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青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路青云- 第3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涂小明眨了眨眼睛:“你的意思是说,你不会管煤炭行业的环保问题?”



  包飞扬摇了摇头:“当然不能够这么说,该管的还是要管,不过还没到放火那种程度。”



  涂小明盯着包飞扬看了片刻:“这么说,你也不会对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问题放火?那你到底会在哪里放火?”



  包飞扬笑道:“谁说我一定会在煤炭上面放火?”



  涂小明微微一愣:“不在煤炭上放火,你还想对电力动刀子?不会吧,那可是个硬骨头。”



  包飞扬举了举酒杯:“对,那是一个硬骨头,可是你为什么就不认为我会选择石油呢?这是一个软骨头?”



  涂小明摇了摇头:“软骨头谈不上,不过相对电力和煤炭,石油在西北的地位太低了,也就两个小油田,几口产油量很低的油井,有什么好烧的?”



  “这么说,石油那边的人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担心?”包飞扬问道。



  涂小明再一次盯着包飞扬看了几眼:“不会吧,你什么时候这么低调了,居然选择实力最弱的石油,我想海文耀他们听到一定会很高兴吧!”



  “不过,石油行业有什么好弄的?”涂小明非常奇怪地问道。他向包飞扬打听这些消息,一方面确实有人向他打听这方面的事情,另外,他也担心包飞扬会乱来,就像上一次的雅达利事件一样,最后闹得不可开交。



  听说包飞扬可能选择石油下手,他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却也十分的疑惑:包飞扬什么时候会看到困难退缩了?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包飞扬笑道。他当然不会畏难,不过对他、对西北,甚至对华夏来说,对西北省的石油产业进行整改,这是一次绝无仅有的机会,他必须要把握住了。RS
第五百八十九章 临黄石油
  临黄作为革命圣地,在华夏享有很特殊的地位。几十年前,临黄因为群山环抱,地势险恶让革命的星星之火得以蛰伏、发展,并最终燎原。几十年后的今天,临黄的地理环境则成为临黄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因为交通不便、资源匮乏,虽然中央一直对临黄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资源,西北省也竭尽全力,不过临黄的发展依然缓慢。



  七十年代中期临黄发现油田,从中央到地方都给予了高度重视,石油部更是将临黄油田的开发当成了一项政治任务,不过投入巨量资源,历经数年的努力之后,却证明了临黄油田只是一块贫油田,临黄地区并没有形成丰富油气资源的地质条件。



  一直到九十年代,临黄油田持续了将近二十年的勘探开发才告一段落,在增长成为第一要素,先富带动后富理念的指导下,从中央到地方都开始有意思地优先法阵条件优越地区的经济,在这一波发展中,临黄明显落后,甚至成了西北省的后进地区。



  虽然还是有很多领导会在不同的场合呼吁发展临黄,但是临黄的先天条件决定了同样的投入,在其他地方可能取得比临黄出色很多的成绩,而同样的资源投放在优势地区,可以让gdp得到明显的增长,在临黄却可能什么动静都没有,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中央和省里的选择也就可想而知了。



  因而这些年革命老区、老少边穷地区几乎成了同义词。



  虽然在经济资源方面,中央和省里出于地区平衡、投入产出的效益等方面考虑,不能够对临黄进行额外的投入,不过在政策、政治资源上,依然不遗余力。



  临黄油田就是如此,国内各油田陆地上的都属于石油总公司,唯独临黄油田是属于西北省和临黄市,也是中央对临黄的支持。



  实际上,临黄市甚至有可能独自拥有临黄油田。不过,临黄油田由于规模太小,实际上经济效益并不好,甚至还要政府往里面贴钱。临黄市根本背不起这样一个包袱,所以才将归属权的大部分给了省里。



  与其比较类似的还包括临黄炼油厂和北河油田。北河与临黄接壤,事实上北河油田发现的时间比临黄油田更早,不过政府对临黄油田的重视程度显然更高,因此北河油田的发展更加困难,后来临黄油田划给省里,北河油田就被划归到临黄油田这个大体系当中,但是相对保持独立。



  实际上北河油田和临黄油田相互之间一直存在很强烈的对立情绪,临黄油田的人都有一种优越感,认为自己是北河油田的上级单位。又认为北河油田应该彻底归入临黄油田,那样的话临黄油田的规模就可以有一个提升,而不会只是一个小油田。



