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装着一口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随身装着一口泉- 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鳖!!”赵教授这个时候看出那东西的原型,“带寿字那只?”

“应该是,怎么钻到水沟里了”刘军浩点点头,然后光脚上岸。

这老鳖上个月的时候突然消失,当初张倩还在院子里找了几遍,啥也没找到。刘军浩相当后悔,早知道就应该把它放进石锁中,这样怎么丢不掉,现在要怪只能怪自己没福气。

就在他们以为找不回来的时候,一天中午却发现这东西趴在太阳下晒暖。

下午的时候再次消失,这次两个人都没有担心,知道它肯定冬眠了,不过应该还在院子里。

那料这东西竟然会钻到淤泥里边过冬,想想也是,淤泥冬天的时候保温,可不正是它的理想冬眠地吗。

刘军浩刚想用手把老鳖壳上的淤泥抹掉,却没想到还没碰到老鳖,那家伙突然伸出头,直直的朝他的手指咬来。

好家伙,他吓了一跳,赶忙缩手。

“没事吧?”赵教授赶上来。

“没事”刘军浩仍然有点发愣,冬眠被惊醒的老鳖果然不可理喻,连主人也咬。幸亏自己反应敏捷,不然非被咬上一口不可。如果被老鳖咬到手千万不要挣扎,这东西胆子小,你越挣扎的厉害,它咬的越紧,死不松口。

要想让这东西松开口,一般都是将老鳖放入水中,这样它会自动松开。

“我弄点水给它洗洗,看看那寿字明显不明显。”老王也知道这老鳖的故事,对它背部的花纹相当感兴趣。

一大桶水浇上去之后,老鳖立马显出“真身”。

“咦,没有字……这不是原来那只”赵教授哑然的叫道。眼前这只老鳖虽然个头和先前那只不相上下,可是鳖壳却有很大的差别。这老鳖的鳖壳上沾满了墨绿的水藻,其中还夹杂着一些小田螺,猛然看上去就像一块移动的石头。

“这老鳖不像是河里的。难不成是大堰塘中下来的?”刘军浩也接口说道。他这个推断是有依据的,河底都是沙土,鳖壳的颜色要光洁上许多,只有在泥塘中生存的老鳖才会是这幅模样。

这条水沟其中的一个源头是大堰塘,那里边有不少野生老鳖,夏天那阵儿毛孩子还钓到了一只。

第二百一十六章 冒充知识分子

经过老鳖一闹腾,几个人都没有了挖藕的心思,干脆在水沟中清洗了一下,直接上岸穿鞋。

刚刚在水中的时候还不觉得,现在穿上鞋子才发觉脚上都冻麻木了。至于这老鳖,老王倒是很想炖汤喝,说这东西炖汤是大补。刘军浩也有这个意思,他很久没品尝过鳖肉了。不过两人没得逞,赵教授说和那寿字鳖配对儿,争取明年多下一些鳖蛋。

“这到底是公的还是母的呀?”王老爷子开口一问,赵教授立马转头望着刘军浩。

“别看我,我也不知道呀”说实话,虽然他见过的老鳖不少,可是真正个抡起公母却不了解。不过不知道没关系,村里有人知道。刘军浩直接把刘五爷请过来,让他分辨。

人家只过来看了一眼,就开口说道:“公的,属于塘鳖,是咱大堰塘里边的。”

“你是咋区分出来的?”刘军浩跟着追问,他也想学一手,别以后再碰到这问题的时候两眼白瞎。

“很简单,一看尾巴,二看颜色,三看形状。公鳖的尾巴长,是伸出外边的,母鳖平常不露尾巴。还有就是公鳖的壳颜色比较深,一般都是乌黑色,而且背部也比较陡,身上带有一股尿骚气。母鳖鳖壳平坦,颜色稍浅。”

