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质春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蕙质春兰-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春茬后,我们又一千二百多亩地,有三百多亩种了棉花,番薯这个东西倒是肯长,本来得的不多,但是育了苗后居然还够种二十多亩的。玉米还算是多的,姑娘又说这个东西一亩地不能种多,要分行,还给了我行间距和株间距尺寸,这样就能种的更多了,总共有一百多亩呢,剩下的都种了大豆。”



  陈远恒点点头,问:“那收割都完成了吗?”



  紫玉说:“收割快完成了,就剩下一百多亩的豆子了。玉米,番薯,棉花都收完了,种子都留好了。按照当初说好了的,这一茬也是我们一半,佃户一半。棉花这个东西他们都不知道怎么用,我们就收购了过来,给的价格比一亩地的稻子给的多一点,这样一亩一亩的收购的。比如种十亩棉花,就给我们五亩,她们剩下五亩,我们就按照五亩稻子还多一点的钱给他们,这样他们就很高兴了。”



  白氏忙问:“那我们总共收获了多少棉花啊?”



  紫玉翻一下账本说:“每亩大概产籽棉二百来斤,去了籽后是皮棉,大概有八十多斤,所以,今年我们自己的加上收购的有二万千多斤皮棉呢。”



  白氏一听笑了,怪不得女儿说给全府的人做棉被和棉袄也用不完,两万多斤啊。一床棉被六斤能做四千多条呢,真是用不完。这才花多少一点钱啊。等于只是花了一百五十多亩稻子的钱。



  紫玉又说:“这些棉花我们都让佃户们给去了籽,整理好了,就想着能多做点姑娘上次做的那个机子好弹棉花呢。这样就能做成棉被,自己用也行,让翠锦楼卖出去也行。要是都堆着哪里能放得下呢?”



  陈文蕙说:“你先放着,马上就有人来帮我么弄。”



  紫玉奇怪了,但是也没有说什么。又看看账本说:“还有这个番薯真是好啊,太肯长了,一亩地能结出一千多斤呢,又好吃,耐饿,村子里的老人都说这个好啊,以后就是救命的东西啊,都不让吃,就都留了种子,我们那一部分也卖给农户了。还有就是玉米,也是高产啊,又不挑地,一亩能结出五百来斤呢,也都没有舍得吃,都留着做种子呢。玉米种子佃户们留了一些,其余的我都存着,等着以后老爷扩大时好做种子卖出去。这样佃户们就能多赚了一些钱。”



  陈远恒动容了:“这个番薯这么能长啊,一亩地一千多斤,要是都这样岂不是老百姓再也不挨饿了吗?”



  紫玉说:“是啊,所以村里的老人们才看重呢。而且这个番薯还不挑地,连沟里,坡地,沙地能能长呢。这样佃户们的日子就更好过了。”



  陈远恒说:“你要把这些种子都保存好。明年我要大面积的推广下去。”



  紫玉忙严肃的说:“老爷,您放心吧,我们早就建好了地窖,用来保存种子一定没有问题的。”



  陈远恒点点头。



  紫玉又接着说:“剩下的都是大豆,我们分了五成,就立刻给油坊拉过去了,佃户们除了留种外,都卖给我们了。估计我们今年的油坊不用向外买豆子了。”



  陈远恒听了这话想起了一个问题,问白氏:“夫人,你看我们一个庄子的豆子就够我们自己油坊用的了,那今年安城百姓们种豆子的可是占大部分啊,不是又会卖不出去了吗?”



  白氏笑着说:“老爷,现在才担心早就晚了,我和王家的早就商议好了,我们自己手里没有人用了,再说也顾不上了,就把榨豆油的技术和王家入了股,我们不出钱,因为有技术,得三层,其余建油坊之类都是王家的,这样,王家早就建成的好几个油坊了,就是安城的豆子都给了他,他也能用的完。我们旁边就是胡姐姐的庄子,她那里也都是种的豆子,也收割了,都卖给王家了,现在这几天王家很忙,正收豆子呢。”



  陈远恒哈哈一笑,说:“还好有夫人未雨绸缪。不过这种方法是很好,我们也不能事事亲力亲为,再说我们的人手也不够,就眼下这一摊子都够管的了。以后再有这样的,还是寻求合作的好,自己不用操心,白的钱,多好啊。”



  白氏抿嘴一笑:“是啊,等豆子都收上来,我们的油坊收入就多了许多,还有跟着就是卖豆油的生意也好很多,收入自然就也多了。之前,和王家要买我们豆油的人很多,但是我们只有自己一个油坊,出油量很多,王家自己都不够卖的,哪里能供应别人啊?现在有了这几个油坊,王家就不用自己费劲零沽了,直接向油商们批发就行了,这样省事多了,也多赚了钱。所以,我们也多赚了钱,王家也多赚了钱。”



  陈文蕙这个时候说:“这个就是互惠双赢了。”



  陈文俊说:“互惠双赢,这个词好,难为你怎么想出来的。”



  陈远恒说:“蕙儿总是语出惊人,我们以后就是要多一些这种互惠双赢的事情才好。”



  陈文蕙忙说:“眼下就有一个可以互惠双赢的事情。”



  陈远恒说:“这么快,我才说了,你就想到了,是什么事情啊?”



