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双龙传4》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双龙传4- 第7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寇仲一对眼立时亮起来,道:〃只要韦公公和…美人不晓得延嘉合内的发展,我们可用守株待兔这蠢招中的奇招。〃
    众人津神大振。
    因韦公公播种而去,当然要回来收割成果。当他控制了唐俭的大军,必须立即赶回来,追回龙符,再假传圣旨,如此长安兵权,在理论上便全落入李元吉手上。
    此时李凡来报,于与寝宫相连的小寝室搜到小公公的尸首,对韦公公及白清儿李代桃僵的怀疑终被证实。
    李世民问李凡道:〃父皇指示应于何时起床?〃
    李凡恭敬答道:〃韦公公最后离开前吩咐,天亮前勿要惊动皇上。〃
    跋锋寒欣然道:〃这就成哩!韦公公将于天明前回来受死。〃
    李世民下令道:〃立即行动,所有人均要好好配合。〃
    李孝恭、尉迟敬德、长孙无忌、段志玄、李凡、萧让领命而去。
    他又向侯君集道:〃君集你去弄清楚今夜所发生与父皇有关的所有事情,立即来报。〃
    侯君集又领命去了。
    众人暗赞李世民小心谨慎时,李世民续道:〃现在还有四件事,弄清楚后我才敢言拥有胜算。〃
    徐子陵等生出奇异的感觉,自把李渊从鬼门关扯回来后,李世民就像回复洛阳之战时的英发雄姿,不但信心十足,举手投足,一言一语,均是胸有成竹,思虑无遗,可见他终因解开背叛家族的心结,回复重返战场上指挥若定、算无遗策的巅峰状态。他不但再非反叛家族,而是拯救家族,寇仲的预言成为现实。
    徐子陵仰望天色,道:〃愿闻其详!〃
    李世民沉声道:〃父皇若因白妖女不幸驾崩,韦公公这么折返岂非把所有嫌疑全揽上身。兼之白妖女又不知所踪,韦公公则是昨夜屡次觐见父皇的人,更难卸责。即使元吉大权在握,仍难包庇韦公公。〃
    跋锋寒微笑道:〃想通哩!〃
    侯希白讶道:〃想通什么?〃
    跋锋寒欣然道:〃我想通的是魔门的人为何要从秘道潜入皇宫,目的是既暗算秦王的尊翁,更进而杀人放火,嫁祸我们。形势愈乱,对掌握兵权的元吉愈是有利。当发现李阀主驾崩床上,元吉更有大条道理指挥全城各系军队,一举收拾所有反对他的人,然后由韦公公宣读伪冒的遗诏,让他名正言顺的登上皇座。那时可肯定秦王和建成均不在人世,下面的人纵有怀疑,然元吉大权在握,只手遮天,又得魔门和突厥人支持,谁敢反抗?〃
    寇仲倒怞一口凉气道:〃好险!唐俭的换防正好予林士宏的人潜入皇宫的机会,幸好我们抢先一步,加上封闭地道,使他们连我们的后尘都吃不到。可见冥冥之中,确有主宰。〃
    侯希白笑道:〃林士宏的奇兵是被搁在城外,即管地道敞开,仍是心有余力不足。〃
    跋锋寒道:〃没有林士宏的奇兵仍有魔门的高手,配合卧底的——,仍可达致目的。〃
    寇仲叹道:〃这一招真绝,还有其他的问题吗?〃
    李世民道:〃第二件事是秘道现时的情况,尹府的出口是开还是闭。〃
    徐子陵道:〃应仍是封闭的。当韦公公和——发觉己方的人没依约定潜过来配合行动,而换防已告完成,没有人再可从地道出入,他自然再不敢开启地道的出口。〃
    李世民道:〃第三个疑问是——会否仍在延嘉宫内?〃
