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在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飞龙在天-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

  “从今天起,你就是本门第二十六代的传人。这里面是本门镇山的剑谱,从不轻易示人。我看你有此慧根,可以传授,就交给你了。

  我走之后,你照着练习,以你的天资,少则两年,多则四载,必有所成。至于包袱的反面,那是一幅本门祖传的秘图,你要好好参详。如果你有这个命,能看懂历代师祖都没有看出的秘密,就能找到一把古剑。那可是一把上古的神兵,切金断玉,削铁如泥,配得上本门传人的地位。”

  师父说到这里,仰头看一下天色,才继续说:

  “时辰已到,你我就此别过,你好自为之,本门在此地的将来,就看你的了。”

  师父说完,站起身来头也不回的向洞外走去。青年剑客错愕了一下,师父已经走到洞口。青年剑客狂呼挽留,但师父坚定的身影终于消失在黎明前最深沉的黑暗里,只剩夜晨相交之际混沌的狂风,兀自吹个不息。

  以后的三年,青年剑客严守师训,独自在山上苦练。他每天五更即起,一个人爬到山巅的雪地里,打坐运气,踪跃跳弹。上午他奔走十里的路,到山下的村子里替人打工,赚取微薄的工资,维持起码的生活。吃过简单的午餐后他回到山上,以整个下午的时间专心练习剑法。晚上在山洞里微弱的油灯下,他反覆展读剑谱,揣摩秘图。有时冬夜奇寒,猎来的兽皮都无法保暖时,他往往大吼一声,挺身出洞,在疾风大雪中把本门的武功一遍遍地演练。每次练到最后他都渐渐忘记寒冷,在这片严酷的土地上达到天人合一的境地。

  这样过了三年,青年剑客把剑谱里所有的招式演练精熟。当他施展出来的时候,招招连贯,一气呵成。他自信如果与人对敌,这长江大海般绵绵不绝的剑势,任何一个高手乍一面对,都只有被迫严密防守的份;而在把敌人压制到顶点时,剑谱里最后一招也正好出手。这一招人先纵身而起,藉下坠之力直指对方要害,对方避无可避,除去硬行招架以外别无对策。由下向上的抵抗,自然吃亏不少,所以即使对手的功力比自己高些,也不难一击而胜。

  就在剑法练成的同时,青年剑客对那张被他看过几千遍的秘图也有了顿悟。他大胆的假设,秘图上下左右各不连续的四幅小画,实际上说的是四件事,如果简化成四句口诀就是:

  海中捞月

  花香鸟语

  三五之夜

  兔耳所指

  他虽然无法立即解开这个藏剑之谜,也决定应该到处找找,试试运气了。

  青年剑客下山了。他封闭洞门,贴身带着剑谱和秘图,开始孤身在邻近的大沙漠中闯荡找寻。

  半年之间,青年剑客把沙漠几乎走遍,最后他流浪到大漠的西南部。这是一片干荒已极的区域,绝无人烟,地面起伏不定,凹处满是结晶的盐粒,在强烈的阳光下发出白花花的光芒。不久青年剑客饮水告罄,在枯渴之中,他意识模糊的爬过一座座碎石剥落的小丘,当他终于在一座丘顶发现前面的凹地中有一泓泉水时,他只是跌跌撞撞的向它奔去,已经忘记考虑这是不是海市蜃楼的幻影了。

  幸运的是,这泉水是真的。它静静的卧在裸岩黄沙之中,呈现一个完美的新月形。泉水旁边丛生着垂杨柽柳,开满香味扑鼻的野花,当青年剑客仆倒岸边,以口就水,牛饮起来的时候,一群水鸟受到惊吓,纷纷展翅而起,绕着小湖一圈又一圈地高叫飞翔。

  青年剑客喝够水之后,体温降下,意识慢慢恢复,疲倦也随之而来。他满足的躺在几棵枣椰树的阴影下,沉沉睡去。

  他醒来已是傍晚,毫无云彩的蓝天正开始转暗,苍穹之下,沙漠之中,枯渴余生的青年剑客深深感到做为一个剑客的孤独。他站起身,回头走上这片凹地外缘的高处。

  暮色中脚下苍黑的新月形水面被沙漠的晚风吹起一阵阵涟漪,再看其他各个方向,都是绵延不绝的巨大沙丘。西方的沙丘被夕阳的逆光一照,轮廓模糊,层层叠叠,更显得一望无垠。眼前起伏的沙漠,使青年剑客由海中起伏的波涛想起在东方海滨的老家,和家中儿时的生活。他点点头,无限感触的自言自语道:

  “难怪沙漠要叫做‘瀚海’……”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突然打住。他转身再端详一次即将消失在夜色中的新月形湖水,双膝一屈,跪倒在逐渐闪亮的繁星下余温犹存的黄沙上。突现的灵光,使青年剑客想到秘图上“海中捞月”的一句,可能不该从字面上解释成大海或大湖中月形的岛屿;正好相反的,它指的是瀚海大沙漠中一个充满鸟语花香的月形湖泊!

