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美深情回忆录:我与少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王光美深情回忆录:我与少奇-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光美的生母董洁如,字澄甫,天津人。她自幼反对封建礼教,崇尚妇女解放。在直隶北洋第一女子师范读书时,结识教师王治昌,后与之成为夫妻。1927年11月11日,继李大钊等19位革命烈士被军阀张作霖绞杀后,又有王荷波等18位烈士在北平安定门外箭楼西侧英勇就义。在这批烈士中就有董洁如的叔叔、中共顺直省委军运领导人董季皋,和堂妹董恂如的丈夫、中共顺直省委组织部部长安幸生。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中,董洁如支持儿女们参加革命,支持共产党的事业。解放以后,董洁如拿出自家的房产,创办了专门抚养乳婴的洁如保育院。1958年,她又将旧宅捐献给国家。在庆祝建国十周年时,被誉为北京十大建筑之一的民族文化宫,就坐落在王家旧宅的故址上。由于在妇幼工作上的贡献,她先后当选为北京市第一、第二、第三届人民代表和第四届政协委员,还被选为北京市保育工作者协会副主任。
  王光美兄妹11人,虽然是同父异母,但同在董洁如的抚育下,亲如同胞。
  王光美排行第七,大哥王光德(黄氏夫人生,早逝),二哥王光琦、三哥王光超(赵氏夫人生),四哥王光杰、五哥王光复、六哥王光英和王光中、王光正、王光和、王光平4个妹妹。她学生时代都是在北平度过的,从小学到中学,学习成绩优异,数学尤为突出。1939年暑假,王光美考入辅仁大学物理系。1945年日本投降后,她从辅仁大学理学研究所物理学部毕业。当时,美国米契根大学已同意接受王光美赴该校留学。正当联系办理出国手续的时候,中共北平市委大学工委同志的到来,改变了王光美的一生命运。
  王光美在大学读书时期,就开始接触、学习马克思主义书籍,并于1945年通过四嫂王兰芬的关系,结识了中共北平市委大学工委领导人崔月犁,同地下党有了联系。
  春节过后,中共北平市委大学工委的同志到了旧刑部街32号。来人告诉王光美说:“我们党和国民党政府、美国三方为实现停战协定,已经成立了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日前,三方代表团已到达北平。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为首的我方代表团急需选调一名政治可靠、精通英语的翻译,经组织研究,希望你能完成这项重要的使命。”
  

王光美小传(2)
毫无思想准备的王光美,如实地说道:“这件事实在太突然,请组织允许我考虑一下。”
  经过慎重考虑,王光美摒弃个人杂念,决定立即前去报到。她按照党组织的指示,骑自行车到了西四三道栅栏41号。以后才知道这是解放报社的临时发行处。专程赶来接待她的是位戴着近视眼镜的书生装束的人,他就是新华社北平分社社长兼解放报社社长、总编辑钱俊瑞。他看过地下党组织的信后,把事先准备好的一封信交给王光美说:“你拿着这封信,到翠明庄去找李克农,他会安排的。”
  翠明庄是一座三层楼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王光美按照钱俊瑞告诉的路线,径直来到了二楼一间房内。蓄着一撮小胡子的中共代表团秘书长李克农,不等王光美将钱俊瑞的信件交给他,便笑着说:“你就是王光美同志喽。欢迎,欢迎!”
  李克农说:“你的基本情况,北平地下党组织已经告诉我们了。对你说来,这里完全是一种新的环境,你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
  李克农听王光美说是骑自行车来的,便说道:“你先回家休息,明天我们派车去接你。你把你家的地址留下来。”第二天,当王光美得知来接自己的是叶剑英将军的轿车时,十分感动。
  王光美到军调部后,开始主要是从事笔译备忘录等,后来任军调部整军处处长陈士榘的翻译。周恩来和美方马歇尔将军到北平时,她为叶剑英担任翻译。此后,叶剑英遇有谈判活动,需要翻译时,多由王光美跟随。
  在便衣特务包围之下的翠明庄内,举行过一次热闹非凡的婚礼。新郎是刚从山东回到北平的军调部济南第七执行小组中共代表陈叔亮上校,新娘是一直随周恩来做统战工作的著名资本家康心之的女儿康岱莎。新娘千里迢迢从重庆来到北平,还是周恩来夫妇作美把她调到军调部工作的。康岱莎一到翠明庄,便很快和王光美成了好朋友。这次婚礼会场的布置、张罗,都是王光美帮助操办的。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命令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揭开了全国内战的序幕。北平军调部的工作愈来愈艰险,逐渐形同虚设。
  叶剑英根据中央的指示,军调部中共代表团的军事干部首先调整,离开北平。10月,叶剑英派人找王光美谈话,征求她对自己未来工作的意见。她坚定地向组织表态:到延安去!
