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八王之乱·大分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八王之乱·大分裂-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志节,行为高尚,屡次辞让政府的征召延聘。王浚向他询问关于登基称帝的事,霍原不作回答。王浚大怒,指控霍原跟盗匪勾结,斩霍原,砍下人头示众。无论官员、人民都惊骇怨恨。可是王浚对官民们的惊骇怨恨,毫不在意,并且骄傲豪华,更一天比一天升高。自己不亲自处理日常事务,所任用的全是苛刻伶俐的小人。其中枣嵩(王浚的女婿)、朱硕尤其贪污横暴。民间谣言说:“官府里权势烜赫,有个朱硕。十布袋、五布袋,都进了枣姑爷的口袋。”王浚不断的征粮、征税、征兵、征差役,人民没有能力承担,多数背叛,投奔北方的鲜卑各部落。参谋官(从事)韩咸,驻防柳城(辽宁省朝阳市西南),极力称赞慕容廆能够善待他的人民和知识分子,盼望刺激王浚改变作风,王浚大怒,斩韩咸。
  柏杨曰:
  韩咸显然看错了对象,天下只有真正的英雄豪杰才心胸开阔,接纳良言。像王浚之辈,不过一头凶猪而已,反应必然是恼羞成怒。
  民主政治制度虽不能把猪变成英雄豪杰,但因为权力受到制衡的缘故,却可以使猪只限于“愚”,无法升高到“凶”的层面。不仅能拯救韩咸一命,也能拯救王浚不致落到悲惨的结局。
  王浚开始的时候,全靠鲜卑和乌桓的蛮夷兵团使自己强大,后来,两个部落离他远去。加上连年以来蝗灾旱灾严重,兵力越发衰弱。汉赵帝国征东大将军石勒,打算袭击他,却不知道他的虚实,打算派遣使节作实地观察,左右参谋官员请以平等地位——仿照羊祜、陆抗前例(参考二七二年十二月),写信给王浚。石勒询问右秘书长(右长史)张宾的意见,张宾说:“名义上,王浚是晋国(晋帝国)的官员;实际上,他早就想背叛晋国,宣布独立。他唯一担心的是,四海之内,英雄豪杰不肯拥护,他之想得到将军,犹如当年项羽之想得到韩信(参考前二○三年二月)。将军声威震撼天下,今天即令用最谦卑的言辞、最厚重的贡礼,向他屈膝侍奉,恐怕他仍不相信,何况又用羊祜、陆抗那种敌对和解模式,他又如何肯相信?想谋害别人却使别人看出他的意图,不可能成功。”石勒说:“对极!”
  

三一三年  癸酉(7)
十二月,石勒派随从官(舍人)王子春、董肇,携带大量金银财宝跟石勒的奏章(表),前往蓟城(北京市)晋见王浚。奏章上说:“我石勒本是一个小小的胡人(石勒是羯人,羯人是匈奴民族中的一个小支派),遭到乱世饥荒,流离失所,困顿危难,逃亡冀州(河北省中部南部),战战兢兢,聚在一起,只求保住性命。而今,晋国(晋帝国)国运已经没落,中原没有主人,而殿下(王浚)在我们本州(并州·山西省中部)人士中,拥有高贵的声望(王浚是并州太原郡晋阳县人,石勒是并州上党郡武乡县人;动以乡亲之情),受到四海豪杰的崇拜,有资格当帝当王的,不是殿下,难道还有别人?我所以牺牲性命,聚众起兵,诛杀暴君,讨平祸乱,正是给殿下扫除障碍。但愿殿下上应天心,下顺民意,早日登基。我石勒奉戴殿下,像奉戴天地父母。殿下如果能洞察我的一片忠心,我相信殿下会把我当做儿子一样看待。”另外,再写信给枣嵩,另送上厚重的礼物。
