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装着一口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随身装着一口泉- 第2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肖老爷子却急忙叫道,“停下,停下……小浩,让你家的黄斑皮慢点走,别慌!”

“老爷子,咱们再慢点的话野猪就进山里边了。”赵光明急急的回答道。他第一次参加围猎野猪,心中很是兴奋,一心想露露威风。

“你懂什么,野猪是吃一路走一路,没人惊动肯定会走走停停。咱们只要顺着蹄印走就行。你们小年轻办事就是毛毛糙糙,一点耐性都没有……”肖老爷子将他劈头盖脸的训斥一顿。

听人家一说,他们也没有表现积极的打算,还是随大流吧。真不行到时候两人分开行动,相信凭借四只黄斑皮和两把弩弓,捕杀头野猪应该问题不大。

这老爷子走路越来越慢,每走一段山路后都会停下,拿根小木棍在草丛中扒拉一阵子,然后点点头,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老爷子,你到底在看什么呢?”刘军浩实在忍不住,就开口问道。

“我在查野猪数量,刚才数过蹄印,一大七小,这么一大群肯定跑不快,咱们很快就能赶上。”肖老爷子解释道。

“我说老爷子,你开玩笑的吧,这个也能看出来?”赵光明很是怀疑的问道。他学着用木棍敲了敲草丛,结果什么也没有发现。

“呵呵,你要发现就成牛人了。知道这老爷子是谁吗,是咱们镇有名的‘肖狗腿’,十里八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一个汉子大笑着解释。

他很有名吗,我怎么没听过?赵光明冲着刘军浩做了个询问的眼神。

“给他们解释啥,年轻人哪知道这个外号呀。”另一位姓马的汉子跟了句。

“你……你是肖狗腿。”刘军浩却大吃一惊,呆呆的看着这个其貌不扬的老爷子,还真看不出来。

“你知道我?”这次轮到肖宝财惊讶了。他的名声显于二三十年前,后来封山育林就收手当起护林员,因此年轻人很少有知道的。

“当然,当然。我爷爷是刘老头,就是卖十三香的那个。”刘军浩略带着激动的解释道,“我爷爷以前说过咱们大青山有两大奇人,上山要找‘肖狗腿’,下河必须‘刘天眼’。”

这两个人的名字刘军浩小时候常听刘老头念叨,刘天眼就是刘家沟的刘五爷,他在水中捕捉鱼鳖虾蟹方面无人能及;而肖狗腿则是当之无愧的猎人之王,据说在山上随便看到一个蹄印就能知道是什么动物留下的,而且这动物的公母大小都能判断出来,总之刘老头讲起来的时候满脸佩服。

“哦,我说呢”肖老爷子点点头问道,“刘老五还好吗,这些年很少见他上街了。”

“好着呢,我五爷现在帮村里照看养鸡场,忙得很,所以不得闲上街。”刘军浩的语气愈发恭敬起来。

“我说刘军浩,这老爷子真的很牛?”等人群走开后,赵光明悄悄地拉住他问道。

“废话,你不是见过刘五爷的徒手捉鳖术吗,你想想能和他其名的人会有假?”

“那也不好说,这老爷子七八十岁的人,眼力早不好使,说不定手艺也丢下。”赵光明却很是不服气。

“大家都停下”他们正说着,肖老爷子突然叫声停。

“怎么了?”刘军浩忙跟过去。

“野猪就在前面,咱们三面包围着散开吧……”肖老爷子吩咐道。

“不是吧,黄斑皮没有叫唤。”赵光明话刚出口,在前面探路的小皮突然翻身回来冲着主人几声低吼。

“没错,野猪就在前面”看到自家黄斑皮的反应,刘军浩也点点头。

“这……这也太不可思议了。”赵光明本来想说人家的鼻子比狗鼻子还灵,话没出口就醒悟起来时骂人的,赶忙改变口气。

“老王、小赵,还有三秃子,你们三个各带一队人马。听到我的口令再行动,我先去前面下野猪夹,记住野猪夹上绑着红布带,等下看到了千万别踩。”肖老爷子交代几句,跟着就拎起几个铁夹子离开。

