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双龙传4》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双龙传4-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世民扬声道:〃兄台刚才的话,不知是否针对在下来说?〃
    那人头也不回的淡淡道:〃这里只有我们三人,连伙计都给秦某人遣走了,李兄认为那句话是对谁说呢?〃
    李世民和徐子陵听得脸脸相觑,泛起高深难测的感觉。
    不过他的声音低沉,缓慢却又非常悦耳,似乎并无恶意。
    要知李世民乃李阀最重要的人物,李渊现在的江山有九成是他打回来的。若泄露行藏,敌对的各大势力谁不欲得之而甘心。
    若非他信任徐子陵,绝不会现身来会,只从此点,便可知李世民真的当徐子陵是好朋友。
    徐子陵倾耳细听,发觉酒馆外并无异样情况,放下心来,淡淡道:〃秦兄何不过来喝杯水酒?〃
    那人从容答道:〃徐兄客气,不过秦某一向孤僻成性,这般说话,反更自在。〃
    李世民哈哈一笑道:〃天下每多特立独行之士,请问秦兄怎么称呼?〃
    那人徐徐道:〃姓名只是人为的记号,两位便当我叫秦川吧!〃
    两人愈来愈感到这人很不简单。
    徐子陵讶道:〃请恕我多口,秦兄必是佛道中人,又或与佛道有缘,不知我有猜错吗?〃
    李世民愕然瞧着徐子陵,完全摸不着头脑,为何徐子陵只见到对方背影,说不到几句话,便有这出人意表的猜测。
    秦川却丝毫不以为异,应道:〃徐兄的感觉确是高明得异乎寻常,适才秦某若非趁徐兄伏台之时入来,恐怕亦瞒不过徐兄。〃
    李世民一震道:〃秦兄是尾随我而来的吗?〃
    秦川淡然道:〃正是如此。李兄当时心神全集中到徐兄身上,自然不会留意到我这闲人!〃
    李世民和徐子陵愕然以对。
    先不说这人是有心跟李世民来此。只是以李世民的高明修为,却懵然不知有人贴身追随,便可知此人身手的不凡。
    秦川不待二人说话,接下去道:〃言归正传,刚才李兄说及令兄之事,不知有何打算?〃
    李世民苦笑道:〃那番话入了秦兄之耳,已是不该,难道还要作公开讨论吗?〃
    秦川耸肩道:〃李兄有大批高手随来,大可在倾吐一番后,再遣人把秦某杀掉,如此便不虞会被第三者知晓。〃
    李世民和徐子陵再脸脸相觑,那有人会教别人杀了自己来灭口的道理。
    不过他耸肩的动作非常好看,更使人难起杀伐之心。
    〃砰!〃李世民拍桌叹道:〃我李世民岂是这种只顾已身利益,妄伤人命的人,秦兄说笑了!〃
    秦川冷然道:〃你不杀人,别人就来杀你。令兄比世民兄大上十岁,当年在太原起事时,他还在河东府,未曾参与大谋。一年之后,他却硬被立为太子。在平常时期,这倒没有什么问题,但值此天下群雄竞逐的时刻,世民兄在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斩关夺隘,杀敌取城,而他却留在西京坐享其成。纵使世民兄心无异念,但令兄仅以年长而居正位,如何可令天下人心服,他难道不怕重演李密杀翟让的历史吗?〃
    李世民脸容一沉,缓缓道:〃秦兄究竟是什么人?竟能对我李家的事知道得如此清楚?〃
    徐子陵亦听得心中惊异。但却与李世民着眼点不同,而在于此人语调铿锵有力,说理通透玲珑,掷地有声,教人无法辩驳。
    秦川油然道:〃世民兄若不想谈这方面的事,不若让我们改个话题好吗?〃
    徐子陵和李世民又再愕然相对。
    ※※※
    欧阳希夷呵呵一笑,拍马而出道:〃便让老夫作个开路小卒吧!〃
    寇仲急凑往王世充道:〃硬闯乃下下之策!〃
