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质春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蕙质春兰-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白氏抿嘴笑了:“好把,就从现在教吧。陈材家的,你先记下,要给胡夫人买两个贴身的丫鬟,要十五岁左右的,这么大的,刚好能做活了。要干净利索的,会针线的。还要买四个小的丫头,充当二等丫鬟。姐姐,你现在身边没人用,先要两个来了就能做活的,好伺候你,但是这样的忠心度和能力还是赶不上自己调教出来的,所以还要四个小的,从小教起,这样,过几年你的两个一等的放出去,这四个这好接手,就能当大用了。”



  这番话把胡氏说的连连点头。



  白氏又说:“给明珠姑娘买四个小丫头,最好是和明珠姑娘年岁相当的,这样从小调教起来,将来就能当陪嫁丫鬟。”



  明珠立刻脸通红起来。胡氏听了却十分高兴。



  白氏又说:“还要一个浆洗婆子,一个针线婆子,姐姐,这个浆洗婆子只是给你们娘儿两个洗的,针线的也会一样。至于下人们,就让他们自己做。”



  胡氏点点头,陈材家的早接过了红鲤递来的纸笔刷刷记着。



  白氏又说:“还要买一个厨娘,一个马夫,还要粗使婆子要两个,是给姐姐你院子里做一些粗活的,这两个要力气大的。还要两个小厮,七八岁的,就行,可以先从小儿调教。还要请一个护院,因为姐姐家里人口少,院子小,用不着太多护院。”



  白氏喝口茶,想了一会又说:“至于管家的人选还真不好买,人市上的用着可不放心呢。左右先这样,日后碰上好的再说。”



  胡氏点点头。对陈材家的说:“劳烦你了,待会儿你跟着我去我院子里拿钱。”



  陈材家的忙说不敢。胡氏又说:“可是等人买回来后,我却不会调教怎么办啊?”



  白氏说:“这个好办呢。你的房子现在也不能住呢,你暂时还是住在我这里,人却先买回来就一起和我家的下人一块儿调教。其实,我府里现在事务多,之前好些好的都放出去了,弄的我和蕙儿都没可用的人了。所以我们也刚刚买了一些回来,正在交给我府里的奶妈调教呢,干脆一起。就是你以后搬家了,可以让她们每天中午你午睡的时间回来,找各自的师傅学习。”



  胡氏很满意白氏的安排。忙带着陈材家的回去取银票去了,还给了陈材家的一个荷包做谢。



  有钱好办事,不几日,宅子就买好了,休宅子的工匠也请了,白氏把打家具的事情放手交给胡氏和陈文蕙,明珠办理。陈文蕙年龄最小,却因为之前和白氏学过,所以反而是她为主了。胡氏虽然不明白庶务,好歹当了几年夫人,这些家具却是懂的,就数明珠一窍不通了,但是明珠很要强,学起来很认真。这样,不几日家具的样子就出来了,剩下的交给工匠就行了。



  这样每天上午两个夫人带着女儿一起处理家务,下午,胡氏带着明珠、文蕙一起学东西。胡氏会的很多,她们有时候学插花,有时候学诗书,有时候学琴棋书画,胡氏有是很温柔的人,教起来也是已兴趣为主,两个小姑娘学的很开心。



  这边,陈材也帮胡氏买了一个庄子,离李家沟不远,约有一千多亩,还在街上买了四个铺子,都是繁华位置的。这些总共也只是用了三万多两银子,胡氏可是有五万多两银票在手呢。因为又买了宅子和人手,现在还是剩了接近二万多两嗯。白氏就让她把钱先放着,看以后有什么机会投资做个生意。哪怕是入股也好。



  只是庄子的打理和铺子的打理又难倒了胡氏。胡氏又来找白氏。



  白氏想了一回:“其实铺子很好办,就每个月收租就行了,你反正又不打算自己经营。只有一个庄子麻烦了点,这个要找个好的庄头才行。这个我让紫玉帮你留心吧。现在庄子上也收不上粮食了。都早就种下了。等到秋收还有好一段时间呢。但是一千多亩地的,还是有一些事早稻的,这个很快就能收了。你只要打算好收了后种什么就行了,反正田都是佃给农户种的。”



  胡氏说:“其实我来找你还有个事情,就是这一段日子,我看到你们庄子上很会打理,我看过紫玉和李庄头报来的帐,有如何堆肥,如何养家禽等,我想着能不能把这些也教给我那个庄子里的人。还有你们中大豆,我也想着种呢。”



  白氏听了很高兴:“其实我们的方法很好,就是推广开很难,你肯跟着我们,我们高兴还来不急呢。这样这好,我家老爷早就想拿我家做例子,给这个安城的富户们看,现在多了你的庄子就更好了。就这样办吧。我这就叫紫玉去办,还好你那个庄子离紫玉那里不远。”



