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质春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蕙质春兰- 第2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文蕙说:“你那个侄子不但人情练达,办事情靠谱,还很有远见,让你花了五百两让那一对父母签了文书,这样省的若干年后,孩子大了,他们去找到孩子,哪怕是打秋风也让人恶心啊。”



  吴丽霞点头说:“恩,简达也是这么说。说起来,我这个侄子和侄女都很聪明。侄女嫁到简家之后,生儿育女,和婆婆公公相处的很好,夫妻也和睦,现在简达的月钱很多,家里过的很好。这个侄子还没有婚配呢。”



  陈文蕙说:“你这个侄子是大侄子吧?现在也有二十了吧?怎么还没有婚配?”



  吴丽霞说:“没有二十,十九了,也是大了,说亲的人很多,毕竟他的父亲可是四品官。可是我这个侄子读书是没有什么天分,习武也只是平平,并没有我大哥的武艺天分。所以,现在也没有什么成就,一直都呆在家里,帮助我大哥打理家里的事务,有时候也帮着我大哥办一些衙门里面的事情。”…



  陈文蕙说:“那你那位婶子长辈,师傅怎么谢她的呢?”



  吴丽霞说:“事情办好了之后了,我给族长封了一百两银子的红包,感谢族长,还给族里捐了两千两银子,给族里置办祭田,将来要帮助族里的贫苦人家。这几项都是我侄子教我做的,我做了之后,不但族长感谢我,族里的所有人都称赞我,对于我独立成家,过继子女的事情都没有议论了。我觉得这个银子花的很值得。我也封了一百两银子给那位婶子,还送了四匹绸缎,两只赤金首饰。结果,那位婶子并没有收下礼物,而是跟我说了一件事情。”



  陈文蕙问:“哦?什么事情?”



  吴丽霞说:“婶子说,她的儿子在家里没有什么事情做,还算是伶俐,家里也只是有几十亩薄田,想着要多些收入好养活孙子,就请我给她的儿子找点事干。听她那个意思,很想让儿子到我的喜铺里面当掌柜。”



  陈文蕙说:“这位长辈提出的要求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她的儿子品行,才能怎么样,我们还不清楚,不如这样,你先让她的儿子到喜铺里干一段时间,就到京城的喜铺来,我们观察一段时间,要是是个人才我另外有重用,要是不堪造就,到时候给他封上一百两银子送回去也就算是对得起他了。”



  吴丽霞说:“我跟侄子商议的是,给婶子的礼物还是给了她,她的儿子,就安排在了德庆的喜铺里了,先是和她说好了的,要是愿意干就要从伙计干起,要是干的好了,就升为掌柜。若是姑娘另外有安排,我就写了信,让他上京城来吧。想来他是很愿意的。”



  陈文蕙点点头说:“行,师傅,你就写了信吧。另外,我还想着和你商议个事情,听师傅这样说了之后,我觉得你那个侄子很聪明,是个人才,不如让他去南洋夷洲岛新光城,给我哥哥帮忙吧,要是干的好了,日后也有个前程。”



  吴丽霞大喜。(未完待续)



  ps:今日两更,明日三更
第一百二十章 好运到了
  陈文蕙说:“师傅先和你大侄子说一下,他要是有意,就让他来见我吧。我还想和他谈谈,看看他有什么想法,愿不愿意到夷洲岛去,愿不愿意建功立业,能胜任什么样的工作?”



  吴丽霞忙答应了,陈文蕙对吴丽霞说:“师傅,现在还是赶紧去看看你的儿子和女儿吧。这两个孩子的衣服,你是在德庆的时候现做的吗?我看还是挺合身的。你们形色匆匆,一定没有多做,不如就把这些事情交给暖玉,让她把师傅那库房里多年都用不着的绸缎都拿出来,给弟弟妹妹们请了京城翠锦楼的人,把四季的衣服都做出来。还有那个吴芬,年纪太小了,不能用什么首饰,我这里有一些小手镯,小项圈之类的给师傅吧。还有我新近得到的宫里的宫花,花样子很好,很适合她戴。她这没有留头的,戴着这种小小的宫花,正好合适。秋碧,你去拿了来吧。”



  秋碧忙去取了来。



  吴丽霞说:“还是姑娘想的周到,那我就收下了。我因为自己是孀居,不注重打扮,以后有了女儿,一定要注意了。”



  陈文蕙笑了说:“弟弟妹妹们跟着师傅,他们没有说什么吗?留恋家吗?继母肯定是不留恋的,但是父亲是亲生的,会不会留恋啊?”



