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黑丞相的宠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腹黑丞相的宠妻- 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么,可动作还有写出来的话都满含着宠溺之情,随后,他也不管百里婧是不是不好意思,就保持着被她压倒的姿势,撑起头来吻住了她。

    墨问现在无耻得很,根本再不把从前说过的话放在心上,什么你觉得辛苦我便不爱你,或者相敬如宾顶多拉拉小手亲个脸颊不敢越雷池半步。他现在想吻她就吻了,不说,只做,也不满足于只亲唇角,他更愿意勾着她的舌头一点点地品尝滋味。

    经过昨晚,他已让百里婧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到哪一步,再经过今日一大早的那个吻,她也让他明白他们之间的亲密可以更近一步,现在这种状况,她该随时随地习惯才对。

    吻着吻着,作为下面的那个人,头一直抬着得不到支撑毕竟不舒服,墨问哪能让自己不舒服,另一只手扶着百里婧的后脑,一点一点缓缓往下压,他顺势便躺了下去,脑袋重新回到柔软的草地上,这场面看起来更像是他被强吻了。

    被动地承受久了显得很麻木,百里婧其实不是个逆来顺受的人,也从来都没有被旁人赢过去的道理,墨问身子不好,她不能粗鲁地推开他,便干脆顺着他的心意,与墨问在傍晚的小池边实实在在地接个吻。墨问的唇舌带着药香,滋味微微的苦,柔软且有力,他十分有耐心地配合她。

    木桶里的鱼还在蹦跶,红蜻蜓愉快地点着水面,百里婧的发髻被墨问揉散了,有一缕垂下来,扫到墨问的脸上,遮住了渐渐散去的夕阳余晖。

    “啊……”

    小径上忽然传来一道惊讶的女声,似是瞧见了什么不该瞧的东西,百里婧忙抬起头来,见一个丫头的背影匆匆朝桃林深处跑远了,肯定是看到他们俩光天化日之下在做这等事,反正是别想再有什么清白了。

    她收回目光看向墨问,他沉静的黑眸中柔情万千,充满了浓浓的爱恋之情,像是把一生一世都托付给了她,盼着她这“良人”能待他始终如一的好。

    他们这位置,似乎,反了,她竟成了“良人”……

    百里婧不知该如何回应他的目光,墨问已撑着手臂坐了起来,仍旧搂她在怀里不肯放开,他苍白而修长的手指拂过她的发髻,将垂下的那一缕长发勾到了她耳后,眼神专注地瞧着她的脸,忽地笑开,在她手心里写:“今日的气色格外地好,脸上抹了什么,好香。”

    “哦,芙蓉露……”百里婧脸上一热,咬着唇低下头,这一刻,她竟忽然真真切切地明白了“女为悦己者容”的意思,她做了什么,墨问都知道,哪怕只是抹了些微不足道的脂粉。他这般心细如尘,心里头应该真的有她吧?

    她的小女儿姿态毕露,让墨问越瞧越欢喜,猝不及防地凑上前去,在她的脸颊上轻轻吻了一下,正吻在那芙蓉露抹过的地方,唇上顿时都染了香。

    “我喜欢这香味。”墨问随后写道。

    “嗯。”百里婧头更低了,轻轻应了一声。

    “更喜欢你。”墨问又写了一句。

    百里婧满面通红地抬起头来看他,这一次她没躲避,也没逃开,而是咬着唇应道:“……嗯。”

    声如蚊讷。

    世上爱情的姿态千奇百怪,总是来得让人措手不及,它可能是鹿台山上没心没肺追逐不止的日子,也可能是在平淡如水的岁月里安安稳稳的陪伴。

    晚霞满天,少女那一低头的温柔轻而易举地倾了一个男人的心,让他猝不及防地坠入爱情的泥淖中无法自拔,他觉得此生若不能拥有她,往后的岁月即便再繁华,恐怕都只能蹉跎而过……

    他必须要拥有她——拥有她的人,拥有她的爱情,拥有她的所有。

    很好,她已经开始正视他的感情,再不是像个缩头乌龟般躲起来,墨问脸上的笑容比天边晚霞还要灿烂,怎么都收敛不去。

    “你爱吃鱼,我们今晚便吃鱼吧?”抱着她在草地上赖了许久,墨问邀功似的把木桶拿过来让她瞧。

    百里婧蹙眉道:“我爱吃红烧鱼,味道重,你能吃么?”

    墨问牵着她的手,他的伤未好,没什么力气,半个身子都靠在她身上,写道:“我虽不能吃,看你喜欢,也是高兴的。”

    百里婧小心地扶着他回去,眉梢眼角都带着淡淡笑意,熟知她的人都知道她其实是个很聒噪的女孩,这些日子收敛了性子,墨问才没有瞧见她的真面目,这会儿她卸去了防备,有话便自在地问了:“太医每个月都按时来替你诊治,怎么左相也请了大夫来?大夫怎么说?”

