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就是故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城外就是故乡-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牛群将在这里一直待到晚秋才重返狮子坪。所以未来几个月华子都将在这里度过。雨已经停了。天高地敞,景色澄明。虽暮色渐显,勃勃生气也远非四千来米海拔的狮子背可比。箭竹和灌木一丛丛一簇簇地散布在草甸上。不远处,山体迅速下滑,深沟大壑已由那些阔叶混交林填满。杉、桦、榉与杜鹃互相错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一股叮叮咚咚的山泉就在窝棚侧畔缓缓而流。于是,窝棚,这个以枯树为梁柱、草帘为墙壁、片石为屋顶的临时住所,就搭建在一幅画中。当华子移开那块沉重的石板时,一股霉味挟着潮气扑面而来。他喜欢这气味。这是他熟悉的气味。这是一种人间烟火的气味。让他感到踏实的气味。累了整整两天,华子决定今晚要好好安顿自己。他背来了粮食、烧酒,还有腊肉。路上他已经顺便摘了不少野菜:鹿儿韭、香头子和野芹菜。可惜时间已晚,不能出去打山鸡。不然,今晚一只烤鸡,一碗野菜饭,几片老腊肉,一牛角烧酒,将成就华子一个神仙般的夜晚。
  天潮地湿,但华子有办法。他在崖边老树上剥下一把茸茸的干苔藓,再找一段枯木,用砍刀削成薄片,火塘里篝火马上就燃起来了,白蓝白蓝的炊烟从鱼鳞一样的屋顶寻隙而出。起风了,华子用一块草帘封了门,点上油竹。这样,风寒就被关在了门外,黑夜被关在了门外,无边的孤独也被关在了门外。白天野外,什么心思都被风吹散了,他只能跟牛说话,跟狗说话,或者只是听自己沉重的呼吸。而这时在窝棚里,他可以自己跟自己说话,让自己专门陪自己。他的思绪可以全部打开。
  当然,独处窝棚时他会起起儿子。更多时候是想珍,尤其是菊儿。因为菊儿不知道老爹在想她,因为她对老爹老妈给她的比山高比海深的爱,浑然不觉,毫无反应,他觉得才更应该加倍去爱她,想她。他固执地认为,总有一天她多少能理解到父母的一些心意吧! txt小说上传分享

末代猎人和他的两枝羊角花(5)
东想西想,没想出个名堂,华子已在干草与树枝铺就的铺上沉沉睡去。他来不及吃饭,来不及取下吊在窝棚顶上的棉被,甚至还没来得及发现腿上那几条已经吃得鼓胀的山蚂蝗。下山之路就容易多了。今天是菊儿生日,华子决定回家一趟。为了赶夜饭,他决定走直线。青杠岭,贼娃子岩窝,白果坪,寨房坪,老鼠梁子,尔玛山,这一百多里地他在心中墨线一样瞄过去。他不懂什么叫原创。其实他的回家之路是绝对的原创,原创得连他自己也不可能复制。他是连滚连爬地在悬崖陡壁上下行。最险处坡度已接近垂直,人只有拉住箭竹梢头往下吊。有时,他还不得不借助葛藤猴子一样荡过沟涧。这些都是他前些年打猎时用过的绝技。刀背梁是万万绕不过去的,它仅宽半尺的锋刃对准了所有的来者。刀片一样薄的山梁切开了一大片杜鹃林。两条小河分别在左右流淌,经年累月的水声似上帝不知疲倦的磨刀霍霍。刀背梁,这本来是一个令人心惊胆颤的名字,但今天却让华子两眼放光。杜鹃花,不,按羌人的叫法应该是羊角花,红的黄的橙的满沟满谷地开着。枝头灼灼耀眼,落红如胭脂涂地。这是一场色彩的泛滥色彩的燃烧视觉的极尽奢侈!
