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双龙传4》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双龙传4- 第6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徐子陵迎上李世民的目光,苦笑道:〃成败利钝,日后自有公论,我和世民兄立场不同,为之奈何,请世民兄见谅。〃
    李世民连续三次点首,每点首一趟,均吐出一声〃好〃,而双目杀机不住加剧,眼神变得凌厉锐利,最后大喝道:〃在战场上,非友即敌,三位勿要怪我无情。〃
    战鼓响起,船体下方两排船桨同时动作,巨舰缓缓摆动,变成船首面对岸边三人,横摆河面,无论他们逃往上游或下游,巨舰均可迅速追截,而最大威胁力当然是云集舰上的高手可空群而来,追杀他们,舰上津锐的玄甲天兵,则力足在他们投进大河前把他们射杀。
    在平台下船首甲板上的三十多名玄甲战士,人人弯弓搭箭,朝三人瞄准,蓄势待发。
    气氛变得像扯紧的弓弦,双方再无修好讲和的转寰余地。
    跋锋寒双目爆起前所未见的慑人津芒,显示出适才扩展经脉至极限的骄人成果,一边目不转睛的观敌察敌,一边低声向两人道:〃你们须竭尽全力让我能放手攻坚闯关,其要在一个快字,绝不可有片刻停滞,三角阵必须坚持到底,否则我们永不能到达彼岸。〃
    到此刻两人才真正把握到跋锋寒〃谁更狠谁就能活命〃这句话的意思。因为他从开始已作出抉择,就是选敌人最强处以坚攻坚,若能成功,可把敌人主力撇在后方,全速飞逃。
    徐子陵和寇仲晓得生死成败,决定于眼前,连忙收摄心神,同时晋入井中月的至境。
    奇妙的事发生了。
    寇仲感到自己的津、气、神三者高度凝聚,津神集中至前所未有的境界,只要他的注意力落到某人或某物处,竟可钜细无遗的将目标完全掌握。津神再非虚无缥缈的事物,而是仿如有实质的东西,可把任何要攻击的目标攫抓锁紧,其微妙处非是任何言语所能形容。
    徐子陵的感觉同样玄妙,却与寇仲截然不同,他感到从战场怞离,同时又比任何一刻更清楚全局的每一细节变化,方圆十丈的空间似化成优林小谷溪内的清水,水内每一丝变异都逃不过他玄之又玄、超乎物质的感应神经,没有丝毫变化能瞒得过他。
    〃锵!〃
    跋锋寒掣出偷天剑,长啸声中,拔身而起,横过五、六丈的河面,往敌方舰首投去。
    寇仲和徐子陵早蓄势以待,立时如影附形,追在他左右两旁,在空中形成三角战阵,横空而去,声势夺人。
    这一招显然大出对方料外,怎想得到他们横霸至此,竟敢来个正面硬撼。
    〃嗤嗤〃连声,三十多支劲箭从把守船首甲板的玄甲战士强弓射出,形成一个覆护船首的死亡箭网,迎面向三人罩来,避无可避,只余硬挡一途。
    李世民身后的李元吉、李神通、李南天等李阀猛将,天策府众高手如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罗士信、庞玉、李世绩,李元吉系的将领史万宝、薛万彻、冯立本、康鞘利、梅…等全体移形换位,抢往战略位置,以应付即临船上的近身血战。
