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装着一口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随身装着一口泉- 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早上我起来喂鸡的时候还看到它们,咱们种花……我知道了,上午去看刘五爷捉老鳖,当时我走的慌,只把门锁住,没有管水道眼,肯定是从那里跑的……”

找到原因,两人都有些沮丧,千防万防,没有想到最后仍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刘军浩这边自然是相当不甘心,让老婆进屋做饭,他则带着小皮出去找。

不过他对此没抱多大希望,水秧鸡子是水鸟,它们出了门肯定往河里边跑,那气味消散的太快,小皮不一定好使。

果然小皮沿着水沟嗅了一阵子,又垂头丧气的跑回来。

“找到没?”等他回来的时候,张倩已经把饭做好。

“没有”下次捉住就应该把这些家伙的翅膀剪的更短点,看它们还跑不跑。

中午吃饭的时候张倩特别郁闷,刘军浩劝慰了几句,她都只是点头应承,显然在心中责怪自己粗心大意。

不过她这郁闷的心情并没保存多久。吃过饭,刘军浩正躺在吊床上打盹,张倩突然大叫起来:“回来了,回来了!”

刘军浩扭头以前,只见水秧鸡子顺着水道眼钻进院子。一个不少,它们进来后朝鸡舍前的太阳下一蹲,然后自顾自的打起盹。

“原来它们也喂熟了,我就说嘛,这都一个多月。”这下张倩才松了一口气,回屋弄了不少小米洒在它们跟前,顿时将这些家伙惊醒。

不是这么算的好不好,水秧鸡子还冬眠了大半个月呢。真正算起来,它们呆在院子里的时间还不到两周。

刘军浩坐了一会儿,又惦记起后院的土蜂子来。自从前两天出了癞蛤蟆的事儿,他心中总有些不安,生怕它们再跳进后院。

还好,后院中一切正常。伸手拽了一管芦苇,里边的蜂蜜香甜依旧。他站在芦苇垛前仔细观察了一下,不少芦苇管已经被泥土封口了,看样子再过几天就可以采蜜。

等采了蜂蜜,先给张妈送些去。从过了年开始,老太太就接连打了几个电话,说是一帮老姐妹跟在屁股后边要蜂蜜呢。

去年那产量明显不行,今年应该扩大规模,在后院增加几个芦苇垛,反正有的是空间,真不行石锁内也可以养。

想到石锁,他又偷偷的打开查看。

石锁中几乎是一天一个样,这些天不但刺脚芽开的密密麻麻,连那些蒲公英也是一地繁花。土蜂子异常忙碌,在里边一刻也没有歇息。

上午还有不少葵花籽没种,也撒到沙土地上吧,正好给它们多增加一些蜜源。

刘军浩随手在地上挖了几个小坑,里边丢上几粒了事。石锁中有泉水滋润,种植作物自然简单,根本不用考虑能否成活。

忙完退出来,刘军浩洗干净手,又回到前院。

屁股还没坐稳呢,张倩突然开口叫道:“刘军浩,你见咱家悟空没有?”出了水秧鸡子的事儿,她现在变得草木皆兵。

“悟空也不见了?”

“嗯,我刚想起来,它中午不在家”吃饭的时候两人都挂记着水秧鸡子,因此也没注意。等静下来,张倩才想起小半天没见猴子闹腾。

“没事,不用管它,肯定丢不了”院中的动物到底是怎么回事,挨着个的玩失踪。不过对于悟空,他倒是不怎么担心,这东西肯定在什么地方玩忘记了,下午自然会回来。

他猜得不错,下午两三点的时候,猴子一扭一晃的从跑进院子,手里边还拿着两个草青色的东西。

看到主人,这货立马讨好般的将手中的东西递出去。

“鸡蛋……野鸡蛋”张倩立刻认了出来。在刘家沟生活这么长时间,她识物的能力大为增长。

“这东西是从哪里捡的?”刘军浩也很兴奋,赶忙抓着猴子追问。

悟空吱吱叫着对着院子外边一通乱指,然后又用爪子指了指自己的嘴巴。

“啥意思?”张倩没看明白。

“不管,咱们让悟空领着去找,把野鸡蛋全部弄回来”

