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装着一口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随身装着一口泉- 第2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家都停下,广喜叔,你看看井边的足迹……”刘军浩指着不远处凌乱的脚印叫起来。当初他在这口枯井中救过草狸子,因此也很熟悉,知道井壁上有几个大洞,很适合鸟类藏身。

小皮应该是追踪野鸡到这里,发现这井里边有东西,所以才跑回去找主人的。

“野鸡,这么多!!”二麻子刚要高声呼叫,继而声音又压低。

这个时候终于有游客明白过来,小声问道,“你们是说野鸡藏在枯井中……”

“很有可能”刘军浩点点头反问,“广喜叔,你带网兜没有?”

“带了,应该能扣住井口。”二麻子说着把肩膀上的布袋放下,从其中掏出个棉线编织的网兜。

刘军浩把网兜盖在井口上,然后让四个游客压住四角。二麻子则从不远处拽了两根芦苇插在井中使劲儿搅动。

“咕咕……格格……嘎嘎……”井底顿时乱叫一团。很快就有鸟不要命的朝井口飞,跟着一头扎进网兜中。

野鸡、白头小、麻雀、野鸭子……枯井中好像炸了窝,各种各样的鸟疯狂的向井口冲来。可惜这井被罩了网兜,几个人死死的摁住边沿,根本不给它们逃走的机会。

这群鸟足有五六十只,幸亏二麻子带的网兜足够大,否则还真装不下呢。也有聪明的鸟见上边路不通,直接落入井底,算是逃过一劫。

“小浩,怎么分?”二麻子没有想到刚出门就撞大运,野鸡野鸭加在一起有十几只。其他鸟还有不少,不过他看不到眼中,打算等下放掉。

“野鸡咱们见者有份,一人一只,剩下的全部放了吧?”刘军浩想想开口说到。

这是刘家沟打猎的规矩,只要一起出来,打到的猎物肯定要平分,哪怕是打酱油的也有份。

众人把野鸡分好其他鸟类放掉,二麻子才好奇的凑过去看井中的构造。他有点奇怪野鸡怎么会躲在井中,因为这东西不会直上直下飞。当发现井口下方有几个大洞二麻子才恍然大悟,难怪野鸡会躲在里边。

从捉野鸡开始,悟空这家伙就特别活跃,伸着爪子不断拔毛,没几下把几只野鸡给拔得光秃秃的。

刘军浩在它的脑袋上敲了两下,这家伙才吱吱叫着停止。

经此一役,几个游客再次感受到黄斑皮的聪明劲儿,的确不是一般的狗类可以比拟。有人甚至动了饲养的心思,打算等黑豹再产仔讨要一只。

收拾完野鸡,他们继续在麦地里转悠。没走多远,有个游客就发现了一行浅浅的足迹,好像梅花瓣儿一样,十分清晰。

“是兔子印。”二麻子瞄两眼,很肯定的回答。

“这足迹是怎么回事,怎么间隔那么远?”王医生掏出相机拍了两张照片,跟着疑惑的问道。地上的足迹间隔时常时短,最远的间距足有三米多远,稍不留神就错过。

“呵呵,野东西都机灵的很。它主要是怕草狸子找到兔子窝,所以在雪里行走的时候总是一蹦老远,跳跃式前行。”

“那咱们跟着足迹找,要不分头行动?”一个游客看着地上到处都是白花花的脚印,有些头疼的问道。足迹朝向三个方向,根本没办法确定兔子是从什么地方逃走的。

“别,我来看看”二麻子年轻的时候抗过一段兔子枪,因此很熟悉这种踪迹。他蹲在地上看了一阵子说道,“应该是朝这个方向走了,野兔在麦地里吃饱后,经常使劲蹿腾到别的地方。也有边吃边走的,不过最后还会循着原路返回兔子窝匿伏起来。

