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争论,即“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争论。简称“两个口号”的争论。这场尖锐深刻的论争,对明确抗日斗争时期文艺的服务宗旨和建立文艺抗日运动的统一战线等起到了一定的积极的促进作用。早在1932年,鲁迅即针对当时革命文学的表现方式出现的一些偏颇,撰写了《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一文,严肃地指出了某些无产阶级作家片面树立“横暴”的形象的错误。他认为,我们不但要批判那些死心踏地的“资产阶级走狗”,还要同那些站在路边观望的、哪怕是只能同走几步路的人都要团结起来,一同前进。1936年开始,鲁迅的病情极度恶化,体温常常持续在摄氏37度半并继续往上升,体重只有37公斤。但他一直不愿去医院治疗,希望利用有限的时间,多做点工作。他身边的亲人、朋友,甚至国际友人们,看着他脸上病态的红晕,听着他那痛苦的哮喘,无不忧虑而心痛。6月5日,宋庆龄专门致信鲁迅,信中说:“我恳求你立刻入医院医治!因为你延迟一天,便是说你的生命增加了一天的危险!!你的生命,并不是你个人的,而是属于中国和中国革命的!!!为着中国和革命的前途,你有保存,珍重你身体的必要,因为中国需要你,革命需要你!!!” 在病情如此严重的时候,鲁迅始终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一边同病魔作坚决斗争,一边继续举起锐利的革命思想武器,挺立在反封、反帝、反资产阶级第一线,为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革命文学阵地废寝忘食、呕心沥血。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鲁迅小传(8)
就在他去世的前两天,即10月17日,时值日本作家鹿地亘在胡风的协助下,在上海将瞿秋白编的《鲁迅杂感选集》译成日文,翻译中遇到难题。鲁迅得知,便拖着病体从家中来到鹿地亘处热心地帮助解决,晚上回来后,又连夜继续写《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一文,文章还未来得及写完,过度疲劳加上白天出去受了风寒,鲁迅的肺病又发作了。高烧伴随着剧烈痛苦的哮喘,从18日凌晨开始无情地侵袭着鲁迅,尽管经日本医生须藤的全力抢救,仍控制不住病情的急剧恶化。 1936年10月19日清晨5时25分,鲁迅永远地阖上了那双深邃、智慧的眼睛。享年56岁。23日,鲁迅的灵柩被人们缓缓从上海万国殡仪馆抬出。他的遗体上,覆盖着一面上书“民族魂”三个大字的锦旗。自动汇集的成千上万的人流,默默地伫立在灵柩两旁。在中共中央和苏维埃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在宋庆龄、沈钧儒等人的筹备下,鲁迅追悼大会隆重举行。鲁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刚正不阿、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必将永远传承在每一位中国人心中,催促、鞭策后来人奋力前行。  
作者点评
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作战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但他所经历的战斗却比穿梭在枪林弹雨中更残酷、更惨烈。因为他面对的,是祸害几千年的封建主义、是凶残野蛮的帝国主义、是吃人不吐骨头的资本主义、是制造白色恐怖的国民党反动派,以及防不胜防、用暗刀子杀人的小人……等一切恶势力。 1936年10月19日,他逝世的消息,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传到了延安。中共中央和苏维埃中央人民政府联名从陕北发来唁电和《告全国同胞和全世界人士书》及《致国民党与南京政府》两份电报。唁电称:“鲁迅先生逝世,噩耗传来,全国震悼。本党与苏维埃政府及全苏区人民,尤为我中华民族失去最伟大的文学家、热忱追求光明的导师、献身于抗日救国的非凡的领袖、共产主义苏维埃运动之亲爱的战友,而同声哀悼。……”《告全国同胞和全世界人士书》这样写道:“……他的笔是对于帝国主义、汉奸卖国贼、军阀官僚、土豪劣绅、法西斯蒂以及一切无耻之徒的大炮和照妖镜,他没有一个时候不和被压迫的大众站在一起,与那些敌人作战。他的犀利的笔尖,完美的人格,正直的言论,战斗的精神,使那些害虫毒物无处躲避。……并且他的伟大,使他的死敌也不能不佩服他、尊敬他、惧怕他。……他唤起了无数的人们走上革命的大道,他扶助着青年们使他们成为像他一样的革命战士,他在中国革命运动中,立下了超人一等的功绩。” ###在鲁迅诞生11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说,“鲁迅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他向全国提出“进一步学习和发扬鲁迅精神”的号召,要求学习鲁迅的爱国主义精神、坚韧的战斗精神和博采众长、勇于创新的精神。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代表全中国人民对鲁迅的崇高评价,也是鲁迅精神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毛泽东评点郭沫若
