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宇无奈地笑着说,“看样子你们对我的观察是非常密切的,如果有一天我当将军,一定要你们当我的随员,时刻照顾我的衣食住行。”
“操,真有那一天,我们不如买块豆腐自己撞死算了,你当了将军,不提拔照顾我们弟兄,还要我们伺候你,我们不把你谋杀了才怪!”方君生笑着大声说道。
吴炜和方君生在一边对杜梅的事特别提起了兴趣,催促着说,“快跟弟兄们老实坦白昨天你与杜梅在街头谈了些什么?”
赵宇说道:“你们几个大事不去关心,对我这点小事也不放过细节,杜梅跟我只是说声道别,可并没有你们想要知道的内容。”
“什么话,你知道我们想知道什么内容?”方君生为自己辩解道,“不过昨天我在你不远处,从空气中飘过来的声音中听到杜梅要跟你以后保持联系啊!”方君生瞎编道。
这下吴炜和陈昭儒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了,赵宇苦笑着对方君生说,“你可真能编,但我实在没有故事可言。”
吴炜在边上故作姿态地感叹了一声,“赵,我早说过,黄达与你比是望尘莫及的,虽然他有强大的后台,但也不见得他今后会有多大成就。在感情上你也一样能拿得起放得下,换了我,不知道会怎么样。我发现队里的几个女学员好象都对你有好感啊,大概你身上有吸引女孩子的潜质,千万可别与你做情敌啊!”
“你还没谈过恋爱,最好少发表这方面的议论,没有参考价值。”方君生以一个恋爱行家的身份对吴炜说,他在上高中时就开始发挥这方面的潜质了。
“你们不要把我看得太复杂了,我和你们还不是一样,只是感情的事,我们当兵的人别想得太浪漫了,现实会来打击我们,你们最好早做准备,我是快刀斩乱麻。”赵宇也没有什么可对自己在这方面有什么评价,赵宇的外表就给人一种很明朗的感觉,亲和力很强,可能对女孩子很有吸引力。他是个事业心很强的人,一心想在部队好好干事业,对儿女私情还没有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列车行驶五个多小时,渐渐地暮色完全吞没了大地,车厢里的人也都谈累了,由大声喧哗转变到间断的小声言谈。方君生他们三个还想从赵宇那挖出点东西,可再怎么掏也掏不出绯闻了,兴趣也减弱了。
他们四个都是到B集团军去报到,毕业分配原则上是回原单位,上军校前方君生、陈昭儒、吴炜都来自这个集团军,现在都毕业回去,是属于回原单位。赵宇上学前则是在苏北的A集团军当兵,这次毕业分配时,他本做好了回原单位的打算,但A集团军的名额在他们学院少,要求分配去的人多,包括吴炜都想到A集团军去,因为吴炜的家在山东。分配时队教导员找赵宇谈话,准备把他调整到其他部队去,实际上调整的结果对赵宇还是有点好处的,部队离他家乡更近了,这点在赵宇心里并不重要,但在别人眼里认为分配得也不错了。军校毕业分配对学员们来说又是一道关,临近毕业时,每天关于分配去向的消息到处在队里传,有些感觉自己会去不理想单位的每天找队长教导员谈心汇报思想,晚上宿舍走廊过道里昏暗的灯光下,有些搬个小凳坐在房间门口对着灯光冥思苦想,几近崩溃。
方君生与赵宇是浙江老乡,老家在浙江温州地区。他中午身材,长着一张小白脸,一双不算大的眼睛里闪烁着狡黠智慧的光芒,对朋友是个很够义气的人。方君生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个局长,母亲是中学老师,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他是个头脑灵活、不大安份的人,对社会上的各种新鲜事物都有尝试的浓厚兴趣,尤其是这几年改革开放,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他时常抱怨自己没有机会赶潮下海,总觉得部队的待遇与地方差距太大,在部队里思想状态不大稳定。毕业前期萌生了退学的念头,由于他父母的坚决反对,学院和系队领导的轮番思想工作才使他安定下来。方君生有个精神支柱,就是他的女朋友俞娜,两人是高中同学,在高中时就偷偷摸摸地谈恋爱了,上军校后两人一直是鸿雁传书,书信不断,方君生时常拿着俞娜的照片在赵宇他们三个面前显摆,他们几个对俞娜都看得眼熟了,他们觉得俞娜长得有点妖媚,对她的好感不多。在方君生打算退学时,赵宇和吴炜打电话给俞娜,要她劝阻方君生,谁知她在电话那头扔回一句话:方君生的事由他自己说了算,别人不要管。把赵宇和吴炜呛住了,她的这句话正迎合方君生当时的心态,事后知道他还对俞娜大加赞赏,认为她最懂他。
