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兴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斯拉夫兴亡-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这个多民族联邦国家里,人数在40万以上的民族有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穆斯林族、斯洛文尼亚族、阿尔巴尼亚族、马其顿族、“南斯拉夫人”、黑山族和匈牙利族。上述9个民族人口总和在1961年和1971年南斯拉夫联邦全国人口普查时,占全国总人口的967%;1981年人口普查时占963%。此外,南斯拉夫联邦境内还有意大利人、土耳其人、罗马尼亚人、保加利亚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鲁辛人等少数民族以及数量很少的奥地利人、德意志人、波兰人、吉卜赛人、俄罗斯人和希腊人等。
  表9…21961~1991年期间南斯拉夫联邦各民族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比例单位:%1961年1971年1981年1991年全国总人口(人)18549291205229722242758523528230塞尔维亚族420397363362克罗地亚族231221198197穆斯林族528489100斯洛文尼亚族85827875阿尔巴尼亚族50647793马其顿族56586058“南斯拉夫人”(族)17135430黑山族28252623匈牙利族27231915其他少数民族33333731资料来源:《南斯拉夫概览》(Yugosl* Survey)1992年第1期,第12页。
  (2)没有哪一个民族的人数超过联邦总人口的一半。塞尔维亚族虽然人数最多,但也未超过联邦人口的40%。从二战后6次人口普查的数字来看,人数较多的几个民族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数,其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从1948年至1991年的43年里,塞尔维亚族由6547万人增至8527万人,但所占比重则由4151%降至3632%;克罗地亚族由3784万人增至4637万人,比重由2399%降至1975%;斯洛文尼亚族由1415万人增至176万人,比重由897%降至75%。同一时期,只有阿尔巴尼亚族和穆斯林族人数有较大增长,马其顿族和黑山族人数也有所增加,但他们所占比重基本没有变化。
  促成上述变化的原因,既有人口自然增长率不同的因素,又有对外移民等因素。据南斯拉夫学者的统计,1975年大约有80万~95万南斯拉夫人居住在国外,其中,居住在意大利有12万人、在奥地利有15万人、在匈牙利有12万人、在罗马尼亚有6万人、在保加利亚有20万人、在希腊有15万~20万人。1975年10月31日〔南〕《阵线周报》第44期。
  (3)民族混居情况严重。在整个南斯拉夫联邦,塞尔维亚人相对多些,但在克罗地亚共和国和科索沃,他们属于少数民族。在塞尔维亚共和国,塞族作为主体民族,其人数也不超过共和国人口总数的70%,有1/3的塞族人居住在南斯拉夫联邦其他共和国。同样,在塞尔维亚共和国内也居住着大量少数民族。其他共和国的情况大同小异,其主体民族除居住在本共和国外,还或多或少居住在其他共和国。 。 想看书来

南斯拉夫联邦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4)
表9…31981年塞尔维亚族和克罗地亚族在各共和国和自治省的分布情况单位:千人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波黑1320758马其顿453黑山208斯洛文尼亚4257克罗地亚5323454资料来源:参见〔南〕普尔沃斯拉夫?拉里奇《塞尔维亚的少数民族》(Prvosl* Ralic';Minority Rights in Serbia),贝尔格莱德:“诺里特”出版社,1993,第12页。
  (4)南斯拉夫联邦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且文明程度差异大。南斯拉夫联邦各民族曾长期处于不同的外国统治下,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都属于不同的范畴,存在明显的差别。这虽是多民族国家的普遍现象,但在南斯拉夫尤为突出。南斯拉夫联邦有两种文字:基里尔字母书写的文字和拉丁字母书写的文字;三种宗教:东正教、天主教和*教;四种语言: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或克罗地亚—塞尔维亚语、斯洛文尼亚语、马其顿语和阿尔巴尼亚语。南斯拉夫联邦西部的斯洛文尼亚人和克罗地亚人受到西方的影响,信奉罗马天主教,使用拉丁字母书写的文字;南斯拉夫联邦东部的塞尔维亚人、马其顿人和黑山人则从拜占庭帝国时期开始接受了东正教,使用基里尔字母书写的文字;而南斯拉夫联邦中部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除受到上述两种宗教影响外,主要信仰*教。因此,他们在文化上的差异一直延续下来,并得到南斯拉夫联邦法律的保护。他们在文化上存在的实际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南斯拉夫联邦的民族关系。