猴子这次倒是很配合,在主人的命令下,乖乖的在前面带路。它并没有走远,而是直接将两人领进树林中。

看着那熟悉的地形,刘军浩有些发愣。这刺啦窝,前一次不是已经掏过一次野鸡蛋了吗,怎么还会有。

那野鸡的脑子绝对有问题,鸡蛋被人偷了也没有搬家。不过这次貌似更严重一点,那鸡窝被悟空拆的七零八落,里边空空如一,啥也没有。

“是不是已经出壳了?”张倩看到不远处几个空空的蛋壳,有些疑惑的问道。

“不是”刘军浩观察的仔细些,他发现那些蛋壳带着一股腥气,上边黏黏的,应该是刚被打烂不久。

“猴子,猴子吃鸟蛋”只一瞬间,他想到了罪魁祸首。肯定是悟空发现这野鸡窝后,把里边的鸡蛋偷个净光,接着把蛋壳打碎吞掉里边的蛋黄。

悟空还以为主人要表扬它呢,吱吱叫着指了指地上的蛋壳,然后又指了指自己,显得特别兴奋。

这家伙,太馋嘴了点,不能惯下去,否则吃上瘾了还会偷自家的鸡蛋吃。想到这里,他把教育猴子的光荣使命交给了老婆。

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是养蚕人

“张老师,我给你送东西来了。”天快黑的时候,毛孩子手中拿着个火柴盒走进院子。

“送的啥东西?”张倩见他手中除了小小的火柴盒外什么也没有,很有些困惑。

“就是这个呀”毛孩子得意的扬了扬手中的火柴盒,“我的蚕已经暖出来了,你去年不是说过也想养吗,我给你弄了一火柴盒。”

这熊孩子刚过罢十五就开始暖蚕,前两天刚把蚕暖出来。报纸上满满的三大张,给村里的孩子们挨个分了很多。

“这么少呀,怎么不给我多弄几个?”张倩看着那橡皮大小的火柴盒,心中微微有些失望。这才能放几个,太少了点。

“我看看”刘军浩伸手一拉火柴盒,只见里边密密麻麻蠕动着小黑点,“已经不少了,怕有四五十只,你难不成还相当养蚕专业户不成?”

“这里边能装四五十只?”张倩略带惊讶的凑过头,“不是吧,这就是春蚕……太小了点吧,你不会随便找点别的虫子糊弄我吧?”去年她见到那蚕的时候已经一两厘米长了,而且浑身雪白色,和这个差别太大。眼前这些比课本上的逗号大不了多少,浑身黑乎乎的,猛然一看还以为是非洲的难民呢。

“我哪敢呀。”毛孩子赶忙缩了缩脑袋,对于张老师,他还是比较畏惧的。

“蚕刚出来都是这个样子,养上两三个星期就变白了”刘军浩小时候养过蚕,因此对这个相当熟悉。

等毛孩子走后,张倩又开始为这些春蚕的食物发愁。她知道蚕吃桑叶的,可是现在桑树好像还没有发芽,拿什么喂它们。

“放心吧,饿不到的,现在可以喂蒲公英,要不弄些嫩砦树叶喂也可以。”刘军浩笑着宽慰。蚕这东西比较挑食,一般的东西根本不吃,只有极少数植物叶子才合乎它的胃口。砦树就是其中一种,不过砦树叶子较粗,更适合大蚕吃。

