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装着一口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随身装着一口泉- 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无奈,刘军浩只得重新拎着铁锹去后院排水。等到了院墙边,他才发现后院那水道眼是被杂草树叶堵住了。

去年秋天那几株洋槐树上落叶树枝不少,当时刘军浩懒省事,没怎么打扫,谁知道现在被水流一冲,全部堵在水道眼上。

本想将树枝投开了事,哪知道用铁锹一划拉,里边竟然拨出一条大拇指粗细的黄鳝。

刘军浩赶忙这东西扔到水沟中,他原以为黄鳝出逃是个个例,谁知道翻了几下,里边又钻出两条。

这些家伙怎么也钻水道眼了?他最初相当不解,不过细想之下,明白过来,应该是树叶杂草形成草窝的原因。

经常捉鱼的人都知道,大部分鱼类都喜欢钻草窝,水草密集的地方往往会形成鱼窝。

在草窝里抓鱼很简单,什么工具都不用,只要使劲把水草层层卷起,弄成水桶那么粗的时候扔到岸上。

鱼类待在草窝中行动不便,感觉到动静的时很难逃脱。

这个时候你打开草窝,里边肯定能找到很多鱼儿,刘军浩最辉煌的经历是有次在草窝中徒手捉了一条半斤重的鲶鱼。

好家伙,幸亏刚才仔细察看了下树枝,不然这次的亏大!那树叶清理不到二分之一,大大小小的黄鳝捉出十七八条。而且越靠近水道眼,黄鳝越多,中间杂七杂八的鱼也不少。

费了很大的劲儿才将水道眼清理干净,他的裤腿上弄了不少泥浆,刚准备回前院休息,谁知道一看养草蜗牛的圈子,里边也积了一池雨水……

春雨贵如油,这场雨大了点,但是好处却是显而易见的。一场春雨过后,几乎是一夜之间,山坡上、河滩中、田地内全部绿了起来。

院内的桃花随着这场春雨,也依次绽放。雨前还是一朵,现在满树都是粉霞。大概是浇过泉水的原因,那花朵开的特别大,朵朵都有硬币大小,瞧上去煞是喜人。

张倩见到这景象,心中颇为兴奋,特意拉着刘军浩在树下照了几张照片。

人面桃花相映红,老婆在树下这么一站,倒显得更加漂亮了。

“小浩叔,是不是桃花开了,这么香?”吃罢饭,村里的几个孩子过来上学,结果刚走到门口,都闻到香味。

“你这家伙倒是眼尖”刘军浩知道他们是过来玩电脑的,因此没有阻拦。有老婆在旁边“监督”,几个孩子自然不会打游戏,上网也就是浏览浏览网页,听听歌而已。

刘军浩门前那三十多窝芦苇原本早早的发出芦芽,可是他和赵教授两家的鸡鸭却隔三岔五的叮啄,直到现在,终于长出一人多高。

雨水一淋,散发着逼人的绿意。

听到外边有说话声,赵教授拎着茶杯出门。他刚站到水沟边,扑楞楞两只斑鸠跟在后边落了下来。紧接着,又有几只从树上落下,其中两只大胆的还落在刘军浩的肩膀上。

斑鸠鹁鸽,一年十窝。这一年多时间,赵教授家的斑鸠群增大不少。当初老爷子很为斑鸠的事儿发愁:养四五只是个消遣,可是养的太多就成负担。这些家伙每天在屋里飞来飞去,单是斑鸠的粪便也不好清理。

不料事情根本不像他想象的那样,那些小斑鸠刚刚学会飞,老斑鸠就用翅膀赶着它们离窝,甚至连屋门都不让进。

最初小斑鸠没地方住,晚上只能蹲墙角。后来刘军浩生了个主意,在树上搭几个鸟巢,然后把它们放上去。

斑鸠窝很简单,就是用树枝荒草随便搭出的,因此不费什么事儿。害怕树枝被风刮掉,他特意用细绳子加固过。这些家伙在树上住一段时间倒也适应下来,到后来更是自己垒起了鸟巢。

