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掠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强掠帝国- 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楚军似乎有不稳的迹象啊,哈哈,机会难得,再加把劲说不定楚军便会崩溃的。

  于是,杜伏威再一次增兵,用绝对优势兵力压垮楚军。

  又是一万军队压上去了,这一次是分左、中、右三路支援,杜伏威今天算是豁出去了,打算一战定乾坤。

  此时,李子通刚刚开始布置军队撤离,他知道此战败局已定。

  李子通打算向东撤离,走到邗沟再向北运动,寻机渡河回去。陈棱虽然截住了归路,可漫长的邗沟岂是他一万军队所能控制的?

  所以,他李子通还有机会东山再起。

  李子通的残余军队刚刚开始撤离,战场上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变。

  李子通的中路军队尚在顽强抵抗,他们并不知道邗沟被截断的最新情报,军心还比较稳定。

  可刚刚增援的两翼军队却不一样了,本来就是勉强抵抗,杜伏威的有生力量刚一加入,左右两翼的楚军便开始抗不住劲了。

  多数士兵都在想着如何活命的事情,哪里还有心思玩命地抵抗呢?

  于是,小面积的崩溃瞬间蔓延,变成大面积崩溃,士兵开始亡命逃窜。

  此时,李子通率领着一万多一点的残军刚刚转身撤离。

  本来还想有序地撤离,采取前队变后队的方式悄悄撤出战场。谁知战场形势瞬间发生了巨变,两翼军队崩溃了。

  战场中,楚军中路本来抵抗的就很勉强,再加上江淮军的有生力量加入,局面更加困难。他们两翼的军队崩溃很快便影响到中军的士气,左右两翼空出来,中路军马上就要面临被三面夹击的局面,能不担心吗?

  随之而来的是中路军也顶不住了,渐渐地发生局部崩溃。缺口在扩大,中路军终于开始崩溃,力战变成了亡命逃窜;楚军彻底崩溃。。。。。。

  这种局面李子通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挽回不了失败的命运,形势不妙,李子通也不会在此等死,打马飞奔,带头逃命。

  杜伏威自不会放过眼前的机会,大手一挥,五万军队全线压上,全力追击李子通的三万溃军。

  李子通的三万军队亡命逃窜,杜伏威的五万军队死命追击,在通往邗沟的原野上追逐着,漫山遍野全是人。(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二章神弓一箭定江淮
  楚军仓惶逃命,狼狈不堪。

  刚开始的时候,李子通率领着军队是先往东面方向逃跑的。

  当然,他事先已经知道邗沟被陈棱的江都军给截断了,东面根本就没有出路。

  所以,李子通在跑了一段路程以后,开始转向东北方向逃窜。

  他身后的一万军队经过一阵狂奔,目前剩下的也只有五六千人,其他的士兵不是掉队便是在半路上溜号了。

  一些士兵心里很明白的,杜伏威的目标就是李子通,他们跟在李子通身后逃跑,实在是太危险了。

  李子通的目标太大了,不如趁着混乱之机溜走,另寻他路找机会回家。

  所以,越是逃亡,李子通身后的军队越少。

  后面的两万军队更惨,跑得慢的士兵被江淮军追上以后,不是被杀便是被俘,更多的人四散奔逃不知去向。

  江淮军紧紧追赶,咬住楚军不放,江淮军大总管杜伏威更是一马当先带头追杀。

  杜伏威兴奋呀,按耐不住心头的激动,这一仗终于击败了老对头李子通,今后老子便是这江淮地区的老大。

  哼哼,今天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李子通这贼货逃出去。

  打蛇不死反受其害,这道理他杜伏威懂的,所以,今天不抓住李子通杜伏威是坚决不会罢休的。

  在追击的过程中,杜伏威已经从俘虏的口中知道了,江都陈棱率兵堵住了李子通的去路。

  江都陈棱给力啊!

  这一次李子通即便是不死也要被扒下一层皮啊,哈哈,太他妈的爽了,大快我心。

  此时,午时已过,两军激战了一上午,包括楚军和江淮军都已经疲惫至极,士兵们的肚皮早都饿扁了。

  可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也只能饿着肚皮。

  楚军是没办法,不死命逃跑,恐怕性命难保。

  而江淮军一是因为此战大胜,士气高昂。二是因为大总管杜伏威带头追击敌军,士兵们受其鼓舞,坚定地跟着大总管身后追击敌人。

  一个时辰以后,楚军落在后面的两万军队差不多已经烟消云散了。

  李子通还没有抓到,杜伏威当然不肯罢休,紧紧追赶着李子通的五千人马,双方的距离差不多也就两里多路程。

  李子通一路狂奔离邗沟越来越近了,此时,李子通的楚军已经改变逃跑方向,径直往北方向奔逃。

  杜伏威的江淮军紧追不放,让李子通恨得牙根痒痒。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啊,若是换成他李子通恐怕也会如此。

  身后的军队数量越来越少了,只要经过有掩蔽的地方士兵们就会瞅着机会溜号了。

  李子通能怎么办呢?