    墨问开口不方便,便回头看了看,身后拎着木桶和食盒的小厮会意,立刻上前答道:“回公主,相爷说惦记驸马的身子,既然请了大夫就顺便来给驸马瞧一瞧。那大夫也不过如此,说的话与宫里的太医也没甚分别,看了孙神医给驸马开的方子,他倒无话可说了。”

    百里婧听罢,笑了:“就是宫里的太医也比不了孙神医的本事,一个小小的大夫能有多少能耐?左相真是莫名其妙。”

    就算左相是墨问的父亲,可墨问对他并无感情,这一点百里婧也是知道的,倒不用担心因为对左相不敬惹来墨问的不快。

    这个问题就此糊弄过去,墨问也没跟她细细解释,是因为昨天左相被他用计吓得卧病在床,大约是觉得心下愧疚不安才找人来替他看看,又或者是来探探他的底细,好做出下一步的打算……他怎么对她解释呢?

    回到偏院小屋,墨问把药喝了,见她忽然安静下来,眉心微蹙,便问她怎么了,百里婧心里着急,就想找个人来说说,于是就将昨夜遇刺的事告诉了他,连带着林岑之去刑部调查时猜测的荥阳白家和河内聂家也一并说了。

    墨问起初心里觉得安慰,他虽已让人去查,可她愿意亲口告诉他发生了什么,实在让他欣喜。然而,听着听着他的眼神就变了,昨夜她的险境让他觉得后怕,荥阳白家如此胆大妄为让他怒火中烧,可是,林岑之的处境……

    傻瓜就是傻瓜,既然她知道林岑之是研究兵器的高手,且将他推荐给刑部协助调查,若有人不想让他破了这案子,又怎会再留他活口?

    这,竟是将林岑之置于死地了。

    但是,他又怎么能告诉她这些?说了,还要让她信服,那么,他的身份只能暴露无疑。

    “明日武举放榜,三师兄说若是他高中了状元,便请我喝酒。”她说着说着倒开心起来。

    墨问担忧地微微蹙起了眉,抓着她的手写道:“莫要又喝醉了。到时候带我同去。”

    百里婧笑:“放心吧,三师兄的酒量还不如我呢,从前我一个人可以喝他两个,他虽然常常向师父告我的状,但他的心肠一点都不坏,我比他坏多了……”

    墨问敛下了眉眼。

    第二日一大早,朝廷的皇榜一出,无数的举子聚集着,将皇榜前挤得水泄不通。武状元一栏赫然便写着武举一路走来未逢敌手的林岑之的大名。

    小太监带着满身喜气去林岑之投宿的客栈报喜,客栈掌柜的、店小二还有众多的客人和举子都兴奋地尾随上去,敲门没人应,店小二在一旁说道,这武状元昨儿个夜里灯一直亮着,睡得迟,大约还未醒呢。

    未醒也得叫醒了才成,中了武状元,多大的喜讯啊,众人起哄似的再敲了敲门,却还是不见有人来开门,这下都有些疑惑了,店小二推门进去一瞧,顿时吓得连滚带爬地跑了出来,口中大叫:“死……死了……死人了!死人了!”
正文 第144章
    张皇榜的当日,今科武状元林岑之在客栈厢房内七窍流血而死的消息传开,许多人亲眼所见,死状异常凄惨。

    待官府的人去了,封锁了事发时那间倒霉的客栈,却无论如何都堵不住百姓的悠悠之口,朝廷也再不能像前几次婧驸马落驸马遇刺那般轻松遮掩过去,盛京城长久以来的太平日子忽然就一去不返了。

    武举的前三甲今日殿前受封,却独不见了状元郎,正在这时,刑部尚书刘显成仓惶地递上折子,景元帝看罢,当下大怒,将奏折狠狠摔了出去,满朝文武知情的或不知情的全都应声跪倒。

    若是林岑之在张榜前一日遇害,左不过是死了个名不见经传的武举人,兴许还不会引起如此大的风波,交由京城府尹或刑部处理便罢。可如今他是国之栋梁,在大兴国,一人得了状元,他的出生地也连带着荣耀无限,林岑之高中,不仅代表了荆州一地的举子,将来也极可能是帝王的左膀右臂,谁还敢将此事藏着掖着,只得将实情全部禀报景元帝。

    “真是好大的胆子!”景元帝气得拍案而起:“竟有人在天子脚下谋害朕的武状元!刘显成,此事你若是查不出,朕诛你的九族!”

    刑部尚书刘显成匍匐在地,浑身发抖,哆哆嗦嗦道:“臣……臣领旨……”一边说着,目光却偷偷偏向一旁的黎国舅,希望他能替自己求情。

    刘显成是黎国舅的门生,他能坐上六部重臣的位置,多亏了黎国舅的提携,黎国舅自然不会不救他,紧随其后开口道:“陛下,依老臣愚见,放榜前一日武状元遇害,自然是有人不想让武状元高中。小女蒙陛下恩典,也曾参加今科武举,听说武状元外场比试、内场策论皆未逢敌手,定是因此招人嫉恨,老臣认为今科举子人人皆有嫌疑……”

    那大殿中央跪着的武榜眼和探花被这话吓坏了,然而,他们又都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哪能受得了这般诬陷,顿时愤然口无遮拦道:“黎国舅所言,便是说我兄弟二人嫌疑最大,岂非不将我琼州一地数十万百姓放在眼里?!”