  华子被这些花深深触动。他拔出腰刀,就在悬崖边上选了大红的两枝羊角花割下,用千年藤细心地绑在枪筒上。他兴奋得心头一阵颤栗:今晚一定要把两枝羊角花亲手戴在珍和菊儿的头上!
  牛羚就在此时出现了。这种学名叫扭角羚羌人称之为野牛的家伙,常常几十头甚至几百头地集体活动,象云一样在不同的草场间卷来卷去。它们个头庞大,力量惊人,但集体行动时都十分温顺,毫无攻击性。然而这是头放单的牛羚,不,野牛。这是头差不多有四百斤重的公野牛。和所有群居的大型野生动物一样,野牛种群中总有一个最强大的家伙成为牛中之王。每年,随着又一批年轻公牛的长大,都会展开残酷的决斗,争夺领袖的地位也争夺与母牛*的权利。显然,这头野牛是决斗的失败者,是被废黜的牛王。按上帝为它们制定的“法律”,它从此即被开除出籍,浪迹四方。它走过来了。它带着被羞辱的仇恨带着失败者百倍的报复欲望,沿着刀背梁走过来了。距离只有五十米远近。
  羌人是极讲诚信的。野牛是国家保护动物,禁止猎杀。华子这些年来极少打猎,更不会伤害保护动物。国家法律保护生态,也是保护羌人自己的家园,这些道理他懂。他的枪只是用来野外防身的。防猛兽攻击,更防偷牛贼。然而牛已经逼近了。并且眼露凶光,做出了攻击的架式。窄路相逢,没有退路。容不得多想,华子把两条猎狗堵到身后,举枪朝天射击。他心想能吓退它。谁知这野牛不但不领情,反而更加被激怒了。它将头朝地上一压,两枝弯角对准华子就直刺过来。它的意图再明白不过:要将华子挑下深渊。
  华子扔掉猎枪,本能地抓住牛角,死死抓住。野牛使足力气将他抛起来。华子一次次被萝卜一样拔离地面,悬空荡起。反复几次过后,野牛的杀手锏全部用过。于是转入相持阶段。人与牛互相逼视着,彼此倾听着对方的喘息。突然,华子猛地发力将牛脖子一扭,右脚随后朝它前腿一蹬。野牛立脚不稳,跌倒了,从长满羊角花的悬崖上唿喇喇地跌了下去,像一次惊天动地的塌方。下边深不可测。华子无法知道野牛的生死。但他知道它至少伤得不轻。可怜的牛。孤独的牛。彻底失败的牛。他为它感到无限忧伤。唉,但愿它大难不死。山神啊,保佑这可怜的牛吧!精疲力竭的华子在野牛坠崖的地方呆坐了足足半小时。当他从悬崖边捡回猎枪时,枪筒上那两枝红色的羊角花还在,鲜艳依旧,芬芳依旧。他在花枝上再加了一道千年藤。( 补记:大地震,华子所在的北川县青片乡山崩地裂,但是他一家安然无恙,万幸。)
  

我在廊桥上等你(1)
世界上最美最美的是月亮
  比月亮更美更美的是你
  月亮升得再高也高不过天
  你走得再远也走不出我的思念——歌词
  20 年前; 因为迷恋照相,我高考落榜,索性成天泡在嫂子的照相馆,帮她打理生意。这是一个初春的上午。冷冷清清的街头,一个姑娘的出现就像一只在雪地上觅食的孤鸟,第一时间就被我的目光捕捉。她出现在距我几十米远的拐角处。一袭红衣,一头短发,像日本影星山口百惠,更像昔日的名门闺秀,清纯、优雅,还带几分高贵。优雅。高贵。这是我在外国小说中经常读到的两个形容词; 它们专属名媛贵妇。但是在我们四川安县这个叫塔水的小镇上,它们却是太高档的奢侈品,让所有的女人都消受不起。成长在东倒西歪烟熏火燎的屋檐下,生活在粗声大嗓的环境中,粗衣粝食,柴米油盐,缺少文化的滋养。这样的土壤显然不适合优雅和高贵的生长。它们只能存活在小镇女人们的想像甚至她们的想像也无法抵达的世界。