    王世充正拿不定主意,闻言忙以一阵大笑拖延时间,待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从欧阳希夷处回到他身上时,才故作好整以暇的道:〃看来时间尚早,皇泰主该尚未离开他那张龙床,本官待会再来进谒好了!〃
    一怞马鞭,掉头便走,再没瞧独孤峰半眼。
    寇仲等忙紧随离开。
    ※※※
    李世民奇道:〃秦兄尚有什么话要说?〃
    秦川缓缓道:〃我想向世民兄请教为君之道。〃
    徐子陵和李世民都给他耍得一头雾水。
    首先李世民非是什么君主,何况现在只是处于打天下的时期,就算李世民有心取李建成之位而代之,那这句话亦该由他向什么人请教,而不应反被别人来考较质问。
    徐子陵心中涌起一阵模糊的感觉,隐隐觉得自己该知此人的身份,偏又无法具体猜出来。
    李世民盯着他的背影,皱眉道:〃秦兄若能说出问这个问题的道理,我李世民奉上答案又何妨。〃
    秦川平静地道:〃我做人从来都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很少会费神去想为何要怎么做。刚才我正是想起世民兄设有一个'天策府',专掌国之征讨,有长史、司马各一人,从事郎中二人、军谘祭酒二人,典签四人,录事二人,记室参军事二人,功、仓、兵、骑、铊、士六曹参军各二人,参军事六人、总共三十四人,俨如一个小朝廷,可见世民兄志不只在于区区征战之事,才有感而问。〃
    李世民和徐子陵听他如数家珍般详列出〃天策府〃的组织细节,都听得目瞪口呆,哑口无言。
    秦川淡淡道:〃这理由够充份吗?〃
    李世民苦笑道:〃我服了!若秦兄肯为我所用,我必会请秦兄负责侦察敌情。所以为君之道,首要懂得选贤任能,否则纵有最好的国策,但执行不得其人,施行时也将不得其法,一切都是徒然。〃
    徐子陵心中暗赞,若换了是李密或杜伏威,见此人对自己的事了如指掌,不动杀机才怪。但李世民却谨遵诺言,从实地回答,又答得洒脱漂亮,只是这种胸襟,已非其他人能及。
    秦川沉声道:〃大乱之后,如何实现大治?〃
    李世民先向徐子陵微微一笑,才答道:〃乱后易教,犹饥人易食,若为君者肯以身作则,针对前朝弊政,力行以静求治的去奢省费之道,偃革兴文,布德施惠,轻徭薄俺,必上下同心,人应如响,不疾而速,中土既安,远人自服。〃
    秦川听得默然不语、好一会后才道:〃徐兄以为世民兄之论如何?〃
    徐子陵想不到他会忽然问起自己这旁人的意见来。哑然失笑道:〃对为政小弟只是个门外汉,那有资格来评说世民兄。不过世民兄'静中求治'的四字真言,却非常切合我的个性。大乱之后,只有去奢省费,与民休养生息,不违农时,才能促进生产,使民衣食有余。〃
    秦川仍是面对空壁,沉声道:〃昔日文帝杨坚登基,不也是厉行德政,谁料两世而亡,世民兄对此又有何看法。〃
    李世民叹道:〃秦兄此句正问在最关键处,只此已可知秦兄识见高明,非同等闲。
    未知我两人可否移座与秦兄面对续谈呢?〃
    秦川笑道:〃尝闻世子爱结交天下奇人异士,当然亦有容纳各种奇举异行的胸襟。
    区区一向独来独往,这么交谈最合区区心意,假若世民兄坚持要换另一种形式,区区只好告辞!〃
    李世民向徐子陵作了个耸肩的动作,表示出无可奈何之意,微笑道:〃我只是想一睹秦兄神采,既是如此,便依秦兄之言吧!〃
    秦川淡然道:〃早知世民兄不会强人所难,这么就请世民兄回答刚才的问题好了。〃
    李世民不解道:〃秦兄为何像是要考较我当皇帝的本领似的呢?〃
    此语一出,徐子陵心中剧震,已猜到了秦川的真正身份。
    事实上秦川的身份一直呼之欲出,除了师妃暄外,谁有兴趣来问李世民这类有关治国的问题?
