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青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路青云- 第6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包飞扬对常委会上的结果并不满意,不过还是令有很多等着看他倒霉的人摔碎了眼镜。在他们看来,包飞扬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在常委会上被狠批一通,然后虽然保住了位置,但是却丢尽了脸面,被通报批评。没想到包飞扬被叫去参加常委会以后,出来的时候非但没有半点损伤,反而立刻又成为市里的焦点,因为通过他的运作,方夏陶瓷集团、美国塔克石油公司、韩国山水集团都将在近期来海州考察。…



  很过关注包飞扬的人都知道方夏陶瓷集团,这家公司实力强大、发展也很迅速,他们跟包飞扬的关系非常密切,包飞扬在望海县做出的成绩就离不开方夏陶瓷集团的支持,现在方夏陶瓷集团又要来海州了,看来也会有一些大动作。



  至于另外两家公司听到过的人不多,不过一家是美国企业,一家韩国企业,都是外资,听说规模也都不小,让大家不得不佩服包飞扬在招商引资方面的能量:人家在东南亚那是没有发力,听说还提前回来了,现在一发力,立刻就成了焦点,这才是能力。



  常委会上的讨论的一些议题内容也传出来,市里要将造船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对相关企业来说显然是个好消息。只是另外一个消息却让这些企业高兴不起来,因为涉及到企业改制和整合,这让这几家造船厂的领导们心里都没有底,不知道改制以后的情况会是什么样子。



  其实对这几家造船厂的领导来说,他们中间的大多数都不喜欢变革,哪怕现在企业的情况并不好,但起码可以继续过下去,而变革可能会变好,但也有可能变得更差,相比变得更差,至少大家都已经习惯现在这种并不好的状态。更何况目前企业效益不好,他们这些领导们的好处却并不少,所谓穷庙富方丈,在华夏地区几乎成为一种常态。如果进行整合改制,也许企业的效益好了,但是这些领导们个人收入和待遇却可能无法像现在这么有保障。毕竟企业整合之后只能有一个老大,那些当不上老大的人,只能是靠边站了。(未完待续)
第九百四十五章 小麦绝收
  第二天,冼超闻召集相关单位和部门在市里开会,包飞扬作为主角之一,当然也要赶过来参加。可是他刚刚到会议室跟主持冼超闻打了个招呼,屁股还没有靠到椅面上,就接到副主任阎安平打过来的电话:“包主任主任,不好了,咱们开发区种子公司让人给砸了。”



  “开发区种子公司?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慢慢说。”包飞扬听到阎安平的声音比较惶急,连忙走到旁边对他说道。



  “就是咱们开发区种子公司经营了一种叫做强麦五号的麦种,咱们临港经济开发区望港乡几个村的农民买了种子公司经营的这种强麦五号麦种播种到农田之后,结果从年初开始,用了这种强麦五号的麦子就开始出现叶锈病,大面积枯死。农民过来讨说法,种子公司不肯赔偿,双方就发生了冲突。”阎安平连忙说道。



  “警局那边通知了吗?先将局面控制住,我马上就到。”包飞扬皱了皱眉头,一边向外面走一边问道。



  临港开发区的面积为七十多平方公里,,由于招商并不是很顺利,目前区内已经建成的地方不过十几平方公里,而且分成了几个区域,其他地区依然还是大片的农田。



  开发区管委会与区、镇这样的行政建制有所区别,他们属于市政府派出机构,主要工作就是区内土地开发、招商引资与经济建设。农业上的事情还是相应的村组与乡镇在负责。



  这次出的事情就涉及到开发区所辖的两个乡镇的十几个行政村。



  。州市临港经济开发区的情况与其他地方的开发区不太一样,通常开发区都是政府专门划一片地出来进行产业和土地开发,面积通常都不大。地级下属的开发区一般只有几十平方公里,不超过一百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普通的乡镇面积的大小。



  。州市作为全国最早开放的十几个沿海城市之一,早在八十年代初期就已经成立开发区。不过原开发区并不包括港区,薛绍华到海州市担任市委一把手以后,提出要发展海州市临港经济开发区产业,江北省也提出要发展海州湾经济。于是原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面积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沿海岸线。面积一下子从七十多平方公里变成了一百七十多平方公里,海州市直接将原来属于其他县区的沿海的两个乡镇划到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名下进行管理。



  开发区官方的正式称谓还是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不过海洲人习惯上将调整后的开发区称为海州市临港经济开发区,有时候又将新划入的临海两个乡镇称为临港经济开发区。原来老开发区的地方称为海州经济开发区。