    谁都晓得箭网不足以阻止三人强登巨舰。
    跋锋寒低喝道:〃换气!〃
    寇仲和徐子陵同时探手,抓住跋锋寒双臂,运转体内真气,倏地改前冲为上跃,来到高于船首近两丈的高空,斜斜往远在平台上的李世民投去。
    箭矢全部射空。
    舰上一阵混乱。
    玄甲战士纷纷弃弓,拔出腰间佩刀,在船首结成阵势,后移往平台前下首处,拦住前舱门入口。
    天策府诸将则抢往李世民四周护驾。
    只李世民仍安坐平台太师椅内,神色自若。
    三人飞临船首,跋锋寒使出千斤堕,沉气下降,偷天剑发出嗤嗤剑气嘶叫的可怕异响,手上像生出万道剑芒,掠过甲板,往把守舱门的玄甲战士攻去。
    跋锋寒全力出手,确有惊天慑日的威势。
    李世民从椅内弹起,拔出佩刀,喝道:〃封门!〃
    左右的罗士信、庞玉、李世绩翻下平台,加入玄甲战士的阵营,务要守稳舱门,不让跋锋寒等有破门而入的机会。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移至平台边沿,居高临下严阵以待,既可阻止三人跃上平台,又可呼应平台下方把门的己方人马,战略应变无懈可击。
    寇仲和徐子陵比跋锋寒稍缓一线落在船首甲板上,此时李元吉、李神通、薛万彻和另两名不知名的将领从左侧攻至,而李南天、史万宝、康鞘利、梅…、冯立本与三名亦是不知名将领则从右档攻来,每一个敌人均是全力出手,毫不容情,皆因晓得三人厉害,稍一不慎随时会在三人的凌厉反击下落败身亡。
    一时刀光剑影,劲气横空,敌人强大的攻势全面发动,其力实足以一举把三人像以臂挡车的螳螂般辗个粉碎。
    舰上其他数百名玄甲战士分出五十多人抢往船首位置,堵塞所有进路,其他人则集中往左右两舷和船桅望台处,以弓矢严密戒备,防止他们投往河水去。
    巨舰同时移往河心,使他们难以跃返河岸,船上之战遂成困兽之斗。
    〃铿铿铿铿〃!
    刀剑交击声音首先连续响起,拉开血战的序幕,跋锋寒的偷天剑以绞击的手法,先后击中四名玄甲战士迎面劈至的大刀,玄甲天兵不愧为李世民的津锐亲随,人人功夫了得,竟能刀不脱手,可是跋锋寒借剑刃送出的真气,却教他们手臂酸麻至吃不消的地步,忙退往己阵内,让其他战友补上他们的空位。
    出乎所有人料外,跋锋寒不进反退,往后撤移两步,两边敌人蜂拥杀至,前方杂在玄甲战士阵中的罗士信、庞玉和李世绩乘势抢往阵前,带领己方战士正面向首当其冲的跋锋寒发动狂猛如裂岸惊涛般的反击。
    徐子陵护在跋锋寒左侧,心神静若止水,他把注意力从全局转移到正攻向他一方的李元吉、李神通、薛万彻和两名陌生唐将身上,思虑空灵如神,无有遗漏。
    李元吉的裂马枪不住旋转,转得装在枪上反映着船上风灯光芒的血挡有如光环,在空中画过充满力量的线路,弯击而至,攻击的目标却非是他徐子陵而是跋锋寒,可见他对跋锋寒适才对他言语上的侮辱,恨之入骨,务要置跋锋寒于死地。
    徐子陵隐隐感到这正是跋锋寒的目的,而他的不进而退,正是让李元吉有此机会。
    此举所冒风险极大,因为李元吉不但不非是省油的灯,且可能是天下第一擅用枪法的高手,不过他们今晚正是要从险中求胜,不冒风险怎行?