因此,现在一个气质有几分优雅和高贵的姑娘,风姿绰约地走在一个古老破败的小镇街头,立刻让我想到了一句唱词: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我在心里默默呼喊:林妹妹啊林妹妹,你朝我这里走吧!想不到她真的朝我走来了。不,严格地说是朝我们的“真善美照相馆”走来了。她是来照高中毕业证照片的。这就是说她比我还低一个年级。她很礼貌,普通话纯正优美。但她的美丽让她拥有了绝对优势,这种优势在她不经意中成为一种压力,居高临下地向我倾覆过来。我不敢正眼看她,手脚无措,语无伦次,额头冒汗。直到把她领进摄影间,我才慢慢恢复了镇定。我让她坐下,依次打开顶灯、轮廓灯、脚灯和侧光灯。这些灯是我忠实的帮手、同谋。它们将她严严实实包围、控制。这样,我与她的地位就迅速颠倒过来了。她像一个腼腆而听话的小学生,规规矩矩坐在我画的蓝天白云背景前面,接受我的指令。我左手晃动着一枚红薯样的小皮球,头藏进那一团黑布,把笨重的座式照相机反复地推拉摇移,像一个大摄影家。我还通过镜头大胆看她,肆无忌惮。我的目光久久地在她的鹅蛋脸上停留,一寸一寸地移动,像占领军趾高气扬的巡逻。柳眉细长,丹凤眼出奇的清澈明亮。微微上挑的眼角,天然地带了几分微笑。她此时的微笑让我轻松,甚至让我感到亲近。我的思维也活泛起来,曾经读过的一首诗,像一只小鸟,在面前轻轻跳跃,啁啾: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开票的时候,几句攀谈,我知道了她来自附近山中那个军事科研基地,名叫晓月。晓月。对她而言,这是一个恰到好处的形容词。两个月以后的一个星期天,我已经与晓月走在了去廊桥的路上。
  因为她对第一次的照片满心欢喜,我就顺势鼓动她多照。我使足了力气,为这个爱美的姑娘拍了各式各样的照片:正面、侧面、半侧面;特写、半身、全身;顺光、逆光、侧光、侧逆光;高调、低调。这个星期天拍照,下个星期就取像片,又拍。拍与取循环往复,我与她的联系就得以一直保持。约她去廊桥,这只是乘着惯性的顺流而下。
  这时我发现我爱上了晓月。我为此感到忐忑不安,还有负罪感。我像是一只最卑微却有自知之明的癞蛤蟆,垂涎于一枚高贵的天鹅蛋。然而我的爱不可遏止,并且渴望表达。面对晓月,镜头差不多是我可以表达的唯一方式。选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拍摄能打动芳心的照片,对我来说就是孔雀最优美的开屏。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我在廊桥上等你(2)
廊桥距小镇不过几里地,处于小镇与晓月家的途中。这里是成都平原与川西山地的结合部。或者说,是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小镇还在平原,但前跨一步就已踏入深山。一重重一叠叠的大山触面而起,万千杂树植满沟壑。鹅黄、嫩绿和深黛汇成极饱和的绿色,将荒山大野涂抹得天衣无缝。但山体一不小心抖露出一片裸岩,一段裂谷。那些石灰岩、花岗岩和海绵生物礁,就以奇奇怪怪的的形状将嶙峋和粗粝夸张到极致。茶树河,我家乡小镇的母亲河,就从这一片嶙峋和粗砺中夺路而出。莹绿,碧澄,一曲蜿蜒的流淌让人心颤。路转峰回之中,廊桥出现了。它的出现,为这里的荒凉和寂寥加进了诗意的元素,使这深山里立刻有了古典诗词般的美感。