  吴丽霞说:“没有。那天我把所有的手续都办好了之后,在简达和大侄子吴城的陪伴下去了孩子的家把吴军和吴芬接了过来。可怜的两个孩子差不多算是净身出户了,只有身上一件破破烂烂的衣服,什么都没有。我把他们接过去,我大哥在德庆的房子还好好的放着,我就住在大哥的家里,把孩子也带到那里。请了大夫来给他们看病,这一看,才知道。他们两个身上都有很多的伤疤,真是可怜啊。不知道这两个孩子怎么熬过来的。我让厨娘给他们做了软和的东西吃,又叫了翠锦楼的人来给他们做了几套衣服。这样将养了四五天,两个孩子才清醒过来。我还怕他们不愿意离开家,哪里知道,他们都很感谢我把他们带出来,特别是吴军说,他日后就只有我一个母亲了,感谢我把他们兄妹救出来。只是还有个请求。请我去把他家里,去世母亲的几件遗物拿回来。我听了,就带着他们去了我那个堂哥家里,说明了来意,吴军和吴芬找了母亲的遗物,其实也没有什么,就是一个木梳子还有一个木头簪子。其实,他们的母亲留下很多东西,都被继母变卖了,只有这两个东西。是不值钱的,因此才留下来了。孩子要这两样东西,那个继母看到孩子十分想要。而且,孩子都穿着绫罗绸缎的,就起来坏心,说什么都不让我们把这两样东西带走。我没有法子,只有花了五十两银子买了下来。”



  旁边的秋碧和玉带一直都听着没有说话,这个时候再也忍不住了,惊呼:“天啊,怎么不去抢啊?那个梳子是金的吗?金的也没有这么贵,就是我们金玉堂的白玉梳子。象牙梳子也没有五十两这么贵啊?”



  吴丽霞说:“当时,吴城一听要五十两。就立刻和我说,不要这两样东西了。还拉着我要往外走。只是吴芬小一些,很珍惜的抱着梳子,不愿意走。吴城说,他妹妹这几年都想母亲了,都是抱着梳子睡觉的。”



  陈文蕙听到这里,忍不住也留下了眼泪,说:“既然这样,五十两也不贵。”…



  吴丽霞说:“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就花了五十两银子买了下来。这两个孩子拿到了那两样东西,连父亲的脸都不愿意看,直接就跟着我走了。”



  陈文蕙说:“不是孩子们不孝顺,是这当父亲的太没有人性了。’



  吴丽霞说:“我也是这样说。我觉得这两个孩子太可怜了,以后,跟着我,我一定是他们如己出,吴军我要教导他武功,还要给他请先生读书。吴芬,我就没有法子了,要不等她大一些,懂事了,带到府里,学一些女红和管家的技巧吧。反正我就这么两个孩子,是不怕花钱的。”



  陈文蕙说:“师傅对于吴军的安排很好,这请教书先生的事情,回头我叫父亲给你找一个好的西席,这些好的西席,没有父亲这样的官职的人出面,光是用钱时请不来的。至于武功,这个就不用我管了,师傅自己就能教导好了,做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最好。至于吴芬,我建议,师傅请两个师傅给她,一个是请一个女先生教导她一些琴棋书画的功夫,一个是请一个绣娘,教导她简单的女红针织,再大一些还要请府里的厨娘教导她怎么做饭。反正师傅也不怕花钱,最好能把孩子培养的好,出色,将来说亲的时候也好一些。十岁以后,再来府里,叫陈才家的教她怎么管家,到时候,我母亲也能指点一下。”



  吴丽霞高兴的说:“姑娘这样安排的好,就这么做了。只是要麻烦老爷和夫人了。”



  陈文蕙说:“我们本是一家人,哪里分彼此,这点小事就不要说谢谢了。”



  吴丽霞说:“原来京城还有女先生专门教导琴棋书画的啊?”



  陈文蕙说:“京城这么多贵女,要是没有女先生教导她们学琴棋书画,她们一身的本事从哪里来啊?这个你放心,我母亲知道的最清楚,交给母亲办,她一定能给你找一个好的。”



  吴丽霞很满意的回去了。



  吴丽霞把这个事情回去和侄子一说,吴城心里顿时活泛起来。其实,吴城很有头脑,小时候家境一般,所以,他很早熟,再加上,父亲常年不在家,就没有学成上乘的武艺,后来,父亲当官了,虽然请了教书先生,教他和弟弟们读书,但是,他已经过了年龄了,也没有这个天分,只能说是认识字而已,考秀才,考举人的,是不要想了。



  再后来,因为姐姐的婚事,父亲和母亲闹了意见,父亲为了他们兄妹几个的关系,并没有休他的母亲,但是续娶了二夫人,府里一切事情都交给二夫人打理。二夫人开始待她们还好,但是后来,二夫人有了自己的孩子,对严氏所生的这几个孩子就不好起来。吴大山自然是宠爱小妾和小儿子多些,对于这些严氏生的孩子渐渐的也看不上了。



  严氏一贯的凶悍,但是得不到丈夫的支持,又被婆婆小姑子嫌弃,她孤掌难鸣,不是二夫人的对手,也没有法子帮孩子们,自然是后悔不应该当初那样对待自己的亲生闺女。但是后悔已经晚了。



