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五大主力兴亡实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蒋介石五大主力兴亡实录-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空四浚恢銎淦薷募匏耍⒔攀樗徒槭冈摹
  

喋血常德(6)
廖死后,58师师长由副师长张灵甫接任。
  

雪峰山,雪耻山!(1)
雪峰山,雪耻山!
  日本人像是蚂蚁遇火一样,成群地朝下滚去!护城河上满满飘浮着一层黄扑扑的死尸
  从1944年下半年起,退守西南地区的国军编组成四个方面军,王耀武升任陆军第四方面军司令长官,统辖第73、第74、第100军。按照当时中美双方的协定,美国帮助蒋介石刚刚完成了36个步兵师的装备改造和军官训练工作,第四方面军毫无异疑地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就此换上了清一色的美式武器,成为战斗力一流的国军部队。
  1945年3月,鉴于中美空军混合大队不断轰炸日本本土,处在日暮途穷的日本法西斯势力决意孤注一掷,挤出兵力,抽调坂西一良中将指挥的20军共计20万人马,企图攻下中美空军混合大队的基地芷江,打通湘黔公路,侧抚重庆之背,扭转整个中国战场的颓势,其前进路线为粤汉线以西,湘黔公路两侧的中方阵地。
  担任湘西一带防守任务的第四方面军自然成为其首当其冲的被攻击对象,也成为保卫重庆的重要力量。
  当时,为全面协调这次战役的地空行动,中美双方在安江设立混合作战司令部,并在溆浦设立前进指挥所,由第四方面军参谋长邱维达全体负责一线指挥。
  根据作战司令部拟定的战略部署,第四方面军全线陈兵于雪峰山之东麓,74军布防于绥宁、武冈、石下江、洞口地区,警戒东安、邵阳之敌;100军配置于山口、隆回,溆浦一线,严防邵东、湘乡之敌;73军设阵于安化、新化一带,注视湘乡、益阳之敌。中美混合空军大队除支援地面作战之外,还负有侦察敌军动态,轰炸敌后交通枢杻及车站、仓库设施等任务。
  从安江接受作战任务后,74军军长施中诚和副军长张灵甫即立即乘坐中吉普赶回军部所在地洞口,连夜召开师团长会议,传达方面军的作战指令,布置各师团的战防任务。这是王耀武被提拨之后施中诚、张灵甫升任现职以来所打的第一场大战,抗日铁军的牌子现在交到他们肩上扛着,他们不能不慎。
  经过缜密考虑,施中诚将各师的兵力作出部署,58师防守武冈,57师布阵江口、石下江,51师设伏铁山庙、天台界等几处湘黔公路的要点。
  58师是俞济时的老班底,张灵甫升职副军长后,蔡仁杰接过了他的职务。
  蔡仁杰是黄埔5期生,沉稳寡言但富有谋略,接到把守武冈的重任后,他带着几个团长将武冈周围的地形仔仔细细地察看了一遍,然后依着山形水势在城外设置了三道防线。
  武冈东临资水,西倚雪峰山,是日军夺取湘桂铁路的必经之地。由于地处湘西要地,武冈城经历代修筑而变得十分坚固,墙高10米,厚及8米,护城河亦宽达二三十米,深达三五米,自是易守难攻之地。
  但坂西一良一心只想夺取芷江,摧毁中美空军基地,进而率军直捣重庆,他当然不会顾及他面前的这些“骨头”的。
  5月15日,由师团长岩永汪中将率领的日军第116师团,会合第68师团的第58旅团,共计5万人马,分6路向武冈、花园市、洞口杀奔而来。
  5月22日晨,借着山间雾纱的掩护,第116师团的3万余人,从四面八方向武冈郊外的守军发起攻击。城北珠王山是全城的制高点,也是日军进攻的重点,把守此处阵地的是178团,团长齐光个子不高,嗓门特高,人称“八哥”。
  由于晨雾遮挡,日军开始冲锋的时候,178团山脚下的几处阵地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连弃守,溃退的士兵都往山腰上涌。齐光抓住一位后撤排长的衣领,“啪啪啪”地给了他几个耳光,“操你娘的,这么个孬种,还在74军混饭吃?”打骂完毕,他操起一挺转盘机枪,就带头朝山下冲去,其他的人也跟着杀了回来。
   。 想看书来

雪峰山,雪耻山!(2)
一个军官模样的鬼子正站在山坡上挥舞着战刀叽哩呱啦地指挥部下前进,齐光不愧是只“八哥”,打枪的时候也喜欢叫唤。看到这么个目标,他对身边的人说:“200米,头顶开花,右侧先倒地,着!”话音刚落,他的一梭子弹飞过,这个鬼子军官果然脑浆迸溅,栽进了杂草丛中。
  日本人的进攻势头似乎并没有受此影响,相反地,他们的榴弹炮、迫击炮更猛烈地在珠王山上四处开花,炸得齐光等人简直抬不起头来,少数鬼子还乘机冲到了178团的山腰阵地。好在178团士兵手中的冲锋枪轻便、快捷、火力猛,日本人才被打了下去。
  僵持到中午的时候,日本人以重机枪压制178团的火力,呐喊着向山上发起了一次最大的冲击,齐光刚刚端起机枪来准备反击,一颗子弹飞来,他的左臂像是被刀斫了似的,“唰”地塌了下来,人也昏了过去。