他说的后两条不容易判断,不过尾巴倒是很明显的,刘军浩仔细回想一下自家那只寿字鳖,还真是这么回事,总见它藏头藏尾的。

“你这片水沟有莲菜养着,淤泥厚实,里边的鱼又多,应该还能挖到老鳖。”站在小渡口看了几眼,刘五爷肯定的说道。

“真的?”刘军浩虽然是疑问的语气,但是心中已经相信了。

说道捉鳖,他老人家在大青山这片称第二,没有人敢说是第一。用人的话说刘五爷的眼睛是火眼金睛,能够看出“鳖路”。用眼随便在水中一瞧,有没有老鳖就看出来了,甚至个头大小都清楚。

送刘五爷走的时候刘军浩特意给他弄了几节藕棒子,让他回去炒着吃。

老鳖直接和太岁一起放在木盆中,这家伙大概看没了动静,又探头探脑的伸出四肢,在水中爬动着。

半晌的功夫,踩的莲菜足够他们两家吃十来天。那些嫩藕尖本想扔掉,不过却被王老爷子阻止,他说这东西生吃是佳品。

刘军浩听他一说,伸手掰了半根用水洗净,然后咬上一口,脆生生的,带着几分香甜,丝毫不比水果差。

张倩回来听说又抓了只老鳖,也很感兴趣,抓着手机拍了几张照片传到网上。

晚上家里直接做了个野猪肉炒莲菜,那野猪肉还是下雪时候炖的。他们家就两个人,平时根本不缺菜吃,那十来斤肉吃了这么长时间都没吃完。

新藕炒熟后味道特别香,吃饭的时候张倩把野猪肉全都划拉到刘军浩碗里,自己单挑莲菜吃。

结果刘军浩这边一下吃多了,睡觉时他相当郁闷的趴在床上做俯卧撑,而老婆则抱着枕头笑眯眯的数数。

平时好吃好喝的养着,力气自然足,一口气做了近百个俯卧撑给没事人一样,做完后他还特意光着膀子摆了一个POSE,肱二头肌相当健硕,很有几分性感。

张倩看不得老公臭美,直说他是四肢发达,大脑懒惰。

刘军浩立马给她来了个五肢发达,电灯一关……

清晨两人几乎是同时醒来,张倩梳洗过后开始做饭,他则去看那只老鳖,结果发现木盆中空空如一,老鳖不知去向。

昨晚才丢的,找起来不算太难。叫上小皮四下一闻,在芦苇垛下边发现了一条缝隙,那家伙正在里边舒舒服服的呆着呢。再仔细一看,寿字鳖也在芦苇垛下冬眠。

早上起来天气虽然很冷,不过却也热闹非凡,院子里那些鸡鸭喜鹊等等不住的扯着嗓子欢叫。

刘军浩赶忙回屋舀了半钵子玉米粒,在院子里四处撒开,这才让它们安静下来。

不单单是鸡鸭们低头抢食,就连喜鹊、灰马扎、白头小也是如此。

每天雷打不动的两钵子玉米,估计用不了几天,那一布袋就喂完了。还是春夏时节好,外边的食物多得是,它们也不会每天都侯在家里等食儿。

半年多的功夫,院子里的鸟儿早已经把这里当成自己家,胆子是越来越大。有次刘军浩坐在院中边看书边嗑西瓜子,看了一会儿他觉得瞌睡就躺在椅子上打了盹,结果醒来的时候发现两只喜鹊停在石板上,那些西瓜子也被它们磕了个净光。

“你这院里鸟可真不少呀”王老爷子这个时候走进院子,他额头上还冒着细汗,显然是刚刚跟着赵教授跑步回来。

“嗯,我前天闲着没事大致数了一遍,各种鸟窝总共有十六个。”刘军浩笑着应答,鸟类大概也感应到院子的奇妙,纷纷在附近的树上搭窝。那几株大杨树上现在光是喜鹊窝就垒了三个,还不说灰马扎和楝子八哥。至于麻雀更不用说,天天晚上都要钻到草垛里边过夜,赶都赶不走。