  王浚因为辽西公(首府令支)段疾陆眷新近背叛(参考去年【三一二年】十二月),人民和知识分子多数离开自己,远走他方,正在烦闷。听到石勒打算归附自己的消息,大喜过望,对王子春说:“石公也是一时的豪杰,据有古赵王国(河北省南部)、魏王国广大的土地,却打算做我的臣属,是真是假?”王子春说:“石将军才干和力量的强大,完全符合圣上(王浚)的夸奖。可是,殿下在中国身份高贵,拥有极大声望,威令震慑汉人和少数民族。自古以来,胡人当君王的亲信辅佐和名望崇高的大臣,那是有的;却从来没有人能当帝王。石将军并不是不喜欢当帝王,而推让给殿下,只因为帝王自有上天的安排,不是单靠智慧和力量就可夺取。即令强行夺取,也不会被天上神灵、地上人民所接受。项羽(西楚王国一任王)虽然强大,终于仍归于刘邦(西汉王朝一任帝)。石将军跟殿下相比,好像一个是月亮,一个是太阳。从历史上得到启示,把身家性命托付给殿下,这正是石将军的聪明和远见超过普通人之处,殿下有什么可以奇怪的!”王浚心花怒放,封王子春、董肇都当侯爵。派使节到襄国(石勒根据地·河北省邢台市)报聘,致送石勒丰富的财物。
  石勒主任秘书游纶的老哥游统(游纶本是广平郡【河北省曲周县东北】民众首领,参考去年【三一二年】十二月)是王浚的军政官(司马),镇守范阳郡(河北省涿州市),派密使投降石勒;石勒诛杀密使,把人头送给王浚。王浚虽不处罚游统,但更加相信石勒的忠诚,不再疑心。
  29 本年,晋帝国左丞相司马睿,派世子司马绍驻防广陵(江苏省淮阴市)。命丞相府秘书(丞相掾)蔡谟当军事参议官(参军)。蔡谟是蔡克的儿子(蔡克拯救陆机,参考三○三年十月)。
  30 汉赵帝国中山王刘曜包围晋帝国东都洛阳市长(河南尹)魏浚所在地石梁坞(洛阳城东)。晋帝国兖州(州政府设廪丘【山东省郓城县西北】)州长刘演、河内郡(河南省沁阳市)郡长郭默(时驻怀县【河南省武陟县】),都派军援救。刘曜在黄河之北迎击,大败晋军。魏浚得到败讯,乘夜逃走,刘曜追击擒获,斩魏浚。
  31 晋帝国代公拓跋猗卢在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筑城,作为“北都”;修复平城(山西省大同市),作为“南都”。又在灅水(桑干河上游)之北兴建新平城(山西省山阴县北),命他的儿子右贤王拓跋六修驻防新平城,统御南疆。
  

三一四年  甲戌(1)
  (表略)
  1 春季,正月一日,天上一个像是太阳的物体坠落地面。又有三个太阳成为一线,鱼贯而出,从西方升起,向东方运行(这是一次怪诞的天象变异,完全不懂)。
  2 正月七日,晋帝国(首都长安【陕西省西安市】)大赦。
  3 有流星从牵牛星座冲出,进入紫微星座,光芒照耀大地,陨落到汉赵帝国首都平阳(山西省临汾市)北方,立刻变成一块肉,长三十步,宽二十七步(不知道如何解释,但景观使人震惊)。汉赵帝(三任昭武帝)刘聪大为厌恶,询问部长级以上高级官员的意见,司法部长(廷尉)陈元达认为:“皇宫里宠爱的美女太多,是亡国的征兆。”刘聪说:“这是天地之间阴阳的道理,跟人事有什么关联?”皇后刘娥,聪明贤淑,刘聪所做违法乱纪的事,刘娥往往劝阻,引导改正。
