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质春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蕙质春兰- 第1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万两的缺口,一定不会超过两万两的。”



  丽川公主点点头说:“你的算计不错,也就是这样了。不过,我希望装修的好一些,这以后往来的都是王公贵族,富豪之类的,要是不上档次可是不行。任何一个细节都要注意。包括喝的茶,吃的点心,还有用的杯子,门帘等等都要上等的。这样吧,我就给你三万两银子,也不入股了,就算是借给你的,赚了钱还回来就是了。第一,要装修好些,不要想着省钱。第二,不要动淑珍的嫁妆了。”



  齐苍寿脸一红,但是心里也感念公主为他们着想,忙应下。



  徐淑珍只是管家能力没有丽川公主这样出众,但是也不是笨蛋,哪里能不明白公主嫂子是在事事为了她着想啊。不由得十分感动,握住公主的手,说不出话来。…



  丽川公主说:“这并不算什么,不过是顺势而为,淑珍你也是知道的,我们家如今不缺这点子银钱。你就放心辅助着妹夫好好把这个生意做好吧。”



  徐淑珍用力的点点头。



  当天,齐苍寿从丽川公主家里出来的时候,就怀揣着三万两银子的银票。



  回到家里,齐苍寿把这个事情和他父亲说了。齐苍寿的父亲立刻把几个兄弟叫了过来,齐苍寿把这个拍卖行的事情说了。



  齐苍寿父亲说:“这个是个好主意,也是个能赚钱的。不论是买东西的,还是卖东西的都给我们交提成,我们等于稳赚不赔。最要紧的是,要先打出名声去。这个倒是不愁,只要我们把丽川公主交代的这个用于捐赠的拍卖会弄好了,那大楚各地都知道了我们拍卖行,名声就出去了。以后再弄小型的拍卖,或者是瓷器的拍卖,或者是金银器的拍卖,书画拍卖,古董拍卖都行,不是坐等着赚钱吗?”



  他那几个兄弟都不是笨的,都想明白了其中的利益,都很高兴,可是也有人想到,如今家里不比以前,哪里还能有这个大钱投入进去啊。除非是卖地,或者是卖铺子。



  齐苍寿的父亲说:“卖地,买铺子倒是不用,那是祖宗传下来的,我们不能增长就算了,也不能变卖祖业啊。我们省一省,各房都拿出一点。公主为了支持我们创业,已经给苍寿拿了三万两银票,说好是借的,等有钱的时候再还。我算着,这也就是四五万两银子的事情,要是弄精致一点,大概也就是五六万两银子的事情。公主已经借了三万,我们难道连两三万都凑不齐吗?”



  那几个兄弟一听公主都借钱过来了,都忙拍胸口说,几千两还是没有问题的。这几个兄弟,每人几千两,一凑,再加上大房出了一万两,还绰绰有余呢。



  就这样,齐家就把拍卖行给办了起来。



  ps:



  第二更。
第五十二章 奇怪的金花
  文蕙并不知道齐家的家庭会议。她从明珠家里出来,就回到了家。到了家没有多久,陈远恒就回来了。陈文蕙问父亲:“父亲,你把那些新光城上交的粮食,物资,银票给了皇上了吗?还有折子给了皇上了吗?”



  陈远恒说:“都给了。皇上对于新光城上交的粮食,物资很是高兴。特别是新光城送来的铁矿石,粮食,正是解决朝廷困难的啊。有了这些,能更好的支援前线了。对于银票皇上就更高兴了。我顺着就说了关于黑家弟子学习的事情。皇上当场就下了旨意,交给工部和内务府,太医院安排黑家弟子学习。现在黑家弟子学习是奉了皇命的了,更方便,也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陈文蕙听了很是开心说:“啊,这可是好啊。我最担心那些工部的官员,匠作们,还有太医院的御医们,内务府那些吸血鬼们不肯好好的教黑家的弟子,这下子有了圣旨,他们也知道皇上很重视这个事情,就好办多了。当然,刁难还是免不了的,可是比没有皇命强多了,最起码他们不敢明目张胆的刁难了。唐光辉铺主听了一定很高兴。”



  陈远恒说:“是啊,黑家的技术越来越好,才能在南洋更好的帮助你大哥啊。我之后又把那个折子递上去了。本来以为皇上会过后再看,哪里知道,皇上就留下了我,直接看起来了。看完之后,皇上心情很澎湃啊,想了很久,也没有和我说话,反而问了我几个问题。”



  陈文蕙有些奇怪问:“问了父亲什么问题啊?”



  陈远恒一脸的奇怪说:“皇上问,我年轻的时候在陈家族地呆过多久啊?我就老实回答,只是待了几个月。皇上点点头,又问,我的两个儿子是不是都在陈家族地待了很久啊?我就说。长子待了两三年,次子现在还在族地呢。最奇怪的是,皇上居然还问,你女儿去过族地没有?我心里虽然奇怪还是说。没有去过,我女儿只是跟着我去过江南,后来跟着她哥哥去了上海城和夷洲岛,现在又回到京城。”



  陈文蕙也有些奇怪:“怎么突然问起我们一家的情况了?”



