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质春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蕙质春兰- 第2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能固宠啊。没有后宫的支持,没有皇帝的支持,齐王哪里能是晋王的对手。还有,皇贵妃那个手段是多厉害啊,你这几年是没有在京城待,我是知道的,皇贵妃真的是个人物,万贵妃绝对不是她的对手。有皇贵妃支持晋王,那晋王还不胜出?”



  韩氏忙说:“其实,媳妇也是这么想的。还是跟着晋王保险。再说一下个人的能力,你看晋王的功绩,救灾,总管江南,每一件事情都办的漂漂亮亮,齐王呢,多花了朝廷那么多钱,还弄得怨声载道的。这能力上就差了很远。”



  赵夫人点点头



  韩氏说:“既然我们选了晋王,那对崇义就要多拉拢了,天下谁不知道,晋王最为信任的就两个人一个是柳敬原大人,一个是我们家崇义啊。”



  赵夫人顿时又呃住了,怎么现在什么事情都要靠着这个庶子啊?什么时候,这个庶子已经成长为她拿捏不住,还要依靠的人物了,真是憋气啊。(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三章 愿望
  赵崇义处理了一下自己的事情,就出来门,去了晋王府,这个时候,晋王已经下了衙门了,估计柳敬原也在等着他。



  等到赵崇义到了晋王府的时候,果然,柳敬原和晋王都在书房等着他呢。



  柳敬原打趣赵崇义说:“怎么样,这一次,你们西北军领粮饷物资,便当吧?还不快给晋王送上一份礼物,感谢晋王殿下?”



  这本来是打趣赵崇义的话,刘演也笑眯眯的听着,虽然岁月流逝,这几年他们也没有和赵崇义一起,但是这份兄弟之情,刘演和柳敬原都没有变。



  刘演和柳敬原以为赵崇义一定会飞起一脚踢柳敬原,笑骂他的,柳敬原已经做好了闪躲的准备,刘演已经准备帮助柳敬原抵挡了,可是,让他们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赵崇义整了一下衣冠,慎重的向柳敬原和刘演一拜。



  柳敬原和刘演都愣住了,刘演的脸也冷了下来,柳敬原有些不好意思:“恩,那个是和你开玩笑的,你干嘛当真呢?”



  赵崇义说:“我知道你是开玩笑的,可是,我是真心感谢你和晋王。你们没有去过西北,不能想象在那里生活有多么艰难,那可是苦寒之地,我们不是在那里生活,我们是在那里打仗,昨天还一起说笑的好兄弟,第二天可能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你们能想象那种感觉吗?那个人没有父母亲人,朋友妻儿啊?但是,他们抛家弃子来到西北打仗,最后马革裹尸还是好的,大多是抛尸荒野啊。这种情况下,我们每次要后勤物资都还无比艰难。层层盘剥,能到了我们手里的都是陈粮,发霉的粮食。给的军饷从来没有够数过,给的抚恤本来就不多。层层盘剥之下更是快没有了。没有一次能这样的顺利,给的粮食都是颗粒饱满的好粮食,给的军饷,赏赐都是足额,给的银子都是足色的。我这一拜是代西北的将士们谢谢你们的。”



  说到后来,赵崇义虎目中含着眼泪。刘演身上的冷气更重了。柳敬原摇摇头说:“朝廷中充斥着贪官污吏,这个已经不是新闻了。”



  刘演一双手赚的紧紧的,冷声说:“朝廷花了俸禄养着这些官吏。他们不想着给朝廷出力,给百姓造福,只是想着如何加官进爵,如何多赚钱,多贪污受贿,还有,他们层层盘剥,不顾大局,他们结党营私,阳奉阴违。如果我能当政。一定要改革吏治,要不,这样下去。这个大楚朝,危矣。”



  柳敬原说:“是啊,百姓食不果腹,朱门酒肉臭啊。大楚朝贫富分化太严重了,大户人家的银子多的都发黑,发霉了。贫苦百姓家里没有隔夜粮啊。大户人家的田产阡陌相连,普通百姓没有土地。还有朝廷的官员,都是想着怎么加官进爵,结党营私之徒。不但一般的官员如此,就是三皇子。二皇子也是这样。三皇子把持着吏部,根本不看官员的能力。有没有给百姓办事情,有没有贪污受贿?光看哪个官员投靠了他,给他送礼了。凡是他这一派的官员都给考评优等,凡是不给他送礼的,都要贬斥一番,甚至降职远调的。而二皇子更是离谱,他把持着户部,不但不想法子为朝廷出力,反而把户部当成了他的钱袋子,大肆的从里面用各种名目盘剥钱财,他都这样了,下面的官员还不有样学样。弄得我们兵部今年的钱都没有够,我们晋王去和他协商几次了,都被他用大哥的名头给压了下去。气死个人。”…



  赵崇义两眼喷火,说:“这样乱,他们不怕被皇上知道吗?”



