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夜二之统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双夜二之统一-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二人闻言,便只好一时沉默了下来。

    “哼。”董卓冷眼瞪了二人一眼,又说:“荀司空所言不错,本相正是此意;传本相之命,若再有人胆敢抗命不遵,殴打官差,便按叛逆之罪,予以处斩!”

    于是乎,就看城中一些抵触情绪较为激烈的贵族,被处以斩首之刑,而后家中的财物被尽数收归国库。然而,杀鸡儆猴的效果似乎并不明显,反而使得人心惶惶不安,渐而竟开始有了集体暴动的迹象发生。

    由于迁都的工作依旧难以展开,黄琬、杨彪二人便上书又请求董卓撤销迁都的计划,以免民众集体暴动,致使局面难以控制。

    见此状况,董卓也不禁开始有些犹豫了。倘若民众当真都内乱了起来,光维持治安就需要耗费大量的人手和精力,届时恐怕还没有迁都,便会给叛军造成可乘之机。

    这时,一旁的奉先不禁向董卓建议说:“相国,不如把贤弟招回来吧,想来这早已在他的预料之中了。”

    董卓不禁想了下,却有些疑虑道:“如今前往并州的道路都已被叛军封锁了,使者又如何能顺利将诏命传达过去呢?”

    奉先不禁说:“相国毋须多虑,布有良马赤菟,能驰城飞堑,如履平地;由布前去传达诏命,必当顺利往返。”

    董点头说:“好,传本相之令,诏命少然为卫将军,总领京城各部军马。”

    “诺。”奉先领命而去。(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六章 纷争(六)
    当奉先带着张骁、魏续、陈卫三人离开洛阳城的时候,蓦然间在他们的身后走出了两人,望着他们就这样远远地向北驶去。

    其中一个身穿白衣的,就是那个吴心。此时此刻,他正露出一副若有似无的笑意,说:“终于,又该他出场了。”

    这时,他身旁那个穿黑衣的男子忽然说:“巨子,您为何会对那个叫少然的如此在意?”

    吴心说:“允灵啊,有些事情你还不明白;论武功与才智,那个少然都并不在我之下,切不可将他与世俗之人相提并论。”

    这个黑衣男子名叫白铭,字允灵,是墨家的首席护法。一杆凤鸣枪使的出神入化,天下少有敌手,在整个墨家之中武功排名第二位,仅次于身为巨子的吴心。

    “喔?”白铭不禁有些意外,旋即说:“那个少然竟能得到巨子这般赏识,看来确实非同一般;那巨子的意思,是想将他揽入门下吗?”

    吴心摇摇头说:“那人早已得道,自立门派可谓绰绰有余;想要将其揽入墨家门下,只怕他不会愿意的。”

    白铭不解道:“如此,巨子对他这般在意,又为的是哪般?”

    吴心微了下嘴角,说:“跟他斗一斗法,看看究竟谁更能道高一尺。”

    却说,奉先四人北出小平津关,又沿河岸往东行至孟津渡,而后乘船渡过黄河。接着,他们打算经温县、野王北上过太行关,到达并州境内。

    此时此刻,我正在家中勾画左轮手枪的设计图,我在思考是否要组建一支现代化的武装部队。然而,让我有些纳闷的是,这个时代还不具有足够制造枪械组装零件的技术和条件。类似于那些性能比较好的枪械,重要的零件采用的都是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是属于高科技。而左轮手枪的结构比较简单,零部件易于制造,如果能够成功研制出来并且批量生产的话,也同样能使部队的战斗力上升好几个档次。

    当我将设计图拿给李匠人看的时候,他顿时傻了眼,完全看不懂这图上画的尺寸是一种什么样的概念。我心下叹息,便只好又将设计图给扔进火里烧掉,打算等以后有条件了再说。

    又过了几天,奉先他们终于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这时,我正在院子里打扫积雪。

    一进门。奉先便说:“贤弟,你在就好。”

    我笑笑说:“兄长你怎么怎么回来了?”

    奉先道:“此次十万火急,你赶紧收拾一下,随为兄前往洛阳去。”

    我不禁有些奇怪,便问:“怎么了,什么事情这么急?”

    奉先却说:“别说那么多了,先收拾行礼,路上我再跟你说。”

    我稍稍沉吟了下,问:“是不是因为迁都的事情?”

    奉先稍感到有些意外。却问:“你知道迁都的事?”