  而北河油田的人则认为临黄油田抢走了那么多资源,但是效益却还不如北河,如果给临黄的资源投给北河。说不定北河早就成为一个大油田了。



  虽然这种说法很大程度上是北河人的情绪发泄,但是几年以后,北河地区确实发现了更丰富的油气资源,而且北河油田甚至后来居上,成为了单体产量最高的陆上油田,不过那是十几年以后的事情了。



  北河人与临黄人是死对头,不过现在这对死对头却坐在了一起。临黄油田的老总郭广大、北河油田的老总陈纪良、临黄炼油厂的总经理张又安、北河石化的李继儒等人竟然坐在同一间饭店的一个包厢里,要是让熟悉北河和临黄石油体系情况的人看到,一定会大吃一惊。



  “老郭,你是我们临北石油人的老大,你说说看,那个包飞扬到底想要干什么。我们要怎么应对?”北河油田的老总陈纪良将酒杯重重顿在桌面上,大声说道。



  张又安连忙笑着附和:“是啊是啊,郭老大你就发话吧,你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惟命是从。”



  李继儒满脸微笑,轻轻点了点头,却不说话。



  郭广大扫了陈纪良和李继儒一眼,笑道:“呵呵,老陈和老李你们居然认为当老大?我看是想将我推到前面当替罪羊吧?谁不知道这个包飞扬来头很大,不仅得到了省里三巨头的支持,甚至还得到中央许老的青睐,我跟他顶着干,那不是找死是什么?”



  李继儒笑了笑:“郭总,你这话可就不对了,咱们只是说唯你命是从,并没有说一定要跟包飞扬对着干啊?”



  “你——”郭广大狠狠瞪了李继儒一眼,相比陈纪良,他最讨厌的就是这个李继儒,陈纪良是明着跟你干,看不顺眼就是看不顺眼,但李继儒却喜欢来阴的,有时候一不小心就落到他布置的陷阱里。



  张又安连忙说道:“不对着干,那还能怎么办,难道就让他包飞扬过来折腾?我可是听说了,包飞扬和这个能改办在省里就挺不受待见的,刚成立就遭到了电力厅、煤炭厅的针对和抵制,也就是我们临北石油上面没有人罩着,他就以为我们是软柿子,所以我们更不能软,得给他们好看,最好让他磕碰几颗牙。”



  李继儒依然是那副欠揍的笑容:“呵呵,张总真是豪气,不过要是这位包大人发怒了,狗头铡落下来,不知道会铡掉谁的脑袋?”



  “好了!”郭广大非常不满地瞪了一眼李继儒:“老李啊,我最不喜欢你的就是这一点,说话阴阳怪气的,什么狗头铡虎头铡,还龙头铡呢!”



  陈纪良看到事情要遭,连忙出面当和事老说道:“好了好了,今天我们大家坐到一起,是为了商量对策,而不是斗气来的,老郭你是什么态度,直接说就好了。”



  郭广大看了看陈纪良:“那你又是什么态度?”



  陈纪良笑了笑:“老郭啊老郭,难得看到你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的样子。既然你不敢说,那我就先说了吧!”



  “我认为,不管怎么说我们都要先看看姓包的来是干什么来的?跟我们是不是存在冲突。如果没有冲突,姓包的下来只是例行公事,想混个资历,那么我们就成全他,也没有什么,花花轿子大家抬嘛!”



  “可他要是真的想在咱们的头上放火,那咱也不能轻易认怂,我觉得这个包飞扬没有去找电力厅和煤炭厅,而是找我们的麻烦,显然他的底气也不是很足,我们临北石油算什么?可能连一个大型煤矿场都比不上啊,他不敢去捋电力厅和煤炭厅的虎须,而是找上了咱们,可是咱们的胡须就是那么好摸的吗?反正不管郭总是怎么认为的,反正我是不会认怂的。”



  “好!”郭广大大声叫道,拿起酒瓶给两个人的酒杯都满上:“老陈啊,我们认识也很多了,你今天这些话,是我听了最顺耳的。我觉得你说得对,他包飞扬认为我们是软柿子,可咱们真的是软柿子吗?至少我是不做的,咱们就是要让他看一看,就算没有什么厅撑腰,咱们也不是谁想欺负都可以的。”



  “对对对,郭总说得对,我们不是软柿子。”张又安连忙笑着说道。



  很显然,临黄和北河的石油人并不欢迎包飞扬的到来,由于中央的照顾和历史原因,临黄和北河的石油产业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却形成了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的王国。别看张又安等人的级别并不高,厂子的经营效果也不好,可是他们个人却活得相当滋润,在自己的工厂里基本上可以说一不二,这个时候上面突然有人说要来检查工作,他们的心里当然会感到很不舒服。



