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的马太效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自我提升的马太效应-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每个人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你的时间、金钱、精力都受到限制,你不可能样样都精通、样样都能做。因此你必须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最内行或最有成功希望的行业去做。
  发现机遇,确实要独具慧眼,把机遇转化成事业。你要知道这种机遇后面隐藏的意义——它代表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竞争优势、丰富的利润或独占的事业。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5超越马太效应的怪圈(2)
掌握成功机遇的第二步:勇于冒险
  成功的人都具有冒险精神。高利润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但是冒险必须与准确的判断相配合,要能看得准,并大胆、果决地投人。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成功需要胆识,光有才智而无冒险精神是远远不够的。
  不冒险的话,你将会一无所得;冒险的话,你可能会面临失败,但是却可以学到经验,只有在不断地尝试失败的过程中,你才能获得成功。
  掌握成功机遇的第三步:抓住时机
  时机一逝即去,不可复得。当时机来临时,你必须当机立断,不可犹豫不决。
  成功需要选对时机。但是选择时机要恰到好处,如果投入太早,则市场还没成熟;如果投入太晚,则会失去机遇。
  掌握成功机遇的第四步:见好就收
  成功的法则是逢低买进,逢高卖出。但是一般人却是逢高还要追高,逢低还要杀低,因此一旦情势逆转,常常措手不及。
  尤其面对成功,许多人往往过度扩充,而不懂得适可而止,见好就收。
  的确,掌握成功的机遇,要伺机而动。好运来时要攻,坏运来时要守。何时进,何时出,把握时机对成败影响很大。
  另外,你还要衡量自己的实力,注意环境的变化,选择正确的时机,不做过度的投资。不然,你虽可以风光一时,但扩充太快,未能见好就收,终究会盛极而衰。
  要有永不言败的精神
  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他5岁时就失去了父亲。
  他14岁时从格林伍德学校辍学开始了流浪生涯。
  他在农场干过杂活,干得很不开心。
  他当过电车售票员,也很不开心。
  16岁时他谎报年龄参了军,但军旅生活也不顺心。
  一年的服役期满后,他去了阿拉巴马州,在那里他开了个铁匠铺,但不久就倒闭了。
  随后他在南方铁路公司当上了机车司炉工。他很喜欢这份工作,他以为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他18岁时结了婚,仅仅过了几个月时间,在得知太太怀孕的同一天,他又被解雇了。
  接着有一天,当他在外面忙着找工作时,太太卖掉了他们所有的财产,逃回了娘家。
  随后大萧条开始了。他没有因为老是失败而放弃,别人也是这么说的,他确实非常努力了。
  他曾通过函授学习法律,但后来因生计所迫,不得不放弃。
  他卖过保险,也卖过轮胎。
  他经营过一条渡船,还开过一家加油站。
  但这些都失败了。
  有人说,认命吧,你永远也成功不了。
  有一次,他躲在弗吉尼亚州若阿诺克郊外的草丛中,谋划着一次绑架行动。
  他观察过那位小女孩的习惯。知道她下午什么时候会出来玩。他静静地埋伏在草丛里,思索着,他知道她会在下午两三点钟从外公的家里出来玩。
  尽管他的日子过得一塌糊涂,可他从来没有过绑架这种冷酷的念头。然而此刻他却借着屋外树丛的掩护,躲在草丛中,等待着一个天真无邪、长着红头发的小姑娘进入他的攻击范围。为此他深深地痛恨自己。
  可是,这一天,那位小姑娘没出来玩。
  因此他还是没能突破一连串的失败。
  后来,他成了考宾一家餐馆的主厨和洗瓶师。要不是那条新的公路刚好穿过那家餐馆,他会在那里取得一些成就。
  接着他就到了退休的年龄。
  他并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到了晚年还无以为荣的人。
  幸福鸟,或随便什么鸟,总是在不可企及的地方拍打着翅膀。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5超越马太效应的怪圈(3)
他一直安分守己——除了那次未遂的绑架,但他只是想从离家出走的太太那儿夺回自己的女儿。不过,母女俩后来回到了他身边。
  时光飞逝,眼看一辈子都过去了,而他却一无所有。
  要不是有一天邮递员给他送来了他的第一份社会保险支票,他还不会意识到自己已经老了。
  那天,他身上的什么东西愤怒了,觉醒了,爆发了。
  政府很同情他。政府说,轮到你击球时你都没打中,不用再打了,该是放弃、退休的时候了。
  他们寄给他一张退休金支票,说他“老”了。
  他说:“呸!”
