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双龙传4》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双龙传4- 第6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只会是火上添油.徒增变数。
    伏骞笑道。〃顾着说这些令人烦扰的事,尚未有机问子陵为何到汉中来,是否要往长安去呢?〃
    徐子陵心想的却是若伏骞如实把李建成勾结西突厥及统叶护的消息泄露,收效可能更大,因为颉利对此岂敢疏忽.说不定他这边进侵中原,那边厢统叶护已攻打其班都斤山的牙帐,那李建成之危自解。李建成虽没法派兵助统叶护,却可在兵器、粮食方面向统叶护作出有力的支持。〃
    心中暗叹,坦然道:〃我到长安打个转办些事后立即离开。〃
    伏骞的一对铜铃般炯炯有神的巨目闪过复杂难明的神色.旋即露出喜色,欣然道:
    〃我们正要入长安拜会李渊,有我的使节团掩护,子陵可省去不必要的麻烦。〃
    徐子陵心中思索伏骞眼神内的寒意,表面则不动声色,微笑拒绝道:〃入长安前我们尚有其他事情待办,还是分头入城彼此方便。〃
    伏骞笑道:〃如此子陵到长安后务要来见伏某一面,长安事了后,我希望能和少帅碰头,看看大家有什么可合作的地方。来!我们喝一杯,愿我们两国能永远和平合作的地方。来!我们喝一杯,愿我们两国能永远和平共存.长为友好之邦。〃
    宋缺领寇仲来到一座小山之上,环视远近,雪愈下愈密,他们就像被密封在一个冰雪的世界里,再不存在其他任何事物。
    宋缺双目射出沉醉在往昔情怀的神色,轻柔的道:〃我和清惠均瞧出由魏晋南北朝的长期分裂走向隋朝杨坚的统一,实是继战国走向秦统一的另一历史盛事,没有任何历史事件能与之相比。可是对天下如何能达致长治久安,我和清惠却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在说出我们的分歧前,我必须先说明我们对杨坚能一统天下的原因在看法上的分界。〃
    寇仲感到胸襟扩阔,无论从任何角度去看,宋缺和梵清惠均是伟大超卓的人,他们视野辽阔,为通古今治乱兴衰,他们的看法当然是份量十足。
    饶有兴趣的道:〃统一天下还须其他原因支持吗?
    谁的拳头够硬,自能荡平收拾其他反对者。〃
    宋缺哑然失笑道:〃这只是霸主必须具备的条件,还要其他条件配合,始能水到渠成。试想若天下万民全体反对给你管治,你凭什么去统一天下。若纯论兵强马壮,天下没有一支军队能过突厥狼军之右,又不见他们能征服中原?顶多是杀人放火,蹂躏抢掠一番。而这正是清惠的观点,统一是出于人民的渴求,只要有人在各是清惠的观点,统一是出于人民的渴求,只要有人在各
    方面符合民众的愿望.他将得到支持;水到渠成的一统天下。〃
    寇仲点头道:〃清惠斋主这看法不无道理。〃
    宋缺谈谈道:〃那我要问你一个问题,在西汉末年,又或魏晋时期,难道那时的人不渴求统一和平吗?为何两汉演变成三国鼎立?魏晋分裂为长时期的南北对峙寇仲哑口无言.抓头道:〃阀主说的是铁铮铮的事实。何解仍不能改变清惠斋主的想法。〃
    宋缺叹道:〃清惠有此见地,背后另寒深意,我且不说破,先向你说出一些我本人的看法。〃
    寇仲心悦诚服的道:〃愿闻其详!〃