  通常开发区的重点工作就是招商引资与工业建设,不过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调整以后,大部分土地还没有进行工业开发,所以这一部分土地还要跟以前一样,要进行农业开发,当然,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农业跟其他地方的农业也不能完全一样,前两年经济开发区就提出要搞特色农业。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就在原海州市望港乡种子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经济开发区种子公司,通过种子公司大力推广良种和特种种植。



  …过两三年的发展。海州市临港经济开发区两个乡的农业也确实走出了特色的道路,开始向日本出口蔬菜。…



  不过相比蔬菜种植,这两个乡的土地上粮食的种植面积依然占据了一半以上。



  海州市地处华夏国的南北分界线附近,气候温暖,每年可以种两季庄稼,通常种一季稻再种一季麦。



  海洲市人习惯吃米饭。因此水稻交完公粮剩下的都要留口粮,而麦子通常只会留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都会卖掉,这也是老实种地的农民一年的主要收入。



  包飞扬虽然刚到海州市不久,但是望海县与海州市毗邻,两地的情况差不多,他很清楚一季小麦绝收对农民意味着什么。绝收意味着农民从这一季的麦子中得不到任何收入,反而要贴进去不少本钱。



  农药、化肥、机耕灌溉费,加上种子钱,这些基本上要占到平常卖粮收入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加上要缴纳的两上缴、农业税,净收入也就只有卖粮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这还没有算人工。



  现在卖粮的收入没有了,农民不但赚不到钱,还要贴不少钱,甚至有的农户可能将卖秋粮的收入都贴进去还不够,也就意味着这些农民全年的收入泡汤,可能还要往年的积蓄倒贴进去一点,对于日子本来就过得紧巴巴的开发区农民来说,他们的生活顿时就会成为问题。



  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不同,临港经济开发区这边农民收入还非常低,正常年份也赚不到什么钱,积蓄有限,如果碰到有的农户负担重一点,不但家里没有积蓄,甚至还有不少欠债,现在又遇上麦子绝收这样的情况,那更是会雪上加霜。



  包飞扬还在路上,就陆续接到市委书记薛绍华、市长陈玉清的电话,薛绍华还好,在电话里叮嘱他要稳住局面,不要让矛盾激化,陈玉清则在电话里狠狠训斥了他一通,并非常严厉地说道:“这件事的后面有没有什么猫腻,是什么人丧心病狂,戕害无辜老百姓的利益,一定要查清楚,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都要严厉处分。”



  包飞扬刚到开发区,这件事跟他自然不会有什么厉害关系,而且包飞扬对这件事也很愤怒,当即向陈玉清表明自己态度:“请市长放心,这件事我们开发区管委会一定调查清楚,严肃处理,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相关的责任人。”



  包飞扬赶到开发区种子公司的时候,局面已经初步得到控制,开发区警察分局和望港乡派出所的警察已经赶到现场,将前来抗议的农民拦在开发区种子公司的大门外面。



  吴玉诚被阎安平安排在外面等着包飞扬。这时看见包飞扬赶了过来,吴玉诚立刻迎过来,将最新的情况向包飞扬做了汇报。



  “开发区种子公司的经理王忠后让农民给打伤了,现在已经送到医院,种子公司前面营业厅的柜台也被砸了,农民的情绪比较激动,差点酿成更大的事端,还好开发区警察分局的警力来的及时,另外望港乡的老书记姚根生也冒着挨打的风险挡在农户面前,让农户们不要冲动,情势才初步稳定下来。”吴玉诚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有些后怕地说道,这种可能影响稳定的事情向来是官员们最害怕看到的,很多时候人一多,局面就没有办法控制,说不定有人在里面说两句过激的话,就会酿成不可控制的大事件。



  “包主任,正如您现在看到的情况,即使形势初步稳定了下来,农户们还围在外面不肯离开,要开发区给他们一个说法。”吴玉诚最后说道。…



  包飞扬望了一眼围在种子公司外面神情激动的农户们,皱着眉头问吴玉诚道:“这件事具体是什么情况,种子公司那边有个说法没有?”