“蒲公英叶子也可以……阿嚏……”张倩觉得鼻子痒痒的,突然打了一个喷嚏。

“小心!”没等刘军浩反应过来,那轻飘飘的火柴盒已经被吹翻了个跟头。

这下好了,一个喷嚏,春蚕全被吹出去。无奈,他们两口子只得一人拿着根鸡毛凑到石板上寻找。刚出壳的蚕个头太小,用手根本没有办法掌握好力道,稍不留神,能把它捏扁。因此人们就想了个办法,用软鸡毛划拉。

“别凑那么近,你呼吸一口气也能将它吹走。”刘军浩看老婆的脑袋差点凑到石板上,赶忙让她直起腰。

两个人大气也不敢喘,瞪大眼睛盯着石板寻找,费了五六分钟时间才找到四十多只。

将它们完全放入火柴盒后,刘军浩又回屋拿两片嫩蒲公英叶子放入其中。这叶子是上午刚从石锁中挖的,准备晚上炒着吃呢,现在正好用来喂它们。

刚出卵壳的蚕并不太饿,只是一个劲儿的在蒲公英叶子上蠕动着。

“这蚕不是每天都要喂吧?”看了一阵子,张倩只觉得眼睛发酸。原本以为养蚕很有意思,可是现在看看,好像更需要的是耐心。

“当然,你以为呢,这叶子要一天一换,还要每天清理蚕沙,另外就是要注意喂干净的叶子,上边还不能有露水,否则蚕会拉肚子。”刘军浩有十来年没养蚕了,现在重新接触这些小家伙,倒是显得兴趣盎然。

“那你先养着吧,等大点我再养。”张倩觉得自己实在没什么耐性,只好退而求次。反正让老公养着,她什么时候想看了也能看。

……

随着天气一天天变得暖和,刘军浩家也彻底热闹起来。那些鸡鸭青庄等等每天天刚亮就在院中闹腾起来,等待着主人给它们为食。

昨天晚上下载了两个电影,他和老婆一直看到十二点半才睡觉。本想睡个懒觉,可是被鸡鸭吵得实在厉害,最后他只能穿衣下床。看了看客厅的表,我的天,可七点四十了。八点十五老婆那边就要上课。今天起来的实在晚了点,难怪鸡鸭闹腾这么厉害。刘军浩弄了两钵子麦粒往地上一撒,才让这些家伙安生下来。

一会儿工夫,刘军浩的睡意全消。用井水洗了把脸,开始做早饭。时间赶得有些紧,因此早饭做的比较简单,煎几个鸡蛋,往馒头里边一夹,然后冲些奶粉完事。

“老婆起床吃饭……”做好饭,他看了看表,正好七点五十。二十分钟吃饭时间,五分钟到学校恰好。

“我不饿,让我再睡一会儿,等七点五十再喊我。”昨天晚上睡得晚,张倩现在也有些犯困。

“现在已经七点五十,再不起床该迟到了。”刘军浩说着开始掀被子。

“什么。”她迷迷糊糊的摸出枕头下的手机,一看时间,立马清醒,口中不住的嘟囔着:“晚了,晚了,你怎么不早些叫我。”接着三下五去二穿好衣服、洗脸、梳头,整个过程不到三分钟。

刘军浩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要知道,往常同样是这一套程序,老婆最少要二十分钟的。

目送着老婆离开,刘军浩轻松下来,搬把椅子坐在石板前开始给春蚕喂桑叶。原本刘军浩院中没有桑树的,可是前些日子他在后院清理杂草的时候,却发现院墙跟长了两株。对桑树的来源,刘军浩并不稀奇,肯定是那些贪吃的灰马扎带来的。灰马扎很喜欢吃桑葚,吃过之后拉出的粪便里边含有桑树种子,刘军浩院里有泉水滋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也因此它们才落地生根。

这桑树苗刘军浩往石锁中移了一株,剩下的那株就任由它在墙根长着,隔天掰一次桑芽。刚长出的桑芽非常嫩,春蚕吃的特别欢实。这才几天时间,它们的皮肤已经泛白,也许再过些日子褪层皮,就真正长成蚕宝宝模样了。

