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夜二之统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双夜二之统一-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些头疼。

    但就在这时,他突然又想起了一个民间传说,前汉梁孝王刘武的墓葬里有着无数价值连城的宝物。随即,他不禁稍加思量了下,心下似乎有了计量。(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四章 兖州之变(九)
    却说,曹操让曹洪从牢房里寻了一名盗贼,绰号阿三,原先是专门依靠盗墓为生的。前不久逛窑子的时候被人认出来了,想逃没能逃掉,于是就给捉了起来。

    曹操将阿三召了来,问:“听说你懂得如何寻找墓穴?”

    阿三笑笑说:“回将军的话,懂一点儿看风水的门道,混口饭吃。”

    曹操点了点头说:“嗯,我要你替我去寻一处墓穴,只要你能寻得到,我便可以赦免你原先的死罪。”

    阿三忙问:“不知将军要小人寻哪处的墓穴?”

    曹操说:“前汉梁孝王之墓。”

    阿三不禁一阵错愕:“梁、梁孝王之墓?”

    曹操见他这幅表情,有些奇怪,却问:“怎么,你寻不到,还是不敢?”

    阿三却吞了吞口水说:“那可是汉家的墓葬,小人可不敢去盗掘;若被捉到了,那可是要诛三族的!”

    曹操则说:“你怕什么,出了事有我担着。”

    “这——”阿三看起来还是有些犹豫的样子。

    这时,一旁的曹洪却说:“我说阿三,反正你都是要死的人了;若去做了,兴许还能有活命的机会,若是不做,那可是必死无疑啊。”

    阿三心下计较了一番,便说:“好,既然将军都这样说了,那小人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随后,曹操便让曹洪带上自己属下的人马,随阿三一同前往梁国,而后在芒砀山找到了梁孝王刘武的墓葬。前后历时总共半月,发掘出了大批价值连城的陪葬品,什么金银珠宝、陶瓷玉器之类的玩艺儿,多得不可胜数。

    由于阿三办事得力,曹操不但言而有信地免去了他的死罪,并且还授予他摸金校尉的职务。从此。阿三跟曹洪两个以后专门负责从死人身上筹集军费。

    有了足够的资金之后,曹操便派遣专人前往霍村,打算以重金聘请李匠人前来自己的军中铸造装备。对此,李匠人则以年迈体弱予以推辞了。不过他属下有两名学徒却毛遂自荐,表示愿意前往曹操的军中效力。尽管李匠人对他们两人这样感到很生气,却也没有多加阻止,只因这也是他们的自由。

    随后,那两人便来到了曹操的军中铸造装备,并且还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了其他铁匠。于是乎,曹操的属下很快就拥有了一支数千人装备精良的部队。

    而就在这时。陈留人边让已数次发文声讨过曹操,对他先前大肆屠害徐州百姓以及此番盗掘梁孝王墓的事情,大肆讥讽。使曹操在兖州的名声日渐衰落,士族间私下里都不禁议论纷纷。

    而此事为曹操得知后,立时间大怒不已。由于早先边让就曾轻侮过他,于是他便当即下令将边让逮捕诛杀,连同其妻儿在内也没有放过。而此举对于他的名声,又进一步造成了损害。然而,他却对此不以为意。只因在他看来名声什么的都是虚的。只要能够建立一番霸王之业,日后史书自然会对自己歌功颂德,又何须管他什么仁义道德。

    随后,曹操又准备要讨伐徐州。他留部下司马荀彧、寿张县令程昱守鄄城。东郡太守夏侯惇守濮阳,别驾陈宫守东武阳,以防备豫州方面的袭击。之后便率领青州军朝着徐州出发了。

    临出征之时,曹操对青州军做了一番动员。认为人死如灯灭,是不可能再对活人造成危害的;至于前次发生全军腹泻的状况,不过只是因为饮食不净而造成的罢了。并非是来自张角的惩罚。而此番盗掘梁孝王墓的作为,也证实了曹操并没有遭受到任何来自鬼神方面的惩戒,因而一众青州军都对曹操的话深以为然。

    这一次,曹操还是与之前一样,凡是遇上了挡路的,不说二话,一律统统消灭。因而青州军所到之处,无不遭到残害与破坏。刘备率军前往郯县协助陶谦,与曹操交战于郯县以东,却兵败退入郯城固守。之后,曹操又对郯城发起了进攻,其攻势之猛烈,令陶谦、刘备都深感诧异与吃力。

    而此时,陈宫心下觉着曹操自从曹嵩死后,便开始性情大变,其所作所为的残暴程度,比之当初的董卓有过之而无不及;若照此态势发展下去,只怕将会弄得人心惶惶。于是,他便跑来陈留找张邈商议对策,说:“如今的曹操性情大变,凡事只凭喜好为之,若有说他一句不中听的话,便将人全家都给杀了;长此以往,只怕他会成为第二个董卓,乃至于比董卓还要残暴。”

    张邈闻言,也不禁叹息说:“唉,公台说的是啊;如今全州境内谁也不敢提出异议,若说出些什么来,只怕要牵连到全家老小的啊!”