  表9…41991年居住在塞尔维亚的少数民族族名人数分布地区阿尔巴尼亚族1757241科索沃和梅托希亚、桑贾克匈牙利族345376伏伊伏丁那穆斯林327290科索沃和梅托希亚、桑贾克罗姆人(吉卜赛人)137265流动性很大克罗地亚族115463大部分在伏伊伏丁那斯洛伐克族67324伏伊伏丁那罗马尼亚族42386伏伊伏丁那马其顿族48437塞尔维亚南部保加利亚族26922东南部和塞、保边境地区土耳其族11501科索沃和梅托希亚俄罗斯族18099伏伊伏丁那乌克兰族5090伏伊伏丁那“南斯拉夫人”349784混居在全国各地资料来源:参见普?拉里奇《塞尔维亚的少数民族》,第10页。
  (5)历史积怨深。南斯拉夫联邦的*既是世纪夙怨,又是现实的利益冲突,它表现为多层次、多方面:各共和国同联邦之间、各共和国之间、共和国内不同民族之间、各共和国和自治省内部、南斯拉夫联邦同邻国之间都存在民族矛盾。
  表9…5南斯拉夫联邦各共和国面积、人口和经济所占比例情况单位:%面积人口(1991年)社会产值(1989年)出口(1990年)南斯拉夫联邦1000100010001000波黑200186129145黑山54262017马其顿101875841克罗地亚221203250205斯洛文尼亚7984165289塞尔维亚34541428303资料来源:郝时远主编《旷日持久的波黑内战》,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第24页。
  南斯拉夫联邦的穆斯林在南斯拉夫联邦,“穆斯林”一词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小写字母开头的“穆斯林”指南斯拉夫联邦(和世界上)所有不分种族和民族而信仰*教的信徒;大写字母开头的“穆斯林”专指1967年后南斯拉夫联邦内信仰或不信仰*教的穆斯林民族(主要指波黑共和国的穆斯林)。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南斯拉夫联邦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5)
南斯拉夫联邦的穆斯林情况比其他巴尔干国家复杂,但他们的处境却相对自由,拥有更多的权利。第一,南斯拉夫联邦的穆斯林从不被承认为一个民族提升到了被确认为民族的地位,这在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是绝无仅有的。早在1967~1968年南共联盟的文件中便承认穆斯林为一个单独的“民族”。例如,1968年5月17日波黑共盟中央委员会正式宣布:“正如我们的社会主义实践所证明的那样,穆斯林是一个单独的民族”〔南〕亚历山大?波波维奇:《南斯拉夫的穆斯林》(Aleksandar Popovic'; Jugoslovenski Muslimani),贝尔格莱德:“阿克瓦里伊乌斯”出版社,1990,第19页。。第二,南斯拉夫联邦的穆斯林拥有充分的权利和发展空间。他们有健全的组织机构,自由的宗教信仰,修建了大量的清真寺,建有3所中等*宗教学校和一所*神学院。南斯拉夫联邦的穆斯林刊物在巴尔干地区影响很大。电视台开辟有穆斯林节目频道。每年都有成百的穆斯林青年到利比亚、麦加等*地区的*大学学习。南斯拉夫联邦的穆斯林同世界*组织和*世界交往非常密切。
  南斯拉夫研究穆斯林问题的专家亚历山大?波波维奇认为,要搞清楚南斯拉夫联邦穆斯林的人数相当困难,因为人口统计有时是按照民族属性,有时又按照宗教信仰。据他的研究,1981年在整个南斯拉夫联邦2242万人口中约有300万穆斯林。他们主要分布在三个地区:波黑共和国的穆斯林,约有150万~200万人,他们是穆斯林族、塞尔维亚族穆斯林和克罗地亚族穆斯林;科索沃自治省的穆斯林,共有100多万人,他们以阿尔巴尼亚族穆斯林为主,还有土耳其族穆斯林;马其顿共和国的穆斯林,约有几十万人,他们是阿尔巴尼亚族穆斯林和土耳其族穆斯林。另外,在南斯拉夫联邦各地还有吉卜赛穆斯林;在黑山共和国有黑山族穆斯林和阿尔巴尼亚族穆斯林,等等。
  巴尔干地区穆斯林的起源同奥斯曼帝国的入侵和统治是分不开的。巴尔干学者普遍认为,巴尔干半岛上的穆斯林族是奥斯曼帝国向新征服地区移民和同化当地居民的结果。他们主要由下面三个因素形成:(1)来自土耳其本土的突厥族移民;(2)从欧洲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地区迁来的不同人种的战俘和自由奴;(3)当地被*化的居民。〔保〕安?热列兹科娃:“波斯尼亚、科索沃和马其顿穆斯林族的形成”,《保加利亚人种文化状况问题》(论文集),第9页。