    她正在决定谁该是和氏璧的得主。
    秦川油然道:〃良禽择木而栖,这么说世民兄满意吗?〃
    李世民目光投到徐子陵脸上,显然从他的眼神变化中,察觉到他的异样,向他打了个征询意见的神色。
    徐子陵想起寇仲,心中暗叹一口气,点头表示李世民该坦诚回答。
    李世民默想片刻后,正容道:〃致安之本,惟在得人。隋室之有开皇之盛,皆因文帝勤劳思政,每旦听朝,日夜忘倦。人间痛苦,无不亲自临问,且务行节俭,奖惩严明。
    只可惜还差了一着,否则隋室将可千秋百世的传下去。〃
    徐子陵不待〃秦川〃回答,长身而起道:〃两位请续谈下去,在下告辞了!〃
    李世民大感愕然。
    〃秦川〃则不见任何动静。
    徐子陵微一颔首,飘然去了。
 第三章 东都闲情
    王世充一边策骑朝自己的官署缓驰而去,一边皱眉问寇仲道:〃若他摆的是空城计,我们这么不战而退,岂非惹天下人耻笑。〃
    另一边的欧阳希夷、后面的郎奉和宋蒙秋都露出同意的神色。
    寇仲微笑道:〃若我们真个挥军攻打宫城,只有两个可能性,一是破城而入;一是伤亡惨重,坚持不下。而无论是那个可能性,都对我们有害无益。因为我们志不在此,只要能击溃李密,那还怕杨侗和独孤峰不乖乖屈服。刚才只要看独孤峰有恃无恐的姿态,便知他有李密在后面撑腰,根本不怕我们强攻。〃
    欧阳希夷不解道:〃如能控制宫城,尽除独孤一党,于我们又有何坏处?〃
    寇仲恭敬答道:〃前辈问得好,先不论破城的难易,假若洛阳重归稳定,李密岂还肯挥军西来。定会采观望态度,待等得另一有利形势后才来攻。那时胜败难测,那及得上现时的有利形势?〃
    四周包括王世充在内的几个人都听得大为服气。
    要知以往王世充与李密交手,从没有赢过半场胜仗。而王世充之所以仍能立得这么稳,凭的就是洛阳这四面十二门,门门都是关口,内则层层设防,外则长堑围护,又有天然屏障的坚城。
    所以李密一旦晓得洛阳有事,必不肯错失良机,那他们就有乘虚机会。
    王世充仍有疑虑,问道:〃独孤峰势力雄厚,他又非善男信女,加此一来,岂非把主动之势拱手让与他吗?〃
    寇仲胸有成竹道:〃当然不可如此,现时只要我们枕重兵在端门外,独孤峰便动弹不得,到李密来攻时,我们再把宫城所有出入口封闭,却不攻城,只截断内外的粮路、那时便可迫杨侗交人,何须浴血攻城呢?〃
    欧阳希夷欣然笑道:〃难怪小兄弟把南方闹得天翻地覆,果然非是只逞勇力之徒。
    不过我们定要小心对方高手的暗袭,若尤婆子亲自出手,恐怕不容易应付。〃
    王世充冷笑道:〃我王世充若是这么容易被杀,早死了十多遍。〃
    寇仲嘻嘻笑道:〃这个当然,嘿!我也要去找些人来助拳呢!〃
    ※※※
    徐子陵来到新中桥,跋锋寒早恭候多时,欣然迎上,笑道:〃我刚才在数泊在桥东码头的船有多小艘,刚数到第三百八十三艘你就来了。这里的水道陆路交通真繁密,似乎天下的舟车都到了这里来填塞河道和街道。加上中外客商来推销他们的香料珍玩,锦绢丝绸,又或粮食茶叶等货品,使洛阳成了中外货物的集散中心,非其他城市所能媲美。〃
