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质春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蕙质春兰- 第2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桂二咧嘴一笑说:“每个人都不多,几百钱,但是她们都让我捎回来。我就捎回来了。这都是郡主开恩,说是这一次有一批很急的活计,她们都是会一些针线活计的,所以,不但学徒期的每个月二百个大钱照发,还给了工坊里面普通绣娘的工钱,每个月四百个大钱。这不这些妹妹,姐姐,嫂子们,大多是留下一百个大钱用,剩下的五百个大钱都捎了回来了。”



  村长娘子耳朵最尖,一听就忙忙的跑出来说:“哎呀,这当学徒。管吃管住的。家里省下一个人的嚼用。还能得二百个大钱?现在在工坊里面干活,每个月就能有四百个大钱?”



  桂二笑着说:“是啊,婶子,听说这只是普通的绣娘的月钱,要是三个月之后,经过府里的考核,水平好的,月钱还要高呢。听说,有一个月六百的,有一个月八百的,最高的一个月都有一两银子呢。”



  村长娘子倒吸了一口凉气,说:“天啊,这么好啊?怪不得镇上那些人都希望自己家女人能进工坊做工啊。老头子,都是你不好,我早就说了,要我们家闺女跟着去学,你偏偏不让。你看看?”



  村长看着当着桂二的面,村长娘子就这样埋怨他。让他面子上下不来,顿时整起来脸说:“爷们说话,娘们别插嘴。快进厨房去。”



  村长娘子看看桂二,瞪了村长一眼,不情不愿的去了厨房。



  村长等村长娘子走了才对桂二说:“桂二啊,你说的都是真的吗?”。



  桂二忙说:“这还能有假吗?”。



  村长说:“我听说,这工坊要求很严,普通的绣活水平根本就进不了工坊的,她们都是普通庄户出身的,要是三个月之后考不好怎么办啊?”



  桂二笑了:“大叔,你就放心吧。您老也看看她们是跟着谁去学?普通的绣娘都是自己在家里摸索的,哪里有人教导?或者就是自己的娘教导一下了。可是我们村这些人,可是大部分都是我姐姐亲自教导。就是准备暂时留在京城的,也是宫里出来的绣娘们来教导的。这些绣娘们可是大楚最好的绣娘了,普通那些王公贵族家里的绣娘们都比不了。她们还教导不出来?”



  村长恍然大悟说:“这个倒是,我倒是听说过,名师出高徒。”



  桂二得意的笑了说:“大叔,还是麻烦你通知一下,我也要急着回家呢。”…



  村长忙送桂二出门。刚进屋,村长娘子就迫不及待的从厨房里出来,上去就揪村长的胡子说:“都是你这个老不死的,说什么不舍得闺女出远门,还说,闺女都已经十四了,要是去了南洋,回来都快二十了,怎么说亲?你看看,人家赚了多少的钱?要是咱家闺女每个月能有一两银子的月钱,不哪怕是六百个大钱呢?这一年就是多少?那里是管吃管住的,哪里会花钱?这几年下来就能存下来多少,我们闺女要是有十两银子做嫁妆,别说二十,就是三十了,这亲事也是挑着找。”



  村长一想,自己家娘子说的很是。不由得沉默了。



  村长娘子一看,就知道自己家老头子心动了,忙趁热打铁接着说:“要是一个月一两银子,那几年下来,都能有几十两银子,上好的田都能买上两亩了,有两亩田作为嫁妆,别说是嫁人,就是上门女婿都能找来。”



  村长更是心动了说:“要不,我跟桂二说说,看看还能不能把我们大妞儿,二妞儿都送过去?这样吧,你先和孩子们说说,我先去各家各户通知一下,一会儿去桂二家里。”



  这边村长家里做了决定。桂二却才到家。一进家,桂老头和桂婆子就忙接着儿子:“老二,你怎么回来了?”



  桂二说:“姐姐们让送她们的工钱回来。”



  老两口吃了一惊:“这前几天才回来送银子,这怎么又送上钱了?”



  桂二把原委说了一遍。正说着,桂大也回来了,忙问,桂二又说了一遍。等桂二说完,还从身边拿出来一个大袋子出来,原来是藏在桂二的袍子里面。桂大一入手,十分沉重。



  桂二说:“可累死我了,这可不是全是我们家的钱,这可是村上那些人的钱。我们的在这里。”



  说完拿出一个小一点的袋子,不过也是很沉重,桂二说:“这五百个大钱是嫂子的,这五百个是三妞儿的,这五百个大钱是二姐的,这还有我家那个的,也是五百个大钱。还有大牛哥姐姐家的闺女的,还有嫂子娘家妹子的,都是五百个大钱。”



  桂大看着这五百个大钱脸上都是笑容说:“那我就收起来了。这可是好了,这才几天就赚钱了。要是我们将来也能学个什么手艺多好,这样也能赚钱,要不,不是给娘儿们比下去了?”