它们的警惕性很高,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地方,这也是捉兔子的窍门。所以如果想下兔子套的时候,只要沿着足迹的地方下就可以。但是千万别踩到兔子的脚印上,这东西很小心的。”

二麻子口中的兔子套是由铁丝做成的圆环,直径一般在十几厘米左右。下套的时候圆环要垂直在地面上,高出10厘米左右,另一端用木棍紧紧的楔进地中。

第四百三十九章 圆圈和迷魂步

野兔沿着自己的足迹回来时,一头撞进套子里,直接被勒住脖子。套子另一端楔入地下很难挣脱,这端又是活扣,所以野兔越挣扎套子勒的越紧。

当然如果野兔朝后退,套子就会自动松开,野兔脑袋也会从套子里脱出。但是这东西只会往前挣扎,直到被勒窒息为止。

“原来如此。”几个游客听的不断点头。

刘军浩也恍然大悟,他以前只会用兔子套捉兔子,却从来没想过其中的原因。

“你们跟在我后边,注意别踩到兔子印。”二麻子出口吩咐道。

几个人都想看如何追击野兔,自然点头答应下来。

刚走出二十多米远,二麻子突然又停住脚步,指着雪地上一大片足迹说道,“你们看这里,是兔子来回走动的足迹,咱们绕过去,免得等下弄混,断了痕迹。”

“怎么弄混?”一个游客好奇的问道,他实在看不出来来回回的走动有什么含义。

“兔子吃完食儿躲藏的时候喜欢画圈,为了隐藏自己的足迹,一般会高跳、侧跳,蹦跶出很多圆圈或者迷魂步……迷魂步你们知道吗?就是在自己的踪径上往返跑几趟,干扰天敌的视线。折腾几次后,它们才会不留踪迹地钻进洞中。”二麻子指着地上的踪迹侃侃而谈。

“有这么玄乎吗,怎么听起来像是小说,兔子难道比人还精?”王医生不相信的扛了扛刘军浩的肩膀。

“呵呵,我也不知道。”刘军浩以前抓兔子纯粹是让小皮死撵,真不知道里边这么多道道。

“要不兔子怎么叫短尾巴鬼,你们跟在我后边就知道了……”二麻子解释一句,指着地上凌乱的足迹说道,“你们不信可以在这里留个标志,咱们一会儿肯定还要拐回来。”

“真的假的……”王医生立刻把自己的黑手套朝地上扔一只。

还真让二麻子说对,他们跟着足迹找了大半片麦田,最后竟然又回到原点两三米的地方。

这下游客全部服气,看来人家不是吹的,对捉兔子真有研究。

“刚才那个是第一个圈,现在我们马上要碰到第二个圈。小浩,让黄斑皮做好准备,兔子很快就要出现了。一般兔子只画两个圈,三个圈的兔子很少见。”二麻子扭头认真的吩咐道。

“没问题。”刘军浩拍拍小皮的脑袋,跟着点点头。现在黄斑皮终于派上用场了,如果在平时想抓野兔完全不用这么费事,直接让小皮在附近寻摸一转。只要找到兔子,那家伙绝对没跑的。

可是下雪后不行,主要是兔子在雪地上留下很多痕迹和气味,很容易干扰到小皮的判断。就刚才那几个圆圈,估计小皮一圈寻摸下来也晕头转向。

他们又沿着圆圈走了二三十米远,足迹突然断掉。周围什么痕迹都没有,好像野兔突然长翅膀飞走一样。

“这是咋回事儿?”连刘军浩也觉得相当诡异。

“别担心,这叫断圈,说明兔子就藏在不远处,咱们马上要找到了。你们都注意看看这附近有哪个地方比较高,应该在附近三十米以内。如果看见哪个地方凸一块儿,还露出个黑洞,肯定就是野兔藏身的雪窝。”二麻子说完眯着眼睛朝四处望去。