    要知唐俭以一万五千人,在太极宫内代禁卫布防,其兵力是在原本禁卫军十倍之上,可把延嘉宫和外界彻底隔绝,任何人要离开延嘉宫,只有硬闯一途。假如——没有随韦公公离去,则可肯定她仍混在宫内。
    跋锋寒微笑道:〃真有趣!谁有兴趣和我赌一铺,我赌她仍滞留宫中,进退两难。〃
    李世民从容笑道:〃恐怕没有人会晓得明输也要和你老哥赌此一铺,最后是元吉是否已控制了玄武门?〃
    寇仲正审视周遭的场地情况,向王玄恕道:〃亲卫方面不要有任何调动,以免惹起姓韦的那老家伙生疑。玄恕你率领兄弟在寝宫寻找有利地点埋伏,以弩弓劲箭为主,我们今趟只求尽歼敌人,不留半个活口,不用讲他奶奶的什么江湖规矩。〃
    王玄恕领命去后,寇仲才答李世民先前的疑问道:〃我敢保证玄武门仍牢牢控制在常何手上,何况龙符仍在我们手中。〃
    李世民欣然道:〃现在对整个形势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只要我们能与掖庭宫、刘弘基的城守军、常何玄武门的禁卫军建立得连系,里应外合,唐俭的大军再不足虑,甚而可兵不血刃的把危机化解。〃
    侯希白道:〃我们只要能重回秘道,一切当可迎刃而解。〃
    寇仲大力一拍徐子陵肩头,哈哈笑道:〃天下间,只一个人有此能耐。〃
    各人目光全集中到徐子陵身上。
    徐子陵就那么脱掉军服,露出底下的夜行衣,微笑道:〃这叫当仁不让。我会尽力一试,希望宫内不会见到刀光剑影。〃
    李世民显然心情极佳,长笑道:〃子陵出马,必可马到成功。〃——
    输入
 第十三章 成者为王
    徐子陵一身夜形黑衣,蒙上黑头罩,隐伏在延嘉殿邻近南门的外院墙后,静待御卫军为他制造离殿的良机。
    由于延嘉殿为李渊所在处,唐的外戍军把军力和注意力集中在殿外四周,任何异动休想瞒过对方,等若把延嘉殿彻底封锁起来。没有李孝恭的帮忙,确是寸步难离。
    整齐的足音响起,一队二百人的禁卫由廖南率下躁往南门,立即惹起预期中的反应,守在南门内外的戍军将领立即喝止。
    徐子陵晓得除非是李渊亲临,否则纵使李孝恭以河间王的身份试图离开,亦会被赶回来,何况是军阶低几级的廖南。
    他没暇听双方的争吵,心灵提升至似那一趟到玉鹤庵向石青璇求婚的境界,心灵澄澈空明,以他徐子陵式的〃幻魔身法〃,刹那间伏身墙头,见墙外守军人人别头朝廖南那方瞧去,即从墙头斜掠而起,没入道旁一棵大树枝浓叶茂的深处,廖南部队的足音,为他的破风声、枝摇叶动的异响,提供最有效的掩饰。
    天地变得圆满起来。
    一切全缭然于心,超乎听觉、触角、视觉的灵应,让他一丝不漏地捕捉到周遭所有的人事变化。
    神动意到,体随心行。下一刻他远离延嘉宫,像一头翱翔的鸟儿,朝目的地起伏而去。
    〃皇上决定移驾延嘉殿一事决定得狻为仓促,黄昏时份,尹祖文、斐寂联袂来见皇上之后才作决定,下令河间王准备护驾事宜,当时韦公公亦在场。到戌时一刻,诸妃先起行,皇上于亥时中移驾。太子和王于子时二刻到延嘉馈见皇上,丑时初与尹祖文、斐寂同时离开。
    然后皇上亲自下令换防,圣旨由韦公公送达唐,后者于准备妥当后,于寅时经玄武门入驻太极宫,展开换防行动。此前韦公公从寝宫旨出来,吩咐李凡召清贵妃往寝宫侍候皇上,其后韦公公于传召后回去,入寝宫向皇上禀报情况。约半炷香的时间,亲卫长来报,河间王亲少帅和徐先生求见皇上,李凡知事态严重,忙隔门奉禀,片刻后公公持龙符出来,召来护驾高手,把龙符交予宇文将军,以褫夺河间王兵权。而韦公公吩咐不准任何人惊扰皇上后,着那随行的小公公匆匆离开,整个过程便如上述。〃