  桂二说:“可不是,我看着姐姐妹妹们都赚钱了,我们几个大男人反而没有什么长进,心里难受。帮助我伺候大牛哥的婶子就和我说,等到我们去了南洋,这有的是机会可以学。因为郡主新近招收了几百个各行各业的工匠,都想收徒弟呢,我们不如也选一项学,这样将来也能有月钱拿,岂不是好?”



  这话桂大喜欢说:“这个消息当真?可是我们都没有学过,不知道师傅愿不愿意收我们啊?”



  桂二说:“怎么不当真,那个婶子当家的是郡主府里的马夫,就是当初来接大姐的那个,在府里消息很灵通的。我想了,我以前农闲的时候,去给镇上的木匠家里帮过工。家里的板凳,桌子不是就是我自己做的?我就去找木匠师傅,跟着学,只要肯下功夫学,还能学不好嘛?”



  桂大眼睛一亮说:“是啊,我怎么没有想过,不知道,有没有篾匠师傅,这样的活计算不算是工匠?”



  桂二说:“我早就打听了,有篾匠师傅,大哥你不是很会编东西吗?家里的锅盖,筐子都是你编的,农闲的时候,你编的筐子还拿到集上卖的?”…



  桂老头这个时候说:“可是我们已经准备去南洋买地种了,你们都去了做工,我们买的地谁种呢?”



  桂二说:“这个我都想好了,我们买的地还有大牛哥呢,本来这钱也是大姐的钱,我们怎么白白的要呢?大姐这也要成家了,难道我们就看着他们一点家当都没有?我们自己的家产还是要靠着我们兄弟自己赚来才好。再说了,大姐这么多年来照顾这个家的还少吗?要不是大姐进宫,我们兄弟几个说不定都饿死了。大姐进宫,爹娘得了银子,养活我们几个都不说,大姐还每年都给家里稍银子,解决了我们家多少难题啊?现在要成家立业了,我们难道还要伸手管大姐要吗?”。



  桂老头点点头说:“你们能这样想,也算是对得起你们的大姐,我们家亏欠你大姐太多了,这五百两银子是应该给你大姐当做置办家业的钱。可是,你大牛哥有伤,怎么干农活啊?”



  桂二笑着说:“郡主找的那个大夫真的是很厉害,之前,大牛哥一受伤,我们就找了镇上最好的大夫医治,可是,那个大夫就说是治不好的。郡主家的这个大夫太厉害了,这才几天,大牛哥已经可以下地走路了,这样他基本上能照顾自己,我才敢回来的。再过几天,到了大姐出嫁的时候,大牛哥一定能好好的行走了,只是伤势还是要养着,怎么都得三个月以上,才能恢复过来。我们在城里,可享福了,大姐现在每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就给我们雇了一个婶子专门给我们做饭,浆洗,还天天都买肉吃,买骨头炖汤。我也跟着沾光了。”



  桂老头和桂婆子一听可是高兴,本来最担心就是大牛的伤势,怕大女儿将来嫁给一个残疾人,这回不用担心了,大牛的伤势好了,这真是天赐良缘,大牛的人品,对大妞儿的心意,他们老两口都是很满意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七章   自己创业。



  第一百九十七章   自己创业 ,



  
第一百九十八章 充满希望的未来
  桂二接着说:“对了,大姐说,因为她差事办的好,把村里这么多女人都拉去郡主府里干活,还有这么多愿意去南洋的,所以,郡主给了她赏赐,将来大姐成亲的时候,就住我们现在住的小跨院,一切嫁妆都是郡主的。这几天,虽然大姐在工坊里面没有回来,可是喜铺里已经有人来了我们的院子,量了屋子的尺寸。还说,我们什么都不用准备,一切事物,家具,脂粉,衣服,都是喜铺里准备好的。”



  桂婆子一听可是高兴坏了,忙问什么是喜铺。桂二解释了一遍。桂婆子更开心了说:“这个铺子倒是好,可怜我们庄户人家的闺女哪里有什么嫁妆,出嫁的时候,能带上一对银手镯都是不容易的,更不要说,还有家具,脂粉,衣服之类的了。对了,我年轻的时候,曾经看过镇上,大户人家的娶媳妇,那个叫热闹啊,光是嫁妆就有七八抬,什么都有,床啊,桌子啊,连脸盆,锅碗都有的,哎,闺女进了婆家,一辈子都不用用婆家的东西,这能受气吗?没想到我们家大妞儿也有这么一天。”



  桂二说:“娘,大姐现在是在郡主家,郡主赐了名字,你不要再叫大妞儿了,要叫玉霞。”



  桂婆子一听,忙笑着说:“是是,还是玉霞这个名字*万*书*吧* 。nSb。OM好听。哎,我和你爹都不识字,给你们都没有好好取名,要是你们也有个名字就好了,比桂大,桂二的强。”



  桂二说:“等到我们进了府。能跟上师傅学本事。自然会有名字的。”



  说到这里。桂老头说:“你们还真要学手艺去啊?大牛就算是好了,当初大夫也说了,不能干重活,他一个人怎么干的完五百亩甚至是一千亩的地啊?”