    徐子陵环目一看,桥上桥下确是挤得水泄不通,万人云集,旅店、酒食店鳞次栉比,将洛水南北的市集连成一片,爇闹非常,微笑道:〃我还以为会比锋寒兄早到呢!〃
    跋锋寒和他随着人潮步下新中桥,过市不入,沿街而行道:〃琬晶想见你一面,不知子陵意下如何?〃
    徐子陵吓了一跳,皱眉道:〃她为何要见我?〃
    跋锋寒微笑道:〃她竟通过我来传话,为的当然不会是儿女私情,子陵放心好了。
    至于是什么事,她倒没说出来。〃
    徐子陵欲言又止,跋锋寒笑道:〃你是否奇怪我和琬晶的关系?要怎么说你才会明白?或者可以这样说,在某一段时间内,我们很有机会发展为情侣,不过我们都任由这机会溜掉,我是心有所属…〃
    大力一拍背上的斩玄剑,续道:〃她却是身有所属。〃
    徐子陵洒然笑道:〃说不定有一天你两人回想起来时,会深感可惜!〃
    跋锋寒摇头道:〃我是不会为这种事后悔的,你说我无情也好,什么都好。总言之男女间事缺乏了一种永恒的价值。对我来说,男女亦是可作知己朋友般相处。〃
    这时一群体形彪悍的武装大汉迎面而来,狠狠盯着两人,可是给跋锋寒锐目一扫,全都不敌地避开目光。
    徐子陵微笑道:〃锋寒兄和公主似乎不止知已朋友那么简单吧?〃
    跋锋寒耸肩道:〃有些东溟派不方便做的事,便由我去做,例如收账、又或找人算账,否则我何以为生,陵少满意了吗?〃
    徐子陵哑然失笑道:〃少有见你这么随和风趣的,可见锋寒兄见过佳人后,心情大佳呢!〃
    跋锋寒讶道:〃此事真奇怪,人说君子好逑,世上像公主那种美女肯定罕有之极,连我见了都为之心动。偏是你徐子陵半点都不把她放在心上,这是什么一回事?〃
    徐子陵随着跋锋寒转入通往东门的大街,那是他们约定寇仲留下标记的地方。
    由于两人各具独特形相,这般并肩而行,自是惹得行人瞩目,女孩子则频抛媚眼。
    徐子陵却对别人的注意和美女的青睐视若无睹,淡然自若道:〃自古以来,多少男女为了爱情而不顾一切,锋寒兄可否告诉我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怀?〃
    跋锋寒伸手按着徐子陵的肩头,苦笑道:〃恐怕我、你及寇仲都是最没有资格谈这个问题的人。或者人生在世,会自然而然去追求某些事物,例如功名富贵、娇妻美妾,只有通过这追求的过程,人生才有意义。〃
    徐子陵想起寇仲,点头道:〃说得好!最有趣的只是追求的过程和成功的刹那,接着便要开始另一个追求。〃
    跋锋寒有感而发的叹道:〃所以没有结果的爱情反是最完美的。这说法似乎很悲观灰暗,却是千古不移的真理。唉!任何爱上我们的女子,都注定不会有结果的,想想也教人神伤。〃
    又道:〃你尚未答我肯不肯去见琬晶一面呢?〃
    徐子陵苦笑道:〃饶了我好吗?别忘了她曾刺我一剑,当时我已立下决定,以后都不再想与她有任何瓜葛。〃
    跋锋寒默然片晌,走了十多步后,才点头道:〃这该是明智之举!以后我不再在你面前提起琬晶的事好了!〃
    瞥了他一眼后续道:〃你知否我们这样大摇大摆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