  陈文蕙说:“就是我们的棉花的事情,弹棉花,做棉被,还有以后的棉花推广,棉花纺织,都是繁杂的事情,要是我们自己干,我们也没有这个人手和精力了,再说,我们对于纺织一点门道都没有,还是要和别人合作,我们出技术,不干活也能赚钱,这样最好了。”



  白氏眼睛一亮,立刻说:“是啊,就和蓝家说吧。他不是投靠老爷了吗?今年棉花还不算多,但是做简单一点的棉被还是很有赚头的。就找了蓝家,把弹棉花的技术给他,我们占股份,这样一切生产,卖出都由他来管,我们分钱,岂不是好,他们也能多项收入,这样一跟着我们就能赚钱,别人看了,才会觉得跟着老爷有前途啊。”



  陈远恒说:“夫人说的是,这样是一举多得了。等我回城就和蓝家家主商议。”



  白氏又问紫玉:“今年孵化场的生意怎么样?”



  一说到孵化场,紫玉就得意起来:“夫人,我们的孵化场现在名声都打出去了,订单多的很,都做不完。这个是帐是每个月都报过去的。不过这个月秋收,订单更多了,因为很多百姓秋收了后手里有钱了,都来买家禽苗回去好养。”



  陈远恒听了问李环:“你今年没有再贩卖牲畜苗了吧?”



  李环忙说:“回老爷话,今年老爷说了,我们尽量不插手今年的贷款,所以我们就只是接了家禽苗的订单,牲畜的都没接了,去年也是没有办法才接手的。今年我把订单都介绍给去年认识的那几个旁边县的牲畜商了。这几个人都和我去年合作的很好,我们付款也按期进行,没有拖欠,很有信誉,他们都信任我,今年我和他们一说我们建市场的事情,他们都感兴趣了,来了转一圈就决定在这里做生意了,有的租了铺位,有的租了院子,有的在这里卖,有的在这里买。大多是把牲畜苗卖到这里,再把成猪,成羊之类的买回去。一买一卖之间都赚了钱。”



  陈远恒说:“是啊,现在市场可是兴旺起来了。听那些属官们说,你的功劳很大啊。”



  李环不好意思起来:“我哪里有什么功劳,还不是老爷的面子。”



  白氏说:“李环,那你今年不忙了,就去给我办一件事情吧?”



  李环忙说:“夫人吩咐。”



  白氏说:“现在是秋收时候,你帮我买点地,我们庄子周边有卖地的就一定买下来,有多少是多少。另外,你去德庆城周边的村子看看有没有卖地的,最好大片的,给买下来。”



  李环忙答应了。紫玉问:“夫人,我们怎么要往德庆买地啊?”



  白氏说:“就我们自己人知道就行了,老爷升迁了,要去德庆城做知府了。我这不是先做准备吗?”



  紫玉听了,高兴的眼睛都湿润了。她这两年虽然在夫人身边时候少了,但是她们都是从京城出来的,当初跟着老爷,夫人可是在府里狠一番挣扎的,现在老爷升迁了,对于她们来说,真是天大的好消息,她们的梦想又更近了。紫玉看看旁边的青霜,青霜也是眼睛湿润的,极力控制着不让眼泪掉下来。



  求推荐,求收藏。下面有突发情节,请继续关注蕙心。
第二百三十二章 书玉
  白氏笑着说:“我是那种人吗?这个可是我亲自挑选的儿媳妇啊,而且这么能干,连你这个小猴儿我都狠得下心放出去做生意,我的儿媳妇我会让她闲着吗?你等着,你美珍姐姐喊累的一天都有呢。”



  文蕙哈哈笑起来。



  正笑着,文俊已经铁青着脸进来了问:“怎么了,听说文凤来我们这里撒野了?”



  文蕙清晰的感觉到文俊身上传来一阵杀气,刺的她的汗毛都站起来了。白氏却很高兴,这个儿子知道保护母亲妹妹,还有比这个更让人欣慰的事情吗吧?所以白氏笑眯眯的说:“没什么了,她也不敢在这里撒野,就是还像以前在府里一样,来这里端着架子而已。只是我多年没有受过这个了,一时间接受不了而已。现在我已经告诉你父亲了,你父亲会去处理的,相信会给那个蠢女人一个教训的。我刚刚和你妹妹正在说着你的事情呢。”



  文俊听了母亲说没事,一身杀气才收回去,转眼又成了一个儒雅的俊美青年:“说我的事情,我有什么事情说啊?”



