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随笔-用思维的乐趣解构历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陈桥随笔-用思维的乐趣解构历史-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方脸的官人们全都积极向上,对大周朝的未来充满了希望。而且他们觉得大周朝确实生机勃勃,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好消息,穿过城墙传到他们的耳朵里。城墙也偶有犯糊涂的时候,也会有漏掉一两个坏消息。当方脸的官人们听到这样的信息之后,就会赶紧用手堵住耳朵,然后冲着城墙狠狠的吐上一口浓痰,再大声说:“我就当你没说过。”他们这么干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坏消息会弄脏他们纯洁的耳朵,玷污他们清白的官性。

  有些时候,方脸的官人门也会忘记官性的存在,当然这种忘记是暂时的。比如当他们走出了官人开封城的城门,遛达进赵普开的瓦舍里的时候,就会发生暂时性失忆。失忆并不等于不坚持官性,因为当他们走出瓦舍的时候,这种暂时性失忆会再发生一次。只不过第二次忘记的不是官性,而是刚才在瓦舍里发生的事。这说明方脸的官人们还是有原则的。也说明他们都很注意自己的身份,即使是失忆,也要选择在曾经是官宦人家的女人身上。我想这就是物以类聚吧。

  有些信息很难分辨是好还是坏,所以官人开封城的城墙也不知道应不应该让它穿过自己。比如北汉联合契丹在大年初一进犯边界的消息,就很让城墙犯含糊。从表面上看,这是个十足的坏消息。因为进犯就意味着要出兵打仗,出兵打仗就意味着要死人,而死人绝对不应该是好事。何况是在举国迎接新的一年到来的时候死人。不过,城墙又往深了想了一下,凡事往深了想一步已经成为了城墙的习惯了,因为它实在觉得方脸官人们的浓痰太脏了。城墙又多想了一下,又发现进犯这件事并不一定是坏事。虽然这个消息有不好的成分,但与好的一面比起来,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我们的皇上虽然岁数不大,但非常圣明,因为所有的皇上都非常圣明。在圣明的皇上的主持下,大周朝的一切都欣欣向荣。这是有依据的,从大周朝统计部门刚刚公布的数字看,虽然圣明的皇上刚即位半年,但大周朝的各项指标均超过了去年同期。大周朝的国库是充实的,大周朝的百姓是勤劳的,大周朝的军队是强大的。大周朝的一切都是世界第一。在这个前提下,进犯大周朝的行为无疑是以卵击石。所以,北汉和契丹来得正好。这是一次显示国威的大好机会,比搞阅兵式强多了。至于死人的问题,城墙觉得平时优等大米白面的养着圆脸小伙子,就是让他们在需要的时候去送死的,要不大周朝不是吃饱了撑的吗。这样一想,城墙就让这个消息穿过了它的身体,并直接送达到城里的每个方脸官人的耳朵里。

  赵匡胤、赵光义和赵普虽然都在官人开封城里有房,但他们的脸都不是正方的,所以他们也不像其它的方脸官人们那样坚持官性。这个消息也送到了赵匡胤的耳朵里。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的头发根都立起来了。

  除了城墙和坚持官性的方脸官人,只有鬼才会相信进犯这件事是真的。城墙不具备分辨真假的能力,方脸官人根本就没有分辨真假的习惯,因为他们听到的都是正面的信息,所以是真是假并不重要。其实,只要稍微想一下,就会发现这个消息是假的。大年初一的,你不休息人家还休息呢,谁会选在这个时候打仗。这一点在赵匡胤刚刚听到消息的时候就知道了,他的脑子可不像坚持官性的方脸官人那么轴。

  让赵匡胤头发根立起了的原因,不是他觉得消息是假的,而是当他把消息与说他造反的谣言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就发现这事实在太邪门了。这就好像你刚觉得有点饿,就有人给你送来一套法式大餐,或者你刚觉得某人有点别扭,他就在你面前被几个彪形大汉往死里打。赵匡胤这么想完全有他的道理,因为如果有人进犯的话,他是领着圆脸小伙子们打仗的不二人选。现在除了坚持官性的方脸官人们,大家都觉得他要造反。他还知道圆脸小伙子们很乐意跟他造反。因为他是公认的大周朝除皇上之外最有威信的人,皇上虽然圣明,但毕竟是个小屁孩,所以跟着他造反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成功了,圆脸小伙子们就可当混蛋,而当混蛋是圆脸小伙子们最向往的事了。这样一来,除了方脸官人,大家都会认为这个假消息是他制造出来的,目的就是领着圆脸小伙子们一起造反。