    陈宫便说:“照这样下去可不行,只怕将有更多无辜的人会遭到残害,社稷也会愈加混乱;还需得挽救一下才好。”

    张邈不禁问:“公台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陈宫便说:“我意是迎接吕将军与少将军前来暂时接管兖州。”

    “这——”张邈闻言,却多少有些迟疑道:“当初是你说服众人推举曹操代为管理兖州,如今他已是刺史,却又要再推举二位将军;如此恐怕要受人非议的吧,郡县的长官们能接受吗?”

    陈宫则说:“如今天下分崩,雄杰并起,您拥握千里之众,又身处四战之地,手抚佩剑,左右观望,也足以成为人中豪杰;却反要担心他人议论,而受制于曹操那种暴君之下,难道不觉得太鄙陋了吗?如今曹操率军东征,州内防备空虚,且二位将军骁勇盖世,能征善战,无人可敌;若权且迎他二人前来,共同掌管兖州,观望天下之形势,把握时局之变化,如此也至少可以纵横一时;不知您以为如何呢?”

    张邈不禁点头说:“二位将军俱为当世英杰,又有匡扶汉室之心;若能迎他二人前来代理兖州事务,日后再西迎天子东归,必可立下不世功名。”

    于是,张邈便应允了陈宫的提议。随即,陈宫便又前来找奉先我二人,将夺取兖州的计划告知了我们。

    对此,我不禁笑着摇了摇头说:“对于你们这种争权夺利的行为,我真是一点兴趣都没有;整日里斗来斗去的,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让百姓过上安定的日子?”

    陈宫则说:“少将军此言差矣;我等并非是为了争权夺利,只是不希望日后由曹操这种人来掌控权柄;况且百姓所甘愿追随的也是一位仁德贤君,而非是曹操这种肆意妄为的暴虐之君。”

    我则说:“曹操的作为的确是有些残暴了,但并非是无的放矢;倘若徐州的百姓不与他作对,我相信他也不会随意胡乱杀人的;尽管现如今他的性情变得很是暴躁,但至少还没有达到神经错乱、是非不分的地步;所以像你们这样的做法只会平添祸乱,并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良方。”

    陈宫不禁一阵无语,旋即又问奉先说:“吕将军以为呢?”

    奉先则说:“我一切都听贤弟的。”

    陈宫禁不住叹了口气,却说:“那依少将军之见,究竟如何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良方呢?”

    我便说:“推翻现有的贵族阶级体制,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制度;要不然的话,阶级之间的矛盾会一直存在下去,而斗争也就一直不可能会消停;即使到了一万年以后,类似于先前太平道叛乱的事件依旧会不断发生。”

    陈宫不禁沉吟了下,旋即又说:“若是这样,我等岂非都成了汉室叛逆?”

    我则说:“我只是提议改革体制而已,又不是提议推翻汉朝重建新的政权;皇帝依旧可以存在,但并不再像以往那样世袭传承,而是再改回上古时如同尧、舜传承那样的禅让制;正所谓,有才德者方能居之。”

    陈宫却摇了摇头说:“如这般说法太过不切实了,恐怕是没有人会赞成的。”

    我说:“不,你错了,老百姓一定会赞成的;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陈宫不禁又沉吟了下,说:“倘若天子肯赞同将军的说法,我等臣民也自当遵从;然而尽管如此,可至少也得据有一片疆域用以发展才好吧?”

    我微笑了下说:“那是自然;我主要是想先让你们了解一下我的思想,好能有个心理准备;免得到时我所制定的政治方针,会让州内的士族们感到措手不及。”

    陈宫点了点头说:“公台明白了,一切听从少将军安排。”

    于是,兖州之变的序幕就此拉开了。虽然此番的进程依旧在按照我所熟悉的历史方向发展,但是这一次我一定要改变历史。曹操,你就等着给我唱征服吧。(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五章 兖州之变(十)
    事情商议好了之后,陈宫便回到了东武阳城,又接着去联络其他士大夫中的好友准备一同起事。

    东武阳往南八十多里的黄河东南岸便是鄄城了,此城是曹操军队囤积粮草及兵甲的重地,连同曹操的家眷也在那里,有五千多精兵负责守卫。原本我们是打算要赚取城门,然后趁守军不备攻进城中的。但是没有想到计划泄露了,高枫的族弟高柔竟然事先暗中将我们的计划通报给了荀彧,致使计划好的事情功亏一篑。于是,我们便又改变了策略。