  根本就顾不上了这些了哎,自己逃命要紧!

  李子通光顾着跑路,心中正恨恨不已,没注意到前方出现一只军队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李子通正在回头观望,看看杜伏威江淮军追击的情况。

  突然,李子通感觉有些不对劲了,猛然间回过头来,发现前方有军队列阵等待着他们。

  李子通大吃一惊,这一惊非同小可,差一点把李子通吓得从战马上掉落在地上。

  李子通赶紧勒住战马,举目观察,对方军队竟然打的是江都军陈棱的旗号。

  麻痹的,又是这个陈棱坏事!

  截断邗沟还不算完,竟然移兵到北方断我去路,真真岂有此理!

  哦,不对啊!

  江都陈棱只有一万兵马,布局在邗沟东面已经是一万军队了,这些军队又是从哪来的呢?

  哎吆,竟然有四五万军队,这……这……

  这该如何是好,难道真是天要亡我李子通吗?

  正在李子通懊恼的时候,对面阵营中出来一员骑马战将,大喝一声:“李子通,此路不通!”

  李子通一看这员战将,不认识啊。

  以前陈棱经常出来剿匪,都是老对手了,李子通当然认识大隋朝将军陈棱。

  江南的陆畅,他李子通不认识,仅仅是知道有这个人而已。

  “呔,你是何人,为何阻挡我军去路?让陈棱出来搭话。”

  对面的陆畅一阵冷笑,麻痹的,已经是穷途末路了,还想着自己想见谁就见谁,死去吧。

  “我是何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送你归西!”

  说罢,举起手中的霸王弓,根本就没有瞄准,只听弓箭声响,一支巨箭迎着李子通面门而去。

  不用看,还是爆头!

  李子通死的那个惨啊,脑袋开花,脑浆散落一地,摔死在马下。

  问题是这家伙至死都不知道是死在谁的手里,你说李子通死的冤不冤?

  “呔,对面的士兵听着,李子通已死,想要活命赶紧放下兵器,跪地投降,否则,杀无赦!”

  李子通死了,而且死的很恐怖,手下的这几千士兵早已经吓得呆立当场。

  再说了,前有军队堵截,身后的江淮军追兵马上就要赶过来,都这般境地了哪里还敢反抗啊。

  于是,楚军纷纷丢弃兵刃,跪地投降。

  陆畅一招手,数千步兵上前接收俘虏,自己率领着骑兵首先越过俘虏,骑兵身后,步兵紧紧跟随,赶往前去堵截杜伏威的追兵。

  此时,杜伏威已经追近了,甚至,眼看着李子通的军队被对面的军队俘虏。

  有李子通的军队档着,杜伏威没有看到李子通被射死的那一幕。

  看看对面军队的旗帜,知道这是江都陈棱的军队。

  杜伏威心中也在疑惑,陈棱不是在邗沟堵截李子通吗?

  陈棱的军队并不多啊,那么,这些军队从哪里来的呢?

  杜伏威有些糊涂了,闹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距离本来就不远,不一会儿,杜伏威已经来到跟前,勒住战马。

  这时候杜伏威发现清有些不妙了,出现在自己眼前的首先是五千骑兵,太惊人了!

  江都军能有五千骑兵吗?

  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啊!

  问题是陈棱有没有这么多军队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自己就站在对面不远的距离,仅有一箭之地呀。

  事情有些不对头哇,心中忐忑的杜伏威只能硬着头皮上前,喝道:“对面来的可是江都陈棱所部?请陈棱将军出来搭话。”

  话音未落,对面出来一员骑马的战将。

  杜伏威举目一看,此人有些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的,却又一时想不起此人究竟是谁。

  这员战将身高足有九尺,器宇轩昂,好不威风凛凛。

  “哈哈,老杜啊,一别一年有余咱们又见面了。”

  “咦,你是谁?我们以前认识吗?”

  “呵呵,你杜伏威可真健忘啊!本大将军此行是来讨债的,你杜伏威欠着本大将军一条命,今天嘛,嘿嘿,这个旧债本大将军是要收回来的。哼哼,还记得这张弓吗?”

  说着话的时候,对面的陆畅举了举手中的霸王弓。

  杜伏威一瞧,坏了,这时候才想起了去年差一点要了自己命的那一箭。

  竟然是他?

  这……这可如何是好……

  杜伏威呆立当场,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陆畅的话。

  此时,陆畅又开口了。

  “杜伏威,本大将军心有好生之德,同时,也念你是条汉子。给你两个选择,一是立刻下马投降,当一个富家翁也是不错的选择。

  争霸江山是不错,可也要看自己有没有那个命。

  若是江山没有挣到手,反丢了自家性命,岂不是很不划算吗?