  这里有一点要补充,赵匡胤已经习惯了把所有邪门的事都跟苗训联系在一起了。虽然赵匡胤不相信苗训有本事制造敌人进犯的假消息,但邪门的事总和他脱不了干系。因为在赵匡胤眼里,苗训已经不只是个讨厌鬼了,还是个扫把星。而且赵匡胤也不清楚赵普到底和苗训谈的怎么样,虽然最近办公条案上没有了《赵太尉今日运势分析报告》,但还是那句话,谁知道那家伙脑子里又琢磨什么呢。因此,赵匡胤觉得如果带着圆脸小伙子们离开开封城的话,必须把苗训这家伙捎上。因为在自己眼皮底下出了什么事的话,还好控制一些。要不然谁知道这家伙会干出什么事来。 。。

2
赵普对苗训说了流鼻血的事,苗训觉得自己冻在了冰窟窿里。赵普又对苗训说:“太尉不信命。”苗训又觉得自己已经冻硬的身体,被一个大铁锤一下子砸了个粉碎。因为在赵普说这句话之前,苗训的心里还有一点点希望。他一直觉得赵匡胤相信并喜欢他算的命。只要有上面的支持,这件事就还算有救。但赵普的话无疑堵死了苗训最后的出路。看着赵普头也不会的离开,苗训心里想:“这娘们可真够阴的。”

  赵普走了以后,苗训抱着脑袋想了好长时间。他觉得所有发生在他身上的事都很莫名其妙。先莫名其妙的离开了家,莫名其妙的成了一个算命的,莫名其妙的住进了军人开封城,莫名其妙的成了半神科学家,现在又莫名其妙的被一个娘娘腔搞的想当同性恋。有的时候我也有这样莫名其妙的感觉。比如在和她上床之前,天天琢磨怎么才能跟她上床,这件事对我而言就有点莫名其妙。因为我明知道跟她上床之后会惹来无数的麻烦,但想和她上床的念头就是莫名其妙的不能打消。和她上床这件事本身也让我觉得莫名其妙。我已经习惯了在把手伸进她衣服的时候,被她推开再挨上一个耳光。但她突然莫名其妙的不推我也不抽我了,还让我做我该做的。在莫名其妙这件事上,我和苗训的区别是:他认为他本身莫名其妙,而我认为我和她都莫名其妙。

  苗训除了觉得莫名其妙之外,还越想越害怕。如果赵匡胤真的不信命的话,自己对赵匡胤就毫无价值可言了。那他为什么要介绍自己到军人开封城呢?苗训认为,任何人都绝对不会无缘无故的给你好处。如果给了,那就一定是希望从你这里获得更大的好处。当然这种好处并不像卖水果蔬菜,它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可能是眼前的,也可能是以后的。而且,苗训回顾了一下自己在军人开封城这些日子里干的事,觉得依照常理的话,赵匡胤早就应该把自己拧成麻花了。但是现在自己不但没有被做成麻花,反而变成了半神科学家,这就只能说明,赵匡胤一定对自己有天大的图谋。

  想到这里,苗训的脑子一下就清楚了,他觉得自己是不是变态已经不重要了,弄清赵匡胤图谋的是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其实赵匡胤的图谋一点也不难猜,至少在表面上是这样的,因为他要造反这件事早就满城风雨了。苗训以前没往这个方向去想到,是因为他被自己懵住了。老是在想那个纯白色的女孩和自己是不是变态,我知道一个人在全心全意做事的时候,总是很容易把自己懵住,所以我做事的时候,总是瞻前顾后的。

  既然苗训已经知道了赵匡胤让他住进军人开封城的原因是和造反有关的,那苗训就必须要弄清他对造反这件事的价值何在。于是苗训琢磨:如果我孔武有力,那赵匡胤可能需要我去冲锋陷阵;如果我善于机谋权变,那赵匡胤可能需要我幕后策划;如果我既孔武有力又善于机谋权变,那赵匡胤早晚得把我弄死,因为这样的人在身边实在太危险了。而我能做的事实在不多,除了算命之外,基本上无一技傍身。难道赵匡胤对我的图谋和算命有关?这件事一定不仅是算命那么简单,要不他没必要把我包装成了半神科学家,而且还把我和陈抟联系在一起。陈抟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天象学,而且楚昭辅那厮也是通过研究天象这个借口,把我定位成半神科学家的。那么,赵匡胤希望我做的事就应该和天象有关。这样一来这件事就再明白不过了,赵匡胤就是希望我给他的造反提供天象学的依据。

  这么看来,苗训在没有被自己懵住的时候,脑子还是很清楚的。其实到了这种时候,谁也不敢再懵住自己了。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苗训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他已经被卷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那么现在他剩下的问题就只有一个了,就是“他该怎么做”。这个问题的意思绝不是说苗训该不该帮赵匡胤的忙,他实在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了。如果他还想舒舒服服的当半神科学家,还想住进官人开封城的话,让赵匡胤满意就是他唯一的选择。而且苗训觉得如果赵匡胤对自己特别满意的话,甚至可能帮他找到那个纯白色的女孩。有这么厉害的人帮忙找人,就算那个女孩只是苗训臆想的,也有可能把她揪到现实中来。