    我点头说:“嗯,这个我早就料到了。”

    奉先不禁叹道:“贤弟可真是料事如神啊!前几日董相国打算迁都长安,但是却遭到了城中贵族富豪们的极力反对;董相国虽下令处斩了一些反对意向较为强烈的贵族家主,但没想到此举非但未能起到杀鸡儆猴之用。反而愈发演变成了民众暴动;我心下以为贤弟你有法子处理此事,便建议相国将你召回去;这不,相国遣我带上诏书前来拜你出任卫将军一职,负责统领京城各部兵马。”

    “你是说暴动?是所有民众集体的吗?”奉先说的状况。让我多少感到有些意外。

    他点头说:“是啊,这事说来甚是奇怪,但我却一时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我禁不住沉思了下。觉得这件事情很可能是有人带头鼓动的,否则是不会出现集体暴动这样的情况才对。旋即我说:“好吧,你等我一下,我回屋收拾东西,顺便跟倾城交代一下。”

    奉先点头说:“好。”

    随即,我将扫把放在一边,回到了屋里。这时倾城正在刺绣,她见我走了进来,不禁问:“我听到你在跟人说话,是不是来客人了?”

    我点头说:“嗯,兄长从京城回来了,说是董相国征召我出任卫将军一职,让我即刻启程前往洛阳。”

    她闻言稍稍怔了下,旋即将手里的活计放下,说:“那我替你收拾衣裳,路上要当心一些;你放心去吧,婧儿妹妹那边我会跟她说的。”

    我点点头说:“嗯,我不在家你要照顾好自己,有什么事情可以去找益武商议。”(益武是张泛的字)

    她说:“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家里的活计你不用操心,我会将一切都打理好。”

    我说:“好,那我去了;放心吧,我会及早回来的。”

    于是,我便跟奉先一起前往洛阳去了,这一次还带上了秦谊一起。

    当我们赶到洛阳的时候,又是几天以后的事情了,而就在这短短的几天之内,京城的情势又起了一些变化。董卓有些等不及我来到,就打算要立即实施迁都,并下令不论是谁,只要有敢阻挠大计者,立斩不赦。

    而后杨彪、黄琬再次劝谏,董卓虽没有真将他们斩了,但一时气愤还是将二人免了职。而后周毖、伍琼又来劝阻,董卓立时怒极,却真的将他二人给处斩了。此时,众臣一见连平素最受董卓亲信的二人都被处斩了,便立时安静了下来。而恰好就在这个时候,我们赶到了。

    随后,当我听说周毖、伍琼被董卓处斩了,立时有些惊诧不已,而后便赶忙跑去询问董卓这是怎么一回事。

    董卓一听说我来到了,顿时很是高兴不已,赶忙亲自跑过来接见我,笑说:“哎呀,成廉你可终于来了,老夫日盼夜盼就盼着你来呢!”

    我也没有向他行礼,就直接问他说:“周毖、伍琼到底犯了什么罪责,严重到你要将他们二人处斩的地步?”

    董卓不禁有些意外,旋即回道:“有人上书指控他二人暗通关东叛军,老夫派人在他们的家中搜到了与袁绍暗中来往的书信,故而便下令将二人处斩了。”

    我一听董卓这样说,顿时无奈地摇了摇头,却说:“他们二人平素里可是你最得力亲信的属下,虽然早先都跟袁家有一些交情,但二人一向公私分明,从没有做过以私乱公之事;倘若二人要暗通叛军早就暗通了,又怎么可能会在这种关键时候被你抓到把柄呢?这岂非太巧合了吗?”

    董卓却说:“倘若二人没有暗通叛军,又为何要极力劝阻迁都呢?”

    我则说:“迁都本来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而且又在这会儿群情激变的节骨眼上,换成是我也会不赞成迁都迁得这么急促!”

    董卓便又道:“可那封与袁绍暗通的书信又如何解释呢?”

    我说:“这摆明了就是有人故意栽赃陷害的,目的就是要分化你跟群臣之间的关系,从而在政治上将你完全孤立起来;这根本就是很明显的一个小伎俩,怎么你身边就没有其他人能够识破了吗?李儒呢,荀爽呢,难道就连一向足智多谋的他们,也没能够识破吗?”

    “唉!”董卓禁不住叹了口气,却说:“你别责怪他们了,此事全都要怪我,是我一时被怒火冲昏了头脑,故而才犯下如此大错。”

    蓦然间,一旁同来迎接的大臣们不禁大都有些目瞪口呆。只因除了我之外,貌似还没有人敢用这种质问的口气跟董卓说话。

    “唔。”我叹息着摇了摇头,说:“董公啊董公,你要我说你什么好呢?算了,事已至此,说这些也没什么用了;除了周毖、伍琼以外,你还杀了谁没有?”