  这是带桥楼的木结构风雨廊桥。严格地说是两座。因为河心还隔着一个巨大的石包,茶树河分了汊,河心石包就现成地做了共同的桥礅。600年的风雨沧桑,它已显得老态龙钟。桥楼边稀疏的杂草是它残存的毛发,层层绿苔是它满脸的老人斑。
  深山古桥,缠绵流水,为我与晓月故事的展开作了最好的布景。鹧鸪声声,百鸟和鸣,撩拨着心绪,美妙而复杂。这里应该属于王维、李白、陶渊明,属于王籍、嵇康、马致远。这是可以让他们的诗囊里增添精品的地方。这里更应该属于夏圭、马远、范宽、董源,一轴现成的山水长卷,意境高古而幽远。
  我这是第一次单独和女孩子在一起。我的心情像这仲春的季节一样明媚。19岁的年纪让我充满激情和幻想。勃勃雄心、野心,还有一些见不得人的念头,都在这个季节里蠢蠢欲动。我想牵着晓月的手过桥,想背着她涉水过河,想让她攀着我的肩膀上树。然而面对她的美丽和纯洁无邪,这些我都不敢。我生怕亵渎和冒犯了她。我只有端起相机,不停地寻找画面和角度,把叩动快门作为神圣的礼赞。而晓月,因为是第一次到廊桥,意外的惊喜让她一直处于兴奋之中。河边捡石头,崖边采野花,桥上观飞鸟,一个个镜头都生动无比。
  乏了,坐在桥头,我向晓月讲了一个关于廊桥的传说。从前,这河边有两户人家隔河而居。河这边是远近闻名的木匠,对岸是这一带最有钱的员外。一天,员外雇请木匠父子过河去修缮庭院。员外的独生女儿见小木匠不但相貌堂堂,心灵手巧,而且为人忠厚;小木匠见员外千金不但花容月貌,聪明伶俐,而且心地善良。二人一见钟情,私订终身。嫌贫爱富的员外知道后,一万个不愿意,但面对女儿的苦苦相求,又不敢把话一口说死,于是便向木匠父子提出,你们如果在明天鸡叫前在这河上架起一座桥,让我女儿可以天天回家,并且不被雨淋日晒,我就认了这门亲事;如果办不到,你们就一切休想!听了这话,父子俩愁眉苦脸。这事让鲁班知道了,他偷偷告诉父子俩,这有何难!我们一起努力,保证明天鸡叫前把桥架好。他连夜移来一座石岩安在河心,顺便从两岸拔下几棵大树搭向河心的石岩,然后三个人一齐在上面铺桥板,修桥楼,进展神速。哪知那员外见了,忙躲到桥边学鸡叫,引得两家人的鸡都提前叫了。员外千金听到后忙跑到河边,一看桥并没有合拢,绝望中便纵身从桥上跳入河中。小木匠为救她也随之跳了下去,结果双双殉难。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有情人,便将廊桥称作“情人桥”。

我在廊桥上等你(3)
晓月说,你讲的不就是另一个《梁祝》吗?我说是啊。古往今来,爱情都是所有人的梦想。你看这河边,石崖上有流水冲刷的深深痕迹,断石上有海螺和鱼的化石。你手上这个石头也是树的化石。海枯石烂,古代人用它来说爱的不朽,多么到位,多么有力!我看了晓月一眼。四目相对,她脸上微微一红。
  我现在不能不说到我的手了,右手。这是我最羞于启齿的事情。和我说手,等于是和癞子说脑袋。因为我的右手是残缺的。在我看来,残缺就是畸形,就是丑陋。上帝有意作弄,把残缺的现实和唯美的理想追求同时放到我的身上。水火不容,它们不能不天天打架,企图将我撕裂。也是在茶树河边,也是在廊桥下,我失去了右手的三个指头。那年夏天,高年级的同学二狗子,也就是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