郭沫若兄:
收到《虎符》,全篇读过,深为感动,你做了许多十分有益的革命的文化工作,我向你表示祝贺。 毛泽东 一月九日延安 ——摘自《毛泽东书信选集》第221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 绍萱、燕铭同志: 看了你们的戏,你们做了很好的工作,我向你们致谢,并请代向演员同志们致谢!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在旧戏舞台上(在一切离开人民的旧文学旧艺术上)人民却成了渣滓,由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统治着舞台,这种历史的颠倒,现在由你们再颠倒过来,恢复了历史的面目,从此旧剧开了新生面,所以值得庆贺。郭沫若在历史话剧方面做了很好的工作,你们则在旧剧方面做了此种工作。…… 敬礼! 毛泽东 一月九日夜 ——摘自《毛泽东书信选集》第222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出版。 沫若兄: 大示读悉。奖饰过分,十分不敢当;但当努力学习,以副故人期望。武昌分手后,成天在工作堆里,没有读书钻研机会,故对于你的成就,觉得羡慕。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倘能经过大手笔写一篇太平军经验,会是很有益的;但不敢作正式提议,恐怕大累你。最近看了《反正前后》,和我那时在湖南经历的,几乎一模一样,不成熟的资产阶级革命,那样的结局是不可避免的。此次抗日战争,应该是成熟了的罢,国际条件是很好的,国内靠我们努力。我虽然兢兢业业,生怕出岔子,但说不定岔子从什么地方跑来;你看到了什么错误缺点,希望随时示知。你的史论、史剧有大益于中国人民,只嫌其少,不嫌其多,精神决不会白费的,希望继续努力。恩来同志到后,此间近情当已获悉,兹不一一。我们大家都想和你见面,不知有此机会否? 谨祝健康、愉快与精神焕发! 毛泽东上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于延安 ——摘自《毛泽东书信选集》第241—242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 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全党同志对于这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引为鉴戒。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摘自冯彩章的《毛泽东与他的友人》第20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 诗两首,请你(指胡乔木——引者注)送给郭沫若同志一阅,看有什么毛病没有?加以笔削,是为至要。……沫若同志两信都读,给了我启发。两诗又改了一点字句,请再陈沫若一观。请他再予审改,以其意见告我为盼。 ——摘自冯彩章的《毛泽东与他的友人》第30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 拥护孔夫子的,我们在座的有郭老,范老基本上也是有点崇孔罗,因为你那个书上有孔夫子的像哪。冯友兰就是拥护孔夫子的罗。我这个人比较有点偏向,就不那么高兴孔夫子。看了说孔夫子是代表奴隶主、旧贵族,我偏向这一方面,而不赞成孔夫子是代表那个时候新兴地主阶级。因此,我跟郭老在这一点上不那么对。你那个《十批判书》祟儒反法,在这一点上我也不那么赞成。但是,在范老的书上,对于法家是给了地位的。就是申不害、韩非这一派,还有商鞅、李斯、荀卿传下来的。这些古董我也不劝同志们回去研究。 ………… 郭老在《十批判书》里头自称人本主义,即人民本位主义,孔夫子也是人本主义,跟他一样。郭老不仅是尊孔,而且是反法。尊孔反法,国民党也是一样啊!林彪也是啊!我赞成郭老的历史分期,奴隶制以春秋战国之间为界。但是不能大骂秦始皇。早几十年中国的国文教科书,就说秦始皇不错了,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 ——摘自陈晋的《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第1149—1150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出版。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十七日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摘自《毛泽东诗词集》第124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9月出版。   。 想看书来