  团长负伤了!日本人像蝗虫一样向178团扑来,珠王山的形势一时万分危急。
  在此当口,空中忽地传来一阵机鸣,6架涂着青天白日国徽的战机象老鹰扑食似的蓦地冲了下来。不一会儿,这群飞机在日本人的阵前来回穿梭,翻飞扫射。眨眼间,日本人阵形大乱,一个个哭爹喊娘,抱头朝山下滚去,树丛中,山坡上,沟梁上,到处躺满了他们的尸体。
  日本人的进攻终于被彻底地打了下去。
  吃一堑,长一智。次日,岩永汪避开珠王山,想直接从东门强攻武冈城。
  看着蚂蚁样的日军踏着浮桥穿过护城河向城墙冲来,58师师长蔡仁杰像是没事一样,并不急于下命令。
  见中国人没有动静,日本人大胆地在城墙上搭架绳梯。很快地,他们沿着40多架绳梯向城墙上攀爬起来,像一队队的猕猴,急迫而敏捷,他们想以最快的速度摘到他们想要的“果实”。
  “上!”一直在城墙指挥所上观察敌情的蔡仁杰大手一挥,早已等待不及的58师官兵如离弦之箭似的,奔向各自的垛口,用冲锋枪、机枪、手雷照着下面猛地扫去,炸去!
  日本人像是蚂蚁遇火一样,成群地朝下滚落而去!被打死的、摔死的,堆满了墙根,护城河上也满满飘浮着一层黄扑扑的死尸!
  武冈已成了日本人的坟冈!
  鬼子被烧成一团团火球,摇晃着,滚动着,直到趴在地上,变成了一堆堆黑炭
  这时候,设在昆明的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又急调第六战区的胡琏第十八军和原在缅甸作战的廖耀湘新6军赶赴湘西,参加雪峰山之战,雪峰山的深山野坳到处都回荡着中国人的呐喊。
  坂西一良见势不妙,连忙下令岩永汪率部向洞口、山门、花园市退却,以期与第64师团、第68师团会合。
  王耀武和施中诚都想到了日本人的这一招。从武冈到洞口的200来里山路中,铁山庙、天台界是来往两地的必经之处,所以当得知施中诚将周志道的51师设伏于此时,王耀武很是赞同,他还亲自到51师的山头阵地视察了一番。当然,王耀武来看望周志道还有另一层意思:自从他升迁方面军司令官之后,原74军的军官大多随之升职,就连与张灵甫素不相能的李天霞也调到100军任军长,惟独周志道原职不动,他怕周志道闹情绪,因此就搂草打兔子,想借视察之机顺带过来安慰周志道。一见周志道还是那副直肠快语乐哈哈的样子,他兴冲冲地转了一圈也就放心地回到了安江。
  岩永汪的第116师团裹伤携残穿行在雪峰山的时候,道路两旁的高山处处让他们心惊肉跳,不寒而慄。好在头两日虽然紧张,一路上均是无事,岩永汪吁了一口大气,第三天便放了胆子,在路上纵马跑了起来。路旁景色不错,山花烂漫如锦,岩永汪的心情也象这春花一亲,灿烂明媚,“###人,笨如木头!要是他们布兵于此,我岩永汪岂不是揷翅难飞?嗨嗨,武学兴源于###,可真传在我们的大和!”他一边驰马,一边思想着,想到得意处竟不禁仰天哈哈一笑!那笑声在山谷中久久回应,虽是白日,也有几分恐怖。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雪峰山,雪耻山!(3)
世上的事情巧就巧在偶然性上。也许是岩永汪的笑声引来了枪声,也许是日本人已钻进了中国人的伏击圈,反正岩永汪的怪笑还在空中飘荡的时候,前后山头上的枪声就像雨打蕉叶似的,辟里叭啦地倾泻而来,更可怕的是,山上的巨石、圆木如流星雨一般直向山谷中的人马飞砸下来。转瞬间,人马相踏,血溅肉飞,到处都是断肢残臂的伤兵,到处都是砸成肉泥肉酱的人尸马尸,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枪械粮秣,哀号声、吼叫声、枪炮声、滚石声活似再现的地狱之声。
  铁山庙变成了埋葬日本人的活棺材。
  岩永汪是苦苦奔跑着逃出这段山谷的,他的部下则有大半把性命留在了这段死亡地带。当他带着残剩人马集结在一片较开阔的地带时,他本想给他的部下说几句“皇军不可战胜”的大话,但望着眼前这支已成惊弓之鸟的队伍,他知道说得再多也无济于事,他还得带领他们走出去,他只祈盼前面的路平安而又平坦。
  当然,他不知道,前面就是天台界,周志道正带着51师的主力在等候着他们。
  天台界没有铁山庙那么险峻,道路两边林深草茂,当周志道他们猛击山坳里的日军的时候,岩永汪他们赶紧钻进两边的山林,负隅顽抗起来,这给51师的作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搜!”周志道一声令下,51师便以团为单位,分途下山搜捕、消灭散在各处的敌人。在此过程中,一个中队的敌人举起白旗装着投降,当51师的士兵前往收缴他们的枪支时,这伙敌人忽然开火,30几位士兵当场牺牲!虽然这股敌人后来被全部歼灭了,但这事给周志道以很大震动,他立即下令各部回撤山头,然后用电台呼叫空军支援。
  约摸半袋烟工夫,6架中美空军P40战斗机和十二架B29轰炸机携带着大量的凝固汽油弹飞临天台界地区,对山间林地展开了耕地式的轰炸,响声过后,一团团火光冲天而起,瞬间高温很快就将林木燃成了一片火海,藏身其中的鬼子兵更是被烧成一团团火球,摇晃着,滚动着,直至趴在地上,变成一堆堆黑炭!