    宋缺露出深思的神色,缓缓道:〃南北朝之所以长期分裂,问题出于〃永嘉之乱〃,从此历史进入北方民族大混战的阶段,匈奴、鲜卑、用、氏、羌各部如蚁附蜜的渗透中原,各自建立自己的地盘和政权,而民族间的仇恨是没有任何力量能化解的,只有其中一族的振兴.才可解决所有问题。〃
    寇仲一震道:〃难怪阀主坚持汉统,又说杨坚之所以能得天下,乃汉统振兴的成果,现在我终明白阀主当年向我说过的话。〃
    旋又不解道:〃那阀主和清惠斋主的分歧在何处?〃
    蜜的渗透中原,各自建立自己的地盘和政权,而民族间宋缺双目射出伤感的神色,苦笑道:〃在于我们对汉统振兴的不同看法,我是站在一个汉人的立场去看整个局势,她却是从各族大融和的角度去看形势。她追求的是一个梦想,我却只看实际的情况,这就是我和她根本上的差异。〃
    寇仲虽仍未能十足把握宋缺和梵清惠的分歧,却被宋缺苍凉的语调勾起他对宋玉致的思念,由此想到宋玉致反对岭南宋家军投进争天下的大漩涡里,背后当有更深一层的理念,而自己从没有去设法了解,而正是这种思想上的分歧,令他永远无法得到她的芳心,一时心乱如麻,情难自已。
 第三章 思想分歧
    雪花不断地洒在这一老一少、代表中土两代的出色人物身上。
    宋缺察觉到寇仲异样的情况,讶然如他瞧去道;你在想什么?〃
    寇仲颓然道:〃我从门主和清惠而主的分歧想起与玉致的不协调,因而深切体会到门主当时的心境。〃
    宋缺微一颔首,道:〃我和清惠的分歧,确令我们难以进一步发展下去,其他的原因都是次要。清惠认为汉族不但人数上占优势,且在经济和文化的水平上也有明显的优越性,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可把入侵的外族同化,当民族差别消失,民族间的混战自然结束,由分裂步向统一,此为历史的必然性。在某一程度上,我同意她在这方面的见挪.可是她认为胡化后的北方民族大融合,始是我汉族的未来发展,在此事上来某人实不敢融合,始是我汉族的未来发展,在此事上来某人实不敢苟同〃
    寇仲尚是首次听到任何人从这角度去除中土局势的变化,颇有新鲜的感觉。北方汉族的胡化或胡族汉化.是既成的事实,像宇文化及、王世充之辈,正是不折不扣汉化后的胡人或胡化的汉人,李间亦有胡人的血统。
    但要宋缺这坚持汉统的人去接受汉化的胡人或胡化的汉人,却是没有可能的。梵清惠和宋缺的分歧,泾渭分明,而这分歧更体现在目前的形势上。
    宋缺沉声道:〃我并不反对外来的文化,那是保持民族进步和活力的秘方,佛学便是从天竺传过来与我汉族源远流长、深博津微的文化结合后发扬光大的。可是对外族没有提防之心,稍有疏忽将变成引狼入室,像刘武周、梁师都之辈,正因胡化太深,所以无视穷厥人的祸害。而李氏父子正步其后尘,与塞外诸族关系密切,早晚酿成大祸。我欣赏清惠有容乃大的襟怀,但在实际的情况下,我必须严守汉夷之别,否则塞外请族将前仆后继的插足中原,中土则永无宁日。北方既无力自救,惟有让我们南人起而一统天下,拨乱反正.舍此再无他途,否则我大汉将失去赖以维系统一的文化向心力,天下势要长期陷于分裂。〃
    接着哈哈笑道:〃给清惠勾起的心事,使闷在脑袋中近四十年的烦恼倾泻而出,宋某大感痛快。少帅现在中近四十年的烦恼倾泻而出,宋某大感痛快。少帅现在当明白我宋缺的目标和理想,我助你登上帝座,为的非是宋家的荣辱,而是我华夏大汉的正统。