    此时,兖州境内的郡县几乎全都响应了我们这方,只有少数的几座城池尚未动摇。因而,我知道荀彧一定会尽全力守住鄄城这条黄河东南岸的防线。

    是时,程昱不禁叹息说:“未曾想陈公台与张孟卓竟会突然叛变,还说服了二位将军,这可真是教人措手不及啊。”

    荀彧则说:“没工夫感慨那么多了;如今我们一定要守住鄄城、范县、东阿这三座城池,撑到曹公率大军回来援救;东阿是你老家,你一向在那里都很有声望,如今你要前往安抚,让那里的守军和百姓一定不能动摇。”

    程昱点头说:“我明白。”

    随即,程昱便出城前往东阿。紧接着,荀彧又赶紧差人前往濮阳去通知夏侯惇,率兵前来援救鄄城。然而,就在夏侯惇刚率军渡过黄河的时候,奉先我二人便率领弟兄们迅速发动了袭击。夏侯惇战败而走,退往鄄城。我们并没有趁势追击,而是渡河往西占据了濮阳。

    夏侯惇退入鄄城以后,城中有不少官吏也参与了此番夺取兖州的计划。他们组织人马想要发动袭击以图控制城池,但却被夏侯惇率众击败了。之后有数十人被处死,城中的情势得以稳定下来。

    且说,程昱前往东阿的途中路过范县。便顺道去劝说了范县县令靳允。他道:“如今天下大乱,英雄并起,必定会有命世之才得以平息此番乱事,这是智者所不得不详细考虑的;因而,只有跟对了主人才可以兴旺发达,而跟错了主人其下场必定是要灭亡的。”

    靳允则说:“何以见得跟随二位将军就是错的呢?”

    程昱不禁反问:“依阁下之见,他二人确是可以成就大事人吗?”

    “这——”靳允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便说:“那依你之见呢?”

    程昱便说:“依我之见,他二人粗略少亲,刚愎而不遵礼法。虽为人骁雄,却不过只是两个匹夫罢了;况且陈宫等人如今只是假意迎合,不过是在利用二人,待到事成之后,必定会与他们翻脸;而阁下竟屈身跟随这样的恶人,岂有不灭亡的道理吗?”

    靳允不由说:“那何以见得跟随曹公就一定是对的呢?”

    程昱回道:“曹使君智略盖世,实乃当世英杰,即使鬼神亦不能奈其如何,此为上天之所赐也;倘若阁下能坚守范县。我来守住东阿,则必能立下田单那样的功劳;这难道不比阁下跟随恶人,而遭到灭亡的下场好吗?希望阁下能好生考虑。”

    靳允不禁感叹道:“唉,真是多亏了您及时地提醒。使我免遭厄难;此后我将不敢再有二心。”

    程昱说服了靳允后,便离开范县继续前往东阿。

    随后,高柔向荀彧提议,可以说服族中的兄弟高顺、高枫二人前来归顺。荀彧采纳了他的提议。随即。高柔便写了封书信派人送去给高顺。对此,高顺则将计就计,决定假意归降。

    之后。高顺、高枫二人率领数十名勇士前往鄄城。高柔很是高兴地前来迎接,说:“二位兄长能来,小弟真是太高兴了。”

    高枫微笑着说:“那是,族里的兄弟唤我二人前来,我二人岂有背亲不来之理。”

    高柔笑了笑。这时,一旁的高顺忽然说:“如今有紧急情报,且带我二人前去面见夏侯元让,以免贻误军情。”

    高柔忙说:“好,二位兄长请随我来。”

    随后,高柔便带二人前往夏侯惇所在的大营。却听夏侯惇问:“不知有何紧急情报,快快与我说来?”

    却见高枫看了看周围的人,便说:“夏侯将军可知城中已混入了细作?”

    “喔?”夏侯惇闻言,不禁一阵诧异,却问:“细作在哪里?”

    高枫便说:“细作便在众人之中。”

    “啊?”众将士闻言,不禁一阵哗然。

    夏侯惇皱着眉头看了看周围的人,便拍了下案子说:“究竟是谁,速速给我站出来!”

    “这——”众人不禁一时惶惑不已,都警惕地相互看了看。

    夏侯惇见没有人站出来,便冷哼一声。旋即又问高枫说:“你且直说那人是谁,看我不剐了他!”

    高枫便说:“此人尚有同党在外,待我小声告知将军,以免隔墙有耳。”

    旋即,高枫走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