  正月十九日,刘娥逝世,谥号武宣皇后。从此之后,受宠爱的美女竞争进身,皇宫一团混乱,再没有秩序。
  4 汉赵帝刘聪设立“丞相”等七个上公官位,跟“辅汉”等十六个大将军,由各皇子分别担任,各配备武装部队二千人;又设立京畿东西区总卫戍司令(左右司隶),各管辖二十余万户人家,每一万户设立一管理官(内史)。单于左辅官、单于右辅官,各主管六个蛮夷共十万余篷帐(六个蛮夷:羯、鲜卑、氐、羌、巴蛮、乌桓),每一万篷帐设立一司令官(都尉)。又设置左考选部长、右考选部长(左右选曹尚书),共同主持官吏考选业务。自京畿总卫戍司令(司隶)以下六位官员(内史、单于左辅官、单于右辅官、都尉、左考选部长、右考选部长),官位仅低于国务院执行长(仆射)。
  刘聪任命皇子刘粲当丞相兼最高统帅(大将军),主管政府机要(录尚书事),晋封晋王。授权江都王刘延年主管国务院六项事务(录尚书六条事。“六条”是指哪六条,意义不明,解释不同,所有史书,都没有记载“六条”的内容。晋王朝自创立以来,国务院【尚书省】一直保持六部【六曹】。三世纪六○年代后的六部是文官部【吏曹】、法务部【三公曹】、外交部【客曹】、交通及畜牧部【驾曹】、屯垦部【屯田曹】、财政部【度支曹】。三世纪八○年代后的六部是:文官部【吏部】、宫廷保安部【殿中曹】、军事部【五兵曹】、农业部【田曹】、财政部【度支曹】、民政部【左民曹】。四世纪二○年代后,国务院只有五部:文官部【吏曹】、内政部【祠曹】、民政部【左民曹】、军事部【五兵曹】、财政部【度支曹】;但仍用“主管国务院六项事务”【录六条】,只是惯性称谓。“主管政府机要”【录尚书事】似较“主管国务院六项事务”【录尚书六条事】权力为大,官位也高)。任命汝阴王刘景当太师(上三公之一。原上三公之首是“太师”,因晋王朝避讳,改为“太宰”,参考二六五年十二月。但因汉赵帝国不向晋王朝的讳买账,故又把“太宰”改回“太师”。自此以后,“太宰”“太师”时而并存,时只有“太宰”,时只有“太师”,一直延续至五胡乱华十九国以后各蛮夷政权,都有此现象,混乱不堪),王育当太傅(上三公之二),任  当太保(上三公之三),马景当宰相(大司徒),朱纪当最高监察长(大司空),中山王刘曜当最高指挥官(大司马)。
  5 正月二十二日,汉赵帝国征东大将军石勒的使节王子春等,跟晋帝国最高指挥官、幽冀军区司令长官(都督幽冀诸军事)王浚的使节,一同回到襄国(河北省邢台市)。石勒把他的精锐部队和精良的铠甲武器,完全藏匿,只留下老弱的士卒和空虚的仓库,展示给王浚的使节。对王浚所派的这位使节,石勒坚持行最大的礼敬,面朝北方(蓟县【王浚根据地】位在襄国之北),向他叩拜,恭恭敬敬接过王浚的信件。王浚送给石勒一个“麈尾”(麈,音zhǔ【主】,是鹿的一种。麈尾形状仿佛二十世纪用的团扇,或矩形的装饰扇。用以拂去蚊蝇,或扇动凉风。没有蚊蝇而又不需要扇动凉风时,则作为一种增加威仪的道具,谈话时拿在手中,有一种俨然之相,流行于大分裂时代初期的贵族之间。以“麈尾”的价格,显示主人的身份)。石勒假装受宠若惊,不敢使用,而把它谨慎的挂到墙上,早晚向它叩拜,说:“我不能见到王公(王浚),能够见到他的赏赐,就跟见到王公一样。”再派董肇呈递奏章给王浚,约定三月中旬,石勒亲自前往幽州(州政府设蓟县【北京市】),奉上皇帝尊号。另写信给枣嵩,希望他在即将登基的皇帝面前,为石勒美言几句:恩赐石勒当并州(山西省中部)全权州长(牧)、广平公。