  他收下了那105美元的支票,并用它开创了新的事业。
  而今,他的事业欣欣向荣。
  而他,也终于在88岁高龄大获成功。
  这个到该结束时才开始的人就是哈伦德?山德士,肯德基的创始人。他用他的第一笔社会保险金创办的崭新事业正是肯德基家乡鸡。
  你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什么呢?
  天无绝人之路,不管你经历多少挫折、多少磨难,只要一直努力,你就一定会创造奇迹。即使上帝关上所有的门,也还会给你留下一扇打开的窗,而你自己,一定要有永不言败的精神!
  从你的失败中学习
  人类有喜欢成功、畏惧失败的天性,他们绞尽脑汁地设计了许多“完美模型”想避免失败,但失败就像幽灵一样如影随形。
  事实上,人们已经吃过无数次迷信“完美模型”的大亏:“泰坦尼克号”曾被认为是“不可沉没”的;马奇诺防线也被称作“不可逾越”的;而在发生核泄漏之前,每个核电站也都声称自己的安全系统是“万无一失”的……
  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失败并不是什么坏事,我们要尊重它、学习它。
  许多人认为成功与失败是相对的。事实上,它们是一体的两面,只要你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失败就是你成功的前奏。
  有一个年轻人刚从大学毕业,却很长时间找不到一份工作。后来,他到心理诊所咨询,发现自己的问题在于不懂得接受失败。他接受几年的学校教育,各项大小考试从未不及格过。这使他不愿意尝试任何可能招致失败的方法。他已经确信:失败是坏事,而不是产生新机遇的潜在垫脚石。
  瞧瞧周围的人,有多少中级管理人员、家庭主妇、行政人员、老师和其他无数的人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愿尝试任何新事物?
  失败还有一个好用途,即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应该转变方向。
  当事情顺利时,我们通常不会想去改变方向。因为在大多数情形下,我们的反应是根据“负反馈”的原则做出的。通常我们只在事情不顺或没做好工作时,才注意到它们。
  我们是从尝试和失败中学习,而不是从正确中学习。假如我们每次都做对,就不需要改变方向,我们只要继续进行目前的方向,直到结束。
  例如,超级油轮卡迪兹号在法国西北部的布列塔尼沿岸爆炸后,成千上万吨的油污染了整个海面及沿岸,石油公司才对石油运输的许多安全设施重加考虑。同样地,在三里岛核反应堆发生意外后,许多核反应过程和安全设施才得以改善。
  失败具有冲击性,可以引导人想出不同的事情,似乎只有多犯错,才会多进步。
  事实上,人类整个发明史都充满了利用错误假设和失败观念来产生新创意的人。哥伦布以为他发现了一条到印度的捷径;开普勒偶然间得到行星间引力的概念,他是由错误的理由得到了正确的假设;爱迪生也是在知道了上万种不能做灯丝的材料之后,才找到钨丝。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5超越马太效应的怪圈(4)
某家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认为,除非有一半时间都失败,否则他不会快乐。他这样说:“假如你想做个原始创意人,就需要犯很多错误。”
  一家电脑公司的总裁告诉员工:“我们是发明家,我们要做别人从未做的事。因此,我们将会产生许多错误。我给你们的劝告是:‘可以犯错,但是要快点犯完错误。’”
  一家尖端科技公司的某部门经理,询问副总工程师新产品的市场成功率。他得到的答案是“大约50%”,这位经理回答说:“太高了,最好设定在30%,否则在我们的计划内,我们会因太保守而不敢放手做。”
  银行业也有相同情形,如果一位贷款经理从未放过呆账,就可以确定他做事不够积极。
  IBM的创始人汤玛斯?华生有类似的话:“成功之路就是使失败率加倍。”
  有时我们不宜犯错,但创造过程的萌芽阶段则不然,错误是你偏离正轨的警告,如果你一直很少失败,那就表示你不是很有创造力。
  因此,犯错误也是有学问的,以下几条是你应当注意的:
  ——如果你犯了错,就把它当成获得新创意的垫脚石。
  ——区分“尝试犯错”和“避免犯错”的不同,后者的代价要大于前者。如果你未曾犯错,你可能应问问自己:“由于太过保守,我错失了多少机会?”
