,是不可能的事情,由此可见宋阀的强大力量。

杨宣凝问着:“解晖有甚么反应?”

宋缺露出一丝冷笑:“事先,我曾经写信于他,但是解晖接信后,却立刻调兵,表示不惜一战的决心。既然他不顾二家情谊,自然我也毫不客气,现在蜀中四大族,已经向我方表示臣服,这时李阀,又在紧要关头,派不得兵来支持,因此解晖虽占成都,兵不过二万,还有什么表现?不过。成都城高墙厚,这二万兵,是他的底子。连我也无法渗透,不易攻破。一旦等李阀缓过气来,又春来解雪,绝对会派兵入蜀。”

“解晖为何如此强硬?”杨宣凝皱眉,不解。

解晖之所以崛起,全靠宋缺。如今杨唐声势与日俱增,一时无两,眼见洛阳已下,占天下六成已上,为何解晖仍要投向相比之下,最多只有天下二成地李渊。

而且,锦衣卫情报也查实了蜀中虚实,成都属于他的军队,最多不过二万。比起杨唐军,只是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这简直是自取死路。

“师妃暄来过了。”宋缺露出缅怀地神色。喃喃自语的说着。

“师妃暄?她又出来了?不知道这时,她还有多少本钱?经过二次战役。胡教僧兵已经大半凋零。了空已死,四大圣僧也折其一。不知道她还准备牺牲多少?”杨宣凝听了,冷笑的说着,顿了一顿,又说着:“她还不够分量,不过,在这个时候,梵清惠都会出来了吧?慈航静斋,向来一人隐身,一人现世,当年秀心之后,就是她出山了。”

梵清惠这个名字一出口,宋缺默然,然后才说着:“地确如此,当年我和她曾经见过,大家相逢于道左,似无意实有缘。解晖旁听,就在此一见之下,就情种深重,想不到今日作出这等选择来。”

说完,又微笑的说着:“圣上飞轮战舰,可不受风雪影响,攻打水路两旁具有关键性地战略重镇,至乎直入巴蜀,夺取汉中,如此,圣上大业必成了。”

现在,杨唐已占天下六成,李阀自然明白巴蜀是不容有失,若汉中陷落,杨宣凝可直接入关攻打长安,关中就再无任何生机。

“这个,镇南王统筹安排就是,闻听说,宋法亮兵法谋略以及武功,都一时之选,寡人甚是欢喜,和李靖一起,必可得蜀中。”

宋缺也心中一凛,锦衣卫和厂卫,地确无孔不入,这等消息随手拿来,但是还是淡然自若的说着:“圣上可知,宁道奇向我挑战,这本是我梦寐以求的事,但际此统一在望地时刻,却令我进退不得。梵清惠啊梵清惠!你真懂得挑时间。”

杨宣凝失声说着:“宁道奇?”

宋缺沉声说着:“正是,师妃暄特来传话,代宁道奇约战与我。”

杨宣凝顿时明白过来,心中涌起不能遏止地怒火,要知道,蜀中攻略,大半就在宋缺身上,如宋缺一去,只怕春来之间根本不可能取下成都,在解晖已经摆明了投靠李阀地情况下,只怕李阀一支偏师,就可得大半蜀中。

宋缺微笑地说着:“圣上勿为此愤怒,战争就是这么一回事,各出奇谋,不择手段的打击对手,为最后地胜利不可错过任何致胜的可能。我要立即动程迎战宁道奇,看看他的散手八扑如何名不虚传。我如胜出,当然继续主持攻蜀之计。若我有不测,圣上也无需担心,现在蜀中据点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