    听罢侯君集的汇报,李世民目光掠过寇仲、跋锋寒和侯希白,道:〃凭令符接管一支部队,有一定的程序和规限,代替者的军阶必须是被代替者的同级或其上,假设此人是元吉,受命后虽偕同传令人往见被代替者,然后召集营主级以上的将官,当众宣读诏令,展示令符。经此程序,元吉成为该军的行军统帅,可任命唐为副统帅,亦可换入同级将。诸事底定后,众营主各返本营,把消息逐级传达下去。所以若元吉于寅时得令,应在数刻前才能成功接管唐的大军。由于韦公公必须在天明前返此取回龙符,我敢肯定元吉尚未有接触城卫军的机会。〃
    寇仲大喜道:〃希望元吉与韦公公一起回来,我们便可兵不血刃,重新控制唐的部队。〃
    李世民摇头道:〃照我看韦公公应是孤身回来,弄清楚状况后取回龙符。而元吉必使人代替唐作副统,最有可能是薛万彻,即使擒着元吉,薛万彻仍可挥军攻打延嘉殿,故事情进展不会如此简单。〃
    跋锋寒淡淡道:〃提着元吉的首级予薛万彻过目又如何?我们可以灯号指挥玄武门的军队,封锁对方返回西宫之路。说到底薛万彻的地位远比不上李元吉,未必指挥得动唐的军队,何况攻打目标是令父皇所在的宫殿。〃
    侯希白叹道:〃我现在开始明白,谁够狠谁就能活下去的道理。〃
    李世民苦笑道:〃对自己的兄弟,我始终是心软一点。〃
    寇仲断然道:〃就这里决定,我不想在皇上醒过来后,除李世民外尚有别的选择。〃
    李孝恭、尉迟敬德、长孙无忌、段志玄四将从前殿方向飞掠而至。
    寇仲一拍怀内的刺日弓,嘴角逸出微笑,神态从容的道:〃贵宾到了!〃
    徐子陵真的感谢石之轩,如非得他传授心法,以〃生为死,死为生〃的内气变化,配合逆转真气,他至少三次有暴露行藏的可能,现在却都侥幸过关,潜进御花园中假石山所在的入口处。
    一队巡兵躁过。
    由于此非是宫内重地,并没有人站岗把守,只是出入通道有人把关。唯一要留神的,是能由此眺望位于两座哨楼上的守军,这当然难不倒他徐子陵。
    他从深藏的树丛内窜出,倏忽间没入假石山内哨兵目光难及之处,开启入口的盖子后,徐子陵整个人轻松起来,闪入地道,关上盖子,再从地道往太极宫的方向掠去。
    他身上怀有李孝恭签押的令书,并有龙符拓印,只须交到李靖手上,可调动皇城的禁军,特别是程莫的步队。他并不怕程莫生疑,因为程莫可登上西北城卫所的烽烟台,以灯号向李孝恭印证令书,结果当然是惟有依令行事。
    徐子陵从龙座的出口钻出来,再把龙座移返原处,接着往空旷无人的太极殿正中处入口掠去,毫不停留地开启进口。
    心中忽然想到尹府的出口,如若出口已被解封,会是怎样的一番情况?旋又暗怪自己幻想力过于丰富,照先前的分析,出口仍该是封闭的。
    就在此时,异响从后方传至。
    以徐子陵的冷静功夫,仍禁不住大吃一惊,立从入口处弹将起来,面对台阶上龙座的方向。
    龙椅缓缓移开,像来自地狱的魔神般的〃邪王〃石之轩,轻飘飘的从地道口升上来,坐入龙椅内。
    徐子陵感到整条背脊凉飕飕的,不由自主的把注意力延伸进身后的地道内,若有大批魔门高手从地道杀上来,他肯定小命不保,更无法完成身负的重任。