“这山又没个遮挡,谁知道野猪朝什么方向跑,就他手里那几个铁架子能行吗?”赵光明很是困惑,实在不知道这老爷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看看再说”其实刘军浩也有些怀疑。

按照老王的吩咐,他们十几个人分成三组散开。大概是为了照顾两个年轻人,老王特意把刘军浩两人安排在自己身边。刚做好准备没多久,突然听到一阵响亮的口哨声。

刘军浩还没有反应过来,那边老王已经抓起铜锣猛敲。

仿佛回声一般,左右也开始狂响起来,这些人扯起嗓子大叫着朝前冲。

赵光明两人被气氛吸引,也嗷嗷直叫。

就这样,铜锣声、人吼声、犬吠声全混在一起。

他们刚冲出上百米远,果然看到前面的树林中有几个黑色的身影在晃动。

“真的是一大七小”赵光明这个时候还有闲心查野猪的数量。

后边和左右都有声音,野猪只能发疯的朝前跑。众人刚追出二百米远,老王就让他们停下来。

“怎么不追了?”赵光明奇怪的问道,他正在兴头上呢。

“你看,那不是已经抓到一头了吗”老王指指前面,众人这才发现前面有头野猪正在原地哼唧,应该是正中陷阱。

好家伙,没有想到一下子就抓到了头猪,足有三百多斤重。几头黄斑皮根本没出上力气,算是白来了。

等赵光明看过几个铁夹子后,心中有说不出的服气。几个铁架子都下在一丈方圆的地方,显然老爷子早已经认定野猪会朝这个方向逃跑。

见野猪冲着自己咧着獠牙乱叫,他刚要举起弩弓来一下,结果肖老爷子再次拦住,“别杀,等咱们把它牵回镇上再杀。”

“牵回镇上,老爷子你当这是牵家猪呢?”赵光明再次困惑道。

“你猜对了,我就是当家猪牵。”肖老爷子指指他腰中的小刀说道,“小伙子受个劳,去砍几根竹竿。”

等赵光明两人把竹竿砍回来,那边肖老爷子已经削好几个木签子。只见他在竹竿上钻几个眼,然后把木签子塞进去固定好,跟着用竹竿编织成一个牛痒绳模样的器物。

牛痒绳就是农村用铁犁犁地时拴牛的物事,在牛不听主人指挥的时候只要把这个东西一拉,就可以让牛老实起来。

在几个人的帮助下,他们很快把竹竿套在野猪的身体周围,那几根木签子恰好对着猪皮的薄弱部位。

这下刘军浩算是明白几分,这竹竿器物和牛痒绳的作用很类似,都是控制不让其中的动物别乱动。

“走……”肖老爷子在前面一拉,那野猪就乖乖的起身。

第四百零七章 即将开播

那野猪倒是想朝前冲几步,可它刚挣扎几下就被木签子扎的直哼唧,无奈只好随着肖老爷子的节奏走,根本快不了。

“老爷子,你是怎么判断出野猪要从这条线上走的?”回去的路上,刘军浩忍不住将疑问问出。

“呵呵,简单……这招叫惊猪钻套。对付这种大群野猪,只有采取‘围三放一’的战术才能奏效。你们要记着,在草丛中躲藏的野猪,哄起之后会顺着草丛逃跑,一条道走到黑。因此只要在正前方下好铁架子,让人在三面搜索哄赶,得打就打,不得打时,顺势将野猪赶到陷阱里就行。”肖老爷子略显得意的解释道。

处处留心皆学问,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不容忽视,这老爷子能在十里八乡扬名,的确有自己的绝招,刘军浩只能做此感叹。