前两例成功后,以后的小斑鸠都如法炮制,连刘军浩的院中也垒了两个窝。慢慢的,它们的窝越筑越远,不少已经在树林中安家。

这些斑鸠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早上飞回来吃食儿。

虽然回归大自然,只是它们小时候一直和人类接触,因此并不怎么怕人。赵教授怕它们被人误伤,特意照着刘军浩院中野兔那样,在腿上绑了一小块红布。

刘军浩一伸手,将肩膀上的斑鸠捧在手心。那小东西显得非常自在,用嘴巴在手指上轻啄着。他伸问赵教授要了一些小米放在手心中,这下肩膀上的那只也落下来。

悟空看到这情景,立刻把爪子伸到赵教授面前吱吱乱叫,应该是也想要些小米喂斑鸠。

赵教授看的有意思,随手给它掏了不少。这家伙把小米全部撒在脚下,然后看着斑鸠慢慢靠近。

当斑鸠快接近食物的时候,它突然怪叫着轰赶起来,顿时将斑鸠赶到空中。

这家伙,真是个惹事精,刘军浩看的直摇头。

如此几次,那些斑鸠好像被激怒了,一起扑闪着翅膀朝猴子叮啄。

这下悟空怂了,急急忙忙的躲到刘军浩身后。

“小浩叔,拦住你们家小皮……”他和赵教书正笑着,屋里突然传来小娃子的哭喊声。

“咋回事儿?”听到声音不对,刘军浩赶忙走回院子。

眼前的景象让他吓了一跳,赶忙大叫道:“小皮,松口!”只见小皮用牙齿紧紧的拉扯着小娃子屁股。

黄斑皮听到主人的吩咐,松开牙齿退回。

万幸,自家的狗狗下口的时候力度把握较好,只擒住了裤子,连秋裤都没碰到。

“你这熊孩子,又动到院里什么东西了?”小皮不会无缘无故的上去咬人,问题肯定出在小娃子身上。

“我想折枝桃花玩……”小娃子赶忙把手中的桃花扔在地上。他刚把树枝拽下,就感觉到屁股后边有动静,扭头只见小皮张大嘴巴咬上来,差点没吓尿裤子。

“下次可别折了,万一被咬住你小子又要上街打针。”刘军浩不知道该说啥好,责备黄斑皮也不可能,毕竟人家算是尽职尽责。

桃花还没开的时候,悟空看的爪子直痒痒,隔半天想上前拽一支。照那情形下去,估计没几天功夫桃花就被拽个精光。

于是他只能派派小皮在树下守着,黄斑皮出马,猴子自然没办法得逞。

第二百五十八章 葡萄园

伴随着桃花盛开,村里其他果树也随之开放,不过因为品种不同,开放的时间前后相差很大,这边已经是满园春色,有些果树才刚刚打出蓓蕾。

刘军浩院中的土蜂子彻底活跃起来,每天嗡嗡的在枝头上飞来飞去。眼瞅着不少芦苇管封上新泥,他特意掰了一个品尝。

新酿的桃花蜜,颜色和夏季有很大的区别,微红中透着乳白,吃到嘴中沙沙的,感觉确实不错。不过现在蜜源很少,土蜂子酿出的也只是勉强够自己食用,刘军浩只是尝个新鲜,并未割蜜。

看村里人纷纷开始栽种果树,张倩也动了心思,想着自家院子这么大,应该种一些葡萄树。

按她那意思,葡萄树自然是种的越多越好,这样夏天的时候他们家可以卖葡萄,卖不完还能晒葡萄干,酿葡萄酒。

刘军浩听的直汗,老婆考虑的太全面了点,这和网上说的那个做豆腐的笑话一样,卖不出还能做豆腐干、臭豆腐。

一两株葡萄树好管理,但是要翻腾出个葡萄园,估计每天都会栓在那里。施肥、打药、封土、剪枝等等一大堆的事儿,非把他忙得焦头烂额不可。

总之,他的考虑很简单,一切以舒适的生活为目标。明知道生活太安逸不好,可惜他这人对自己的认识很明了,再加上生活过得去,因此也没什么动力。要说唯一发愁的,大概就是偿还房贷。