  柳敬原一撇嘴巴说:“三皇子可是精明的很,仗着母妃受宠,就是惹了皇上生气,也自然有万贵妃给他打圆场,他自然是不怕的。至于二皇子,他的生母倒是不受宠,可是他也是个聪明的人,他得到的钱,并没有自己全用,分了一大部分给了齐王,这样他出了事情,齐王自然不能不管,万贵妃还是要替他兜着。”



  赵崇义冷笑一声:“看到了吗?朝廷的内乱是始于宫廷的,要不是宫里这样,朝廷的大臣能结党营私吗?天下能这么乱吗?”



  刘演冷冷的说:“内宫乱,是由来已久的了,先前是王皇后和万贵妃斗争,朝廷的官员们都无心朝政,光是想着站队了,有皇后派的,有贵妃派的。现在又分成两下的,有皇贵妃派的,有万贵妃派的。”



  赵崇义看看刘演说:“皇贵妃还不是你这一派的?不过,你比那两个皇子可是好多了,最起码,你到了兵部之后,办了许多的好事。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这么痛恨这样的吏治,这样痛恨现在的宫廷,有朝一日,你要是成了大事,你的宫廷是什么样的?你的朝廷是什么样的?”



  刘演愣住了。柳敬原心里捏了一把汗,虽然他们三个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死党,情分非比寻常,但是,现在刘演已经不是往日那个不起眼的庶出皇子了,他已经是皇位候选人了,威势日渐重,现在柳敬原在他面前都不敢像以前那样随便说话了。也就是赵崇义,他一向就是这样的耿直性格,现在还这样说话,也不足为奇,但是柳敬原不知道怎么样,心里有些虚。



  刘演冰冷的脸突然笑了起来说:“阿义,我们虽然分别经年,但是你还没有变,还是我的好兄弟。”



  赵崇义说:“若是你是晋王,我自然不说,要是你是我的好兄弟老四,我这些话不吐不快。你府里乱象已有了,你要是用点心,自然明白。不用我说。”



  柳敬原没有说话,只是眼看着刘演。刘演倒是笑了说:“阿原,你是不是早就想说这些话了?这一次阿义这么说了,你是不是心里很痛快?”



  柳敬原嘻嘻笑了:“被你看穿了,你原来什么都知道啊?”



  刘演冷冷一笑说:“你们都是我的好兄弟,这才这么直接说的。其实,我自己府里的事情,我能不知道吗?府里本来是王妃最大的,王妃是什么样出来的,陈家的嫡女啊?能不为了陈家打算吗?王妃任用的人都是和陈家有关的。为了她的母亲王夫人,她还用了很多王家的人。我本心是不愿意的,可是,这能由着她,还要支持她,因为她把陈家拉到了我的阵线上来,因为她还具有王家血统的缘故,王家现在见到前太子不可能翻身了,现在想要转到我的阵营中,这个事情敬原是知道的,我们还在私下里谈。要是王家也能支持我,那我的胜算就更大了。除了王妃,还有白侧妃。白侧妃身后是白家,因为白侧妃的缘故,现在白家大力支持我。你们是知道的,白家手中的军队力量是四家中最强悍的。父皇也很顾忌。还有就是马侧妃。她可是代表着父皇啊。她的亲祖父就是父皇的奶哥哥,父皇这一生中最信任的人,我能慢待吗?而且,她还能为我拉拢许多江南的官绅,马季在江南经营多年,是白经营的吗?这些有位份的都不说了,就算是那些小妾们都是有用途的。比如说王姨娘,她身后可是王家的银行,我们不用贪污受贿,因为我们的资金充裕,有银行作为后盾,哪里用的着那些朝廷的钱?还有李姨娘,糊涂的很,可是,怎么办呢?她出身书香世家李家,她家里是开书院的,桃李满天下,读书人中地位极高的,我为了今后的名声也要忍着啊。你看看,我都成了什么了?”…



  柳敬原听到这些蔚然一叹说:“哎,你倒是清楚的很,可是,还不如不清楚呢?越是清醒,越是可怜啊。”



  赵崇义本来对刘演很气愤的,听了刘演这番话,突然觉得刘演很可怜,这妻妾满堂的,是福气吗?是享受吗?这样,说难听的,不就是出卖自己的身体取悦女人,换取势力吗?这哪里还是堂堂的皇子,金枝玉叶,天潢贵胄,这简直比青楼女子还可怜啊。



  刘演苦笑一下说:“因为府里这些女人们都势力庞大,所以谁都不让着谁,斗争能不激烈吗?也就是我压着,又从来不专宠一个,这样才没有酿成大乱。可是,我不辛苦吗?喜欢的人不能放在脸上,不喜欢的人还要装出一副情深的样子,哼,我都成什么了?”



