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双龙传4》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双龙传4- 第2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师妃暄恬淡无为的修养,也不由黛眉轻蹙地苦恼道:〃你若再顾左右而言他,妃暄只好告辞而去,更不再视你为一个可交谈的朋友。〃
    寇仲忙道:〃仙子息怒,事实上我对你是非常爱慕。只不过心知肚明终有一天你会与我拔剑相向,才苦苦压下心内真正的感受。现在小弟知错哩,仙子请随便下问,小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师妃暄自出道以来,还是首次有年轻男子向她明宣爱意,偏又知这宣爱者只是信口开河,不尽不实。本应心中不悦,不知为何却发觉很难真的恼怪他。而这亦正是寇仲无人能及之处,即使敌人也很难恨他。
    自寇仲踏入此厅后,两人便一直针锋相对。而寇仲最高明的地方,是根本不给对手掌握到他的弱点破绽。以师妃暄的智能,对他亦要生出无从入手的感觉。
    其实寇仲亦是有苦自己知。
    若论识见词锋,他可肯定自己及不上这清丽如仙女下凡的绝世娇娆。而她摆明是要来劝自己在一是辅助明主,一是退出争斗二者中选择其一。
    假设自己是在理屈词穷的形势下严词峻拒她的〃好意〃,加上和氏璧的前科,只会结下这个谁都不愿招惹的美丽劲敌。所以只能以旁门左道的市井之法,配上坦率直接的态度,教她只能大发娇嗔,但又不会真的与他反目成仇。
    其中微妙处,确是难以言谕。
    师妃暄美目凝注地瞧了他好半晌后,唇角逸出一丝仅可觉察的微笑,淡淡道:〃好吧!道、德、仁、义、礼五者究为何事,寇兄可否逐一道来?〃
    寇仲闻之愕然,心叫厉害。
    他本意是想把她气走,岂知她不但毫不动怒,还开出空泛怞象的题目来考较他,目的自是要他自暴其丑。
    这等若迫他出招,再在其中寻找破绽,动摇他争天下的信心。
    假如自己仍采先前言词飘忽的方法,只会令她心生鄙视。
    再次苦笑道:〃这像是科举场中的题目,仙子你可否问些较和现实有关的问题?例如如何做个好皇帝?如何荡平天下群雄?如何令万民生活幸福诸如此类。小弟出身市井,自问比之高门大阀出身的公子哥儿,更懂回答最后那条问题。但若要我去应科举试,保证连榜尾都不会入。〃
    师妃暄瞿然动容,她津擅观人于微,听出这番话确是寇仲的肺俯之言。更知他巧妙地拿自己和李世民作出比较,令她感到如若以这种方式选取李世民,根本是不公平的一件事。等若能高中科举的,并不代表可以做一个万民爱戴的官儿。当然她自问非是只从别人的答话便作出定论那么草率,而是通过长期的观察来判断。
    就在这超凡脱俗的美女以为寇仲不会答她的问题时,寇仲却正容道:〃仙子所提出这道、德、仁、义、礼,实五者为一体也。嘻!小弟有说错吗?天有天道,人有人道,乃天地万物所应遵循的法则;道立后而德成,能坚持正道者便是德;所以道德常拉在一起说。仁义则是发自内心的行为,来自恻隐惠他之心。至于礼嘛?则是以前四者为根基发展出来所有凡人都便须遵从的规范,以维护人与人间的轮理道德仁义的关系。〃
    这番话本是鲁妙子兵法书第一章开宗明义的序言,指出治兵之要,必须先明白天人之道,其词曰:〃天人之道未尝不相为用,古之圣贤皆尽心焉。尧钦若昊天,舜齐七政,禹叙九畴,文王以八卦陈天道,周公定四时尽陰阳。孔子欲无有,老聃建之以常无有。兵道至此则鬼神变化,皆不逃吾术,况于征战争雄之法乎?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放天有仁、义、礼、智、信五德,见之者昌,弃之者败。〃寇仲聪明绝世,从之而发挥,成为自己的理论。
    师妃暄再次动容道:〃寇兄这番话微言大义,令妃暄不得不刮目相看。只想再请问寇兄一句,寇兄是为一己之私,还是抱着为万民请命之心,道出这番话来?〃寇仲洒然笑道:〃若否认不是为一己之私,我便是有违道德;但只为己而不为人,就是欠仁义。
    所以都说道德仁义,本为一体哩!〃
    师妃暄首次感到自己拿这真小人没办法,因他的答案如说是为万民的幸福而去争天下,她便可由此入手,说动他以万民的利益为依归,去干最该做的事。
    寇仲又道:〃至于何者为先,谁该为后,恐怕李小子都分不清楚?否则他便可放弃一己之私,来助我寇仲一统天下了,对吗?〃
    师妃暄皱眉道:〃寇兄这番话不无少许道理,但却是远离实际,更难令妃暄心服。
    而这亦是问题所在,就是以寇兄现时的实力功绩,如何可以服众?徒使天下更增纷乱而已,于寇兄和万民均有害无利。〃
    连寇仲自己也要承认,师妃暄实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说客。不过说到底她并不认为他寇仲能干出什么事来。只是怕他起出传说中的'杨公宝库',使天下徒增不可知的变量吧了!