  吴玉诚汇报道:“阎主任已经开始着手调查这件事,据望港乡那边反应,大概半个月前,部分农户就发现情况不对,地里的麦子出现叶锈病,当时乡农技站指导大家喷来农药,结果情况不但没有得到控制,反而越来越多的麦田染病,现在大约已经有七个村二十几个生产队的上万亩麦田染病,据农技站的人说,这些麦子喷药也没有效果,基本上绝收已经成为定局。”



  “村里的人说,他们后来相互一打听,发现染病的麦子都是用了开发种子公司推广的良种强麦五号,乡里调查也证明染病的这些麦子用的都是强麦五号的种子,而在同一个村子里,用其他麦种的麦子都没有问题,只有强麦五号的麦子出现了问题,所以大家都认为开发区种子公司的种子有问题,才会过来找开发区种子公司要说法。”



  包飞扬神情严峻地点了点头:“那是不是所有使用强麦五号的麦子都出了问题?”



  吴玉诚道:“也不是,但是大部分强麦五号都出现了问题,现在了解到的情况是有三个村是全军覆没,有两个村有部分强麦五号没有出现问题,另外还有两个村的情况还不太清楚,正在派人过去调查。”



  “王忠后的情况怎么样?”包飞扬强压着怒火说道。



  根据吴玉诚的描述,稍微正常一点的人都知道肯定是种子公司的强麦五号有问题的,否则的话不会出现只有强麦五号小麦感染麦锈病,而其它麦子却安然无恙的情况。



  吴玉诚道:“王忠后让几个农民给打了,不过姚书记来得及时,劝住了农户,虽然说王忠后受了点轻伤送去了医院,但是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未完待续)
第九百四十六章 认错主任
  “好的,等会儿你记得跟医院那边说一声,没什么事就让王忠后出院,开发区种子公司这边的事情还要他来处理,要是他身体有问题,那就让他将位置让给别人。”包飞扬杀气腾腾地说道:“现在农户的情绪怎么样?”



  “姚书记在那里,大家不敢闹事,不过他们都想要开发区管委会给个说法,不然不肯离开,姚书记即使再做工作也没有用。”吴玉诚说道:“霍主任虽然也在,但是他也不敢轻易向农户承诺什么。”



  “好,我知道了,现在我们过去看看。”包飞扬说道。



  吴玉诚连忙跟着包飞扬走向围在开发区种子公司门口的人群,快到的时候,吴玉诚又连忙抢到包飞扬身前,大声说道:“大家让一让,请大家让一让,让我们先进去。”



  这一次来讨说法的人当中大多数是望港乡几个村的村民,望港乡党委书记姚根生在乡里素有威望,官声也比较好,经过他做工作,农户们的情绪才稳定下来,没有再做出过激的举动,看到吴玉诚和包飞扬要进去,也就嘟囔着让出一条缝隙让他们通过。



  吴玉诚在前面开路,和包飞扬一起往里走,刚刚往走了几步,就看见霍迎才从里面迎了出来。他似乎生怕人不知道包飞扬就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一般,冲着已经让出一条道路的农户们大声喊道:“农户兄弟们。请你们让一让,赶快让一让,让我们管委会一把手包主任进来……”



  村里的农民大多数不知道开发区管委会是干什么的。但这次大家一起来开发区种子公司讨说法,其中也有几个头脑比较灵活,平常消息比较灵通的,对开发区管委会的情况比较了解。而且刚刚在和管委会副主任霍迎才的对话当中,霍迎才也多次提到有些事情他不能做主,要请示管委会一把手包主任。现在听到霍迎才的话,他们才意识到刚刚要进来的两个人当中就有开发区管委会一把手“包主任”。



  他们立刻转头看向包飞扬和吴玉诚。并且下意识就忽略了看起来非常年轻的包飞扬,以为吴玉诚就是“包主任”。



  “包主任。你要为我们做主啊!”



  “包主任,我家五亩多地麦子全都毁了,欠的种子钱都没法还了……”



  “一家好几口人都没饭吃啦!”



  「十个农民顿时激动起来,一下子就将吴玉诚和包飞扬围在中间。尤其是走在前面的吴玉诚,首当其冲,大家又误认为他是“包主任”,一个个都将他看成了救星,有人甚至伸手抓住吴玉诚的手臂,生怕他会飞掉一样。



  “哎哎哎,大家不要急,都让一让!”吴玉诚顿时急了,不过他并没有急着表明身份。那样的话农民们又会将矛头对准包飞扬,他只能暂时将这个压力扛下来:“大家先让一让,等我们进去再慢慢说。”



  “对对对。大家不用着急,先让包主任进来。”霍迎才在外面看着农户们围错了人,恨不得上前指着包飞扬告诉这些愚蠢之极的农户这个年轻的才是正牌管委会一把手包飞扬包主任。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