  11月1日,王光美匆匆告别父母,乘军调部中共代表团汽车,来到北平西苑机场。那里停着一架专供北平至延安航线使用的小型军用飞机,机组人员全部由美国人担任。王光美走进机舱,里面已经坐了两个人,大家都没有打招呼。她看见其中一位是身着军便服,蓝眼睛、高个子的青年,显然是一名现役美军军官。另一位是文质彬彬的大学生模样的中国年轻人。后来,王光美才知道他是在南京谈判中,担任中共代表团首席代表周恩来秘书的###。
  飞机飞越河北,进入山西上空,王光美不停地透过机舱小窗,向下面望。坐在旁边的美军军官淡淡地说:“不用看了,那下面全是大山。”王光美看了他一眼,没有理他。
  飞机安全降落在延安机场。李克农夫妇亲自到机场迎接。中央军委办公室的同志热情地帮助王光美拿东西。王光美望着巍峨的宝塔山,情不自禁地说道:“啊,到家啦!”
  难忘西柏坡
  王光美在时任中央军委情报处长李克农夫妇的陪同下,来到延安城北1公里的中央军委所在地王家坪,被分配在军委外事组。这里背山面水,房屋分散掩蔽在绿树丛中。毛泽东从重庆谈判回到延安后,就一直住在这里。
  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秉承蒋介石的旨意,声称要出动20余万兵力和100架次飞机,大举向延安进犯。王光美刚安顿下来,就随外事组转移到瓦窑堡农村。11月下旬,紧张形势暂缓,因工作需要,王光美奉调再返延安,参加准备有关谈判工作。这次,在延安住了近5个月。
   txt小说上传分享

王光美小传(3)
延安的景况虽然不及北平繁华,但生活还是丰富多彩的。一天,在食堂吃午饭的时候,毛泽东的警卫参谋龙飞虎遇见王光美。龙飞虎是在北平军调部担任叶剑英的秘书时和王光美认识的。龙飞虎说当天晚上杨家岭有舞会,想参加可以去。晚上,她在龙飞虎带领下,首次参加机关舞会。周恩来、刘少奇也来了,王光美在北平军调部就接触过周恩来,龙飞虎便将她介绍给刘少奇,说:“这是王光美同志,北平军调部中共代表团的翻译,刚从瓦窑堡回来。”刘少奇任中央北方局书记时,曾在北平工作,问起了一些北平、特别是大学的情况。他转而问王光美:“你是党员吗?”王光美不好意思而又大方地说:“现在还不是。希望中央领导同志对我们这些才到解放区的青年给予帮助。”刘少奇说:“看我有没有时间吧!”这是王光美第一次见刘少奇。
  第二天,在北平军调部中共代表团任过联络处处长的徐冰,热情地将从北平、南京谈判代表团回来的同志,从王家坪用车拉到枣园,去拜会朱德。朱德夫人康克清,又领大家去看望了刘少奇。王光美与大伙儿一起参加了这些活动。
  1947年3月5日,对王光美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这天上午,朱德的秘书、曾任北平军调部中共代表团新闻处处长的黄华通知王光美说,少奇同志今天有时间约你谈话,你马上去吧。后来,王光美才知道这是刘少奇打电话告诉叶剑英,叶剑英让黄华安排的。
  王光美略带为难地说:“我怎么去枣园呢?”黄华告诉她,已备好一匹老马,常说“老马识途”,骑上又稳当,它会把你送到的。果然,老马沿着延河把王光美安全送到相隔十几里地的枣园。
  王光美走进大门,向北穿过幸福渠,来到坐北面南的一排窑洞,径直走到那次已经去过的刘少奇办公室。走进屋内,见刘少奇与周恩来正在研究工作,刚想退出来时,周恩来笑着说:“我们一会儿就谈完,你稍候一下。”王光美就来到刘少奇的机要秘书赖奎屋内。一会儿,周恩来走后,她便开始和刘少奇第一次的较长时间谈话。
  王光美如实地谈道:在北平时,崔月犁曾告诉我可以写入党申请,但读了你写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对照自己,感觉条件不够,就没有勇气写。到延安后,经过参加军调部工作的考验,又到瓦窑堡基层的锻炼,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但一直没有得到回音。最后,她直率地说:“我不知道现在还要不要再提出入党要求?我想请求帮助的就是这件事。”
  刘少奇讲了怎样看待知识,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要端正入党动机后,说:“如果你提出一次申请,组织没有批准,给你指出还有哪些不足,你考虑以后可以再提。”
  吃午饭的时候,王光美看见饭菜十分简单。饭后,刘少奇还特意从抽屉里拿出几只显然放了很久的干瘪梨子。这次会面,给王光美留下深刻的记忆。