    这等带着恐吓和威胁的言辞顿时将朝堂惹乱,景元帝素来最是无法容忍朝臣仗着家乡的势力胡作非为,怒不可遏道:“尚未受封,便如此猖狂无礼,日后若是为将为相,岂非连朕也不放在眼里?来人哪,传朕的旨意,将今科举子三十六人全部收押,武状元遇害案未破之前,谁都不可离开盛京!”

    那两个高中的举子被带了下去,朝堂顿时清净,鸦雀无声。

    跪就跪吧,这么久还不让起来,黎戍素来没受过这等苦,穿着厚重的朝服趴着,膝盖疼,腰疼,却又不敢抬头看,怕脖子上的脑袋保不住。想到武状元林岑之,黎戍顿时惋惜极了,长得那般好相貌好体格,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武功又极好,无论怎么瞧,都可谓是男子中的极品。且林岑之与盛京的纨绔子弟又格外不同,难得地颇为纯情,没受过那些风花雪月的污浊,小倌坊那夜林岑之吓得仓惶逃出来的情形黎戍至今都记得,他想勾搭林岑之想了许久了。

    可这样一个人,说没就没了,听说还死得极为凄惨,也不知是哪个杀千刀的做的好事!连黎戍这种向来没什么争斗之心的人,也想着抓到那个凶手非大卸八块了不可!

    “老臣以为黎国舅所言不妥,将武状元之死草率地归结为举子之间的仇怨,未免太过武断。试想,武状元若因结怨而死,举子的嫌疑自然最大,他们怎会如此糊涂,为了状元之位赔上自己的性命?”

    黎戍正在想着,总算有人出列了,他还是不敢抬头,听声音是吏部尚书杨弘——差点成为他老丈人的那个杨大人。亏得他家老不死的铁了心要与杨家结亲,这杨大人在朝政上从来与老不死的不和,若是他们做了儿女亲家,岂不是要从家里吵到朝堂上,谁受得了这种活罪?

    这不,他家老不死的刚刚发表了一番“谬论”,他那前准老丈人立马跳出来反驳了,所谓相爱相杀,黎戍想,大约就是如此罢。

    “杨大人也说了他们怎会如此糊涂,人心叵测,也许那些举子就是料准了杨大人的心思,才敢铤而走险混淆犯下大逆不道的罪行呢!杨大人敢担保那些举子纯良无辜?”黎国舅不甘示弱地反击道。

    朝廷里不外乎几股势力,各执一词,吵得景元帝头疼不已,忽然,一直沉默的晋阳王世子韩晔出声道:“陛下,臣有个不情之请。”

    落驸马韩晔从来低调,朝堂上也从不出风头,哪怕所有人争得不可开交,他也始终谨守着外藩世子入京为质的本分,这回竟在众人争论时开口,众人都惊诧不已,顿时安静了下来。

    景元帝显然也颇为意外,眉心微蹙,一双锐利的眸子直射韩晔,沉声道:“且说来。”

    只见韩晔清俊的面容惨白一片,嗓音也带了几分颤抖道:“陛下有所不知,今科武状元与微臣师承一脉,是微臣的同门师弟,素来情谊深厚,宛若手足。如今,师弟被害而亡,微臣……沉痛不已,恳求陛下准许微臣协助刘大人调查此命案,在事情水落石出之前,各位大人也不必再多费口舌之争了。”

    韩晔的沉痛,无论从言语上还是从他的眼神中都可以看得出,连一向与世无争的晋阳王世子都敢公然在朝堂上反驳一众老臣,若不是痛苦至极,他想必不会如此鲁莽。身为死者的亲属,众人也不好反驳他什么,静等着景元帝的答复。

    这种场合下,韩晔提出这样的要求,本属人之常情,景元帝若不答应便是不近人情,也下不了台面,于是,便应允道:“也罢,这案子就交给落驸马和刘大人去办吧。”

    “谢陛下成全。”韩晔跪拜谢恩。

    刑部尚书刘显成也忙激动地叩首道:“微臣遵旨!”

    这么热的天,方才他额际的冷汗直流,可这会儿倒放心了许多,有晋阳王世子兼皇帝的女婿来助他,即便办不好这差事,也不至于真的诛灭九族啊,毕竟这九族牵涉了太多人。

    就在景元帝揉着眉心刚要说退朝时,太监总管高贤弓着身子来到他身边,将一封密折交给了景元帝。景元帝看完,脸色一变,勉强维持着仪态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