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进大洋 之 王牌飞行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挺进大洋 之 王牌飞行员-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饲养猎鹰,捍卫自已的天空!很有趣的运动。”教官努力迎合着。

  阿巴斯目光似电强作笑容,可怜的M国人,大难临头了,却还不知:“复仇之鹰”就要翱翔在M国的天空!

  大洋的另一边,随着演习日趋深入,国外媒体连连称道:有年头没看见解放军搞这么大、这么全面的演习了!

  对宝岛而言,“解放一号”犹如悬在头顶上的一颗重磅炸弹,搞得人心惶惶,股市一度跌破5000点大关。这也再次说明,分裂就没有和平,独立就只有战争,宝岛的唯一出路就是统一。

  这天,高鹏和陈成迎来了返回海航后的第一仗!

  机场上一片忙碌,地勤人员手中挥舞着两根荧光指挥棒,时上时下,时左时右,就像在舞蹈,指引一架架战机驶离机库,滑向跑道。

  高鹏蹬上悬梯,步入座舱。这几天,爱睡懒觉的他却因紧张与兴奋而失眠了,没办法,只能暂靠药物入睡,上飞机前更是一连去了几趟厕所。倒不是畏惧大场面,只是非常渴望胜利,又总担心怕输给别人。就连现在,心里还在反复念叨:自已是最出色的,可万一要输给别人怎么办?不行,绝不能输给别人!我是试飞院出来的,我不能输,这是第一仗,绝不能输……“想赢怕输”的心态折磨着他难受!

  高鹏透过舱盖搜寻同伴,看到段宇、陈成神情专注与地勤人员谈笑风生,自已的紧张加重的同时,又产生一种对自已厌恶的心态,觉得自已好没用。但越想放松,就越紧张,机械性地检查着飞机的各个环节。

  事实上,其他人也很紧张,毕竟这场规模庞大的军演,受关注程度是20年来少有,而且这也是他们的第一仗。

  忽然,高鹏找到了缓解紧张的办法,那就骂人,破口大骂,什么难听骂什么,骂完“宝岛分裂分子”、骂M国人、骂小鬼子、骂越南……不管是近代,还是远古,凡是招惹过中国的都骂一遍,大有“犯我中华,虽远必诛”的味道。骂得塔台上几名女指挥官都臊红了脸,指挥长不得不拿起话机:“013,骂够了没有,我们这里可有女同志。好啦,你可以滑行。完毕。”

  其实,高鹏并不喜欢骂人,听指挥长这么一说,自已也觉得怪不好意思,连忙收嘴,灰着脸,心虚地偷偷瞄了一眼塔台。然后,开启“机轮锁定”按钮,放下襟翼,松开刹车,战机缓速起动。伴随着飞机发出的嗡嗡声,高鹏似乎感到好多了,加上刚才骂得很爽,往日的自信仿佛又回来了,动作也愈来愈自然。

  “塔台,013请求起飞。完毕。”

  “013可以起飞。完毕。”

  得到指令,高鹏柔和地把发动机转速增大,就像对待一位女士那样温柔,接着松开刹车,打开加力,机尾喷出锥形火焰。发出雷鸣般巨响,冲向跑道的另一端,进入后半段,高鹏控制方向舵来保持滑跑方向。终于,战机到跑道末端,高鹏轻拉操纵杆,战机升高而去。

  8架战机在空中汇合,组成编队。陈成玩笑般地向高鹏提醒:“013,记住你驾驶的是歼七,不是歼十。别过会儿,头脑发热,做起‘眼镜蛇机动’!”

  “哈……不会不会。”高鹏被逗笑了。

  “怎么样,大家紧张不紧张?”身为机长的段宇关心地问。

  谁都不好意思说,只有高鹏大大咧咧地说:“现在,我别的不想干,就想‘存盘’,如果过会儿打不好,可以重新读取进度,再来。”

  “哈……”轻松的对话,就像是消除心理紧张的特效药,让大家缓解了些多。然而,随着无线电静默的开始,气氛又顿时紧绷了起来。

  X空域,蓝军2个中队共16架战机浩浩荡荡。突然,无线电中一阵杂音袭来,与预警机的联系中断了!怎么回事?没等他们反应过来,红军8架歼七便像利剑一般从高空直刺而下。

  “蓝方”数量占优,但失去预警机指挥,加上受到干扰,又突见来袭敌机,慌了手脚,就像没头苍蝇一样,失去各自位置,群驾乱飞。晃得高鹏眼都花了,一时间找不到目标。忽见一架蓝军飞军晃晃悠悠地竟飞到自已机前,武控系统毫不费力的将其锁住,按下电钮,一发命中。

  “013,目标进入你的5点钟位置!”一架敌机急速进入高鹏尾后,舱内也传来预警机的提醒。

  “明白!”

