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眼见自己手下在还在燃烧的营地周围忙碌,或踏蹬上马,或检查附近,或者收集尸体,一副忙而有序的模样,丝毫不为四十人折损而动容,就知道这的确是李阀的精兵。

但是再怎么精兵,夜中攻击扎好营,并且警备中的军营也是大忌,如是在平时野战,说不定伤亡只有十人就可把这队隋兵消灭。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却是石无忌,当初在安川县中,破坏李阀计划中某个环节也就罢了,毕竟家族根深蒂固,不在乎这点损失,单纯如此,说不定还会受到家族的重视而给予收买奇书网,但是此人竟然悍然杀死李居道,不但激怒了有关家属,更明确的表现了毫不在意,毫不在乎李阀的态度。

这样毫无敬畏之心的态度,是很难收买的,毕竟驱人为下属,敬畏之心是第一点。

之后此人直接上书,言李阀谋反,的确使计划受到了一些影响,但是毕竟大局已定,可惜的是,此人在雁门之战表现极为出色,谋略决断都有过人之处,又考虑到这人已经是第二流高手,再拖延下去,说不定成长成大麻烦,所以自己才下决心要扼杀此人,因此通过影响,让此人受命出行,以好袭击。

以鹰搏兔,还用全力,自己已经深明兵法了,知道战必致死,不给半点余地,明知敌人军中只有百人,也带上了自己动员的500位好手,几乎占了李家秘密势力的六分之一,就算来他再强,也无法逃出。

却想不到此人提前出走,让自己全力一击,落得空来。

现在还不知道是不是偶然,如是偶然,也就算了,如是能够预测,此人眼光之准,心性之忍,决断之狠,都让自己毛骨悚然。

不管是不是,只要有这可能,就必须提前扼杀,这次绝对不可放过。

想到这里,周围已经有人上前低声禀告:“公子,我们已经发觉了痕迹,是五骑。”

李世民清醒过来,冷笑一声:“追上去,千万别给他跑了。”

说完,他第一个上马,一马当先,疾冲而出,而后面,除了数十人留下,其它四百人都一声发喊,奔随而去。

顿时马蹄震天,这时,已经无需掩盖了。

张宣凝倒出酒来,对着月光,举起杯子,徐徐喝下,有点黯然的说着:“可惜了陶吉了,也许他死前,还不知道到底是谁袭击了他,说不定还在挂念着我呢,甚至幸亏我出去逃过这一劫!”

其它人等都没有资格说话,而张一也沉默着。

张宣凝露出真正的苦笑说着:“这其实我都知道,不然就不会这样决断了,在惹上李阀的那一刻,就决定了此时的命运,逃出我们几人是可以,想挽救全队人的性命,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问题就是,虽然样,看着自己部属兄弟无法挽救,总有黯然的心情

此时,张一却认真的说着:“公子,现在此局,已经是最好了,公子就算留在营中,也只是唯死而已,一点根本不了什么,只要公子记住他们,日后为他们报仇,想必他们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张宣凝点头,对他露出一丝欣赏之意,果然知道怎么样配合啊!

口中说着:“也只有如此想了,来,我敬你们。”

说完,他就拿起酒杯,对着月光,默祈片刻,而其它几人也连忙跟上默祈,等默祈完了,他就连洒三杯于船头,然后长身而起说着:“下面就是最后一关了,我想李世民再厉害,也不能追上我,这不是谋略和实力的问题,而是先机的问题,不过,我们也不可大意了,大家准备,准备出得河口!”

刚才所作所为,也许看来有些假,但是认为假的人都是不知世事的人,难道不知道,有没有套东西,有没有台阶,其实是二回事吗?

再假,也必须真诚的作,这就是政治,也是世情。

而几乎同时,李世民今天第二次心中郁闷,因为已经发觉了空马,才一思考,就知道河流是其去路。

李世民等待了片刻,就有人神色凝重的报告:“已经在河流边发觉了船只痕迹,并且失去了气味。”

李世民凛然的说着:“你知道这船怎么来得?”

这是关键,如是临时看见的,说不定是石无忌运气好,如是已经准备好的,那就是石无忌深谋远虑,洞察如火,有此大敌,实是心腹大患。

调查的人回答说着:“我已经叫醒了周围的农户,知是一天前靠来的客船,船上有二人,并非本地渔船,据说,船上有风帆。”

李世民顿时脸色铁青,一切都变成了最坏的情况。

如是渔船,就算在河流中,行走也是不快,还可追上,专门的快船,只怕自己再难追上了,当下就问了一声:“此河通向何处?”

“此是落河分支,前面十里就落河主干。”

“有无出口?”