  石勒向王子春询问王浚的虚实,王子春说:“幽州(河北省北部)去年发生水灾,没有一粒谷米的收成。可是王浚却囤积一百万斛,对人民的痛苦既不怜恤,也不救济,刑罚政令,苛刻暴虐,赋税差役,一连不断,忠良贤才,在内离心,四方蛮夷,在外背叛,人人都知道王浚亡在眼前,只有王浚自己不知道,仍然洋洋得意,丝毫都不担心。反而大兴土木,建筑高楼大厦,设立文武百官,自以为刘邦(西汉王朝一任帝)、曹操(东汉王朝末代丞相),都差他一截。”石勒手抚桌案,笑说:“王浚可以生擒活捉!”王浚的使节回到蓟城(幽州州政府所在城·北京市),都说:“石勒部众很少,而且力量微弱,诚恳真挚,没有二心。”王浚乐不可支,更加骄傲懈怠,不作戒备。
  

三一四年  甲戌(2)
6 晋帝国难民首领杨虎(参考去年【三一三年】五月)裹胁汉中郡(陕西省南部)官吏人民,投奔成汉帝国(首都成都【四川省成都市】)。梁州(陕西省南部及四川省东北部)人张咸等,聚众起兵,驱逐自称梁州州长的杨难敌。杨难敌逃走后,张咸把土地献给成汉帝国。于是,汉嘉郡(四川省名山县北)、涪陵郡(重庆市彭水县)、汉中郡(陕西省汉中市),全纳入成汉帝国版图。成汉帝(一任武帝)李雄(本年四十一岁)任命李凤当梁州(州政府设南郑【陕西省汉中市】)州长,任回当宁州(州政府设滇池【云南省晋宁县东晋城镇】)州长,李恭当荆州(州政府设江州【重庆市】)州长。
  李雄谦卑虚心,喜爱人才,对于部属,依照能力的高低,分别授给官职。命太傅李骧主持内政,使人民获得休养;命李凤在边区招徕归附,安顿流民。无论刑罚和政令都简单宽厚,监狱之中没有长久羁押的囚犯,兴建学校,设置历史官员。田赋和捐税很低,民间成年的男子,每年缴纳米谷三斛;成年的女子,每年缴纳米谷一斛半;有病的一律减少一半。每家缴纳的绸缎不过数丈,棉花不过数两。事情少,差役也少,人民大多殷实富有,对新归附的难民,都免除捐税。这时,天下大乱,只成汉帝国平安无事,而又年年丰收,境内治安良好,甚至夜不闭户,路上丢了东西,都没有人捡。汉嘉郡蛮夷部落酋长冲归、朱提郡(云南省昭通市)蛮夷部落酋长审炤、建宁郡(云南省曲靖市)蛮夷部落酋长爨畺,都完全归附。
  巴郡(重庆市)曾经传来军事紧急情报说:发现晋帝国军队踪迹。李雄说:“我常常担心司马睿(晋帝国左丞相)力量薄弱,一下子被石勒消灭,深感不安,想不到他竟在遥远的边界地方出军,教人好不高兴。”然而,李雄的政府###没有仪式,官职没有等级,爵位泛滥,官员没有俸禄,一切费用直接向人民索取,武装部队也没有严格训练,号令不够严明,这是他的缺点。
  7 二月二日,晋帝国政府(首都长安)擢升张轨当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太尉)、凉州(甘肃省中部西部)全权州长,封西平郡公。擢升王浚当最高指挥官(三一一年五月,曾擢升王浚当最高指挥官【大司马】)、幽冀军区司令长官(都督幽冀诸军事)。荀组当最高监察长(司空)、国务院左执行长(尚书左仆射)兼京畿总卫戍司令(司隶校尉),主持留守政府(时“留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