赵教授院子里虽然没有大树,不过竹竿林里边也垒了几个白头小窝。

“你上午有事儿没?”老王说了几句闲话,开口问道。

“我哪天不是闲着?”刘军浩这边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那吃罢饭你用电动车驮上我到镇上逛逛,来这么多天了我还一次街都没上过呢。”

“好呀,我正好也要到邮局去一趟。”前天有人在网上订购了两个枕套,他昨天就编好,准备今天给人家邮过去。

虽说还有一个多月过年,可是现在是农闲时节,来赶集的人自然不少。

先把正事儿办完,刘军浩领着王老爷子在大街上先转悠起来。街上人多自行车多,到处挤挤嚷嚷。

等转的累了,铲三块钱的热包子,再到老郭的牛肉摊子上叫两碗汤,两人抱着热汤猛喝起来。随着天气转冷,老郭这汤里边加大了辣椒粉的分量,因此吃起来辣乎乎的,特别够味。两人喝完汤,浑身暖洋洋的,直接骑车回家。

电动车还没停稳,就听到赵教授开口喊道:“我说老王,你走的时候是不是把我眼镜带走了?”

“你眼镜,我闲着没事用你眼镜干啥,我又不是老花眼。”王老爷子听的相当迷糊。

“那真是奇了怪,我记得吃罢饭眼镜明明就放在外边的桌子上呀,怎么想看书的时候又找不到?”赵教授也是连连摇头。

早上吃过饭他把眼镜和杂志都放在桌子上了,准备上午消磨时间。没等坐稳自己老伴又说让他帮忙把两摞图书送到学校,学生们今天要学习。

等从学校回来,院里的眼镜就找不到了。

“会不会是你家小黄狗噙跑了?”刘军浩开口问道。这老爷子经常拿眼镜盒训练大豆豆,很有可能这家伙噙着玩,最后落在什么地方了。

“不可能,它和我一起去送图书的”赵老爷子连连摇头。

“那真是见鬼,先把东西卸下来再说。”老王今天上街,买的杂七杂八的东西不少。

刘军浩刚把电动车推进院子,忽然看到一个眼镜盒落在地上。他赶忙喊了一声,两个人都跟了过来。

眼睛盒虽在,不过眼镜却找不到了。

“是不是豆豆没事把眼镜盒噙过来了,豆豆呢?”赵教授立马想到罪魁祸首。

“吱吱……”这个时候枣树上传来猴子的叫声。

刘军浩一抬头,顿时大笑起来。

只见那眼镜高高的戴在猴子的脑袋上,眼镜框太大,根本没有办法挂在耳朵上,那家伙只能用手扶着。而更让人忍俊不禁的是它另一只手还拿着本杂志。

这猴子肯定是平时过来找食儿吃的时候看到赵教授看书的样子,这才学的有模有样,以为戴上眼镜手里拿本书就是知识分子了!

猴子看到下边三人都冲着它指指点点,更加得意,戴着眼镜在树上上蹿下跳。

“把眼镜送下来”赵教授害怕这家伙把自己的眼镜摔坏,赶忙大声叫道。

“吱吱吱……”

“送下来给你花生吃……”

“吱吱吱……”

那猴子可能根本听不懂人话,只是坐在枝头一个劲儿的叫唤。

刘军浩想上树把它撵下来,哪知道这家伙动作太敏捷,三窜两不窜,已经蹦到了树顶。

“只有叫豆豆出马了”底下的三人束手无策,想着让花猫将它赶下来。

谁知道豆豆关键时刻却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打野了,刘军浩连叫了几声都没有反应。