  给造反找天象学依据并不难。这种依据可以参照的样本太多了,任何人都能说出十几种乃至几十种花样来。比如可以声称看到北极星突然变亮或变暗,大家都认为北极星代表皇上,它的另一个称呼是紫微星。或者说太阳发生了变化也行,因为太阳也代表皇上。代表皇上的东西太多了。另外还可以再增加一些辅助证据,比如说看见了赵匡胤的身上趴着一条龙,或赵匡胤脑门上射出了直冲牛斗的红光等等。

  让别人相信这些依据也不难。因为苗训的身份是半神科学家,无论他说什么大家都会相信,而且说的越离谱就信的越深。绝对不会有人站出来问为什么他没看见,因为这属于很高深的学术问题。另一个原因是半神科学家和普通人不是一个物种,就像狗可以闻到人闻不到的气味一样,半神科学家也可以看到人看不到的东西,听到人听不到的声音。从没有谁会跟狗和半神科学家争这个。

  这件事难就难在需要不露声色,这个要求是苗训自己提出来的。从这个要求可以看出苗训这个人其实一点都不傻。这主要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首先,四处嚼舌头似的把造反的依据公之于众,绝对是一种很低级的做法。低级的做###导致信任程度的打折,而且也有辱半神科学家的身份。要想获得赵匡胤的特别满意的话,就需要把事情干的高明点。另一方面的考虑是,就算赵匡胤造反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但也有不成功的危险,所以给自己留条后路也是必须的。小心驶得万年船嘛。

  苗训仔细盘算了一下,就出门去找楚昭辅了。他觉得自己之所以会这么倒霉,就是因为这个家伙乱猜自己是半神科学家导致的,而且苗训认为楚昭辅的乱猜绝对不是没有目的的,他的目的就是把自己拉进这趟浑水里。既然现在自己已经被拉进了浑水,那么这个家伙也不应该在岸上看热闹。他也已经想好了和楚昭辅说话的开头:“咱们做人不能这样!”

  我觉得苗训这个人虽然有点二,但一点也不傻。他最大的缺陷就是总也搞不清对象是谁。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3
行营里的几十万个圆脸小伙子想当混蛋都已经想疯了。他们在搭好简易营帐之后,就钻到里面商量起了怎么当混蛋这件事。

  我们知道一个人当混蛋,可以无视或破坏所有的规范,只要你有这个胆量。几十万人一起当混蛋就不一样了,因为集体当混蛋是一定要有规矩的,混蛋之间更需要规范约束。这个道理几十万人心知肚明,因为他们集体当混蛋也不是一次了。

  圆脸小伙子们先评估了从行营到开封城的时间。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以他们的经验,集体当混蛋这件事通常是有时限的,如果在路上耽误的时间太多的话,必然会影响收成。经过计算,圆脸小伙子们发现这段路耽误的时间并不多。他们离开百姓开封城之后,就一直以最慢的速度行进。既然晚上要回来,何必走那么远呢。不过他们还发现虽然路不远,但步兵还是很吃亏,即使跑得再快,也不可能赶得上骑兵。这样一来,很可能在步兵气喘吁吁的赶回百姓开封城之前,骑兵就已经把好东西都抢光了。于是,步兵为了能抢到好东西,就去找骑兵谈判。其实根本不用步兵开导,骑兵也明白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而且他们还知道,要是步兵抢不到好东西的话,很可能在自己刚抢完奇形怪状的老百姓之后,就抢他们黑吃黑。因为步兵的人数比骑兵多得多。因此,骑兵表示即使他们先回到了开封城,也不会马上开始当混蛋,而是一定要等着步兵兄弟们也到了之后,再一起当混蛋。

  之后,圆脸小伙子们又明确了当混蛋的方式。他们认为没有目的的乱抢是不行的,因为那会影响收成,而且他们毕竟是正规军,只有没素质的土匪才乱抢呢。避免乱抢最好的方法就是划分清各自的责任区域,也就是说把百姓开封城划分出若干大小相等的区域,再把几十万个圆脸小伙子依照归属的部队分成与区域数量对等的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只在属于自己的区域里抢劫。在每个小组内部也要分清责任,哪些人负责抢金银珠宝,哪些人负责抢女人,都要进行明确的分工。对于越俎代庖和跨区行抢的恶劣行径,人人得而诛之。为了方便识别区域的归属和分工的职责,每个圆脸小伙子的胸前都要用墨笔画上记号。区域归属的记号依照千字文的顺序排列,反正百姓开封城再怎么划分,也分不出一千个区域来。职责分工的记号分成甲乙丙丁就够了,反正分工就那么几样而已。而且圆脸小伙子们还觉得骑兵先到了百姓开封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