  青年剑客背出秘图口诀的后两句,猛然抬起头来,才发现群星澄亮,天已快要完全黑了。他想马上忆起这天是什么日子,可是徒劳无功,奔走太久,他竟连日子都忘得一干二净,但这一定是最后的关键。“三五之夜”当然是指十五月圆的晚上,那么秘图上后两句话的意思是否可以立刻知道,就要看今天是几号了。

  青年剑客强压下狂烈的期待,悄悄回到湖边。凭他的武功,没有费多少力气便捉住一只栖息在水旁的灰雁。他杀死这只鸟,用它做晚餐,然后坐在已经冰冷的沙上,向天上凝望。

  月亮这时已经出来,青年剑客发现这天的月亮不到上弦,只亮了少半个。起初他有点失望,因为这表示他必须在湖边等好几天,谜底才能揭晓;可是当他无聊地低下头来,月下的湖水映入眼帘时,他才发现自己的运气可能好得出奇。

  原来青年剑客这时正在湖的东北岸,从他的位置看过去,新月和湖的形状竟然极为近似,连两端弯曲的角度都一样。沙漠里干燥澄明的空气,使新月纤毫毕现,蟾宫中的玉兔也已出现了一小部份。青年剑客就此悟出秘图里最后一句话的意思:那“兔耳所指”,岂不就是指月圆时以月中玉兔的耳朵为标点,投在新月形湖泊附近相对的地方吗?青年剑客高兴得在湖边大呼狂奔,惊起了苇丛中露宿的水鸟,也搅动了月光里氤氲的花香。

  以后几天,青年剑客在月形湖泊的两个尖角间用石块堆出一条圆弧,做成满月的样子,又在湖岸相当于月中玉兔的位置逐日放置石头作为指标。白天他打猎采果,补充粮食,晚上就对着日渐圆满的月亮修正石块,一心等待即将来临的决定之夜。

  月亮终于圆了。这晚湖边的景色特别美丽,上半夜微风吹动草木,发出细碎的声音,沙地上树影摇动,水面银光跳跃。夜深之后,风静止下来,月光轻柔的洒满湖区,树叶停止摇摆,一切安详和平,完全看不出这儿是沙漠中仅有的润泽之乡,而湖盆边缘之外,仍是毫无保留的,荒旱严酷的沙漠。

  青年剑客用这几天做成的简陋工具开始挖掘。他选定两个位置,分别是玉兔两只耳朵所指向的,满月时月亮形状区域里最外缘的一点。他相信与月亮的盈亏比较,这两点是地上月圈中唯一在三五月圆之夜才被纳入范围的地方,必然有特殊的意义。

  玉兔右耳所指的一点,地下的沙是湿的,再挖下去就冒出水来。青年剑客虽然继续挖了一段时间,却什么也没有找到,于是他爬出沙坑,奋起全身余力,向另一个标点努力。

  这次情况完全不同。移走许多干沙后,地下出现一片岩石,青年剑客的工具无法挖破石层,只得扩大坑底,寻找这块石头的边缘。忽然,他发现靠月圈内侧的石头边垂直向下,极为平整,像是曾被削砍打磨过,绝非天然生成。他大喜过望,抚摩岩石的双手不知不觉猛力一按,一条直角的长形石缘应手而落,底下是个凹槽,槽里露出一片浅色的丝织品。

  青年剑客伸出颤抖的手想揭开丝绸,但是手刚刚碰到,绸缎竟碎成细粉,在不知什么时候又刮起的夜风里满天飞舞。青年剑客晓得这必然是埋藏千百年的古物,才会形犹存而质已灭。他屏息等待,绢灰散尽之后,曙色之中,青年剑客看见石槽里躺着一柄形式奇古的长剑。

  青年剑客正心诚意,恭恭敬敬的向古剑跪拜行礼,然后双手慎重地把剑连鞘拿起,对着沙漠的朝阳,拔剑出鞘。

  古剑色呈灰黑,质朴厚重,给人大巧若拙的感觉,近剑柄的地方有两个看不懂的古字,应该是这把剑的名字。青年剑客持剑面东而立,按照师传的心法,抱元守一,敛气凝神,然后大喝一声,施展出本门剑法,一招一招的练起来。

  有了这把上古的神兵在手,青年剑客觉得练起来特别顺利,每招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从头到尾,一如江水的归向大海,奔流不息。当他纵身而起,使出最后一招的时候,简直感到古剑和自己已经合为一体,本门武学的精粹,尽在于兹了。

  第二天,青年剑客向这小小的绿洲告别。这是一个只有他和不知多少年前那位埋剑的师祖共享的秘密。虽然停留不到半个月,他却已对这儿的一草一木生出感情。青年剑客临别依依,他把秘图放进石槽,盖子小心的盖上,沙也堆回去,又到新月形的湖中沐浴干净,才整装出发。

  两个月以后,青年剑客来到中原。一路上,他从荒无人烟的沙漠,穿越半干的草原,进入城廓林立,农田遍野的文明区域;从仅有风啸沙吟的旷野,经过牛鸣马嘶的牧地,到达人声盈耳的城市;也从只被自然法则支配的化外,逐步走入在弱肉强食、优胜劣败的本质外面,披着愈来愈厚伪善外衣的十丈红尘。