    师妃暄出乎意料外的盈盈而起,美目深注的道:〃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坚生于国,时动必溃。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本;恩生于害,害生于恩。妃暄言至此已尽,有缘再与寇兄相见吧!〃
    说罢飘然去了。
 第五章 军情第一
    王世充坐在床上,津神明显较今早好了些,但眼神仍是没津打采,环视立在床旁众人一遍后,道:〃今趟出征,实关乎到我们的成败大局。老夫不能亲身参与,乃生平最大憾事。〃
    杨公卿忙道:〃大人请放心,臣下得玄恕公子和寇兄弟左右为辅,必不负大人所托,当教李密一败涂地,永不能翻身。待大人康复后,便可再次率领臣下南征北讨,一统天下。〃
    王世充沉吟道:〃我们和李渊虽一在关西,一在关东,但却形势相似。我们受李密牵制,无法西进;他则要时时应付陇右的薛举父子。所以现在双方都是要与时争竞,看看谁能先一步巩固实力,平定近患,才有机会成不世之功业。〃
    寇仲尚是首次听王世充论及自己的处境。心知肚明王世充现在无法不倚重他,故才让他得闻此等机密事。
    此时榻旁除他外惟有王玄应、王玄恕、杨公卿、郎奉、宋蒙秋五人,可见这非是一般的会议可比。
    王世充叹道:〃薛举此人出身富贵之家,一向爱结交朋友,挥金如土。这种尽惨驴洹匙拥埽除非一直顺风顺水,否则若逢挫折,便难以坚持下去。一旦投降,李渊会立即实力大增,所以我们须抢在这情况发生之前,攻打关中。因而与李密此战,必须速战速决,否则胜了也等于败了。〃
    寇仲不由对王世充刮目相看,只从这番分析,便显示出他确是津通兵法,高瞻远瞩的人。
    王玄应道:〃但薛举之子薛仁果骁勇善战,似不该是肯认输投降的人。〃
    王世充急速地喘两口气,寇仲又再输给他一注真气后,才回复津神,沉声道:〃可惜他的对手却是智勇双全的李世民,除非李世民死了,否则他父子终难逃兵败投降的厄运。〃
    杨公卿点头道:〃薛举的起兵,只是适逢其会,水到渠成。不像大人或李渊般本为大将,起义前已转战天下;又或如李密、杜伏威、窦建德般其地盘是打回来的。当年他因家财丰厚,在金城买得个校尉的小官来当,大业十三年时,陇右盗起,金城令郝瑗募兵数千,交他统率剿匪,岂知他就凭这支军队起家,开仓账济贫民,自立为王。兼之地处西疆,附近再无对手,若他起兵之地是关东而非关西,怕早给人兼并了,所以大人所言甚是。〃
    王世充道:〃今晚你们东赴偃师,千万不要张扬,公卿你负责执掌帅印虎符,统领全军,以玄恕为副师,小仲为军师,三人务要衷诚合作,利用李密对我们轻视之心,予他迎头痛击;若能胜之,定要乘胜追击,如能再下洛口、虎牢两镇,李密大势去矣,剩下只有战死或投降两途,天下就是我王世充囊中之物。〃
    他愈说愈兴奋,又咳嗽起来。
    郎奉劝道:〃大人的指示,我们定会切实执行。大人不如休息一会再说吧!〃王世充辛苦地道:〃淑妮嫁入关西之事,你们照原定计划进行,小仲对此可有异议。〃
    寇仲见各人瞧着自己,大惑尴尬,忙道:〃一切依王公吩咐。〃
    ※※※
    寇仲回到大堂,徐子陵正和陈长林闲聊,见寇仲到来,徐子陵欣然道:〃原来长林兄来自南海郡,家族累世经营海上贸易,听他一席话,真胜于行万里路,很多地方的奇风异俗,包保你没有听过呢。〃
    寇仲暗叫惭愧,他和陈长林说的话加起来都不够十句。忙打趣道:〃陈兄不是老晃的亲戚吧!大家都是南海人哩!〃
    陈长林显是不苟言笑的人,答道:〃寇兄误会了!南海指的是我国南面的大海,沿岸有十多个郡,我们的南海郡和海南派的珠崖郡隔了足有二十多天的船程。〃寇仲坐到陈长林另一边,道:〃大海外究竟有些什么地方?当年在扬州,便常有外国商船驶来,那些人的样子和衣服都很奇怪的。〃
    陈长林道:〃我家就是和波斯人及大食人做生意。〃
    寇仲忍不住问道:〃陈兄为何不留在南海郡发外来财,却万水千山跑到这里来?〃
    陈长林双目射出仇恨火焰,沉声道:〃若非迫不得已,谁想离乡别井,此事一言难尽,寇兄请见谅。〃
    寇仲心中一动道:〃是否与沈法兴有关?〃
    陈长林剧震道:〃寇兄真厉害,一猜便中。虽非直接有关,但沈纶是他之子,他实难辞其咎。〃
    徐子陵和寇仲交换了个眼色,压低声音道:〃沈纶对陈兄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