  白氏说:“当然是你的婚事了。美珍在他们万家过的很不舒心啊。万家那些蠢人,也就是家主,美珍的祖父精明些,别的都是蠢材,还妒忌美珍这样有本事的人。所以,美珍在万家想做生意也展不开拳脚。再说了,你常年在外,身边没有个照顾你的人,我也放心不下,还是早点成婚吧。我已经和万家说好了,明年的四月就给你们成亲,你到时候一定要提前回来。文麟。文蕙都要回来。”



  文俊皱着眉头:“上海城的建设正是关键时刻,海贸刚刚开始,这个时候哪里有时间成婚呢?还有啊,光我一个人也就算了,妹妹,弟弟都有着职司的,都走了,这可怎么办呢?”



  白氏柳眉一竖。刚要说话,文蕙已经开口了:“哎呀,大哥这样说就不对了,上海城再重要,那也是皇上的城,管我们什么事。我们做牛做马就算了,怎么还能为了这个耽误大哥的婚事呢?大哥成亲可是我们府里第一等的大事啊。”



  白氏听了立刻说:“你妹妹说的极是,怎么也不能耽误我娶儿媳妇。我和你说啊。你这么大了,身边没有个人,又孤身在外,万一有个不开眼的,勾引你怎么办?美珍可是个好姑娘,美貌聪慧,能力又强,心地还好,这样的姑娘,你一定要对得起她。可不能在外面搞三搞四的。我们家里可没有三妻四妾这一说。你看你父亲。从来都没有通房小妾,所以我们家才兴旺发达。”



  陈文俊不由得十分懊悔。怎么就忘记母亲的唠叨*了,这下子可好,肯定要唠叨个没完,偷偷看看小妹,只见文蕙正津津有味的听着母亲说话,一点都不同情他。还不时的点头赞同母亲。



  陈文俊面色阴沉的听了母亲唠叨了大半个时辰,这个时候终于来了救星,就是他亲爱的老爹,陈远恒一进门就听见妻子又在那里教训儿子不能找通房小妾,不能搭理狐狸精,还在那里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的讲有小妾的坏处,儿子已经听的脸都麻木了。



  女儿还在一旁散风点火,陈远恒不由得笑起来说:“好了,夫人,儿子刚刚回来,你以后有时间再教训。现在我要和你说点正经事。”



  白氏忙问:“什么事啊?”|



  陈文俊一下子从母亲的唠叨中逃出来立刻神清气爽,十分感谢老爹的搭救之恩。陈远恒说:“是李翰墨的女儿要嫁给四皇子做妾,现在四皇子说同意了,想要等到过完年,正月二十就纳进来,同时纳的还有王义和的女儿。按说,娶个妾,我们是不用道贺的。可是李翰墨和王义和都和我们是多年的关系了,我们是不是也要准备一下礼物啊?”…



  文蕙立刻就被雷住了:“怎么回事?李翰墨的女儿,难道是书玉吗?”



  陈远恒想了一下子说:“好像是闺名叫书玉,好像也是你的朋友是吗?之前李翰墨说过,他的女儿和王义和的女儿是好友来着,那不就也是你的朋友了吗?”



  陈文蕙蒙了:“李家不是在安城吗?还开着书院啊,可是读书人啊,怎么能让嫡女嫁给人做妾呢?”



  陈远恒笑了:“哦,这个事情,是你离开青阳城以后的事情了。我们不是请了李翰墨当我们家的媒人吗?因此,四皇子,柳敬原他们认识了李翰墨,李翰墨出色的才学立刻引起了他们的注意,然后,四皇子就折节下交,礼贤下士,多次礼遇,最后打动了李翰墨,李翰墨现在已经成为他的巡按府里的一个官员了。和柳敬原一样的正五品呢。李家这下子算是彻底的投靠了四皇子。他这样一投靠不要紧,他家本来就是江南读书人的榜样,每年从安城李家书院出来多少读书人啊,这些人都投靠了四皇子,四皇子得到李翰墨可是势力大增啊。这李家也是有野心的,为了巩固这个形势,就决定把李家的嫡女嫁给四皇子作为小妾。”



  陈文蕙不禁有些悲哀,王义和为了以后的富贵投靠四皇子,把女儿给人做妾,这李翰墨,一个读书人居然也是这样。可怜的瑶珍和书玉啊。不过,好像,瑶珍是心甘情愿的,就是不知道书玉怎么样了?



  白氏说:“那我还是准备礼物吧,先一步送过去。我们这样的关系,不可能到了正日子才送礼过去的。只是这样一来,就要准备三份礼了,王家的,李家的 ,还有四皇子那里的。”



  陈文蕙说:“父亲,那李家现在就住在青阳城吗?书玉也跟着吗?”



  陈远恒笑着说:“李翰墨都在青阳城为官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