    董卓说:“除了他二人之外,还杀了一些带头暴动的贵族家主。”

    这时,一名侍卫前来禀报说:“启禀相国,杨彪、黄琬差人送来书信一封,说是要向您赔罪。”

    董卓便接过书信打开来看了下,旋即点头说:“嗯,知道了,去回复二人,就说老夫的气已经消了。”

    “诺。”侍卫领命而去。

    我不禁又问:“他们二位又怎么了?”

    董卓说:“喔,也是因为执意阻挠迁都计划,被我免去了官职。”

    我便说:“他们二位都是有才能和名望的人,不应当因为直言上谏而被免职,否则满朝文武以后就不再有人敢于直言上谏了;还是赶紧恢复他们的职务吧,以免时间久了造成不好的影响。”

    董卓点点头说:“如此,那便诏令他二人出任光禄大夫之职吧。”

    话说,杨彪与黄琬的职务被免去了后,便由卫尉赵谦出任太尉,尚书令王允出任司徒。因而,也就只能再任命二人其它的职务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七章 纷争(七)
    迁都的事宜继续进行,不过这一次并不像之前那么急迫了。

    我建议董卓循序渐进的来,先一步将天子和百官迁往长安安顿好,有了天子和百官的带头,可以对民众起到一定的带动性,然后再行迁徙就会顺利一些。另外,还要再仔细查处究竟是谁促成了暴动事件的发生,类似于集体暴动这样的情况,如果说不是某些人早有预谋策划出来的话,一般都是不大可能会发生的。

    董卓采纳了我的建议,让刘协和百官先行一步,并交托王允负责处理迁往长安之后的安顿事宜。随即,又让张辽带人去查处究竟是哪些人在暗中煽风点火,捉到之后只要证据确凿,无需上报即可直接斩首示众。

    于此之时,我又以天子的名义发下告示,向民众说明了迁都的原因:朝廷迁都并非是因为惧怕叛军势大,而是因为朝廷的兵力不及叛军多,力有不逮。未免群众的身家性命进一步遭到叛军的迫害,故而才迁都西京以策安全,望群众们能予以谅解。

    当百姓们都看到这封告示之后,便开始转变了态度,大多数人都不再坚持先前的抵抗情绪。随后各自回家收拾东西,按照官兵的指使,带上家眷逐步朝着长安方向迁徙。

    话说,煽动群众集体暴乱的事情,原本是吴心为袁隗出的连环计。其手段不过是利用群众不愿舍弃家业的情绪,四处散播不利于迁都举措的谣言,再使人带头起来反对。而后群众就会受到带动,为了保卫自己的身家而奋起反抗。

    再当群情激愤而起来反抗的时候,朝中的一些大臣们必然会为了考虑控制眼下的局面,而上书劝谏撤销迁都的计划。并且愈是性情耿直的人,愈是会劝谏得激烈。兼之董卓的脾气也比较暴躁,容不得那些过于违抗自己命令的人。因而。才会出现周毖、伍琼这两个原本受董卓亲信器重的人,却反遭到处斩的下场。如这般便使得董卓成为了一个暴君的形象,继而又疏远了他与下属之间的关系。

    如此一环套一环的计策,着实不是一般人能够设计出来的。只有那些深通人心与人性本质的人,才能够想得出如此高明的计谋。

    虽然,敌人的计谋已经被我给破除了,但是董卓残害忠臣的暴君形象,却已深深地埋入了众臣的心里。因而,对于敌人来说,他的计谋是否被破除都无关紧要了。因为他的目的已经达成了。

    是时,袁基慌张地跑来太傅别苑,对袁隗说:“叔父,不好了,天子起驾迁都长安,百姓们都跟着迁徙了!”

    “什么!”袁隗顿时脸色一变,转而赶忙问:“吴先生在哪里,他不是说此计策一定可以成功的吗?”

    袁基回道:“吴先生已经离开了,他临走之前让小侄赶紧来禀报叔父。即刻收拾细软带着家小离去,否则必将有杀身之祸!”

    袁隗便起身说:“走,快回家里收拾细软去!”

    二人一边走,袁基一边又说:“小侄已命家眷在收拾行李了。随后只消混在民众的队伍里便可;待到出城之后,渡过伊水,咱们再绕道往南出轘辕关,便可前往公路所在的鲁阳了。”

    袁隗不禁问:“从轘辕关能出得去吗?”

    袁基说:“叔父放心。轘辕都尉是我家外甥高干的堂弟高枫,都是自家人,很可靠的。”

    袁隗点头说:“那就好。”

    高枫便是那个当初跟我一起侍卫显阳苑的执戟郎中。后来我当了尚书令。知道他武艺不错,就下诏提拔他做了轘辕都尉。

    话说洛阳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