下雪的时候兔子没地方躲藏,一般都卧在大雪下,比平时更难发现。可是并非没有破绽,它们也需要呼吸。由于呼吸形成的热气,野兔头部的雪会形成一个小洞。只要找到小洞,就可以关门捉兔了。

“这个我也知道,兔子是‘高卧低,底卧高,蒿卧草,草卧蒿’。”刘军浩为了不显示自己的无知,也念出一句俗话。

这场雪下的很大,麦苗完全被覆盖在下边,原本看不到半点绿色。不过在被北风的旋刮下,还是有不少地方露出几分麦青。

一游客耐心的朝前走,突然发现自己跟前三米远处被风旋起的雪堆中有个鸡蛋大小的黑洞,而黑洞外居然还有一片浅黄色的尿痕。

“我找到了,我找到了!”这游客兴奋地叫道。

“别嚷……”没等二麻子说完,只见一个肥硕的躯体从黑洞里突然蹿出,然后翻蹄亮掌,迈开四肢朝远处玩命的跑去,转眼之间跑出十多米远。

“小皮!”刘军浩此刻恰好在相反方向,离兔子洞还有三十多米。得到主人的命令,黄斑皮紧随其后窜出追赶上去。悟空也想跳下去,结果被他死死抱在怀中。

“你喊啥,我还准备找到‘打卧’呢”二麻子略显郁闷的走过来叫道。打卧是指不等兔子从洞中窜出,直接扑上去捉住。

如果是其他动物这种方法根本不行,但是兔子不一样,它们对自己的藏身之地很有信心。只要没有较大的动静,一般都藏在窝里不肯移动。

“我不是发现兔子兴奋地嘛”那游客挠挠头不好意思的解释道。

“放心,有小皮在它跑不掉”刘军浩对自家黄斑皮信心十足。

这次倒没出意外,野兔在雪窝里蹲这么长时间,加上腿短雪厚,没蹦跶多远就被小皮给扑倒在雪地里。一只野兔到手,众人兴趣更加高涨,纷纷在麦田中寻摸起来。

“这里,这里”刚走了两块麦地,又有游客大叫。

不过看到那痕迹时,几个人都困惑起来,貌似地上的足迹不只一种。

这到底是什么印记?二麻子也不认识新出现的足迹。更让他们困惑的是两种足迹完全搅在一起,不分彼此。

几个人沿着圆圈转了两周,二麻子突然拉住刘军浩,指了指十几米外的一个黑洞。

“这和刚才的不一样?”一个游客小声叽咕。

按二麻子讲的,兔子靠近洞穴时一般要跳开,这个怎么会直接引到洞穴口。

刘军浩没想那么多,直接拍了拍小皮的脑袋。可没等小皮靠近,“噌”的从里边窜出一个土黄色的家伙。

黄鼠狼……没有想到雪窝中竟然会是一条黄鼠狼。

见是这东西,刘军浩顿时没了兴致,直接把小皮叫回来。

越冬的黄鼠狼皮毛厚实,拿到街上一条能卖四五十块钱,可是这点钱刘军浩还看不到眼中,还是留那家伙一条性命吧。

“原来雪窝里的兔子被黄鼠狼吃掉了”二麻子将雪窝扒开,这才发现雪窝里的玄机,一只被吃掉大半的野兔。

“黄鼠狼还吃兔子,不是吧?”王医生很是惊讶的叫道。野兔的个头明显要比黄鼠狼大很多,他一直以为这东西只吃老鼠呢。

“呵呵,正常情况。我以前就见过一次黄鼠狼抓兔子,这家伙碰到兔子后会在不远的地方乱蹦跶跳舞,不住左右翻滚,来回跳跃。结果没几分钟那兔子就蒙掉,傻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两眼发直,完全不知道逃走,最后被黄鼠狼上前咬死。”刘军浩接口道。