    徐子陵猛下决心,不代跋锋寒应付李元吉的裂马枪,手印变化,右手指尖往最先攻及的薛万彻铜棍点去,左手撮掌成刀,劈往幻起漫天剑雨往他洒来的李神通。
    其他两名将领一使双斧、一使长矛,均奋不顾身的朝他身上招呼,四敌像蚁遇蜜糖般附身而来,不予他任何喘息的机会。
    输入者:wter、Wilson、Lm
//nsh。ye
 第二章 横渡大河
    寇仲井中月出鞘,高度集中凝聚的津气神立即似有着落直贯刀锋,真劲透刀而去,令井中月像有生命与灵感般变成身体的一部份,通灵如神。
    从右侧来攻的是李南天的剑、史万宝的矛、康鞘利的刀、梅…的金枪、冯立本的剑和三名分别持刀、剑的将领,这批人无不是一等一的高手,李南天和史万宝攻击的目标亦是跋锋寒,务要他三方受敌,落败身亡。
    余下六人则猛攻寇仲,令他分身不暇,无法掩护跋锋寒的右档。
    最先攻到的是梅…的金枪,而在这批强敌中,他的功夫属数一数二之辈,不知是否因宋缺攻陷海南岛,令梅…家破人亡,故而迁怒寇仲,这一枪刺戮,大有一去不回,不胜无归之概,成为敌人攻势中锋锐最盛处,在水涨船高的带动下,其他人的攻击更具威胁力。
    冯立本的剑从梅…左侧攻来,以一颇巧妙的角度从上而下斜斩寇仲肩颈要害,只比梅…的枪慢上一线,教寇仲挡得过梅…的枪时,却避不过他的剑。
    余下三名将领没有插身攻击的空间,知机的绕往寇仲和徐子陵后方,断他们去路,并从后方对他们发动猛攻。
    双方实刀悬殊下,打开始即令三人陷于应接不暇的苦战。
    寇仲首次一丝不误的掌握到宋缺所言的身意,际此生死关头,他再不需用眼去看,他的井中月就是最有效的察敌工具,是他感官的延伸,井中月生出的刀气,把敌人完全笼罩入内,任何速度真气上的变异,清清楚楚由井中月传送回他空明的灵台处,无有遗漏,等若对敌人的进攻退守了如指掌,神奇至极点。
    刀随意行,意随刀走,终达到宋缺天刀的境界,人刀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他清楚地晓得若让李南天和史万宝的一剑一矛有攻击跋锋寒的机会,跋锋寒在三方袭来的攻击下,肯定血溅当场,纵使跋锋寒只伤不死,作战能力将下幅减弱,再在敌人四方八面发动攻击下,败亡是早晚间事,绝无侥幸可言。可是若他分身去为跋锋寒抵挡李南天和史万宝,他将难逃梅…金枪之劫。
    在此生死悬于一发的关口,寇仲往前疾冲,先避开冯立本剑势的威胁,反手一刀劈往梅…不住变化的金枪,同时低喝道:〃变阵!老跋退!〃
    跋锋寒眼前尽是刀光剑影,暴喝一声,手上偷天剑在眨眼间往前疾挑四次,先挑中李元吉的裂马枪锋,接着是罗士信的刀,庞玉的太虚剑和李世绩的长剑,四种兵器本以凌厉无匹之势从不同角度攻来,可是却像送上去给跋锋寒练剑般挑个正着。
    跋锋寒闻得寇仲警告,哓得他挡不住右侧排山倒海的攻势,而他为挡四大高手从左侧和前方袭来的攻势,已用尽积蓄的真气,一时未能回过气来,忙乘势从寇仲和徐子陵间退往后方,就借刹那间提聚功力,一个旋身,偷天剑全力往从后攻至,以为有机可乘的三名唐将施以反击。
    劲气爆响。
    徐子陵指尖点上薛万彻的铜棍,左掌同时劈中李神通的宝剑,准确得教人难以置信。
    敌方两大高手但感手中兵器有如空空荡荡,竟有无法用力的骇然感觉,到醒觉原来有一半力道被徐子陵以巧妙手法卸走,小半力道则被借去,知道不妙而大惊退后时,另两将立吃大亏。
    若纯以招数功力计,他两人实和徐子陵相差不远,可是徐子陵此刻的津神境界却远非两人梦想得到。正因徐子陵对他们气劲的运行洞察通透,故能以针对性的玄奥手法,破去他们凌厉的攻势,此恰是石之轩不惧群攻的无上法门。即如许开山亦要吃上大亏,何况是较次的李神通和薛万彻。如非两人联手攻来,猝不及防下,徐子陵凭此一招即可令其中一人受创。
    徐子陵左脚飞起,穿过双斧,直踢使双斧将领胸口,另一手把刺胁而来的长矛抓个正着,螺旋劲发。
    如无借劲手段,他断不能在硬挡李神通和薛万彻后,连消带打的还击。
    使斧将眼见退及前胸早魂飞魄散,那还顾得攻敌,硬往后撤,还以为刚可以毫厘之差避过撑来一脚,岂知徐子陵脚尖轻探,恰好点上他胸口檀中要袕,还是徐子陵脚下留情,只送进少许封闭他袕脉的真气,并非要取他性命。此将双斧撒手,咕咚一声在退后三步后,坐倒船沿处,失去作战能力。
    矛将则明明见到徐子陵一手抄住矛尖,偏是无法避过,螺旋劲沿矛而至,那还拿得住长矛,胸口如被大铁锥击个正着,喷血抛跌,虽未致命,再无法凭自己的力量爬起来。
    徐子陵抓着矛头,就那么以矛柄扫打再攻过来的薛万彻和李神通,动作行云流水,既好看,更是从容不迫。
    〃当〃!