  紫玉倒是很能干,再说还有个当地人李环和李老实呢。那个庄子叫万家庄,离李家够很近,很多佃户李老实都认识。李老实帮助下给找了一个庄户人家叫万良,这个人老是本分,就是家里孩子多,日子穷,做庄稼活却是个好手。在李老实的劝说下,索性把一家子都卖给胡氏了。胡氏就认命这个万良做了庄头。还让万良去李家沟学习,以后李家沟怎么做她们的庄子就怎么做。



  万良还有两个女儿,两个儿子,因为都签了卖身契,现在胡氏把两个女儿带到宅子里做了丫鬟。万良看胡氏身边的丫鬟也是穿着细布的衣服,打扮的很素净,也愿意让女儿进宅子。两个女儿一个十岁,一个六岁,胡氏就都给她两起个名字红秀,红香,先放在陈府里学着规矩,准备自己留着,这样的全家都签了卖身契的最适合以后管家用了。



  两个儿子倒是很大了,一个十六岁,一个十四岁,胡氏就把他们交给陈材,准备培养好了,一个当管家,一个管理外头的产业。虽然年龄小了点,但是人看着还算聪明,再加上胡氏的事物不多,让陈材教导几年估计就成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宅子收拾好了,胡氏选了个吉日悄悄的搬了。白氏特地在府里给她们母女设宴践行。



  等她们走了,白氏心里也好过些,因为胡氏终于有自己的家了。晚上,白氏和陈远恒说着这个事情。陈远恒也是一阵唏嘘。白氏突然想起一事来:“老爷,这一阵子怎么没有听到徐志杰的消息啊。”



  陈远恒说:“他啊,现在声名扫地,儿子,女儿本来都有人提亲的,现在也没有人提亲了。他也是脸皮厚,还是每日照常的上衙门,好像个没事人一样。就是下了衙门后也不出来应酬了,听说前一阵子还生了病,专门请了假去省城看病。”



  白氏一听认了真:“看病?我看这个事情有蹊跷,好端端的怎么了呢?别是憋着坏主意吧。我最近听了胡姐姐讲他的事情,越来越觉得他这个人不简单。”



  一句话提醒了陈远恒,陈远恒立刻说:“看来我要派人查一下他了。〃



  虽然更新少了,但是我在拼命储备稿子,等上架了多发给大家,希望多点推荐,多点收藏,多点点击。
第五十五章 耳目
  胡氏和明珠虽然搬走了,但是因为两个府太近了,每日里还是上午一起处理事务,下午胡氏带着两个女孩子学习。日子倒是很清静。



  这天下午,胡氏有点不舒服,就没有给她们上课,明珠忙着照料母亲,文蕙就陪着母亲在上房里说话。白氏说:“我刚刚看你胡姨就是点风寒,估计吃两幅药就好了。你没事也多去看看。帮帮忙。”



  陈文蕙忙答应了。



  正在这个时候,陈远恒却从外面回来了,身上却没有穿官服,只是家常的宝蓝色福寿纹长袍。白氏一看,忙站起来问道:“老爷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



  陈远恒对屋子里的丫鬟们说:“你们退下吧,我有话和夫人说。”



  丫鬟们都退下了,陈文蕙也要走,陈远恒却说:“蕙儿就留下吧,也帮父亲参详一下。”陈文蕙有些好奇就老老实实的坐等着。



  陈远恒坐下和白氏说:“夫人,我得到了一个消息,据说知府大人恶了上峰,可能会被调离。”



  白氏忙说:“真的吗?”陈远恒说:“应该不假。”



  陈文蕙好奇道:“父亲怎么知道的?“



  陈远恒说:”蕙儿还记得我们在德庆城也开了酒楼和成衣铺子吗?“



  陈文蕙说:”知道啊,我看母亲帐上说,酒楼已经建好营业了,生意很好。“



  陈远恒一听就笑了:”那是了,这还多亏了你的主意好。你先前说,我们的庆和楼名声已经出去了,很多德庆城的人都来安城吃过。所以这次在德庆城开酒楼就不用找太好的位置,一般就行了,这样能省点钱。不过德庆城的物价很贵,我们找的是个偏离闹市的地方,一来地方大了,二来钱也比闹市的便宜。饶是如此,还花了一万七八呢。不过这个酒楼倒是比我们安城的要大,有八个水阁呢。所以啊,每天也能多卖点,就能多赚点。这不刚开业不久,就天天爆满。“



  陈文蕙奇怪了:”这个和父亲的消息有什么关系啊?“



  陈远恒失笑了:”看我,没说清楚。知道我在安城这一年为什么处理事务得心应手吗?因为我掌握了大量的消息,这些消息就来自我们的庆和楼。“



  ”哦“这下陈文蕙明白了。确实,酒楼茶馆本来就是消息最多的地方,看来父亲真聪明啊,开酒楼不但赚钱了,还知道利用酒楼收集消息。看来,父亲早有谋划啊。怪不得借钱都要快速在德庆城开酒楼,就是为了安插耳目啊。