  桂二说:“这个爹你就别担心了。郡主这一次去南洋,还有很多奴隶跟着去,到了南洋就会发卖给买了地的人,我们有银子,还怕雇不着人干活吗?到时候。大牛哥只要像城里大户家的管家那样,专门看着人干活就行了,累不了的。一个人别说是管着一千亩的地,就是一万亩都能管得了。对了,忘记和爹娘说了,大姐说,郡主除了给她嫁妆之外,还给她压箱底钱一百两呢,加上之前郡主给的安家费,就是六百两。足够大牛哥买地种,买人干活的了。”



  桂婆子楞了一下说:“郡主怎么这么有钱啊?玉霞这下子是投到了好主子了。你们也要记住郡主的恩情,既然要去学艺了,就要好好学,将来给郡主帮忙。”



  桂二看父母这是答应了,也很高兴,桂大则是在盘算着将来的事情,桂二说:“大哥,家里的事情都安排的怎么样了?要是安排好了,你跟着我一起去城里吧,我们要一起拜师去啊,一般人不收,到时候,我们让大姐帮我们说说情,那些工匠家里也有女人,也想去大姐那里学绣活,一定愿意收我们当徒弟。”



  桂大一听还真是,这有手艺就是好啊。桂大说:“我们家有什么好收拾的,又没有地,我们佃的地,已经种了庄稼了,快能收割了,干脆也不要了,交给大牛哥的姐姐和姐夫,我们家欠大牛哥这么多,这样也算是还一点。还有就是这个院子,我也不想卖掉,毕竟是我们新盖好的,再说了,乡下的房子能卖给谁去。就一并交给大牛哥的姐姐,让她帮我们照看一下了。住在这里也行。大牛哥姐姐一家子都搬了回来,听说,大牛哥把祖上传下来的二亩地给姐姐了。这样大牛哥姐姐就一家子都搬回来,有地方住,有田种不是很好嘛?”…



  桂二一听挺高兴说:“大哥这样安排的是,这样我们干脆就都搬走吧,带上侄子和侄女,大姐的那个院子可以住很多人呢。我们两兄弟都做工,爹娘可以带孩子,姐妹们也做工,说不定比在家里种地赚的钱还多呢。还有,大姐这婚事还有几天就到了,到时候,我们爹娘还不得到?不如早去算了,还能照顾大牛哥。”



  桂大和桂老头还在思考,前面已经传来了敲门声,一家子只好不商议了,开门一看,原来是村长带着村民们来了。桂二忙把各家的钱给各家,还把原委说了一遍。这些村民来的时候都存着疑惑,这才上城多少天,怎么就开始发工钱了?但是,他们虽然不信,但是村长叫来,还是来了,没有想到,来了真的领到了钱,都很高兴。



  这下子,大家的话匣子可是打开了,都七嘴八舌的问桂二城里的情况,郡主府里的情况。这些女人们做活的情况。桂二这么多天在城里住着,因为大牛的伤势一天天的在好转,做饭,浆洗又有人做,所以,桂二其实很闲,一闲下来,桂二一个青年人,自然是开始各处转悠,自然也多了一些见识,这时候乡亲们问,他也打开了话匣子,说了起来。



  这一说一下子就到了天黑,大家要回去吃饭了,这才意犹未尽的走了。等到他们走了,桂二才发现,村长并没有走,忙问:“村长大叔,你要留下来吃饭吗?”



  村长有些不好意思,说:“屋里你婶子都做了饭了,我就是问一件事。”



  桂二忙问:“大叔,什么事情,你问吧?”



  村长说:“我就是想问,我家闺女你也认识的,都十四了,本来也会针线活儿,我和你婶子想把她也送去跟着你姐姐学徒,可好?”



  桂二说:“这个我可是做不了主,我过两天就还回城里,到时候,我问问府里的管事,还有我大姐姐,我大姐姐现在也是府里的管事了。只是你们家我那个大妹子,她能去南洋不?留在京城里的人手差不多都招够了,就是去南洋的人手还缺。”



  村长忙说:“愿意去南洋。麻烦你回城的时候跟你姐姐说说啊。”



  说完忙告辞回去了。



  村长回去之后,一家人又商议了一下,吃完晚饭,决定还是过上两天,把家里的东西都打好包,交代给大牛的姐姐家,就一起带上孩子去城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