郭沫若小传(1)
1892年11月16日,郭沫若出生在四川省乐山县观峨乡沙湾镇一户殷实的书香人家。据传,郭沫若的母亲杜福荪在怀他时,曾梦见自己被一只活泼、健朗的乳豹咬了一口,郭沫若出世后,父母便给他取小名:文豹。由于排行第八,父母又昵称他八儿,为其取学名开贞,号尚武。 这户姓郭的人家,祖籍福建汀州府宁化县,1781年左右随马帮迁居四川。一百多年来,郭家在这个交通便利、商贸相对发达的沙湾镇繁衍生息,经营过马帮、盐业、种植业,家道一度兴旺,成为远近闻名的富户。但到郭沫若的祖父郭名德(字秀山)手里,因他轻财仗义,乐善好施,常年行走江湖,广交友朋,接济四邻而不取,从而使家道一度中落。到乃父郭朝沛一代,因他经营烟土、糟房得法,不出数年,便拥有良田数以百亩计,盐井、店铺等多家,衰微的家庭便又兴盛起来。父亲也继承了祖父乐于助人的品格,他自学中医,医术精湛,常常无偿为乡邻看病,一生拯救病危者无数。其母杜福荪的父亲为咸丰进士。杜福荪从15岁嫁到郭家,便协助丈夫郭朝沛担起治家理业的重担。杜福荪虽然从未进过私塾,但受家庭文化的熏染也知书达礼,颇有文采,唐诗宋词,皆出口能诵。郭沫若在早年发表的一篇名叫《德音录》的文章中,对母亲评价甚高,称颂:“先妣性高洁,有局度,持家有法,不严而肃,上下之辨,内外之防,厘然不稍紊。”郭沫若刚刚牙牙学语,母亲便开始叫他背诵诗词名句,给他讲述古今佳话。 郭沫若从小机警聪敏、悟性甚高。5岁时,父亲便送他进入家庭开办的“绥山山馆”读私塾,和哥哥们一起接受先生传授《易经》、《书经》、《诗经》、《周礼》、《春秋》、《左传》、唐诗、《诗品》、《千家诗》、群经音韵等经史、古诗。先生沈焕章每次检查背诵时,郭沫若总是背诵得最流利的一个,为此常常受到先生和父母的夸奖。但郭沫若最喜欢读的书还是唐诗,尤为推崇王维、孟浩然、李白、柳宗元的诗。郭沫若小时候不但聪明好学,而且颇有创作天赋,凡吟诗作对,常出口成章。沙湾的风光、日常即景、所感所想等等,无不是他吟哦的对象。除了先生规定的必读书,郭沫若的课外读物也非常丰富。因为其长兄郭开文不断从省城给弟弟们寄回《启蒙画报》、《新小说》等刊物。郭沫若的读书观,也逐渐从“由薄变厚”过渡到“由厚变博”。他懂得了有取舍的读书方法,而且喜欢找不同版本的书来比较着读。 厚重、朴实、润泽的蜀地山水,是哺育他成长的沃土,更赋予他良好的性灵。沙湾镇背衬峨嵋山第二峰,大渡河从侧旁滚滚东去。每逢赶集,远乡近邻,携带着自己的农副产品,潮水般涌入沙湾镇,进行生活必需品的贸易活动。童年的郭沫若便在读书之余,时常邀上三五个伙伴,尽情畅游在大自然中,留连忘返。现存其最早最完整的一首旧体诗为他13岁作的《居即景》,诗云: 闲居无所事,散步宅前田。 屋角炊烟起,山腰浓雾眠。 牧童横竹笛,村媪卖花钿。 野鸟相呼应,双双浴水边。 翠色一片的稻田,袅袅升起的炊烟,白雾弥漫的山腰,悠然自得的牧童,走街串巷的卖花婆婆,翩翩飞翔的野鸟……这一切,构成一幅多么令人神往的乡居图啊。 “戊戌变法”之后,清政府被迫废除科举考试制度,改办新学。1905年,郭沫若考取乐山县高等小学。擅于思考、分析事物的郭沫若,这时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分辨善恶能力。对一切靠权势、武力、陋习等等压迫别人的现象,他最是深恶痛绝。一次在乐山高小,郭沫若作为大家推举的代表,为学生争取礼拜六假日同校方谈判。不料谈判受挫,郭沫若也遭到校方的排斥。郭沫若在此仅读了两年高小,即升入嘉定府中学。在嘉定读中学时,有一次去看戏,他因看不惯一家会馆的老大带人欺负他的同学们,便愤然出手打了那个老大。不久郭沫若因参加###运动,被勒令退学回家。但这并没有丝毫减退郭沫若对革命、民主、平等的向往和追求。辛亥革命前后,郭沫若积极投身到各种社会进步组织的活动,与青年学生一道请愿、游行、贴标语等,为推翻帝制、推动辛亥革命的成功而摇旗呐喊助威。 在小学和中学,郭沫若先后遇到两位使其受益匪浅的老师。一位叫帅平均,一位叫黄经华。两人都曾从师于清末著名经学家——提出《春秋》“三传一家说”的廖平,他不但知识渊博,对经史文学造诣颇深,而且讲课深入浅出,善于对学生谆谆诱导。郭沫若开始研读《尚书》、《史记》,就是在这个阶段。他尤其钟爱《史记》。其中的《项羽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