  赵崇义和柳敬原都沉默了。



  刘演说:“一切都是因为我母家不强的原因,其实,就算是母家强的,比如说父皇,他母家可是李家。当年,李家的实力比现在的白家还要强些。可是,他怎么样呢?当太子的时候,还不是纳了四家的女子进来当了良娣,真正喜欢的宠妾,被逼着亲手处死。这是怎么样的无奈和心痛啊。”



  赵崇义说:“哎,皇家的事情太复杂了。眼下逼于形势,也只能这样。可是,老四,我可是提醒你了,你将来要是成就大事,不要忘记我们幼时的心愿,我们是为什么才这么努力的,我们是为了那些可怜的百姓,为了让他们能过上吃饱饭,穿暖衣的日子。”



  刘演严肃的说:“这个怎么能忘记。我平生两大愿望,一个就是报仇,母仇不共戴天,一个是要让那些可怜的百姓能过上好日子。”(未完待续)



  ps:求收藏,求订阅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防
  赵崇义和柳敬原看看刘演不由得问:“母仇?我们怎么不知道?”



  刘演冷冷一笑:“这个你们不用管了,我已经和一个人达成协议了,这些在我成就大事的时候,自然就能如愿了。”



  赵崇义心里想,这个一定是宫廷秘辛了,哎,也是个可怜的娃啊。



  刘演接着说:“可是,自从我到了江南,成为了三省巡按,见多了民情,才觉得,这要达成我们的心愿太难了。现在贫富差距这么大,我们的大楚的国土就只有这么多,土地都掌握在富商,官员们的手里,百姓们手里没有土地,就是推广了新种,我看也难以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啊。”



  柳敬原说:“你以为这个问题,皇上不知道吗?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赵崇义心中一动,就不由自主的把当初陈文蕙说的那一番话说了一遍。



  刘演和柳敬原楞了一会儿,柳敬原大笑着说:“文蕙果然是奇才,不得不说,她说的很有道理。其实,这些事情,我们在江南都已经亲身体会过了。江南的地也少,大多掌握在地主手里。这些地主,有的是官员,有的是小家族,有的是富商,还有直接就是老百姓,勤劳能干,省吃俭用,几辈子攒下来的。这样的土地,你怎么能说人家不好呢?可是土地都掌握在这些人手里,自然百姓就要饿肚子了。后来,海贸开始了,陈家因为陈远恒大人管着湖州一地,所以,他们最早开始劝说百姓去海外。那些第一批去的,有的去了倭国。有的去了夷洲岛。去倭国,夷洲岛的百姓们经过这么两年,都多少赚了钱了。他们又回到江南。把亲戚朋友都接过去生活。那些百姓们说,到了海外。地广人稀,土地很多,不过,大多是没有开垦的荒地,只要是跟银行借贷,度过了第一年的开荒期,第二年就能打下许多粮食,不但能还贷。还能开发更多的土地,,有的家里情况好的,带了银子去的,不用借贷,直接开发,还能买下奴隶,或者雇人进行耕种,第一年过去,第二年就能发财。我认识一个小地主。家里只有四百多亩地,其实生活过的也算是可以了。可是,他贪花好色。娶了几个小妾,自然花销就大了,偏偏生的都是儿子,这儿子一大,他发愁了,四五个儿子,要是一分田产,那他的家业就不能是四百多亩,就变成一百亩。甚至更少了,眼看着祖产要变少。而且,嫡出的儿子不愿意。不想分薄家产,闹得很厉害。他没有法子,正在焦头烂额的时候,听说陈家招人去南洋,就拿出一些钱,给那四个庶出的儿子,每人一些钱,还给了一些仆人,打发这些儿子们去了夷洲岛。这几个儿子,在夷洲岛,又是买地,又是雇人种地,还有他们自己带的家人也种地,这么两年下来,前一段时间,我听说,他们家的那几个庶出的儿子们都有钱了,要回家带着自己的姨娘回去夷洲岛享福呢?弄得老头老了反而没有小妾了。”



  刘演和赵崇义笑了起来。



  柳敬原说:“也是那几个庶出的儿子们,平日里人头熟,接触银行比较多,因此,到了夷洲岛,不但用了老爹的银子买地,他们还大胆的贷款买地。这样起步都比别人快些,两年下来,已经每人都有二千多亩地的大庄子了。其中那个老三更是精明,已经有了三千多亩的土地,还在新光城贷款买了一个铺子,坐着生意,日子别提多红火了,把嫡出的大哥远远比下去。真正是衣锦还乡,把那个嫡出的大哥臊死了。老头一来高兴,儿子们都出息了,二来也犯愁,现在姨娘们都靠着儿子比他还有钱,自然不把他这个糟老头子放在心上,弄得他都没有人伺候了。”…



  刘演也笑着说:“这样的事情,在江南的时候,经常听说的,那些最先富裕起来的人,经常回到乡里来,一来衣锦还乡,二来,带去更多的人,现在江南的地价弄得都降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