  这一刻,高鹏终于进入了状态,表现出在驾驭飞机方面极高素质,歼七劲翅鼓动,极速俯冲加斤斗横滚,划出一道优美而赋有力度的轨迹,令对手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拉出了红烟,退出战斗。

  两架得手,高鹏的状态越来越好,想起二战中德国王牌哈特曼所提出的“观察-判断-攻击-脱离”四个攻击程序,犀利的目光扫视四周,脑子飞快地判断敌我方位,手脚敏捷操控,战机如猛虎扑食一般抢占位置,不给对手任何喘息之机,一剑刺下,然后剪云破风般呼啸爬升,重新占据高度,再次傲视苍穹。

  数量占优却失去电磁战优势的蓝军战机一一报废,而红军战机则无一伤亡。

  当白云飞率“天鹰中队”赶来支援时,湛蓝的天幕,平静得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红军战机早已不见踪影。白云飞想不明白,友机竟会这么不堪一击,真是一群白痴!漆黑如夜的冰冷双眸中,闪亮着刀削般的杀气。

  红军机场,雷明对高鹏和陈成表示出由衷的赞叹。

  面对称赞,陈成很冷静。他知道,空战瞬息万变,要做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不仅要靠自己的智慧和技术,还要有僚机的掩护,同伴的支援。但高鹏却一脸陶醉,眼前有了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先给段宇和雷明大讲自已在试飞院的传奇经历,又把手伸出来,炫耀地给大家看,称自已有九个“斗”,生下来就是王牌飞行员的命。

  雷明、段宇报以一笑,陈成却不以为然,冷不丁地拨了盆冷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一句竟让段宇笑出了声,高鹏也是一愣,感觉是与自已唱反调,立刻反驳:“嗯?陈胜说这话,那就因为他没‘斗’,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问题是你还不是王牌呐?还差二架呢!”陈成睁大了双眼瞧他,意思在说:不要感觉太好。

  “还有两架,小意思而已。”

  “你们俩都挺厉害的,刚回部队,便能与队友配合默契,且表现出色,的确不同一般,不愧是‘海航三剑客’。”雷明继续夸赞,作为长辈,又是他们的指挥官,他知道,人的成长是需要一个过程,而在成长中鼓励与挫折缺一不可。这是他们的第一仗,尽管在电子战优势下得胜,尽管此刻有点飘飘然,但还是需要鼓励,要把他们的自信完全树立起来,至少不用安眠药,就可以睡觉。

  高鹏一脸坏相地邪笑,贼兮贼兮地贴进陈成耳边,出于报复心理,狠狠地挖苦一番:“我比你多打下一架,瞧不顺眼了。对了,忘了你们都姓‘陈’,哈哈……是一家子!”

  “不要以什么人之心,度什么人之腹!”陈成话语平稳,一副很受用的样子,走进了更衣室。

  “嘿嘿……”高鹏坏笑着跟在后面。

  本文由铁血读书首发  

  

第七章 三军练兵,小试牛刀与初露锋芒(三)
“蓝军”指挥部。

  沙盘前,“蓝军”总指挥李亚民在来回跺步,琐住的双眉绷紧的面容焦急的步子像为即将到来的黑夜增添一丝末日的宣告。刚才,从他的通讯部传来了一个又一个的糟糕消息,最为重要的几处指挥中心、通讯节点遭到“红军”点穴般地致命打击,预警机也被打掉,整个“蓝军”彻底丧失制电磁权,变成了“瞎子”、“聋子”。

  对他而言,两军对垒不仅仅是“红军”与“蓝军”的较量,更是他与范长城的掰手腕。到底谁是军委心目中未来宝岛战区的前敌指挥官?这次演习便见分晓!

  走过来又走回去的脚步忽然停下,一转身,急走两步到话机前,发出心有不甘想反抗宿命的声音:“给我接潜艇部队……”

  黄昏十分,在斜阳衬托之下,海面静得非同一般,静得让人感到杀机四伏。在阴暗的海底,一个巨大的黑影显露出来,093核潜艇借着自然间最好的隐蔽物,缓缓潜行。

  “报告艇长,到达第一航标,接近‘红军’水雷封锁海域。”

  张力钧摘下话机,接通频率:“声纳室,开启主动声纳,搜索水雷。”

  随着命令的下达,一波接一波的音频信号,像水面上泛起的层层涟漪,不断探测着潜艇周围的物体……声纳长张矜,警惕的双眼一刻也不离开声光屏上的“瀑布”(声纳探测的数据随时间呈瀑布状下落)。他虽是个老兵,却是张娃娃脸,一脸和善。和张力钧同一天来到093,一开始并没有引起张力钧的注意。但经过几次演习,才发现他那双耳朵,简直就是国宝。一次演习中,导演部故意在演习海域多放了三百多枚演习水雷,但这也没能瞒过他的耳朵,全部听了出来。

  也正是那次演习,张力钧又认识了操艇员吴士波。当时,演习海域每隔不到百米就有一颗水雷,远远超过正常密度,而093的科目就是穿过这片水雷封锁区。结果,在张矜的配合下,吴士波硬是把潜艇开得灵活自如,像长了眼睛一般,如入无“雷”之境。导演部几个自以为聪明的参谋忍不住惊呼:“不可能!不是真的!我肯是在作梦!”然而,被针扎出血的胳膊告诉他们,这不是梦,是真的!演习结束,为了气气那些机关参谋,张力钧命令穿过水雷区返回基地。真金不怕火练,又穿了一次!