    一个伟大民族的出现,并没有历史上的必然性,得来不易,亦非依人们的意志而不能转移,假若没有始皇赢政,中土可能仍是诸雄割据的局面。我希望千秋万世后.华夏子民想起你寇仲时,公认你寇仲为继赢政和杨坚后,第三位结束中土分裂的人物。这是个伟大的使命,其他一切均无关痛痒。
    寇仲心中涌起爇血,同时明白宋缺肯吐露埋藏心底多年心事的用意,是他其实并不看好这场与宁道奇的。
    决战.他的破绽在梵清惠.当他认为自己再不受对梵清惠的感情左右之际,师妃暄却代宁道奇下挑战书,再勾起他当年的情怀,致一发不可收拾。使他无法保持在〃舍刀之外,再无他物〃的刀道至境,大失必胜之算。
    宋缺不但要寇仲明白他统一天下的苦心,更要他能坚持信念,纵使他宋缺落败身亡,仍不会被师妃暄晓以大义,令寇仲放弃他振兴汉统千秋大业的遗志。
    寇仲肃容道:〃阀主放心.寇仲会坚持下去.直至为阀主完成心中的理想。〃
    宋缺长笑道:〃好!我宋缺并没有看错你,记着我们为的非是一己之私,而是整个民族的福趾。现在我可以放下一切心事,全心全意投进与宁道奇的决斗,看看以放下一切心事,全心全意投进与宁道奇的决斗,看看是他的道禅之得,还是我的天刀更胜一筹。
    你仍要随我去作壁上观吗?〃
    寇仲毫不犹豫的点头。
    宋缺再一阵长笑,往前飘飞,深进大雪茫茫的洁白原野。
    寇仲紧追其后,一老一少两大顶尖高手,转瞬没人大雪纯净无尽的至深处。
    〃咯!咯!〃
    独坐客房内的徐子陵应道:〃显鹤请进,门是没有上闩的。〃
    陰显鹤推门入房,掩上房门,神情木然的隔几坐到徐子陵另一边。
    这是和酒馆用一个街口另一所颇具规模的旅馆,与伏骞告别后,他们在这里开了两间上房。
    徐子陵关心的问道:〃睡不着吗?〃
    明显鹤木然点头,颓然道:〃我是否很没有用呢?〃
    徐子陵不同意道:〃怎可以这样看自己,你的患得患失是合乎人情。自令妹失踪后,你天涯海角的去寻找她,虽然没有结果,总有一线希望。现在令妹的下落可能由纪倩揭晓,换作我是你,也怕听到的会是无法挽回的可怕事实,那时你将失去一切希望,至乎生存的意的可怕事实,那时你将失去一切希望,至乎生存的意义,所以害怕是应该的。〃
    陰显瞩苦涩的道:〃你倒了解我。〃
    徐子陵目射奇光,道:〃可是我有预感你定可与小妹团聚,我真的有这感觉。绝非安慰你而这么说。〃
    (陰显鹤稍见振作,问道:〃你对伏骞有什么感觉?〃
    徐子陵呆望他片刻,苦笑道:〃我不想去想他的问提,大家终是一场朋友。〃
    陰显鹤道:〃突利不也是你的生死之交吗?可是在情势所迫下,终有一天你会和他对决沙场。颉利和突利虽不时缠斗,但在对外的战争上,为共同的利益,是团结一致的。
    我同意伏骞的说法,颉利和突利的联军将会不定期内大举入侵中原,这是没有人能改变的现实。〃
    徐子陵问道:〃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利益?〃
    陰显鹤道;〃我长期在塞内外流浪,找寻小纪,所以比你或寇仲更深切体会到塞外诸族的心态。他们最害怕的是出现一个统一强大的中原帝国,杨广予他们的祸孩记忆犹新。唯一我不同意伏骞之处,是西突厥的统叶绝不会在这种时间怞颉利的后退,那是他们狼的传统,见到一头肥羊,群起噬之,以饱饿腹。目下李阀内分外裂,中土则因寇仲冒起而成南北对峙,若突厥人不趁此千载一时之机扑噬我们这头肥羊,一俟李阀或寇仲任何一方统一中原,他们将失去机会…任何一方统一中原,他们将失去机会…徐子陵感到背脊凉浸湿的,陰显鹤从未试过如此长篇大论去说明一件事,今趟大开金口且是字字珠玑,把塞内外的形势分析得既生动可怖又淋漓尽致。