“怎么样,想不想学我辨识野猪蹄痕这招?”肖老爷子突然面带笑意看着他。

“想呀”刘军浩忙点点头。说不想是假话,如果学会这招,以后上山打猎就方便多了。

“那你回去给我弄几斤太岁水怎么样,我听说这玩意儿治病效果特别好。”肖老爷子这才说出自己的目的。

“没问题”其实大青山能够辨识野兽蹄印的猎人有不少,刘军浩自己就知道几个,可是人家这本事不外传,他想学也没机会。

既然肖老爷子要教自己,他自然一口答应下来。太岁水在自家根本没用,拿来当人情正好。

几个人谈论着朝山外走,倒是先前一直安静的悟空活跃起来。它好像对那头大野猪很感兴趣,乱叫着跳到跟前拿根小树枝挑逗。

这家伙……看野猪明显有暴怒的倾向,刘军浩赶忙把悟空抱起。刚才追赶野猪的时候自己特意让它留在原地,哪知道这么快又跟上来。

肖老爷子到底是上年纪,刚才沿着山路连走带跑一个多小时早累了,这会儿脑袋上直冒汗。

老郭急忙叫停,让众人挺在树下歇息。

悟空挑逗了一阵子野猪,觉得无聊,就跑到别处转悠。

很快这家伙吱吱叫着跑回来,伸着爪子乱指一通,显然又发现什么东西。

赵光明知道这猴子属于招财进宝的类型,肯定是发现了什么稀罕物,赶忙拉着刘军浩跟上去。

还真没让他猜错,猴子在山洼处发现了一株山核桃树。

山核桃是个好东西,孕妇吃了可以治疗催吐,而且还健脑。自己前段时间就有上山打核桃的主意,可是有事给耽搁,现在碰到当然不会错过。

这株核桃树有三十多米高,人上树打起来费事。万幸这次出门带着悟空,不然还真有些麻烦。

山核桃一般在9月上中旬果实成熟,颜色由绿色转变为黄褐色。

这个时候摘下的山核桃回去要脱苞,不过刘军浩却没打算这么做。因为脱苞后的核桃要立即用蒸煮脱涩,烘干,否则很易变质。

他准备采取一种懒方法,直接把核桃扔到楼顶晒。估计晒个半个月,等上边的苦楚皮晒干,再用手随便一拧就可以。

核桃放房顶也不怕丢失,貌似很少有鸟能吃这东西的。至于老鼠……自己院中要能见到老鼠才见鬼。

现在刘军浩已经养成习惯,上山肯定要带条蛇皮袋,以便见到山货随时采摘。因此看到核桃树,他立刻将带子翻出。

见主人到来,悟空立刻窜到树枝上发挥自己的本领,两只爪子抓着核桃噼里啪啦的朝下扔,把赵光明打得上蹿下跳。

“靠,怎么光打我一个?”这家伙愤愤不平的朝树上叫,也不管猴子是否能听得懂。

“悟空,别捣蛋!”刘军浩赶忙呵斥道。猴子就这点不好,经常喜欢躲在树上拿东西砸人,不知道跟谁学的。

悟空两个爪子飞速在树上划拉,十几分钟的时间,已经捡了快满一袋子。“这树上还有这么多核桃,悟空怎么不摘了?”赵光明正捡的起劲,见头顶没有核桃落下,就疑惑的抬头问道。