到街上他没有多逛,直接在卖树苗的地方买了四株葡萄树。他家两棵,剩下的给赵教授送去。刚才王老师听说要买葡萄树,特意交代给带的。

嗯……还有卖柿子树的,也是两年苗。按人家的说法,这柿子树当年就可以挂果。

买几株柿子树也不错,去年刘五爷送来那半竹筐柿子让他们两口子吃的赞不绝口,张倩还挂记着今年自家上街买些腌柿灰呢。

“这是啥树苗?”刘军浩见旁边几株银白色的树苗有些陌生,就开口问道。

“核桃树”卖主简单的回答。

“核桃树,品种不一样?”他有些疑惑,山上的核桃树一般都是乌灰色的树干,颜色根本没这个鲜亮。

“就是咱们山里边平常的核桃树苗,这东西和其他树苗不一样,树皮没有炸开的时候泛白,叶子上带白霜,等长到就好了。”

去年老婆领着一群学生上山打核桃,结果啥也没打着,下山的时候她还相当郁闷呢。今年自家应该也种两株,这样不出门就能吃到。

“那……给我来四株……不,六株,葡萄树和柿子树也给我各加两棵。”这个时候他突然想起石锁,那沙土地上也要栽种一些果木。

等秋里果子成熟的时候,石锁里的自家吃,其他的朝外卖应该很不错。

刘军浩思索着桃树、梅树、柿子树、核桃树全有了,再买几棵梨树苗,自家这就算把果树种类凑齐。

哪知开口一问,人家今天没拉梨树苗。不过卖家看他是个大卖家,也有结识的心思,说是真想要的话可以下集送过来。

刘军浩一想点头同意,让他直接把梨树苗送到老郭的牛肉汤摊子上,这样他有时间可以过来取。

杂七杂八的树苗二三十棵,虽然都不算长,可是树根上包的土堆却相当有分量,刘军浩把电动车前后堆满才勉强放下。

出了集市,看看四下无人,用石锁一收,一路上轻轻松松的回家。

快到村口,他才重新把树苗放出,当然各取了两株放在石锁中,准备等下有时间再栽种,剩下的树苗他和赵教授两家平分。

买的时候没想那么多,现在进了院子,刘军浩又为栽种果树的事儿发愁起来。他前院的地方不小,只是东边被鸡笼鸭舍马棚兔子笼等等占据。南面靠墙堆的是芦苇垛,外加一个花池,再加上那几棵大杨树和楝树,也挤的满满的。

至于西边则是火头池,边上是一大堆硬木头,靠近院墙是粪堆。

门前的空间倒不小,不过果树栽在那里肯定碍事。唯一空闲的地方就是靠大门两边和后院。

他想了想,干脆把果树全栽种在大门两边了事。

这样等葡萄树长大的时候直接在上边搭架形成凉棚,那感觉,也不错。

当然刘军浩在栽种的时候特意把路留的很宽,用于行车。那啥现在没买小车,不代表以后没有。

张倩中午放学回来,看到院中栽种的整整齐齐果树后,很是对刘军浩赞赏一阵。接着她再接再厉,跑回屋中上网,说是想购买一些花种种在院中。

刘军浩当然支持老婆这个想法,两个人饭也不做,直接上网查找。

以前没怎么注意,等这边一搜索,他有点犯晕,西红柿、向日葵,甚至蒲公英等等常见的东西网上竟然都有卖的。

这也叫花儿?看人家拍那照片,刘军浩直咧嘴。应该叫蔬菜和野草好不好。而且图片,怎么看都像是PS过,选来选去还是自家的好!