  ——加强你的“冒险”力量,每个人都有这种能力,但必须常常运用,否则就会退化。把至少24小时冒一次险列为生活的重点。
  ——要记住失败的两种好处:第一,如果你尝试失败了,你将知道何者行不通;第二,失败给予了你尝试新方法的机会。
  一定要表现自己
  虽然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都有过一段痛苦不堪的经历,但是,如果你不成功的时间过长,就可能成为众人眼中的无能者,更糟的是,你自己也会渐渐认同这种角色。
  所以在公司里,你一定要善于表现自己,那些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人,往往得不到重用。一个精明的员工,不仅会做事,而且还要会“表现”自己,才有机会脱颖而出。
  你要充分利用公司的会议,让上司和其他同事注意你。当然,一定要事先计划好你想说的和你要达到的目的,列出可能遇到的疑问和对策。开会时不要坐在会议室的角落里,要大声清晰地说出你的意见,善用眼神进行交流。
  另外,你可以主动亮出你的成绩。有些人做一点工作就大张旗鼓让每个人知道,你也不该默默无闻。在工作评估时,每个人都想走在别人的前面。
  不要期盼在工作中结交朋友,工作仅仅是完善自我的一部分。把交友这一项从工作目标中划掉。当然,如果能遇到知己是你额外的运气。
  还有,你要坦然地面对变化,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锻炼自己,好的机会和坏的事情也许就发生在五分钟以后,如果你平时就有所准备,你的镇静和对策会让老板和同事刮目相看。
  经验是一位老师,教导你之前先给了你考试,所以你要敢于冒险。患得患失只能令你停止不前,成功者多数是敢于把想法变成行动的人。
  你要尽量避免承担那些自己不能直接控制的工作,如果项目中的主要或是关键人员不是向你汇报,而且你并未得到足够的授权,就不必自告奋勇地站出来。同事间的相互帮助不是用这种方式表现的。你应该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那些能真正给你事业带来发展机会的工作中。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5超越马太效应的怪圈(5)
你还要养成及时汇报的习惯,这不但能让上司掌握情况,更会给他留下工作效率高、踏实可靠的良好形象,这对你将来的发展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找到人生最关键的事情
  我们知道,工作、学习、生活都要讲究一定的方法。但是,怎样才能掌握这种事半功倍的好方法呢?
  至关重要的一点是把握关键,做工作时不应要求面面俱到,应该把握下手的关键地方,尽量避免繁琐的过程。
  我们应将“办事情抓关键”作为一种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习惯。具体实行时,应采取均衡、合乎自然的原则,把最重要的工作放在首位。
  那么,如何让自己做到这一点呢?
  拿出纸笔,开始行动,我们有以下的建议:
  从现在开始,认真安排一下自己未来一段时间的生活,做个详细的计划,给自己客观地打个分数。我们将时间定为两个月。这时你最需要明白的是,最关键的事情到底是什么?想弄清这个问题就要先思考:你最看重的是什么?人生是为了什么而奋斗?你希望自己成为怎样的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你能付出什么?
  将这些答案记下来,你会发现,这其中包含了你对自身的期望,以及80/20法则对人生体现出来的一种原则。你不妨将它们作为个人的信念或使命。
  如果你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个人信念,那么,你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得知自己生命中最关键的事:
  ——你觉得最重要的事情有哪几件?
  ——人生中的人际关系代表着什么?
  ——你有怎样的长期目标?
  ——你能为目标做出怎样的贡献?
  ——重新思考你最想得到的体验是什么?
  ——如果你对生活失去信心,会有什么后果?
  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你会更深刻地体会到,“办事情抓关键”所具有的现实性不容忽视。
  ——如果你了解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对生活会产生怎样的期望?
  ——你所记录的人生意义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它是否会影响你的时间、精力的安排?
  ——如果你每天都对这样的书面信念做一番检讨,那么,你以后的努力是否会受到影响?
  ——如果你已经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价值观和期望,你会如何安排以后的时间?
  如果你已经为自己的将来制定了这样一份表格,那么,在你还没有开始度过未来的一天之前,做一些反省吧!如果你还没有制定表格,那么请你想一想,生命中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
  仔细思考之后,你会明白,因为我们急于扮演某一角色,却可能忽略了另一个更重要的角色。如果你是个将事业进行得有声有色的、优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