  今天,越来越多的学者持这样的观点。他们指出,在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早期,一些宣传*教的神职人员从土耳其和*地区进入波黑,开展传教活动和传播*文化。一部分波黑居民接受了*教,成为一个专门的人种集团穆斯林。他们出生于斯拉夫人,却信奉*教,讲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按照*教的教规,皈依本教的信徒可以享有某些特权,如可以减免赋税和在行政部门任职等。他们的政治地位和经济条件要比信仰东正教和天主教的斯拉夫人强些,特别是那些在奥斯曼帝国军队和政权部门效力的穆斯林,连生活方式也有了改变。久而久之,穆斯林居民便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意识,他们既有别于土耳其人,也有别于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的斯拉夫人。

南斯拉夫联邦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6)
随着*教的传入,波黑穆斯林一度在人数上居优势。到18世纪末,波黑居民中有265万穆斯林、253万东正教徒和79万天主教徒。安?热列兹科娃:《15~18世纪奥斯曼帝国统治下巴尔干西部地区*教的传播》,第139页。19世纪60年代,波黑居民共约1278万人,其中东正教徒593万人、穆斯林419万人、天主教徒258万人。《南斯拉夫大百科全书》(Enciklopedija)第2卷,贝尔格莱德:文化出版社,1955,第35页。
  在南斯拉夫王国存在的23年(1918~1941年)间,波黑的穆斯林人数仅次于塞尔维亚族,基本上稳定在第二位。王国刚成立时,波黑穆斯林的具体人数也像当时的塞族和克罗地亚族一样很难确定。近年来,历史学家们通过对民族的宗教信仰和语言分布状况推算,得出了如下数字:当时波黑总共有189万人,其中塞族最多,占439%;穆斯林居第二位,占311%;克罗地亚族居第三位,占235%。米娜?拉多耶维奇:“波黑在1918~1941年南斯拉夫王国国家体制中的争论”,〔南〕《20世纪历史》(Istorija XX veka)1994年第1期,第8页。
  穆斯林被承认为一个单独的民族后,其人口数量在明显增加。据1971年的人口普查资料,1961年有973万穆斯林,占南斯拉夫联邦总人口的52%。仅仅在10年后,1971年穆斯林人口已高达173万,占南斯拉夫联邦全国人口的84%。这是因为,一方面穆斯林的人口出生率很高;另一方面是过去一些“民族属性不详”的人,开始选择自己是穆斯林。正是从这一年起,波黑穆斯林从几个世纪来占波黑人口的第二位上升到第一位,占459%。
  马其顿共和国的穆斯林是指被*化了的马其顿的斯拉夫人,他们讲马其顿语,信奉*教。在马其顿境内还有阿尔巴尼亚族穆斯林和土耳其族穆斯林。据统计,到19世纪末,在马其顿境内约有40%的居民是穆斯林。今天,马其顿境内的穆斯林人数,同样超过该共和国总人口的40%,其中阿尔巴尼亚族穆斯林的人数增长最快。
  近年来,马其顿穆斯林的“阿尔巴尼亚化”现象较为严重。在人口普查或民意测验时,一部分马其顿穆斯林在阿尔巴尼亚族的劝说和压力下自觉或不自觉地称自己为“阿尔巴尼亚人”。马其顿官方历来对阿尔巴尼亚族穆斯林比较重视,认为他们讲马其顿语,是马其顿民族的一部分。早在1970年,马其顿就成立了“马其顿穆斯林文化科学活动共同体(局)”,接着又建立了马其顿穆斯林文化教育组织。该组织的任务是研究和阐明马其顿穆斯林的起源、语言和风俗习惯。1979年,马其顿穆斯林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会议,强调“马其顿被*化了的居民是马其顿人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同马其顿基督徒有着共同的起源、语言和风俗习惯”,“而信仰*教并不能成为证明他们具有其他民族意识的理由”〔保〕巴尔干学研究所编《巴尔干*——历史与现实》(Национални проблеми на Балканите:история и съвременост),索非亚:“阿尔格斯”出版社,1992,第169页。。
  南斯拉夫联邦的阿尔巴尼亚人
  据史料记载,还在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科索沃地区就出现了阿尔巴尼亚人,他们主要是从内讧和战乱不休的阿尔尼亚北部迁移来的。18世纪上半期,科索沃地区的基督徒同新帕扎尔(“新市场”)、尼什等地的居民一起,在大主教阿尔塞尼耶四世的带领下,又一次迁徙到匈牙利南部,以躲避奥斯曼帝国的打击。由于上述塞尔维亚人逃离留下的空旷地盘被阿尔巴尼亚游牧部族看好,他们抛弃贫瘠多山的家园,举家迁徙来到肥沃的科索沃平原,以“填补真空”。。 最好的txt下载网

南斯拉夫联邦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7)
17~18世纪,正是*教在阿尔巴尼亚广泛传播的时期。许多阿尔巴尼亚天主教徒改信*教,并将*教带到了科索沃地区。由于*教徒在纳税和职位升迁方面享有一定特权,所以,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的居民纷纷皈依*教。据有的学者统计,16世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