“不是真的吧?”几个游客觉得他说的更玄乎,已经朝迷信方向发展了。

“等以后遇见拍照让你们看”刘军浩不做分辩。黄鼠狼这东西真有些神神叨叨,以前农村人称为之黄大仙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田野中转了不到三个小时,收获超出想象。

兔子的繁殖能力超强,一胎能生三四个,俩月就是一窝。以前不觉得,今天才发现地里的兔子又泛滥成灾的迹象,麦田里到处都是足迹。他们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捉了九只野兔,正好每人一只。

当然这次小皮居功甚伟,有一大半都是它抓到的,刘军浩准备等回去后好好犒劳犒劳它。

到家门口,刘军浩发现自己出门不到三个小时,院门口已经矗立起一个一米多高的大雪人。

原来自己刚走,王芳和杜飞就过来找他们两口子闲聊。听说刘军浩捉兔子去了,王芳就建议他们堆雪人找乐子。

前些天还琢磨找时间再请两人吃顿饭,正好他们来得巧,中午就炖野鸡和兔子吃。

杜飞和王芳来刘家沟快半年了,和刘军浩已经很熟悉,也没有过多推辞就留下来。

掌勺的事儿自然交给刘军浩,他把野鸡和兔肉切小半锅,用开水烫洗过撒上花椒大料,然后往锅灶下放几块木头使劲儿烧煮,等肉煮烂又去院中的沙土堆里扒几个白萝卜切成大块丢进锅里。

忙乎将近一个小时,散发着诱人食欲的香味的萝卜炖肉悍然出锅。这一大锅他们四个根本吃不完,刘军浩给院中的动物弄了两盆子肉骨头,扔几个馒头,然后才招呼众人开吃。

汤喝在嘴里又香又辣,肉全部炖烂,一点不塞牙。连萝卜都入味了,满嘴都是鲜味,直吃的两人交口称赞。

张倩对肉反感,刘军浩特意给她做了个卤萝卜条。

这萝卜条是秋里切成条晒干的,炒的时候往里边放入食盐、酱油、大料。由于料使得好,虽然是普通的白萝卜,但是吃起来清脆爽口,吃完了是回味无穷,居然还有一点儿肉的味道。

趁着高兴,刘军浩又弄出来半坛子猴儿酒给两人倒上。王芳先是推辞不喝,抿了一小口后再也说不出推辞的话。

第四百四十章 大雪封门

吃罢饭张倩打开电脑的时候,整个十八楼的乡村版已经彻底热闹起来。

几个热门讨论的帖子全和刘家沟有关,有张倩拍的捉鸟照片,还有几个游客上传的捉兔子和雪景。

这些天的大雪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大不便,相当一部分网友都龟缩在家中上网,因此回复也比往常多了几倍。

看过网上的照片后,杜飞也叫嚣着等下跟刘军浩去田野里转转。

可是他这愿望没实现,下午雪陡然大起来,几个人只能窝在屋里边打牌看电视消遣时间。

“哎,估计最少还要半个月时间才能学校才能恢复正常上课时间,快期末考试了……”看外边的雪没有停止的迹象,张倩很是叹了口气。

从上个星期开始,为防止学生在上学的途中赶时间出意外,他们特意把上课时间调整到九点,晚上放学时间提前到四点半,当然相应的中午休息时间压缩。

“你刚才没看新闻,全国都这样,咱们刘家沟算啥……”这些日子大雪覆盖了国内的很多省市,电视中到处都播放着雪灾的消息。

新闻中南方那些城市断电停水,居民纷纷囤积食物,许多春节归家的游客被困在路上……相比这些,刘家沟小学上课时间调整真不算什么事儿。

说起来,这场雪灾对农村的影响倒不是很大。井里的水不会上冻,唯一要注意的就是水抽上来后不能储存在水塔内,天太冷很容易将水管冻裂。粮食是自家的,根本不用考虑断粮的事儿。

刚吃过饭倒不觉得冷,可是刚过半个小时,刘军浩就觉得脚下冷嗖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