  好在孩子们都很快长大,二夫人虽然不喜欢他们,但是想虐待他们也没有法子。吴城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作为家里的长子,文不成武不就,想要改变家里的情况,也为弟弟妹妹们谋得一个好的出路,但是有心无力。这一次,因为姑姑要过继孩子的事情,父亲让他跟着去办事,把这个事情办得很好,姑姑很高兴,给了他很多好东西,比如说,绸缎,银子之类的。…



  他也没有推迟,毕竟是自己的亲姑姑,长者赐不敢辞。可是,他家里本来情况就还好,毕竟是官宦之家了,父亲虽然不太喜欢他,在银子上还没有短过他的。所以,他也没有把这些东西看的很重。



  现在,姑姑突然对他说,陈家的大姑娘,觉得他很有办事能力,要举荐他去新光城。新光城他比别人都清楚,毕竟,父亲可是陈远恒大人的心腹,所以,从海贸开始,他就在关注,知道的消息也多一些。对于新光城,他早就很向往了,那是个新地方,机会多,他早就像去碰碰运气,说不定能成就一番事业呢。只是,他父亲,不舍得让孩子去这么远的地方,这个事情就这么搁置了。



  现在,陈姑娘突然这么说,他一定可以去新光城。而且,还不是去那边碰运气,陈姑娘这么说,一定是给他在新光城安排个职位了,这不是就出仕了?新光城的城主可是陈姑娘的大哥,陈文俊啊,而且,皇上还说了,这个新光城的城主位置要给陈家世袭,也就是说,新光城可就是陈家说的算。陈文俊本来就是自己父亲的弟子。凭着自己父亲的面子,自己父亲又是陈远恒大人的心腹,又是陈文俊的师傅,一定能照顾自己的。何况,这还有陈家姑娘的推荐。



  陈家这个姑娘就是姑姑的弟子。姑姑能摆脱过去尴尬的处境,有现在的地位,优渥的生活,都是托了陈姑娘的福气。陈姑娘在陈家的地位很高,听说这个海贸,还有这个新光城都是陈姑娘弄出来的,也不知道一个小姑娘怎么这么有本事,但是陈姑娘在陈家地位超然是一定的。所以,有了陈姑娘的推荐,陈文俊一定会重视起来的。要是自己能在新光城站住了脚,就能把母亲和弟弟妹妹们都接过去,这样就摆脱了在家里的尴尬地位,母亲也不用每日生气,弟弟妹妹们,也不用和二夫人生的子女们斗气,争东西,这样大家都能过上好的生活了。看来,自己的好运到了。(未完待续)



  ps:看在我这么勤奋的份上,请给票票吧。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为了未来而奋斗
  吴城先去请示了父亲,把姑姑的话和父亲说了一遍。父亲本来是跟着陈远恒在外面为着春耕的事情忙乎的,因为有事情,陈远恒差遣父亲先回来京城办一些事情,所以,正好在家。



  吴大山听了儿子的话,很是高兴,语重心长的说:“城儿啊,父亲早年在外奔波,使得你们几个兄弟都错过了读书,练武的最好时机,这才使得你们几个高不成低不就,还好,后来,我到了陈府当了教导公子们功夫的师傅,这才有了稳定的收入,能安定下来,给你们几个弟兄送去学堂,后来,陈大人重用我,给了我官身,这官职是越来越大,家里的情况也是越来越好,就给你们几个弟兄都请了西席在家学习。你几个弟弟还好,刚好赶上开蒙,现在读书读的还不错。唯独你,父亲很是亏欠啊,耽误了最好的时机,又要在家里帮助姨娘料理家务,生生耽误了。可是,我是知道的,你们弟兄们里面你的天资最好,为人周到,有脑子。所以,为父更是担心你将来的前途,曾经想过,若是实在不成,将来分家的时候就把家业多留一些给你,最起码让你做一个富家翁。现在好了,文蕙姑娘给你安排前途,要是能跟着大公子好好干,将来说不定比为父的官职还要大些呢。这才是长子,撑门立户啊。”



  这番话说得吴城有些哽咽,这么多年的委屈仿佛一下子都到了面前。因为错过了开蒙,吴城文不成武不就,看着弟弟们每天都有进步,吴城作为哥哥,能不心里着急吗?可是,他是家里的长子。因为母亲被父亲关在院子里,不能照顾家务,家里这些年骤然富裕起来。训练仆人,人情往来。置办产业,管理产业,照顾弟妹,照顾年迈的祖母,这很多事情都要他来打理。虽然有姨娘帮忙,但是那个可不是她的母亲,而且,姨娘这几年也生了孩子。家里人口多了起来,事情更多了,姨娘自从有了孩子,不但不帮着他了,反而处处制肘,吴城在家里待得很是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