  陈远恒说:“然后皇上说,当年,你去陈家族地的时候,你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庶子,但是你儿子去的时候,有你的功劳在,陈家族地应该给了你儿子很好的待遇吧?”



  陈远恒接着说:“当时我有些奇怪。但是一想,皇上在各个家族族地都有探子,这种事情稍微一打听就能知道,犯不着说谎,还要落一个欺君的罪名。因此我就老老实实的说了。我说。臣长子去族地历练的时候,是作为长老继选人的嫡长子去的。现在我次子在那里是作为长老的嫡次子去的。皇上听了之后点点头,说,这样就对了,你当时不能接触到的东西,你儿子们应该能接触到了。”



  这话一说,陈文蕙脸白了一下。天啊,这个皇帝也太厉害了吧?不会是知道光烈皇帝宝藏的事情了吧?这可怎么办呢?



  陈远恒并没有注意到女儿的神色,还在那里说:“我当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没有说话。皇上接着说,你们家里有人看过前朝光烈皇帝的书啊。他在一本书里面说过可以这样打仗,不但不花钱还能赚钱。当年。光烈皇帝打遍天下,开疆扩土,四海臣服,就是靠着这个法子。朕以前也见过这本书,觉得匪夷所思。但是他只是在书里这么一提,不是像你具体到由谁来做这个事情,真是朕的股肱之臣啊。说完,皇上还嘉奖了我,赏赐了我御酒,贡茶,宫制金花,彩缎等物。”…



  陈文蕙心放下了,原来是扶苏的书里说过这样的法子,还好不是宝藏的事情暴露了。不过一想,也是自己做贼心虚,要是皇上知道有宝藏这回事,还不早就派人去找了,哪里还能轮到自己。那扶苏留下的英语书,这个世界估计没有人能看得懂。



  白氏一直都在旁边听着。这个时候插嘴说:“我也正奇怪呢,怎么这一回皇上赐下的东西里面有金花啊。这个一般都是赏赐给女眷的,怎么拿来赏赐给老爷呢?”



  陈文蕙一听也奇怪了,白氏说着,拿出了一个夹子,只见是一个五彩木盒,木盒上面有彩绘的仕女图,一片繁花中一个美丽的仕女拿着扇子在赏花。光是个盒子就是艺术品了。打开一看,里面整齐的放着十二朵各式各样的花钿,制作的惟妙惟肖,有牡丹,有月季,有芍药,有海棠,有梅花等等。这些花钿都是赤金制作,金子也就算了,难得的是内务府造的,每一个都是精品,并且蘸刻了内务府的钤印。



  陈远恒说:“我也是奇怪啊,怎么会送给我一个大臣金花的。这个一般都是后宫打赏用的,或者是打赏女眷们用的。难道是因为知道我现在身边只有一个女儿?”



  陈文蕙手里拿着一朵赤金兰花,这多兰花,惟妙惟肖,最好的是,这个花钿后面有四个细细的赤金脚,插在头发上一定能很好的固定头发,真是又美丽又实用啊。文蕙心里想,怕是皇上就是专门赏给她的。难道这个皇帝已经知道是自己给父亲出的主意?



  不过仔细想想,自己和黑家的比斗已经过了这么久了,黑家人一定有人传出来,皇帝如果在夷洲岛有眼线的话,应该已经报告给皇帝了,再联想到自己用了扶苏书上说的关于打仗处理战俘的事情,皇帝一定会把自己和扶苏联系起来。一定认为自己是扶苏的弟子。估计,他怎么都想不到,这些是文蕙自己的东西,文蕙绝对不是扶苏的弟子,而是扶苏的同乡。



  想到这里,文蕙心里稍微安定一下说:“管他呢?反正是赏赐不是惩罚,赏什么都是恩典。这个金花做的多好看啊,回头拿给黑家的弟子看看,说不定能启发黑家的弟子呢。”



  白氏一想也是,就拿出了两只,一只兰花的,一只海棠的给了文蕙说:“先给你两只吧?剩下的你拿去给黑家弟子看看,再拿回来交给红鲤收好了。”



  文蕙点点头。



  陈远恒笑着说:“不管怎么样,皇上都是赞赏我的。我现在这些事情先放一边,要开始带着你那些表哥们还有黑家的弟子们去推广新种了。可能要离开家一段时间,我向皇上请了旨意,出京去各地督促春耕,用新种。所以,家里这些生意啊,往来啊,还有宅子的修造啊,都管不了了,你们母女多辛苦一些了。”



  白氏忙说:“老爷放心,妾身理会的,家里有这么多人呢,又有黑家和丽川公主帮忙,一定都能妥善办理的。老爷只管去忙吧。”



  文蕙突然一想问:“父亲,你说你要出京,你出京城之后,我们就算是把宅子都修缮好了,祖父和祖母也会说,父亲你没有在家,我和母亲两个妇孺就不要搬到新宅子了,还是住主宅的好,怎么办啊?”