    井中月重重砍在梅…金枪的锋锐处,任梅…如何变化,寇仲凭身意似是平平无奇的一刀,似有意又无意,举轻若重的,偏是封死梅…的所有变化,杀得他除暂退外别无他法。
    寇仲井中月毫不停留,在空中循着隐寒某种玄奥至理的轨…,填补跋锋寒留下来的空档,趁李元吉、庞玉、李世绩和罗士信重整阵脚的刹那空隙,先迎上史万宝的长矛,〃呛〃的一声,硬把史万宝连人带矛劈得跄踉跌退,才抢前把李南天的剑挡个正着,螺旋刭发,井中月绞击敌剑,以李南天之能,仍捱不住他的重手法,被他带得往横跌进玄甲战士的阵队去。
    闷哼在后方传来,兵器交击声更不绝如缕,三名唐将打着转往船首方向溅血倒跌,跋锋寒亦跄踉两步,左肩、右臂和右大退鲜血淌流,旋又夷然站直,竟是以狠对狠,以伤换伤,一举破去后顾之忧。
    看台上的李世民一声令下,船舱两侧玄甲战士蜂拥而上,抄往船首的空档,若给他们补上三个败将的位置,跋锋寒以命换回来的少许优势,将尽付东流。
    在这刻不容缓的关头,跋锋寒错身避开冯立本向他劈来的长剑,一脚踢得他往后慌忙退避,立发出响彻全场的尖啸,更不顾伤势地人剑合一,化作长芒,穿过寇仲和徐子陵,往移到正前方的李元吉全力射去,摆明要与李元吉以命搏命,就看李元吉是否有此胆量。
    他早前故意激起李元吉的怒火,使李元吉记起前嫌,就是要令李元吉颜面受损下不顾一切的领先出手,以挽回威望。要知李元吉身份特殊,纵能在事后把三人杀死,若李元吉亦命丧此役,在场各人包括李世民在内,均要负上罪责。而无论李元吉如何悍勇,总犯不着和出身草莽的跋锋寒来个同归于尽。所以跋锋寒此着实是非常高明,再次证明他说的〃谁更狠谁就可活命〃的看法。
    〃当当〃!
    徐子陵的矛柄分别扫上李神通和薛万彻的宝剑和铜棍,借来的真劲融合在螺旋劲气尽情释放,扫得两人往后再退,挡着从左舷拥上来的玄甲战士前路,使他们乱成一团。
    然后回矛以矛柄挥打李元吉右臂,迫他不能横移往右,只能移左或退后。
    寇仲与两人合作无间,晓得成功失败,尽看此刻,迫开史万宝后,井中月幻起万千刀芒,铺天盖地的往李元吉左侧攻去。
    李元吉忽然发觉自己陷身于三面受敌的劣境险地,庞玉、李世绩、罗士信和一众玄甲天兵全给他隔在身后,任他如何自负自信,也不敢同时挡隔跋锋寒的正面攻击和分左右向他攻来的寇仲及徐子陵。不要说是他,即使他此刻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