陈昭儒是个外秀内刚的人,有着坚毅的性格,瘦长的个子,外表文静腼腆,一张十足的知识分子脸,让人觉得他更适合于当老师。陈昭儒和赵宇一样也来自农村,但比起赵宇的家境则要窘迫得多了,老家在福建闽北的一个偏远山沟里,从县城没有直达的汽车到他们村,只有坐车到乡政府,然后再徒步走4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他那个人口尚不满30人的小山村。陈昭儒的名字是他据说有点文化的爷爷起的,他父母是老实巴交种了一辈子田的农民,他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弟妹年龄尚小还不能干重力气活,家庭条件非常困难。由于山村的落后使陈昭儒未能受到很正规的文化教育,只断断续续读到高三,未能参加高考,这在他们村也算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了。当兵后他在部队的干劲是令人侧目的,最苦最累的活他都抢着干,凭着他坚毅的性格,从来不叫一声苦,他在业余时间还坚持文化学习,在连队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第一年就入了党,多次受到嘉奖。付出的汗水没有白流,一年一度的考学,营连领导同时都考虑到了他。他很清楚自己的境况,对他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是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推动这个机会他将退伍回到他那个小山村,只能与他父母一样终日在土里刨食为天命的人,在考生队他加班加点地学,终于如愿以偿考上军校。他上军校的那点事在他那个小山村无疑是道滚雷,全家高兴得流泪,全村都来贺喜,他父亲佝偻的身躯也似乎直了,一咬牙把家里那头尚不足百斤原打算养大卖钱的猪杀了,请全村人搞了顿*。
吴炜身材魁梧,性格开朗,一张国字脸上如果不是部队规定不准留胡须,就应该是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山东大汉了。他家在山东潍坊,家里就他一个独子,父亲也曾是军人,85年大裁军时正团职转业到公安系统,母亲是医生。他跟随父亲在军营里长大,对部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这次军校毕业他是怀着满腔热忱到部队去报到的。吴炜的舅舅是B集团军的副军长,吴炜本想在毕业时能到A集团军离家近一点,但他父母不同意,让他到舅舅的手下做事有个照应,于是就按原则分配回到老部队B集团军。
半夜里火车驶入江苏境内,沿途陆续有一些到A集团军报到的学员下了火车,赵宇他们几次下火车与同学道别,到了后半夜都觉得很疲倦,趴在火车的小桌子上昏昏入睡了。
第二天早晨醒来,车厢里除他们4人外还有2名学员,这2位是到浙江的舟嵊守备区去报到的,于是这2位也挤到赵宇他们边上来聊天,车厢里由于他们几个的喧哗又开始了一天的旅程。
到了傍晚时分,火车进入了终点站杭州站,下火车后赵宇4人准备换乘火车到他们的报到目的地:驻扎在M市的B集团军17师去报到,另外同车的2名学员陆家辉和陈维明则与他们分了手,前往舟山报到去了。
离报到时间还有二天的期限,方君生心里盘算着赶回家去一趟,于是他怂恿赵宇说:“我看我们俩可以趁这二天时间回家一趟,再去部队报到,你说怎么样?”赵宇知道方君生想回去看他的俞娜,但时间太紧,从杭州到温州一个回来就差不多把两天时间花完了,而且他们4个人的名字都写在同张报到通知书上,少了谁都会马上被部队知道,造成第一印象就坏了。就说:“你回家去的话,就不能及时到部队了,今年寒假时已经回家过了,不如今天我们在杭州住下,明天我们逛逛著名的西湖,怎么样?”吴炜和陈昭儒二个积极地附和着,他们二个还是第一次到杭州,没见过西湖,怎么能错过这个逛“天堂”的机会呢。方君生一想,时间也确实紧,就答应了,于是4人出了火车站找了一家旅馆住下。
第二天,天气还是很晴朗,4人带上相机来到西湖边上,赵宇对杭州比他们三个稍微熟悉一些,理所当然地当上了导游。从西湖的三潭印月到花港观鱼、大小孤山、保叔塔、灵隐寺,面对这如画的风景四人不由得兴致盎然,激发了年轻心中的激情。站在西湖边上,吴炜望着不远处西湖边上的高楼大厦,突然想了民间广为流传,七十年代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对西湖的评价,问道:“尼克松曾用‘美丽的风景,破烂的城市’这句话形容过杭州,是不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了,美国佬这么发达,摩天大楼一盖就是一百多层,不要说那个时候他会说这样的话,就算现在也远远不及他们。”方君生不假思索地说。。