  青年剑客感到这是他一展抱负,行侠仗义的地方了。起初他抱定多用耳少开口的原则,一边到处替人做零工,一边聆听人们的倾诉。

  渐渐他发现,有一个外号叫做“中”的恶霸,最常成为受欺压的善良百姓口中痛苦的来源。青年剑客每听完这样的诉苦与叹息,都把它记在一本簿子里。一天晚上,他在小客栈的油灯下翻阅簿里中恶行劣迹的记录后,确定是行动的时间了。他拔出古剑,细细的上油擦拭,准备开始手持这把上古的神器,诛尽天下恶徒。

  又过了几天,一个残月将沉的晚上,四更时分,青年剑客准时找上中的老巢飞龙山庄。他完全没有把山庄四周的暗椿放在眼里,在由远而近的几声惨叫后,几个起落,便气定神闲地傲然站进了山庄前宽敞的院落中央。院子四周高挂的许多风灯,在他身体周围投下一圈放射状的淡影。

  山庄里杀气猛然高涨,各处黑影晃动,忽然几个劲装大汉从青年剑客背后的方向飞身扑出,大刀花枪齐上,一语不发的纷纷向他砍过去。青年剑客不慌不忙的挥动一柄银光闪闪的长剑,转过身来一下子就把几条大汉刺倒在地。四下人影暂退,杀气却更加浓厚,突然山庄正堂的大门缓缓打开,二十几个人一语不发的鱼贯走出,分列两旁站定,最后出现一个身披斗蓬,又矮又胖的中年汉子,灯影里看不清他的面目,但自有一股吓人的威风。中年汉子沉声说道:

  “阁下留书挑衅,又果然单身赴约,在下十分敬佩。但不知为什么非得跟我过不去不可?”

  青年剑客右手抛掉平常使用的普通青钢长剑,左手从怀中掏出一本簿册,握在手中扬了一扬,中的手下纷纷侧身闪避,只有中屹立不动。青年剑客不屑的说:

  “我有所不为,所为则必有原故。簿子里记的事,我会在你的坟前烧给你看。”

  中右手一抬,旁边立刻有人为他解下斗篷,捧上大刀。他拔刀在手,突然骂出一连串的脏话,大刀跟着挥出,这是他使敌手分神的典型打法。青年剑客对此却早已洞悉,在中拔刀的同时,古剑出鞘,以先于对方毫厘的时机出招,抢到了先机。

  一切正如青年剑客所料,他迅如奔雷的剑法,迫使中一上来就处于守势。青年剑客愈打愈顺,剑势如行云流水,前一招尚未用老,后一招接着递出。中忙于应接,两次不得不以刀架剑,大犯高手过招之忌。

  青年剑客一面为自己缜密策划的战略和本门奇奥的剑法得意,一面在刀剑两次碰撞之后,也对中的大刀仍然完整无损起了一丝疑念;可是剑势一动,双方又是以快打快,实在无暇细想。不久中的刀法渐呈支绌,青年剑客乘机大喝一声,猛然纵身而起,最后一招出手。

  中大惊失色,感到头顶上无比的压力从天而降,四周已无处可避。绝望之下,只得凝聚全身功力,单刀平举上架,作困兽之斗。

  一声奇大无比的金铁交鸣响过,两条人影倏然分开,一个重重的摔倒在地,只抽动了两下就不再挣扎;另一个鲜血染红了大半段右边的袖子,虽然已经握不住大刀,却总算躲过杀劫,挺立未倒。

  四下里出现一阵短暂的寂静。月沉星暗,一只受到惊吓的燕子冲天飞起,凄凉的叫声只发出第一个音,就被同时发自院落各地,像海涛一般的欢呼声淹没。中的几个亲信从惊愕中醒转,马上跑来为他裹伤、拾回大刀,他也马上被潮涌而来的谀辞包围。

  一片雷动的欢声中,青年剑客仰天死在干硬的黄土地上。前额上有一条又横又深的伤口,鲜血之外,可以看见白色的颅骨和脑浆。他右手还紧紧握着半截断掉的古剑,至于被砍掉的剑尖,早已不知飞到哪里去了。

  中的另一些手下逐渐围聚在青年剑客尸体四周。一个花白胡须,干瘦矮小的老头首先弯下身去检查,他费力的扳开青年剑客右手手指,抽出断掉的古剑。他正要把断剑随手放在地上,却在接近剑柄的地方发现两个篆字。老头子眯着眼睛看清这两个字,不觉发出“哎呀”一声,立刻提着断剑跑到中面前。

  几个亲信纷纷让开,老头子双掌捧上断剑,恭敬的对中说:

  “庄主请看,这剑柄上的两个古字,是‘径路’呀!”

  “哦?”

  “古者,匈奴单于有宝剑,其名‘径路’,后于大漠中为汉人得之,即潜隐不现,大概就是这把剑了。它可是秦、汉之间的古物啊。”

  旁边随即有人接道:

  “当家的武功高强,天生神力,什么宝刀古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