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幻夜同人)谁辨他乡与故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长安幻夜同人)谁辨他乡与故乡-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卑劣之极,可是我不做又能如何呢……陛下不能坐稳帝位,于我们有恩之人不能脱出险境……”他低下头去,“所以良心上受折磨,原也应该……如果说我还有良心的话。”
  抱着他的手臂收紧了一些。端华一时间不曾说什么。屋子里干燥的炭火气息氤氲着,暖意逼人。许久之后李琅琊才听见端华说了一句话。语气很复杂,似乎是酝酿了太久太久的一句话。
  “你何必如此……自古忠义难两全。”
  这句话不是随随便便就说出口的。这是句至理,可真正能体会到它的,却寥寥无几。经历了那么多次的生生死死,端华早就体会得透彻。当周遭静默之后,回忆的碎片和战时来不及细细思量的东西在心中慢慢酝酿,最终让他想明白了太多太多。
  他们是误会和错过太多东西了。
  李琅琊沉默了,片刻之后他反手拥住端华的肩背。
  “除了你,没有人……”
  “没错。除了我,没有其他人——”
  没有其他人能理解他们。
  李琅琊苦涩地笑着。黑沉沉的凤眼凝视着端华俊丽深刻的面容:“你啊——你难道不觉得,我其实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李琅琊了么?”
  “没错,你不是。”端华点头,“不过我心中所想从来不曾变过。”
  李琅琊抬起双手抚上他脸侧,凑了过去。
  那个吻太过缠绵了。很久之后端华才抚摸着李琅琊微微发红的嘴角,满足地轻叹一声。
  “……端华!”李琅琊陡然反应过来,一把抓住皇甫端华掩在衣服下摆之间那只不安分的手,“你做什么?!”
  端华冲他眨眨眼,李琅琊看见这青年武将一口白牙闪闪发亮,样子爽朗之极,竟然不像是心头有半分阴霾的样子。那一双廖亮若星辰的眸子就牢牢地盯在他脸上,李琅琊立刻慌了——无论他在朝堂上多么自如,可是一面对这个人,他依然像个青涩的少年一般无法自处。这么一慌,抓着端华手腕的手终于松了。端华一点也不含糊,立刻就不安分地探进衣物中间,及至他的指尖抚上了某处,李琅琊才难以自制地颤抖起来,一双手在背后紧紧攀住他。
  “端……端华……”
  “嘘。”端华在他耳畔低声道,呼出的热气带起一阵让人战栗的暖意。感觉到□被一只手温柔地握住,李琅琊有些难耐地扭动起来,却不曾注意衣服后摆也被掀起,亵衣被温柔但是不容置疑地褪下,随后另一只手的指尖触上了某点,李琅琊清醒过来,本能地想躲闪,可端华却不给他机会了。武将的手臂牢牢地箍住他的腰。
  “九郎,别害怕……”
  “……不……我没有……”李琅琊微微拧着腰,白皙的脸上覆着一层细细的汗珠,他尽力直起身子,一双手不稳地想攀住端华肩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
  下面的话被尽数封回了口中。端华近乎认真地吻着李琅琊,手上动作却并没含糊。他顶进去一个指节的时候李琅琊低沉地呻吟了一声,但很快又自己竭力忍住了。与他一样,端华自己也出了满头细细的汗珠,他抽出手指,在手边案上一盏灯油里面蘸了一下,重新探进去。李琅琊脸色一片殷红,气喘吁吁地扶着他的肩头,人却并不曾软下去。端华在他颈项和胸膛锁骨处来回吻着,慢慢将他放倒在地上。地面铺着厚厚的地衣,一点也不见寒冷之意。李琅琊衣襟大开,他抬起一只手,反过来遮住双眼,却遮不住泛红的脸颊。
  “……九郎,没什么好害羞的罢?”