  过去的石油化学工业厅也算是他们的上级部门,不过石化厅其实并不过问这方面的事情,他们早就自由自在惯了。



  “包主任,我们马上就要到临黄了,这一次的目标是什么,你总可以告诉我了吧?”在西京前往临黄的火车上,丛睿翘着二郎腿,大咧咧地说道。



  这一次前往临黄和北河考察,包飞扬带了丛睿和尚晓红,带上丛睿是因为按照当初的分工,丛睿就是负责石油这一块的,所以他肯定要来。而且他的那张口无遮拦的嘴巴,有时候用好了也是一种利器。



  尚晓红负责新能源领域,目前的工作并不是很紧张,而她的酒量有时候也会发挥作用。



  除了丛睿和尚晓红,邵瑛和叶森树则留守在家里。相信以邵瑛的能力,面对一般的问题,也足以应付裕如。



  包飞扬透过车窗,看着窗外的黄土地,淡淡说道:“现在谈目标太远了,我们还是要首先调查清楚情况,然后再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呵呵,我说包主任啊,你这句话都已经说过很多次了,我只想问,你难道真的没有设定一个目标计划?”丛睿并不愿意相信包飞扬说的话。



  包飞扬笑了笑:“不能会说有目标,也不能说没有目标,说有目标是因为我确实有一些想法,我希望临北地区可以发现一个大油田,说没有目标,是因为发现油田的可能性并不大,所以这也不能算是我的目标。”



  ps:



  推荐历史小说《大宋良医》,链接:。/book/3259277。aspx



  作者是一位著名的大牌写手,这次披着马甲开了新书,大家可以猜猜他是谁!RP
第五百九十章 考察
  丛睿笑了笑,毫不客气地说道:“这当然不能作为目标,我们是能改办的,又不是勘探队,你要是定这个目标,我们还有什么实现的希望?”



  包飞扬笑了笑,并没有回答。他来这里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找到日后那一个巨大的陆上油田。虽然说那时候国内需要的石油主要依赖进口,北河油田哪怕成为陆上第一,在石油总的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也并没有多高,不像以前的大庆,那是可以占到半壁江山的。



  但是北河油田同样不容小窥,虽然它本身的产量并不能够影响大局,但是在石油和相关产业主要被“两桶油”垄断的格局下,如果有一个北河油田这样的例外,肯定可以让这个市场更加的活跃和合理。



  在包飞扬的记忆当中,日后两桶油垄断了油气产业的上游,一方面,他们凭借垄断在国内混得风生水起,根本不需要像其他油气企业那样不断地去找油,开发采油炼油技术,只是凭借垄断赚取利润。



  别看两桶油都是世界五百强排名最前列的,采油工人也能打硬仗,但是在一些关键领域和技术上,两桶油和世界巨头还有着很大的差距,比如日后美国人采用的开发页岩油和页岩气的技术,一举颠覆了石油产业的格局。两桶油就根本这方面的积累。



  另外,在油气开采领域、输送领域、炼化领域,乃至环保等方面,两桶油就像很多国企那样,比较懈怠,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都跟世界先进水平差很多,时常爆发极其严重的环保和安全事故。



  一方面,他们利用垄断大赚特赚,办公楼大厅的吊灯据说就花了几千万,但是与此同时。他们却大喊炼油亏损,每年从中央财政拿到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的财政补贴,这简直就是个大笑话。



  而在寻找油气资源方面,他们又动作迟缓。一直到十几年后,国内油气资源已经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才满世界花高价买油,付出了很多额外成本。



  而让很多国人最诟病的地方则在于,国内成品油的价格竟然比美国还要高,要知道美国可是一个车轮上的国家,他们消耗的汽油在全世界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可见,两桶油的垄断经营,无论是对于油气产业本身,还是对油气产业的下游、最终消费者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现在包飞扬看到一个机会可以打破这种格局,所以他必然要去尝试一下。



  这个机会就是临黄油田。



  和临黄油田不同,北河油田的所有权还有一部分是属于石油总公司的,但是他们委托地方管理。地方也拥有一定的权力。而临黄油田是直接划给了地方,而包飞扬的想法就是在北河油田的油气资源被发现以前,将北河油田并入临黄油田,然后进行重组,使其成为一个由西北省国资控股的地方油气集团,避免日后轻易就被两桶油收入囊中。



  当然,这个意思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