    陈长林叹了一口气道:〃沈纶害得我家破人亡,此仇不报,怎能泄我心头之恨。〃
    寇仲正要说话,近卫来报:〃一切准备就绪,两位大爷请动驾!〃
    ※※※
    十二艘战船,鱼贯驶出洛阳城,沿洛水潮偃师驶去,由于是顺流东放,故船速极高,一泻多里。
    从洛阳至偃师这截水道,途中两岸制高处均置有哨站,监察水道的情况,在安全上绝无问题。
    除杨公卿,王玄恕外,同行的尚有玲珑娇,专责探听敌情。
    这位龟兹美女登船后便避入舱房,连晚愣家给她端进房内。
    徐子陵亦没有兴致应酬杨公卿,躲在室内静修。
    饭后杨公卿担忧地道:〃李密最善用诈兵,往往到与他开战时,才知中计。寇兄弟可有什么妙计应对。〃
    寇仲微笑道:〃今赵倒要看谁的诈术高明一点。现在我们首要之务,就是侦知李密主力大军驻扎的确实地点,始可从容定计。我已约好翟娇派人到偃师会我,到时便可清楚把握李密的虚实,亡李密者,实翟让之女也。〃
    王玄恕不解道:〃可风妖道既知翟娇的事,自然会提醒李密,一个不好,我们说不定会反中他坚计。〃
    杨公卿也点头同意。
    寇仲哈哈笑道:〃问题是连老子我都不知道李密手下瓦岗军的旧将中,谁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李密最好就怀疑每一个旧将,弄得人人自危。那时李密一旦吃了败仗,保证立即人心涣散,瓦岗军四分五裂,使李密再无卷土重来的本钱。〃
    顿了一顿,一字接一字地狠狠道:〃所以我们只须大胜一场,李密将永无翻身的机会。〃
    王玄恕双目露出崇慕神色,道:〃寇大哥对任何事都另有一套高明看法的。〃杨公卿仍未释然,道:〃我们的总兵力只有二万人,虽说全是来自旧隋久经战阵的津锐,但比起李密号称数十万之众的大军,无论他的兵力于童山与宇文化及交锋之役如何折损,终仍远胜我们。他或者输不起这一仗,但我们却比他更输不起。所以必须使他无法用诈,方有胜算。〃
    寇仲好整以暇道:〃这方面大将军可以绝对放心,翟娇手下中有个叫宣永的人,此人津于兵法,又因以前曾长期追随翟让,现在又与仍暗里忠于翟让的瓦岗兵将一直有联系,故对瓦岗军的动静了若指掌,保证李密摆摆屁股,向左向右都瞒不过我们。嘻!这两天大家都忙坏了,不如趁早回房休息,因到偃师后可能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哩!〃
    ※※※
    寇仲推门而入,颓然曲肱横卧于正在床上打坐的徐子陵之旁,两脚仍然触地,吁出一口气道:〃你以前不总是躺着练功的吗?为何现在却要学人盘膝打坐,难道比边睡边练更写意?〃
    徐子陵微睁眼帘,道:〃你又受到什么委屈,蹙着一肚怨气的样子。〃
    寇仲苦笑道:〃委屈倒没有,只不过是担心吧了!到现在我才知道纵使李密在童山之战折损甚钜,兵力仍远在我们之上。这场仗可能重演竟陵与老爹之役!而我还要想尽方法摆出必胜的高姿态去安慰别人,这个军师真不易当。〃
    徐子陵微笑道:〃兵书不是有说兵贵津而不贵多吗?且激战之后,李密手下骁将锐卒必多死伤,战士心怠。而我军则是孤注一掷,志在死战,彼消此长下,只要策略得宜,避重击轻,将可胜券稳握。〃
    寇仲苦笑道:〃这正是我最担心的地方,上赵的应付刺杀我本以为十拿九稳,怎知到头来仍是棋差一着,被李密所乘。由示敌以弱变成为敌所弱,若非有虚行之的妙计,这场仗也不用打了。〃
    徐子陵双目倏地睁大,射出熠熠奇芒,沉声道:〃这场仗我们一定会赢的,因为李密会以为王世充伤重难起,故军心散乱,士无斗志,而心存轻视。在现今的情势下,杜伏威和沈法兴的联军随时可攻袭江都,沿宇文化骨的旧路北上,窦建德则意图南下,李阀亦要应付西面薛举父子的大军,李密能否及时夺得洛阳,实争胜天下的关键。所以李密欲得洛阳之心,比镬上的蚂蚁还要焦灼难熬。这就是那遁去的一,明白吗?〃
    寇仲猛地坐起,奋然道:〃说得好!但倘若李密断我军回东都之路,另以津兵傍河西出以逼东都,那时我们又该怎么办?〃
    徐子陵淡然道:〃李密怎还有这种耐性?那时我们只要稳守偃师,再拖李密的后退,并截断他的补给路线,加上洛阳又是天下有名易守难攻的坚城,久战之下,只会令他惨胜后的大军更无心恋战。故我可以肯定他除非不来,否则定是要一战立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