  李琅琊低声应了一声,似是应答似是反驳,不过脸上更红了。皇甫端华跪坐起来,两手支撑着身体移到李琅琊上方,低头看着他。他用手撩开松散的衣服下摆,温柔地来回流连抚摸着。
  武将的手指带着力度又质地粗糙,李琅琊只感觉到被抚摸过的地方一下子就热得难受。身体果然还是找回了熟悉的感觉,也许是他们之间不曾交心太久了,他从来没有比此刻更加迫切地渴望过对方。
  “琅琊……”端华的手指深深浅浅地动作着,带起那一阵阵的感觉让李琅琊全身战栗不止,“忍着些,可能有些痛……”
  李琅琊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只能用急促而低微的喘息回答他。
  端华挺身进入的时候李琅琊还是忍不住叫了出来,也许是很久不曾做过这些了。□传来的刺痛格外清晰,尽管在皇甫端华回来没有多久的时候他们曾经发生过一次这种事情,可是那时候填在心中的更多的是酸楚和恨意,难以释怀的空虚让他们没办法认真感受对方。而此时此刻,似乎连痛楚都变成了别样的甜蜜,只是这甜蜜一点也不稳定和持久罢了。
  听见李琅琊痛楚的声音,端华立刻停止了动作。
  “九郎,痛么?”他的汗水从额头滑到鼻尖上,再滴落到李琅琊颈项之间,“要不然,我们不要……”
  李琅琊伸手揽住他的肩头,阻止了他下面的话。“不,没关系……你……”
  端华心头有些发酸,他确认了一遍李琅琊的神色,确定他是真的要求他继续。于是他咬了咬牙,调整了一下姿势,用力一挺身,一直贯穿到底。李琅琊的呻吟还没出口就被他尽数吻走了,激烈的动作之间不知是谁碰翻了手边的灯盏,屋内顿时陷入一片昏暗之中,只有衣袍摩擦发出的沙沙声和喘息声,一直不曾停歇下来。
  窗外寒雨点滴,声声催夜。
  也不知过了多久,端华才喘息着,用手指按住眼角,吃力地从李琅琊身上直起上半身。没有其他多余的言语,他无言地伸手将李琅琊抱回怀中,一切都无比自然,自然得就好像是多少年前一般。可是他们其实还是都明白,有什么东西悄悄地改变了,就好像流逝的岁月一样,走了就再也无法回头。不过他们都尽力避免着这个话题,彼此将下颌搁在对方的肩头,寻找一个最为安心的姿势。武将粗糙修长的手指在李琅琊微冷的后背来回抚摸着,那后背的肌肤依旧光洁如玉,可整个肩背却更为瘦削,两块凛冽的肩胛骨几乎要硌痛了端华的手。他有些想流泪,却还是强自忍住了。李琅琊微微颤抖着,下意识地将他搂得更紧。房内隐隐约约漂浮着残留的□的气息,满足与疲倦同时袭来,也不知是谁伸手合上了谁的双眼。
  李琅琊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晨了,周身厚重的锦被温暖而舒适,熹微的晨光自窗纸隐约透进来,他四下打量,端华就睡在他身边,一只手还半挂在他腰侧。李琅琊稍稍动弹了一下,又怕惊醒他。
  他凑过去仔细凝视着模糊光线中端华的面容。青年的脸孔本来就线条深刻俊美,经过烽烟的浸染,更是犀利了许多。可是也许因为熟睡,也许因为放松,端华整个脸孔都放松下来,李琅琊的目光滑过高挺的鼻梁和微翘的唇角,突然在略显柔和的线条中找到了端华少年时的影子。这个发现让他感觉到酸楚的甜蜜,他不敢再看,转过脸去重新躺下。可是端华就在这时候醒了过来。
  “……琅琊。”
  李琅琊背对着他,声音闷闷的。
  “恩。怎么这么早就醒了?”
  “你不是比我醒得更早?”端华伸手揽过他,失笑道,“何况我这哪算早……你都醒了我居然还不知道。唉……”他突然叹了一口气,“行军打仗的时候我可从来不会这样,总是一点动静就醒过来的,哪怕是中夜——”似乎是感觉话题不对,他猛地顿住了,不过显然为时已晚,因为李琅琊脸上的悲伤是显而易见的。
  那些苦寒的征战岁月,多少次他午夜梦回,身边却只有寒光暗陈的兵刃和铠甲?