  当天下午,刘少奇、朱德在王家坪礼堂举行宴会,热烈欢迎从南京、北平回来的周恩来、叶剑英为首的全体同志,王光美被安排在刘少奇、朱德坐的第一桌。刘少奇致词说:“一年多来,在复杂的斗争中,你们与战斗工作在前线和解放区各条战线的同志们一样,积极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我代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欢迎同志们胜利归来。”席间,王光美和刘少奇、朱德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几天后,胡宗南空军轰炸延安前夕,周恩来、叶剑英召集南京、北平返回延安的同志开会,动员撤出延安,并宣布外事人员合编一个队,由薛子正任队长,黄华为副队长,王炳南任支部书记。接着,王光美随大家再到了瓦窑堡。
  转移途中,根据中央凡是从白区到延安的同志要尽量到根据地参加土改运动的指导思想,王光美被分配到山西兴县参加土改工作队,王炳南担任队长。他们来到兴县蔡家崖晋绥分局所在地的时候,已经是3月底了。
  

王光美小传(4)
3月26日,中央在清涧县北的枣林沟召开会议,决定中央书记处五人领导集体暂时分成两套班子,即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留在陕北,主持中央工作;刘少奇、朱德等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前往晋西北或其他适当地点,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4月初,刘少奇、朱德一行也来到了蔡家崖。
  一天中午,王炳南通知说刘少奇要会见从延安来参加土改的同志,顺便吃顿便饭。这真是一种缘分。没想到王光美在这里和刘少奇邂逅相遇。
  饭后,刘少奇对王光美说:“你集训学习已经结束,到华北晋察冀那边去参加土改也可以嘛!”王光美心想自己又写了入党申请书,支部书记王炳南才谈话肯定了她表现不错,只是由于家在北平,组织还需要进一步了解,这时怎么能突然离开呢!她婉转地回答道:“现在学习已经结束,正等待分配下村,彼此都熟悉了,还是在这里参加土改吧。”
  晚上,参加土改的几位女同志聊起刘少奇时,有人谈起刘少奇已经和夫人王前离异,现在身边还有一双年幼的儿女,身体又不好,仍坚持担负着中央领导的繁重工作;有人说如今正有人给刘少奇介绍女同志呢!
  王光美没有参加议论,但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暗自在想刘少奇说希望自己跟他到晋察冀那边去参加土地改革是什么意思。
  刘少奇离开兴县后,王光美便与外事组张香山、孙少礼夫妇,吴青等人被分配到兴县西川五区姚家会村参加土地改革。姚家会是距兴县城北20多公里的小山村,临近黄河,一条名叫岚猗河的小河从村前流过。生活艰苦,住窑洞,吃“科勒”(当地土话,指用黄豆、高粱、糠皮加红枣磨成面制成的炒面)、土豆,喝“糊糊”,加上语言不通,还要访贫问苦,发动群众,斗争地主,这一切对于王光美都是严峻的考验。
  其实,王光美第一次到瓦窑堡农村时,就对自己生活上如何群众化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姚家会村,她一身灰布军装,完全一副女战士的装束。她最初在贫农会上作记录,为了弄清一个当地土语,有时模仿得让大家哄堂大笑。王光美以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成为一个群众喜爱的土改工作队员。
  中秋节以后,姚家会村土改基本告一段落,王光美被分配到魏家滩继续参加土改。魏家滩是个比姚家会村大,又临大路的小镇。她直接在区土改工作团团长、专署城建处处长屈健领导下工作。经过姚家会村半年的基层工作锻炼,她已是协助分管妇女和青年工作的干部了。
  在人民解放军的大反攻中,迎来了战斗的1948年。3月,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机关陆续向西柏坡转移。
  王光美按组织通知,结束了土改工作队工作,辗转到了西柏坡。这时,外事组在离西柏坡不远的陈家峪。分别一年的战友相见,格外兴奋。王光美和吴青同住在柏里村。
  5月1日,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在西柏坡开始办公。26日,毛泽东继周恩来、任弼时之后,到达西柏坡。中共中央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五大书记齐聚西柏坡,运筹帷幄,指挥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西柏坡在王光美一生中,是重要的驿站。她在这里,政治上实现了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宿愿;生活上和刘少奇结为伉俪,揭开了新的一页。
  西柏坡由于机关集中,走动方便,大家见面的机会较多。在中央机关例行的舞会上,和一年多以前在延安相比,认识王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