  还有船体识别员,汪涛。这个家伙平常不爱说话,少言寡语,但对舰艇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他的父亲就是个海员,3岁的他就是看舰船画报,初中时最着迷,甚至还专们背过每个舰的特征。也就是那时打下的基础,现在只要发现舰艇,把特征一说,立刻就能告诉你是什么舰,什么级,有什么装备,甚至该舰的长度、宽度、动力、航速、最大航程及人员编制。而且,反应速度要比计算机快得多,所以发现不明舰艇时,首先问他,再和电脑确认。

  这么多精英里,不能少了那个机械长,赵海。他虽只有小学学历,在全艇中学历最低,但他却跟据实际经验,把全艇的各个部位的机械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写成了一本《修艇手册》。这本手册,简单明了,一看就懂,比船厂出的《潜艇维护手册》更全面、更实际。张力钧还记得,当时,因为他的学历问题,有人想调离他,后来还是军委特批入艇。

  提起“人脑中的电脑”,潜艇部队的人都会知道,这是在说093艇的航海长。世界所有的海峡、海沟、海礁他都记的一清二楚。他本是北京大学数学系的毕业生,“千差万错”参了军,被张力钧花了好大力气挖到了093。航海长曾开玩笑地说:如果不参军,那么“哥德巴赫猜想”恐怕早已被他证明了!

  虽然,张力钧心中对自已艇员的素质挑双大姆指,但在训练时,也没少呲他们。在他眼中,既然是“国宝”的料,就要按“国宝”的水平来要求,所以更加严格,练出的真功夫也就更加过硬。训练结束,张力钧和他们又如亲兄弟一般,经常一起喝酒,聚会。张力钧常谦虚地说:“驾艇出航,我不如士波;声纳探测,我不如张矜;机械保养,我不如赵海。但我是艇长,我的命令你们必须执行。全艇官兵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张力钧记不住上万艘舰艇的特征,记不住多如牛毛的海沟海礁,但他把艇上近百名艇员的生日记得一清二楚,而且每次都是自已掏钱买大蛋糕,给艇员过生日。3年来从来没间断过,从来没疏漏过一位艇员(除了他自已),甚至在演习、执行任务时冒着受处分的危险,也要偷空把艇员的生日过了。

  在艇员们来看,艇长张力钧从不摆驾子,很坦诚,把自已当朋友、当兄弟。不像有的艇长,总是要高人一等。俗话说:真意换真心。所以,只要张力钧一句话,艇员们把命交出来,也行!

  张力钧与水兵打成一片,但却与王副艇长素有不合。王副艇长在潜艇上干了二十多年,却被比他小十岁刚从潜艇学院毕业的张力钧抢到了艇长位置。所以,在发生意见不合时,往往难掩心中不悦。但张力钧却并不在意,善良地认为这只是磨合问题。

  此刻,093艇上下密切配合,成功穿越了红军的水雷封锁海域,意想不到的出现红军海域。

  听音器里嗡嗡作响,张矜瞪大了双眼,神色一下变得凝重,一把抓起话机:“指挥室,我是声纳室,发现敌舰,左舷X度,距离××链。最佳躲避深度是312。”接着,迅速开启窄带“瀑布”显示器和检波噪声“瀑布”湿示器。

  窄带声纳,把从某个方位接收到的信号分解为离散频谱。由于每一种类的舰艇都有其独特的频谱特征,把分解得到的频谱与数据库中存在的舰艇样本一比较,便可判断出舰艇的类别。检波噪声声纳,是用来探测目标的航速和螺旋桨桨叶的数目。

  “艇内保持安静!鱼雷室戒备!”张力钧语气威严神情平静。

  听到命令,几名跑向战位的艇员立刻放轻了脚步。一时间,艇内静得悄然无声,气氛骤然紧张。

  “升起潜望镜!”一根坚固的金属管探出水面。张力钧把帽檐扭向脑后,两手握住左右手柄,眼睛紧贴观察框,快速转动潜望镜,进行了两遍360度观测。太阳完全落入了海平面,只留下浓重的黑幕。忽然一道亮光乍现眼前。张力钧发现了目标:左舷1度一艘“红军”护卫艇正明着探着灯搜索前进!

  开启夜视开关,天地间随即转换出一片默绿景色。张力钧按下手柄上的蓝色按钮,对该舰拍照识别。由于电脑识别图象一直是“瓶颈”问题,张力钧没那么多耐心,一转头给汪涛使了个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