正在摆弄着春蚕,赵教授过来了,进门第一句话就是“小浩,你家那马粪我用一些,准备趁现在往菜地里撒一层。”

“好呀,随便使,反正我这里多得是。”被赵老爷子这么一提,他才想起自家后院也该施肥了。正好上午闲着没事干,两个人开始在院中忙乎起来。

赵教授院中那块地小,他们决定先紧着小块地施肥。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刘军浩家的赤兔是供肥大户,院墙角那个粪堆一大半都是它的功劳,足能上两亩地。他家地块少,即使两家的菜地撒上厚厚一层,最后还剩下不少。本着不浪费的原则,他又让赵老爷子把马粪在陈刺篱笆下撒一圈。这些陈刺满打满算还不到两年时间,已经窜到四五十厘米高,真正起到了篱笆的作用。

看着陈刺主干上那些细嫩的枝条,刘军浩脑海中又冒出一个词:陈芽。这个时节,正是采摘陈芽的好时候,再过两天,就该老了。

别看这些嫩枝上长满了尖刺,可是那刺现在很柔软,根本不扎手。陈芽的祛火效果很好,这东西采摘之后放在锅里边蒸上十几分钟,然后放在阴凉处晾干即可。不管是兑上香油凉调做菜,还是混到开水中泡茶都可以。街上有人专门收购,将近百元一斤呢。

“你不说我还真忘记这事儿,卫东媳妇过年的时候给我打过招呼,说是她爸想弄些陈芽泡茶喝。咱们这两天多采点,反正院里陈刺树多。”于是两个人各拿着一个馍筛采摘起来。

这陈刺先前刘军浩也偷偷用泉水浇过,因此长势特别好,新发的陈芽个个都有十七八厘米长,而且密密麻麻的长满树干。按赵教授的意思,他们采摘的时候应该留下一些,让它们继续生长。

刘军浩却摇头否认掉,这陈刺和香椿一样,你根本采不绝。前面刚采过,第二天一看,上边又密密麻麻的发一层。

看着不怎么起眼,可是没十分钟,人人手中的馍筛堆得高高的。赵教授一合计,干脆回屋拿个竹筐过来摘。两人用了将近半个小时的工夫,才将一圈陈刺采摘完毕。

采摘过后,将陈刺扔在木盆中了事。看看时间还早,他拎出棋盘,和赵老爷子在大路边摆起棋盘厮杀起来。

一盘刚下完,两人正摆子呢,就听到身后传来摩托声,接着赵光明的声音响起:“刘军浩,快点,来客人了。”

“是你小子呀,欢迎欢迎”他和赵教授赶忙起身打招呼。

“这是我哥们,关系特好,是咱们市大名鼎鼎的养黄鳝专业户”赵光明将摩托扎稳,又冲着身后轿车上下来的几人介绍。

“你小子再说我该脸红了,还全市闻名呢,在镇里边谁知道我是老几。”刘军浩笑着垒了他一拳,然后请他们进院子里坐。

“你别忙了,我们把车子停在这里就行。过来还有别的事儿……”赵光明递了根烟,开口问道,“小浩,这片河滩上是不是野生老鳖很多呀。我听说前几天你们村有个老人不到二十分钟徒手捉了四十多只,有这事儿吗?”

“不是吧”刘军浩心中嘎登一声,暗叹事情传的真快,该来的果然来了。不过这事儿传的太邪乎了点,二十分钟捉四十多只……还徒手?这话说出去也有人相信。

第二百六十四章 水怪

赵光明以前帮自己的次数不少,想来想起,刘军浩还是照实了说。

“我就说嘛,不到半个小时能捉那么多,那还不成精。对了,你能不能帮忙说下,让他帮我们捉几只带回去?”

“恐怕不行。”刘军浩苦笑着摇了摇头,将那胖子的事儿讲了一遍。

“这老爷子有个性”一听说有人掏三万块钱买他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