“三个,公子,怎么办,要不要通知各地封锁?我们快马冲刺,还是有机会赶上的,毕竟此河不急,风也不大,船速不高。”

李世民沉默了一下,才叹着:“算了,这次石无忌是赢了,我们以后再遇吧!”

此时,李阀毕竟没有起事,许多事情难以公开作,因此动员的力量也受到限制,再加上石无忌自己也是二流高手,在这样失了先机的情况下,拦截也是无用。

附近的人愕然,但是还是说着:“是!”

李世民凝视着月亮,双目寒芒电闪,说着:“此人真是大将之才,豪杰之人,下次如是有机会,当真是不可放过了。”

顿了一顿,又命令着说:“监督朝廷,如他回来,立刻向我报告,还有,调查他的底细,到底是什么人家,如是查出,立刻控制其家人,以要抰之。”

“是!”手下人立刻应着,要挟家人,也许在某些道德人士看来,有失光明,但是实际上,却是古今政治中第一和常用手段。

就算是在张宣凝所在的现代,如是犯罪,第一时间就是控制其家人。

因此,古今之道,起事谋反,第一就是要不惜家人,或者提前转移也可以。

当然,对着起事的叛逆,当局也很少有人真正把希望寄托亲人的要抰上,刘邦姑且不说,那绝对是分父肉而吃的主,历史几千年,不到万不得已,谁会真正把亲人放在战略上考虑?

要挟亲人,对豪强来说,是没有用的,恩,有点用,用处就是你作初一,我作十五。

起事时,朝廷杀得其族满门,起事后,有关官员和皇家,以几倍几十倍的人头来补偿,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明亡后,皇家朱族,就被杀百万,这就是理所当然的政治报复,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政治规则。

甚至一些政治斗争和日后清算,为什么如此残酷,也无非是你作初一,我作十五了。

这点可以解释无数的历史事情。

虽然失了先手,输了一局,但是李阀的实力如日中天,不是石无忌这个小人能够比喻的,哪怕才能再高,如是实力不行,也只有当孙子和蚂蚁的份。

因此此时,李世民倒根本不担心,他如此幽幽想着,心中却生出一丝欣赏之意:“此人必杀无疑,但是如是愿意投靠于我,我就可以更有羽翼了,父兄那里,也必须安插人手了,等日后起事,分得君臣,各有系统,就难以安插了。”

年仅十七,已经有深谋远虑,丰富羽翼,甚至扎根监察父兄之心,这才是真正千古一帝的真面目!

也是世上真豪杰本色!

第二卷 一刀转战三千里

―第四十四章 … 会稽―

业十一年九月二十三日

日夜赶路后,张宣凝终抵达了目的地。

运河直通到余杭,但是会稽郡正是沿海,也见到江水滔滔,自西而东,滚流不休。

此时,大地逐渐沉黑下去,张宣凝卓立一座小丘之上,远处隐见会稽郡的***。

赶来的,是李播,他青衣飘飘,欣然说着:“贤侄这一年多来,当是进步神速,几可进窥第一流境界,与名声而言,二个身份都名传天下,这对贤侄的大业,有着相当大的作用。”

张宣凝耸肩说着:“所以我就索性拿着破军之刀,想必有心人如是仔细调查,也可以知道我和石无忌是同一个人,这时,就可利用圣上赐予我的官职来影响了,有没有官职,还是完全不一样的,没有,那是草寇,有,就有安身立命的身份了,至于武功,我还必须一段时间,才能臻达一流境界!”

一流高手,其实就已经开始先天之境,可是一日邪气没有完全消化,就自然无法真正臻达一流境界,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968965

李播露出缅怀回忆的神色,目光深看着夜中的会稽郡,悠然神往的说着:“看见贤侄如此英姿勃发,我就想起你父你祖当年,如今,是你来纵横天下了。”

张宣凝默然不语(注,我写错了,张宣凝大业九年十五岁,现在是大业十一年,就算虚年也只有十七岁。现在和李世民同年)。

李播瞥他一眼,又问着:“贤侄,这样快,就要起事了吗?”

“就是如此,时不待我啊!”

“哦,正想听贤侄所说。”李播感兴趣的说着。

“那就请世叔指点了。”

想了想,大体上组织了一下,张宣凝就说着:“我把天下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大业五年之前,虽说也有一些草寇,但是大体上威压天下,可所谓江山铁桶,四夷臣服。”

“虽然说开运河,是大业元年就开始。每月役丁200人,但是,民可驱之,因此后果是在大业五年之后,役丁死者十之四五,不断积累。导致了百姓困苦,怨恨勃发,因此天下开始大乱!”

“于外而言,突厥(此是指东突厥)四分五裂。启民可汗依靠亲近大隋的国策,在东突厥的内部争斗中胜出,由于根基不稳,汗位不固。实力不足,因此启民可汗娶义成公主,终其一生,而进贡不断,但是启民可汗在隋大业五年去世,其子咄吉世为始毕可汗,其时,突厥王廷,已经强盛。因此就算大隋未衰,也必有一战,何况大隋妄用民力,内乱而起呢?”