  狡猾的岩永汪躲在一处山洞里,3天后才走出了噩梦般的天台界!
  与此同时,李天霞100军在麻溪铺、谭家湾等地,韩浚73军在安化、新化等地也相继击溃了日军的进攻。日本人在雪峰山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
  美国将军一脸的疑惑,国军一个营的兵力能打败日军一个联队?
  5月底,抵达芷江的廖耀湘新6军被中美联合作战司令指令为战略总预备队,随时候待用;胡琏的第18军也已开拔到沅陵、辰溪、溆浦地区,准备实施一线攻击。
  天时、地利、人和及武器装备上的优势无一例外地站在中国人的一边,歼灭坂西一良20军的时机已经成熟。
  但坂西一良这个死硬军国主义分子岂甘束手就擒?不仅如此,他还梦想集中兵力,击溃洞口一带的中国守军,以打通湘黔公路,西攻芷江或东撤隆回、邵阳。
  洞口,这座湘黔公路上的小镇顿时便成了敌我双方攻守的决战之地!
  重任落在了74军57师的身上。
  57师是施中诚一手栽培起来的能打硬仗的队伍,武汉会战时施中诚率部血战田家镇,此役让蒋介石记住了施中诚这位部下。施中诚当上74军军长之后,李琰接替他的57师的职务,也传下了他的勇猛作风。
  江口地处洞口的西北,是进出洞口的咽喉,李琰把作战力最强的171团安置在了这里。
  

雪峰山,雪耻山!(4)
171团的团长杜熙晋是黄埔10期生,他手下的排长以上军官几乎全是军校毕业的学生,打起仗来自然个个毫不含糊。
  战斗是6月19日打响的,2营防守的青石岩阵地是日本人攻击的重点。营长李光亮是黄埔军校第17期的学生,和别人纵深布阵的战法相反,李光亮把他的4、5、6三个连全部成一字型排列在阵前,连后备队也没有,他用这种阵法以示破釜沉舟、有我无敌的决心。
  进攻2营阵地的是日军独立混成第86旅团的步兵第509联队,联队长川合吉中大尉。
  天刚亮的时候,川合吉中的六零迫击炮弹如冰雹一般落在了2营的阵地上,李光亮身边的两挺马克沁重机枪都被打坏。利用对方火力减弱之机,川合一挥战刀,部下便嚎叫着向青石岩汹汹而来。
  2营士兵的武器多系卡宾枪,射程在800米内威力最大,李光亮直到日军冲到跟前约200米远的地方时才下令开枪。一时间,几百条火舌如弹雨倾盆,齐刷刷地泼在日军身上,远远站在后面督战的川合吉中眼睁睁的看着他的部下人仰马翻,成批倒下,又如秋风落叶,四散而逃。
  以一个联队(相当于一个团的建制)的兵力竟被###人的一个营打得屁滚尿流,这在川合的参战史上还从未有过。他气得哇哇大叫,干脆脱下上衣,光着膀子,举着战刀,带头发起了新一轮的冲锋。
  这一次,川合以重机枪压住中国人的火力,以轻机枪前面开路,以火箭筒摧毁中国人的掩体,不一会儿即攻到了2营的阵前。
  川合是善长劈剌之术的,来中国的7年多时间里,也不知道有多少中国人死在他的刀下,他很为自己砍头斩腰的干脆而自豪。正因为如此,当他率领部下踏上中国人的阵地的时候,他兴奋得像是玩游戏似的,看准一位中国军官,“唰”地将寒光凛凛的战刀劈将下来。他的部下则是几个人逼住一个中国人,以图剌杀。
  这位中国军官是10营6连的连长周北辰。此时周北辰手里拿的已不是8年前淞沪会战中笨重的汉阳造步枪,而是乌黑锃亮的卡宾冲锋枪,这种小巧武器虽然没有刀剌,但射出的却是一连串致命的子弹!
  只见爆豆似的枪声响起,原先眦牙裂嘴的川合竟像泄气的皮球似的,蔫巴巴地栽了下去,他旁边的鬼子也跟着倒下了一大片,几个活着的则弃刀丢枪,没命地朝山坡下滚去。
  日军509联队因此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