    石之轩摇头苦笑,柔声道:〃子陵不用担心,地道仍是密封的。唉!你们怎能办得到的?此着胜过万马千军,把我们计画中最重要的一环破解。〃
    徐子陵深吸一口气,回复冷静,沉声道:〃邪王既知地道被封,何不拆掉碍?〃
    石之轩叹道:〃太迟哩!当我发觉事情有变,太极宫寸步难行,这又叫作茧自缚。当我看到子陵要从秘道离开,终晓大势已去,懒得去做任何事。〃
    接着微笑道:〃子陵冒着天大风险仍要离宫,是否有重要的事情急须待办?〃
    徐子陵心叫〃来哩〃,暗中凝聚功力,点头道:〃若邪王没有别的表示,子陵必须立即离开。〃
    石之轩眉头大皱,旋又释然,拍额笑道:〃我明白哩!原来三个出口外尚有第四个出口,子陵可否告诉我是通往何处?〃
    徐子陵毫不隐瞒地答道:〃是通往秦王府的地道,与杨公宝库同时建成。〃
    石之轩双目神光剧盛,凝注徐子陵。
    徐子陵心中暗叹,他和石之轩的生死决战始终避不了。而石之轩偏偏是他未婚妻的父亲大人,造化如斯,教人感叹。
    李世民、寇仲、跋锋寒、侯希白一众人等,分别埋伏在寝宫广场等各战略地点,恭候敌人大驾。
    或者因天明在即,来者除韦公公外,赫然还有李元吉,在秦武通、丘天觉和近五十名亲兵簇拥下,打正李渊召见的旗号,趾高气扬地昂然朝寝宫走来,茫不知正一步一步的往陷阱深进,投进天罗地网去。
    寇仲目光投往躲在寝宫门后另一边的李世民,心中一阵感触。
    从认识李世民的第一天开始,到今夜此刻在长安宫禁内并肩作战,为一统天下奋斗,中间经历多少波折和人事的变迁。若非有徐子陵从中斡旋,双方肯定是誓不两立的死敌,而自己则将失去幸福美好的未来,脑袋仍是充塞着仇恨和斗争,不知何日方休。想想也教他脊生寒意,涌起不寒而栗的感觉。
    探手怀内,缓缓取出刺日弓,当日在洛阳城外射失的一箭,今夜将不会历史重演。窦建德的血仇,将于今夜讨回来。在背后首肯的李渊,亦会得到应有的惩罚。当他的劲箭贯穿李元吉胸膛的一刻,李建成将注定要命丧玄武门外。
    身后的跋锋寒沉声道:〃是否赏给李元吉的?〃
    寇仲微一点头,心中忽然涌起对刀头恬血生涯的厌倦,只希望一切能尽快过去,以后就让井中月封尘。
    跋锋寒道:〃照我看韦公公有本事捱过劲箭,突围逃走,就让我亲自侍后他吧!〃
    寇仲淡淡道:〃小弟为你押阵如何?〃
    蓦地〃齐王驾到〃的吆喝声从入口处传来,足音自远而近。
    李世民的目光往寇仲投来,射出伤感无奈的神色,又似向他求情,恳请他放李元吉一马。
    寇仲露出一丝苦涩的表情,然后神色坚决的微微摇头。
    在战场上,敌我双方均是追求成功,不择手段,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没有怜悯和心软的容身之所,就如高手相争,绝不容有丝毫弱点破绽。
    舍刀之外,再无他物。
    自他们进入长安开始,他们早踏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不归路,而决战正由李元吉的来临全面展开,直至一方大获全胜,长安才会回复往日的和平繁盛——
    输入
 第 一 章 阵前交易
    石之轩不眨眼地凝视徐子陵,神采大盛,像变成另一个人似的,再非陷身于悔疚、痛苦和矛盾深渊中不能自拔的石之轩,淡淡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