  当然,还有第二条路可走,那就是不觉悟了,继续顽抗,做最后的挣扎。

  哼哼,那可就别怪本大将军无情,今天这一箭便收了你这条命回来。你看着办吧。李子通可是被本大将军刚刚一箭射死,我可不想你再一次领教此箭。”

  杜伏威可是很清楚对面之人没有说假话,当年那一箭还记忆犹新,此时,杜伏威感觉有点脖子发凉。

  杜伏威还在发呆,还没有及时回答陆畅的问题,倒是身边有一员手下战将沉不住气了,打马飞奔而出,直取陆畅。

  “呔,对面之人休要猖狂,你有何本事口出狂言,看本将如何收拾你。”

  呵呵,有人出来找死啊,怪得谁来?

  陆畅手中的神功举起,“嗖”的一声,弓箭离弦而去。

  “噗”的一声,此人脑门子中箭摔死在马下。

  呵呵,不用看就知道又是爆头!

  快,太快了,在场所有的人都没有看到陆畅瞄准,只是看到他抬起手臂,弓箭已经离弦而去。

  这是什么功夫啊?

  简直就是神箭呀!

  陆畅一箭震惊当场所有的人,当然,也包括杜伏威本人。

  老杜心中很明白,当年此人若是想取自己的性命,便如今天这般易如反掌。

  射杀了江淮军一员战将,对江淮军的震慑非常大。

  陆畅又开口了,说道:“杜伏威,还忘了告诉你另一件事,江南五万军队已经越过长江,直捣江淮军的老巢。你觉着辅公佑能有半点希望吗?你现在没得选择。”

  杜伏威叹了口气,知道今天已经别无选择。

  除了此人惊天的神箭,手下兵力也是惊人,不说他的那些步兵数量不下自己一方,仅仅是那五千骑兵就要人命了。

  再加上老巢被袭击,反抗是死路一条。更何况只要自己稍微表示出不归降的意思,那神箭射来,自己的命也就休矣!

  杜伏威很光杆,形势逼人,只能立即投降。

  “杜伏威谢大将军两次不杀之恩,愿意率部下士兵立即投降大将军。”

  说罢,回头一摆手,喝道:“放下兵器,统统归顺大将军。”

  稀里哗啦一阵乱响,有人率先丢掉了兵器,其他人也知道大势所趋,连总管都投降了,自己这些当兵的还有什么想法,投降吧。

  不一会儿功夫,江淮军五万大军全部投降。

  经此一役,江南军队一战而定江淮之地。(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三章李秀宁长得啥模样
  江淮战场终于结束了,此役……(根本就没有像样的战争,还讲什么此役呀?)一举将杜伏威和李子通两大势力一锅端掉,真可谓战果辉煌,硕果累累……(真能吹。)至于战争的手段嘛,嘿嘿,确实有点儿卑鄙。

  是啊,江南军几乎是威逼着杜伏威投降,双方军队根本就没有经过厮杀,手段嘛,的确有些不地道。

  战争本来就是如此,取得战争的胜利才是唯一目标,陆畅要的仅仅是最终胜利,至于其中的手段并不重要。

  此战,杜伏威的五万多江淮军整体受降,收拢李子通的残兵差不多也有一万多人,再加上来整率军俘获杜伏威老巢的军队,江南军一共收拢了七万多军队。

  这些军队不可能全部被江南军吸收,需要经过一番选拔,剔除不合格的士兵,将挑选出来的五万合格士兵打散,而后整编到江南军之中。

  军队整编过程中,陆畅命令大将张愚抽调三万人的军队向西挺进,沿途横扫小股叛军。张愚所率军队的最终目标是进击襄阳,消灭朱桀那个吃人的残暴家伙。

  张愚走后,陆畅命令来整率领四万军队屯驻江夏以北地区,以为张愚军队的后援。

  安排完诸事,陆畅自己则要回丹阳一趟,因为,李唐派人来了,据说是想招揽江南军队。

  陆畅的江南军虽然不招摇,名声也不响亮,但不代表天下人不知道江南有个陆畅。

  一战消灭了林士弘,再一战消灭了萧铣,天下人又不是聋子、瞎子,早晚会知道江南陆畅。

  只是这个时期的消息传递不很通畅,知道的时间晚一些而已。

  当然,大隋朝已经轰然倒下了,宇文化及又率领骁果军西归,在人们的心中,江南陆畅大概也就是隋朝滞留在江南的残余军队,不会太重视那是一定的。

  要不然为何陆畅坚决不称王,不登基做皇帝。

  陆畅也知道登基做皇帝的好处,想要获得从龙之功的人多着去,很有利于江南陆畅发展壮大。

  当然,弊端也是很明显,对手都会把目光集中到江南,那时候,江南的一举一动全在其它势力的眼皮子底下。

  这就是陆畅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