不过张倩却不认同他的观点,说这些都是袖珍型的。上学的时候她们宿舍有人种过,特别好看。

选了半天,最后她看中了迷你向日葵种子。刘军浩扭头一看价格:100克10元。他赶忙打消老婆这念头,钱不在多少,关键是同样的价格,他可以买一斤熟瓜子了。更何况看花盘那么小,估计到时候根本没办法吃,还不如到村里找些葵花籽种。既可以美化环境,秋天又能炒着吃。

张倩原本购买欲就不是很强,听他一说也点头应是。不过为了多收集些参考意见,她特意在十八楼论坛发一个求助帖,想看看大家对种花有什么意见。

下午刘军浩趁老婆去学校的功夫,特意把石锁中的树苗全部种上。几天不见,里边大为变样,野菊花苗全部成活,已经长到十来厘米高,茎秆特别肥实,远远看上去泛着逼人的绿。蒲公英也早早的开出稚嫩的黄花儿,零零散散的泼洒在绿意当中,宛如碧天里的星星。

这些蒲公英算是石锁中的第二代了,去年春上刘军浩闲暇无事的时候采了不少种在里边。等种子成熟后全部落在地面上,有泉水的滋润,种子发芽率百分之百,因此看上去特别显眼,几乎每一处都是一大片。

晚上炒个蒲公英尝尝鲜,印象着去年用这做馅包出的饺子很好吃。

石锁出品,的确不同凡响。挖掉的蒲公英个个油嫩油嫩的,用指甲一掐,咋咋作响,根本看不到青筋。

“呱呱……呱呱……”正打量着,突然耳边传来几声青蛙的鸣叫。

这玩意儿从冬眠中醒来了?刘军浩扭头看去,几只碧绿色的大青蛙急速落入池塘中,继而又浮在水面上。

这些青蛙倒不是他刻意捉的,而是捉蝌蚪喂黄鳝时漏下的。长成青蛙后,里边没有天敌,这些家伙活的相当自在,数量种群有不断增大的趋势,去年夏天没事的时候他曾经数过,里边有二十多只呢。

他最初想将它们捉出来,不过后来看到有只青蛙在瓜地里捉虫子就打消了念头。自己引进植物的同时,无意中也把一些虫卵引入其中,石锁内气候适宜,这些虫子生长的特别快。有青蛙在里边,正好可以将它们捕捉干净。

刘军浩由着性子挖了小半竹筐蒲公英,然后给赵教授家送去不少。

“这蒲公英你是在街上买的吧,咱们这里也有人卖?”赵教授刚看了两眼,立马瞅出不同。这菜没有丝毫虫叮鸟啄的痕迹,个头也喜人,和超市中卖的很像。只是味道……他以前吃过,和野生的根本不是一个味。

“我告诉你,别看这蒲公英样子很好,可是全是农药化肥种出来的,还不如咱们去河滩上挖的呢。”他耐心细致的讲解。

这老爷子啥眼神……竟然敢说石锁中的东西不好。有时候东西太好也是一种罪过,人家不认为这是野生的。

“你老仔细瞧瞧,我这可是非老大劲儿从山里边挖的,绝对纯天然绿色食品,不加任何化学药品。”

“真的?”赵教授将信将疑的掐了一片叶子放在嘴中嚼,然后点点头。

感情这也能够尝出来……刘军浩有点犯晕。没等他清醒,人家又来一句:“你在哪个地方挖的,有时间我跟你一起去。”

“别……”话一出口,他才暗自叫苦。这要领老爷子上山,自己到哪里去找那子虚乌有的蒲公英。心中一转,话从口出:“是在上次悟空摘木耳的地方找的,那地方七扭八怪的要走近两个小时路呢,山上灌木丛多,这次去不一定找得到。”

“那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