“它累了,想偷懒呢。”刘军浩了解猴子,这家伙在偷懒方面和自己很像。

等两人大半袋山核桃抬到众人歇息的地方,再次惹来一阵惊叹,都夸猴子是个好百姓。

这次上山的收获不错,不但猎了一头大野猪,还弄大半袋子核桃。

按照肖老爷子的心思,野猪弄到镇上杀掉卖肉,不过这建议却被刘军浩否定掉。

野猪肉在街上卖,估计买的人不多,而且卖不出价格。还是弄到刘家沟为好,那些游客很喜欢。这可是真正的瘦肉,比起某些添加瘦肉精的猪肉好上即被。

前段时间他分得几十斤野猪肉没吃完正发愁呢,结果被霍军知道全买走,说是弄回城里卖。后来刘军浩去村里一打听,才知道分给各家各户的猪肉早卖给游客了。

众人听过后点头同意,他们都到刘家沟看过戏,知道人家村里的农家乐做得很成功。那里的游客才是潜在客户,野猪肉卖掉的可能性很大。

果然不出刘军浩所料,野猪刚牵到二麻子家,立马有几个游客来预订。

看野猪肉这么畅销,众人总算放下心来,在心中估摸着等卖完每个人能分多少。

眼瞅着到中午,他们商量一下,干脆在农家乐吃顿饭得了。这算是狩猎队的第一次聚餐,自然要丰盛一些。

几个人开口就提出要个炒黄鳝,当然黄鳝必须选刘军浩家的。他们早听说刘军浩养的黄鳝品质很好,惹来很多城里人买,因此想尝尝是什么味道。

别看刘军浩家黄鳝名气很大,可是乡里真正来买的人很少。主要是农村水沟、池塘中到处都有这玩意儿,想吃黄鳝自己捉,没有那个会特意到刘军浩这里买着吃。因此他家的黄鳝算是墙里开花墙外香。

今天碰到机会,众人自然想尝尝。

刘军浩正陪他们喝着茶水,那边张倩却找上门来要钥匙。

他一拍脑袋……早上走得慌,只把松鼠托付给赵教授,忘记把钥匙也留下了。刚刚在山上摘了半袋子山核桃,正好一并弄回家晒上。

两口子走到堰塘边上,却看到刘五爷迎面走来。

“小浩,我正找你的,等会儿帮我个忙。”

“啥事儿?”刘军浩闻言止步。

“村后那棵槐树上的槐豆该打了,你五奶准备做些槐豆片儿糖。我这老胳膊老腿的没法子上树,就想让你帮个忙,有时间没。”刘五爷开口解释一句。

“真的,五奶这个时候要做片儿糖?我当然有时间。不过可不是白帮忙,做好的片儿糖要给我弄一些。要不拿我家的蜂蜜换也行。”

这片儿糖就是用嫩槐豆加红糖熬成的,滋味非常独特,咬到嘴里嘎嘣松脆,吃起来苦涩香甜,很是让人回味。

片儿糖的做法很简单,基本上人人都会,不过由于做起来太麻烦,加上火候很难掌握,因此很少有人做这东西。倒是刘五奶喜欢摆弄,一到结槐豆的时候总要摘些做片儿糖,刘军浩小时候没少偷吃。等人长大,他倒不好意思再去要片儿糖。几年没吃,很是有些回味。难得刘五奶现在有这个心思,刘军浩当然想要一些尝尝。

“你小子,想吃等下弄些槐豆自己回家做。你五奶都这么大年纪,不比年轻人,做东西太慢了,你还想偷我家的片儿糖吃?”刘五爷说着拿袋杆子对着他的脑袋敲了一下。提起吃槐豆的事儿,刘五爷就想对着这小子揍上一顿。

“槐豆不是泡茶喝的吗,这也能吃,太苦了吧。再说还没到时间呢。”张倩略带疑惑的问道。槐豆她倒是不陌生,不过还是头一次听说这东西能当糖吃呢。

“呵呵,槐豆当然是苦的。不过沾上糖稀,就跟冰糖葫芦一样。这个时候的槐豆最嫩,做片儿糖最好。”刘五爷笑着解释。

“冰糖葫芦!?”张倩也觉得很是新鲜,还是第一次听说槐豆能做冰糖葫芦呢。

摘槐豆的事儿简单,直接让悟空出马就行。

三五分钟时间,猴子就帮着摘了一大筐。

末了刘军浩又问人家要不要山核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