“因此大业五年,内外格局都发生变化,大隋开始衰败,但是此时,大隋还非常强盛,因此与内而言,还可平内乱。与外而言,还可慑突厥,所以始毕可汗还是勉强称臣。”

“但是情况继续恶化,圣上三征高丽,折损元气过巨,而乱民起义也已经出现燎原之势,最重要地是,各地官家门第,也开始不安本分,直到今年大业十一年,突厥公然袭击圣上,而各大世家门阀又正式开始密谋对抗朝廷,因此,可所谓天下大乱,就在今年。”

“今年不起,来年无多,就没有趁乱而起的时机了。”张宣凝总结的说着,这是结合了他所看见的情况,又结合了未来历史的判断,因此精辟无比。

李播顿时动容,眸中闪过无法相信的神色,思考了一下,又问着:“那贤侄,又何以选择会稽郡?”

“起大事,必占空白之地,小侄如是还有世家,自然当取富强之地,作为帝王之资,但是小侄现在白手起家,兵不过上百,自然要取其空虚死角之地。”

“自魏晋以来,会稽大兴,是南方最富庶的地区,又得运河之终点,再加上会稽郡少有实力,正是空虚,而杜伏威李子通之类,又集于江都附近,占有历阳,事实上隔离了隋军,可以说,我得会稽郡,极其富裕,又无人攻我,大可集精兵,修政治,然后上可沿运河而上,下可蚕食更南的郡县,可所谓帝王之资也!”

“再说,你可知杜伏威先后击败隋将宋颢,合并苗海潮、赵破阵等部起义军,势力大盛,本无需外援,但是今年却偏偏和李子通部汇合,却不料李子通企图吞并杜伏威部,对杜部进行突然袭击,杜伏威受重伤。隋军乘机攻击,杜部惨败,此时,无论是李子通部,还是杜伏威部,都元气大伤,偏偏大隋精兵还在北方,又被隔离,所以都无法攻我,因此,我取会稽郡,正是其时。”

“可惜,如是杜伏威不受此劫,必可卷席南方,至少也可成对峙南北之格局,却因为错信李子通,急于求成,导致前功尽弃,实力折损十之八九,此人虽是足智多谋,勇敢善战,也可再兴,但是却已经耽误了战机,再加上处于大隋重点围剿之人,地理位置也是不佳,因此此人再无夺取天下之机了。”

“无论南北,无论官贼,这时都无暇顾我,虽有谋士如雨,将才如雨,精兵万众,也是鞭长莫及,可所谓天时,地利,人事,此一时之间,都在我手,岂不成事?再有延误,无非自取死路。”张宣凝哈哈大笑,这就是阳谋了,就算这时人人知道他要事,也无济于事,谁也阻挡不得。

李播默然无言,大家都是聪明人,再说什么也是枉然。

张宣凝起事之心,已经不是任何天花乱坠可以动摇了。

“那贤侄如何取之?”

“大隋以北统南,对南方多猜忌,三征高丽,又事实上抽调南方精兵,因此会稽郡中,兵也不过一千,正可取之,何难之有?”张宣凝冷笑地说着,他回头望着自己的部下,这时,张一张三,各领二十余人,而扬州原本竹花帮中,也来了一些人。

连同那批少年,也总共不过六十八人。

离开了扬州,桂锡良就任副香主,与苏爷结交甚好,以幸容为军师,事实上已经开始独立,而周奉和江风相对孤立,正因为如此,所以张宣凝知道了情况,就召见周奉和江风,简单的试探后,纳为己用。

周奉和江风本来就不得意,当下就重回旧主,不过他们也没有想到,自己的香主竟然图谋起事,要夺一郡之地,个个脸色苍白,又眼神如火。

“香主,我已经和城中的帮会联系上了,摸清楚了底细,城中共有三个帮会,分别是徐家帮,是徐家子弟,有八百人,但是多在徐家寨,城中可战之人不过数十,但是同一家族,很是团结。秦把头有八十人,多是精壮,在城中,而城中最强者,是乌衣会,有千余会众,可战之人有三百。”周奉回答的说着。

“有无内应?”

“秦把头手下有一个焦烈地人,似乎有点意思,不过他以为我们是绣花帮的先锋。”

“那好,我们就以秦

  第一个对象,行雷霆一击。”竹花帮在南方也算是~宣凝心想借此名义也无不可。

不过,他一旦吞并秦把头,却绝对不会用竹花帮名义,名不正言不顺,一旦手下觉得自己是竹花帮所属,那就麻烦了。

不过,幸亏自己带上的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