  白氏一听,可是害怕了说:“哎呀,老爷,这可怎么办啊?那我们就算是宅子好了都不能搬走,你肯定要春耕结束才回来,那个时候都要到夏天了,说不定都要到五六月份呢,这几个月可怎么熬啊?往常你在家里还好些,凡事有你挡着一点,要是你又不在,我们母女还不任人鱼肉?”…



  陈远恒一想也是,说:“夫人说的是,要是你们母女和这些下人们住在新宅子里,我还能放心些,毕竟我可是二品大员,一般不会有什么事情。可是要是生活在这个大宅里,可不一定了,嫡母,二嫂都不是省油的灯,到时候要是为难你们,我又不在,她们又都是丽川公主的长辈,丽川公主也不好说什么,那可生是好啊。”



  陈文蕙有些愁,想了想说:“父亲,你什么时候动身啊?不如这样,我们先已经正在收拾宅子,过上几天,应该能收拾出来几间,我们就委屈些,先凑合着搬过去,等父亲走了,我们母女慢慢的修缮,等父亲回来了,一定都弄好了。”



  陈远恒低头寻思了一回,看看眼巴巴看着他的女儿,再看看眼泪汪汪的夫人,心里想,这夫人在这里住的还真是委屈了,你看,这么个外柔内刚的人,居然因为这个都要掉眼泪了,本来,这内宅的事情就复杂一些,夫人这么多年跟着自己在外面也是当家做主的惯了,这一回到京城又成了庶子媳妇,肯定受了不少的委屈,再让她多忍受也是不该,陈远恒下定决心说:“哎,没有法子,只能这样了。好在我要出京,还要准备很多东西,一时半会的走不了,大概还要十天的样子才能出行。这十天,一定能修好一些了。我们就先搬进去住着。事不宜迟,我一会儿就去和父亲说,我们先选个黄道吉日搬家吧。”



  陈文蕙和白氏听了狂喜。



  ps:



  这个是昨天加班码出来的,第二更要等一会儿。
第五十三章 思敏县主
  第二天,陈文蕙本来想坐着车去公主府的,突然有宫侍来传旨,陈文蕙只能和家人一起接旨。结果这个旨意是专门下给文蕙的,特地册封文蕙为思敏县主。



  文蕙一家子都排成一排,包括老太爷和老夫人都在,接圣旨就是这样的,虽然是给陈文蕙的圣旨,但是一家子都要到场,特别是像老太爷和老夫人这样有诰封的,更是要到场了。



  陈文蕙老老实实的跪在那里,天气很冷,还好膝盖下面铺了厚厚的棉垫子。即使是这样陈文蕙还是被冷风吹的头不舒服。这也算了,关键那道圣旨,姘体文的,讲的陈文蕙头脑发晕,楞是一句没有听懂。



  在这种情况下,陈文蕙居然还思想开了小差,心里想,哎,前世可是会几种语言的,最强的是英语,因为经常看韩剧和日剧的原因,还会听一些日常的韩语和日语,可是穿越过来之后,这些外语优势通通没有用了。英语吧,现在还没有船能航行到欧洲。日语和韩语倒是能用了,可是,人家倭国和高句丽,新罗的人都崇拜中原人,争先恐后的学习汉语,所以,在这三个国家做生意,基本上会说汉语就行了。这样,陈文蕙的外语优势哪里还能算优势呢?这已经让人气闷了,现在居然还有这样骈体文的圣旨给自己听,真是比外语都难懂啊。



  正在这里胡思乱想的时候,圣旨已经宣读完毕,陈文蕙本来也不知道是读完了,因为听到大家一边磕头,一边山呼万岁,就明白了,这是结束了。果然,圣旨是读完了。大家都回到了屋里,来颁旨的太监自然有人专门陪着。还有一早准备好的红包给拿。



  陈文蕙和母亲随着大家来到了正房祖父,祖母的屋子。都坐定了,陈召南说:“真是家门幸事啊,我们文蕙都能得蒙圣恩。得到这思敏县主的册封,一定要感恩,对皇上尽忠啊。”



  大家忙应下。



  陈召南接着说:“文蕙啊,你今后一定要注意言行,小小年纪就有了诰封,可是要珍惜的,不能骄傲自满,一定要多学习,谨言慎行。”



  文蕙忙应下。



  大房的人还好,二夫人都要气死了。家里两个庶女正准备进宫,本来贺客盈门,现在可好,风头要被文蕙抢走了。二夫人在心里想,这有什么。自己的嫡女可是侯爵的世子夫人,也是有诰封的,比一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