吴炜反驳道:“他们资本主义有几百年的发展史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才十几年就有这么大成就,照这样的发展速度,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快就会赶上他们。”
赵宇接过话说,“这几年我们国家的发展真快,部队建设也在加紧步伐,这正是我们到部队干事业的大好时机。”
方君生还在一旁泄气,“陈腔烂调,从家外军在部队是什么待遇你们知道吗?”一个士兵的薪水比我们十几个军官的工资总和还多。别说跟他们比,就跟我们国内比,我们的工资也低,现在社会发展这么快,在地方干事业的机会更多,可惜啊,我们几个都没这种机会。”
“这几年部队刚加过工资,现在我们去当排长月工资就有四百多了,你还嫌少?”对陈昭儒来说四百多的工资已经是一笔较可观的收入了。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一样的人生和价值观,虽然四人是同学知己,但对人生都有自己不同的观点和见解。
方君生摇摇头说,“老兄,现在是什么年代了,工资一共才四百多,已经是伙食费也在内了,又没其他福利奖金和外快收入,到了副营职才给一套象贫民窟似的房子,叫我们怎么结婚?我有个邻居初中毕业就被他老爸安排在电力局工作,年收入好几万,叫我这个准军官怎么能心理平衡。”
赵定对部队的物质待遇不持褒贬,他觉得如果跟地方相比,觉得待遇虽然不算高,但也不算太差,最主要的是他热爱军人这个职业,对方君生说:“那照你的标准,军队工资加到多少才能满足你呢?军队几百万人,每人加一万就要给国家增加多少军费?我们现在马上就要当军官了,首先得具备奉献精神,奉献就是我们生命的主题,我们都应该清楚的吧。”
方君生继续跟他们三个憋气,继续争辩道:“你们不用给我唱高调了,我的要求也冰高,月收入再加点我就满足,烟草、电力这些系统在全国来说也有几百万职工,说不定比我们部队人数还多,他们不也都能有这么高的工资待遇?我们是国家的坚强柱石,是要讲奉献,但有付出也应该有相应的待遇回报。”
吴炜脱口而出,“你小子,思想这么顽固,当初就不应该选择上军校。。。。。。”
赵宇一听,有点火药味了,刚才他本想自己也与方君生辩解几句,但转念一想,方君生本来就思想不稳定,一直有回地方的打算,辩解也是跟他白搭,不如让的满腹牢骚自己慢慢平息吧,怕吴炜跟方君生产生无端的矛盾,于是赶紧把话题扯开。提议道:“我们到岳王庙去逛逛吧,去合张影,瞻仰一下岳武穆的风采,以效其民族英雄的尽忠报国之志,怎么样?”
吴炜和陈昭儒都觉得这个建议很有意思,积极响应,方君生似乎还想继续辩论,但找到与他争辩的人,只好殃殃地跟上他们,但边走还边说:“照相可以,先说明白了,以后我提前回地方去建设四个现代化也一样是精忠报国哦!”
四人来到岳庙,一进岳王庙就被一种悲壮的气氛感染了,四人都没有说话,却被同一种莫名的情感震撼了,方君生也不再提那些丧气的话了。他们找了一位年长的热心游客帮忙照相,四人摆好姿势,从左至右依次是:方君生、赵宇、吴炜和陈昭儒,四个年轻人都精神饱满,帮忙照相的游客也不由得赞四人的风采。第二天,照片特意洗了四张,每人各取一张,照片上四个都英姿勃发,方君对自己的形象也很满意,他们的身后是清晰可见的“精忠报国”四个字。吴炜提议道:“我们四人从精忠报国四个字中各取一个字写在自己的那张合影照上,我们四个人合起来就能组成精忠报国这个词了,怎么样?”其余三人都欣然应允,于是赵宇取了“精”,吴炜取了“忠”,方君生取了“国”,“报”字就归陈昭儒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章 美女中尉
17师的驻地在M市,M市是江西省的一座正在发展中的城市,师部驻地在城乡结合部,17师是一支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部队,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转战大江南北为共和立下了汗马功劳,七十年代从北方换防到M市。师机关和师直属队营区在M市边上,还有一个炮兵团在离市区十公里远的一个小镇上,另外还有四个团分别驻扎在其他城市和地区。
师部营区的范围很大,由南向北从市区边一直延伸到农村,营区成狭长形,一进南大门就是一个大操场,透过浓密的树荫就能看见一幢黄颜色的苏式三层老建筑,这就是师部机关大楼,宽阔的水泥马路两边绿树成荫,整个营区的绿化工作搞得十分出色,从市区的高楼上往部队看,除了训练场能看见外,其余只能看到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树林,营房几乎都掩映在树荫下。机关大楼的院子外面就是训练场,师首长的办公室都在三楼,部队在操场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