  陈远恒看陈文蕙了然的表情,欣慰的说:”看样子,蕙儿已经明白了,真是聪慧啊。其实除了酒楼能打探消息,还有成衣铺。我们的女裁缝们在大家女眷家里穿梭,自然得到了内幕消息。我的消息从酒楼得知后,就特意让飞光去给女眷们定制衣服的时候打听了一下,现在确定了,是真的消息。“



  白氏说:”只是我们的任期还没有满,他若是去的快了,岂不是我们赶不上谋划这个位子了吗?“



  陈文蕙这才知道父母的算盘。想来也是,现在家里生意是红红火火,但是这都是有个县令爹爹罩着。要是父亲能更进一步,家里的生意必将更好。



  陈远恒却说:”这个却不用担心,现在只是刚开年不久,每次调动官职大多是在快过年后,这个知府还能再待一段时间,毕竟上峰上调离一个人也要向吏部申请,等批文下来,怎么都得到过年了。这段时间我们先得了消息,是不是应该先下手为强呢。“



  白氏听了忙说:”老爷说的很是,老爷是不是想请宫里那位出手啊?“



  陈文蕙一听楞了,随即想到了自己的大姑姑德妃娘娘,自己家年前才给德妃娘娘送了礼呢,听父亲说德妃娘娘很是欢喜。”



  陈远恒说:“正是啊,我想着这回不跟府里的父母亲说,也不告诉大哥他们,直接通过丽川公主找上德妃娘娘,这样悄悄的不惊动人还好些呢。”



  白氏听了就说:“那可好,我们是不是要准备一些礼物。”



  陈远恒说:“上次大姐和丽川公主都喜欢那些绸缎,我看可以挑选花色新鲜的再来一批送去。只是这些还有些少,还应该加点什么。”



  白氏说:“还有就只能加点首饰了。只是大姐在宫里,用的首饰都是内供的,民间哪里能做的出来啊。”



  陈文蕙听到这,灵机一动说:“父亲,我和万家银楼的万巧珍要好,她说她们铺子里能工巧匠很多,父亲可以找一些珍贵宝石之类的,我画出一些花样,保证是别人没见过的,拿去给万家银楼去做了。应该能打动大姑姑。”



  陈远恒狐疑了一下。又想到女儿总有奇思妙想,干脆就试一回,反正现在还有时间。就同意了。



  这个时候陈文蕙又说:“父亲,你怎么能笃定大姑姑能帮你弄到这个位置呢?大姑姑不是身居**,**不是不能参政吗?”



  陈远恒立刻和女儿解释道:“这个蕙儿就不懂了,虽然历朝历代都不许**干政,但是历朝历代左右朝政的都是**。比如现在皇上已经在位十几年了。前十年都是太后的母家李家掌权。就是你嫡祖母的家族,也是开国贵族。现在就是皇后当权了,皇后的母家是王家,就是你大伯母的娘家,也是开国贵族。皇后生有儿子,已经立为太子多年,但是现在却不被皇上说喜。反而是贵妃万氏所出的三皇子最得宠。万贵妃据说是宫里最美的妃子,最得皇上的宠爱,地位又高于诸妃,比皇后近差一线,所生的三皇子又有贤名,所以现在在朝中很多大臣都投靠了万家。现在万家和王家斗争很厉害。”



  陈文蕙明白了,这个就是宫斗了。前世这方面的电视看多了,真是不稀奇。



  陈远恒又说:“万家虽然有贵妃撑腰,但是崛起太晚,比不过王家这样的百年大族。王家虽然家族大,**中又是最高贵的皇后,但是又不得皇上的宠,所以现在两家势均力敌。你大姑姑背后是我们陈家,陈家也是百年大族,势力也不小。你大姑姑在宫中又是排第三位的德妃。最妙的是你大姑姑她没有皇子,不参与争位子,所以那两家都拼命拉拢她。她也聪明,现在持中立态度,两家都不敢得罪。上次,她给我密信,要我好好做官,她早就和吏部打了招呼,还因为我的贷款计划十分成功,她特地在皇上面前提过我一下,所以,现在如果知府的位置空出来,你大姑姑再肯帮忙,一定就是我的了。”



  陈文蕙这下子明白了:“父亲,我知道大姑姑的意思了,她也是不甘心雌伏,想要父亲积攒实力,将来在朝堂上给她帮助。”



  这句话一说,陈远恒和白氏都吃了一惊。夫妻两个对视一眼,陈远恒说:“我也这样猜测,但是,我现在的官位可是太小了。怎么可能帮助大姐呢?”



  陈文蕙说:“虽然朝廷的事情我不清楚,但是皇上的想法我却能猜到几分。第一,皇上现在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