“再用花生引逗一下看看”无奈,他进屋抓了一大捧花生放在洋瓷盆中。

没曾想这个方法竟然起了效果,他们刚退回屋子,猴子立马跳下枣树,朝石板跑去。这家伙伸手抓了几枚花生,却并没有把眼镜丢下。

“小皮”刘军浩大叫一声,自家的黄斑皮闻声飞窜出去。

“吱吱”猴子吓了一跳,蹦跶着要往树上窜。可是这家伙太贪心了点,一手抓着花生,一手抓着眼镜,根本腾不出手上树,结果被小皮猛扑上去,用爪子摁在树下。

第二百一十七章 猴子悟空

以前在书上看过一个小故事:说是人们想抓猴子的话就找个大南瓜,然后在南瓜上挖个小洞,里边掏空装满老玉米,再在附近也撒上一些玉米。

猴子看到玉米就会一路跑过来,然后伸手往南瓜里边掏。那洞口很小,猴爪只能很勉强的伸进去,抓一大把玉米后根本伸不出来。

这个时候你只要突然冲上去,那猴子会尖叫着拖着南瓜跑。可是南瓜太重,它又不知道松手,只能吱吱叫着干着急,最后束手就擒。

刘军浩本以为这个故事是瞎编的,但是看到这猴子的模样,和故事中真的没啥区别。

小皮刚冲出来的时候这家伙已经跳到树下,结果却因为不愿意放下手中的东西被抓到。

“还好,没有摔坏”赵教授赶忙从地上捡起眼镜。

猴子留在这里没用,刘军浩自然让小皮松开爪子放掉。不料这家伙好像明白院里的人不会害它,被放开后并没有逃走,而是大摇大摆的跳上枣树枝,蹲在那里吃花生。

吃完之后更是不顾几人在院子里,又溜下来挑花生吃。

这下轮到他们目瞪口呆了,丫的,大胆过头了吧?简直和豆豆有一比,想当初花猫也是如此。

还真让刘军浩猜对了,这家伙和豆豆一样,吃饱喝足后没有像前些日子那样离开,直接赖在枣树上了。

等花猫回来,两只动物又开始在院里上蹿下跳的追逐。

“咱们家再这样下去真成动物园了,这猴子很可爱呀。”中午吃饭的时候,张倩特意弄了半碗饭放在树下给猴子吃。那家伙也不客气,没等她转身离开就跳了下来。

看老婆试着要用手去摸猴脑袋,刘军浩忙叫了一声:“别碰,小心它挠你……”

没曾想猴子看到有手伸过来,立马身子一窜,蹦到枣树上。接着看没有危险,它又凑到跟前,直立起身子,伸着爪子和张倩握手。

“这……也太那啥了吧……”刘军浩再次惊呆,他发现老婆身上真的有一种可以让动物亲近的气息,上次那草狸子也是,自己无法靠近两米以内,但是张倩却可以用手抚摸它们。

“你说给猴子起个什么名字好?”张倩看着正和花猫在院里争斗的猴子问道。

说来也怪,自从猴子来院子里起就和花猫不合脾气,几乎每天都要争斗一番,简直是前世的冤家。

“小毛?”刘军浩知道自己在起名方面没有天赋,随口敷衍了事。

张倩一听直接摇头,最后开口说道:“你觉得叫悟空怎么样?”

汗,还八戒呢。家里已经有名马赤兔,再这么起下去就要把四大名著的人物凑齐了。

“以后叫悟空好了!咱们给它弄个窝,养在家里吧?”张倩这边动了把猴子长期养在院子里的念头。

刘军浩马上皱眉,其实当初要不是老婆坚持给它喂食儿,自己早把这家伙赶的远远的,哪还容它赖在这里。

猴子属于群居动物,大青山的猴群从来都是集体行动,也不知道这猴子是从什么地方跑过来的,每次都是独自下山。

院子里不养闲东西,豆豆抓老鼠,小皮看门,赤兔也可以自己打工挣钱。而这猴子貌似除了要吃的,啥也不会干。

他看老婆满脸期待的样子,最后只好点点头,再多添一张嘴吧。说不定这家伙等天气暖和,会自己离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