    忽然间,他深深的明白师妃暄重踏凡尘的原因,正是要不惜一切的阻止事情如陰显鹤所说般的发展。
    政治是不论动机.只讲后果。
    寇仲的争霸天下,带来的极可能是更大的灾难。
    〃子陵啊!你曾说过,若李世民登上帝座,你会劝寇仲退出。为天下苍生,子陵可否改采积极态度,玉成妃暄的心愿呢?〃
    师妃暄的说话在他脑海中回荡着。
    当时他并没有深思她这段说话,此刻却像暮鼓晨钟,把他惊醒过来,出了一身冷汗。
    万民的福趾,就在此一念之间。
    陰显鹤的声音在耳鼓响起道:〃为何你的脸色变得这么难看?〃
    徐子陵口齿艰难的道;〃我曾亲眼目睹恶狼群起围噬鹿儿的可怕情景,所以你那比喻令我从心底生出恐惧。〃
    陰显鹤叹道;〃突厥人一向以狼为师,他们的战术正是狼的战术,先在你四周徘徊咆哮试探虚实,瓦解你的斗志.令你津神受压,只要你稍露怯意,立即群起扑的斗志.令你津神受压,只要你稍露怯意,立即群起扑击,以最凶残的攻势把猎物撕碎,且奋不顾身。〃
    稍顿续道:〃若我是颉利,更不容寇仲有统一天下的机会,对寇仲的顾忌肯定尤过于对李世民,因为没有人比节利更清楚寇仲在战场上的能耐。这三个月许的冰河期正是颉利入侵的最佳时机。〃
    徐子陵剧震道:〃幸好得显鹤提醒我.我并没有想到冰封有此害处。〃
    陰显鹤道:〃子陵长于南方.当然不晓得北疆住民日夕提心吊胆的苦况,突厥人像狼群般神出鬼没.来去如风,所到处片瓦不留。〃
    徐子陵断然道:〃不!我绝不容这情况出现。〃
    陰显鹤泄气的道:〃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可想。〃
    徐子陵皱眉道:〃突利难道完全不看我和寇仲的情面吗?〃
    陰显鹤摇头道:〃突赝人永远以民族为先,个人为次,可达志便是个好例子。何况有毕玄支持颉利,只要毕玄插手,突利将不敢不从.否则他的汗位不保。在这种情况下,什么兄弟之情亦起不到作用.子陵必须面对事实。〃
    徐子陵沉声道:〃我要去见李世民。〃
    陰显鹤愕然道:〃见他有什么作用,你们再非朋友,陰显鹤愕然道:〃见他有什么作用,你们再非朋友,而是势不两立的死敌。〃
    徐子陵神情坚决的道:〃你今夜这一席话,令我茅塞顿开,想通很多事情。在以往我和寇仲总从自身的立场去决定理想和目标,从没想过随之而来的后果。〃
    轮到陰显鹤眉头大皱,道:〃形势已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宋缺既出岭南,天下再无人可逆转此一形势、子陵见李世民还有什么好说的?〃
    徐子陵道:〃我不知道!可这是令中原避过大祸的最后机会。若我不尽力尝试,我会内疚终生.更辜负妃暄对我的期望。〃
    陰显用开始明白徐子陵的心意,倒怞一口凉气道:〃说服李世民有啥用,李世民之上尚有李渊,建成元吉则无不欲置李世民于死地,照我看子陵无谓多此一举。〃
    徐子陵露出苦思的神色,没有答他。
    陰显鹤叹道:〃寇仲再非以前的寇仲,他现在不但是少帅军的领怞,更是宋缺的继承者,在他肩上有很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