  李琅琊反手拥住他,什么话也没有说。片刻后李琅琊坐起身,拿了身边衣物开始穿戴。“我今日要进宫见驾。我已经……”他低声说,“好几日不曾上朝了,有些事情还没处理完,不得不说。”
  说话间他已经穿好了衣服,端华也坐起来,光裸的上半身在清晨昏暗的光线下显着无数模糊不清的伤痕。他一动不动地凝视着李琅琊,李琅琊不忍心再和他对视,只好低下头道:“我走了。端华,你——”他突然抬眼看着他,“你耐心等待,我已经向陛下求来恩典,发配江南,虽然比不得京城繁华,不过终是有时日相聚——”他的声音有点哽咽,不过他只是顿了一下就继续向下说,“若真能如此,你耐心等我,这天下就将要平定,等你离开长安,朝堂上我也没有什么好牵挂的了,我就辞官去江南,永远不回这长安城——虽然造化弄人我已有家室,可到时候我们至少还可以——”
  “够了。”皇甫端华双眼幽深,他一摆手止住李琅琊话头,“我明白。小九,我会耐心等着。你放心。”
  他微微地笑起来。
  (未完待续)

  第 97 章

  (九十七)
  “谢天谢地你可总算来了!”这日午后,李琅琊终于准备妥当,然后出现在朝房中的时候,赵仪然大大松了口气,“你可以啊!想了个主意拖我和八重将军下水,自己倒是躲得比谁都快!”赵仪然顾盼左右发现四下无人,继续道,“你是不知道,你这几天不在,陛下找茬找得简直没了边了!”
  李琅琊听见最后一句话,皱了皱眉,随即苦笑。
  “我这就去面君,你且别抱怨了。”
  赵仪然也不拦他,只是立在他身后幽幽开口道:“你小心。”
  李琅琊脚步一顿,还是掀开帘子走了出去。
  他跪在大殿璀璨的珠帘前面,珠帘后头幽深无比,只有清烟袅袅。李琅琊也不进去,只是撩衣摆跪了下来,行了大礼。
  “臣幸不辱命。”
  他这一声低沉却清朗,空旷的大殿内一下子就漾出了层层的回音。片刻后珠帘内李亨才低声道:“进来说话。”
  李琅琊起身,掀开珠帘,转过富丽的屏风,他瞧见李亨半跪半坐在榻上,听见脚步声,他抬起头,看了一眼李琅琊。李琅琊却被陡然惊出了一身冷汗。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李亨的姿态太过随便,甚至可以说是有一点柔软。帝王接见大臣,即使是不拘礼节以显亲厚,可还是会保持着威仪,而李亨此刻额前散下有些凌乱的头发,跪坐的姿势,还有苍白憔悴的脸,哪里像是方肃清了旧党而意气风发的年轻帝王?李琅琊顿感站着不妥,于是赶紧垂下眼睛不敢再看,紧走几步跪了下去。
  “臣叩见陛下。”
  “行了行了。”李亨摆摆手,面对着跟前乱七八糟的一大堆奏折苦笑起来,“别那么多礼节了,朕实在是没有力气应付这些。”
  “臣此番是来……”李琅琊想说的话却说不出口,面对着这样的皇帝,他感到十分不自在。其实他不曾意识到,他还是下意识地将皇帝当做了弟弟来呵护,幼年时的影子已经深深篆入脑海,血脉至亲,以李琅琊的性子,他潜意识中实在没办法将其与普通的君臣关系对等起来。
  “……来告诉朕当日的情况?”李亨开口道。
  “陛下英明。正是此事。”
  “事情经过倒也不必提了……倒是赵仪然八重雪等人忠义可嘉……”李亨低声念叨。听见这句话,李琅琊在心中长长地舒了口气,却冷不防李亨突然变了语气问:
  “你其实还有话要说罢?除了这件事情,你想其他事情呢?为什么不提?”
  李琅琊心里一紧。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倒是李亨片刻后幽幽道:“你是来叫朕兑现诺言的罢。”
  李琅琊无言,只能深深地磕下头去。
  李亨沉吟着,什么也不说。
  “……如今……如今官军已经扭转劣势,收复大唐江山指日可待,臣早已疲于官场,更何况陛下身边贤才良多,更不缺臣区区一人……”李琅琊沉默了许久才低声道,“臣请……臣请携带家眷退隐江南,只愿余生安平,不求其他。还望陛下皇恩浩荡……”
  他其实真正想说的是关于皇甫端华的事情。可看见皇帝如今不阴不阳的态度,他深恐提及此事倒适得其反,所以思量许久还是不敢说一个字。
  一声茶盏被搁在案上的轻微响动,李亨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还有呢?你为何只字不提?”
  李琅琊嘴角紧抿,低头不语。
  “唉……传朕旨意,叛将皇甫端华,发配江州。”
  李琅琊慢慢抬起头,凝视着皇帝年轻而略显苍白的脸。这一回他没有逃避堂弟的目光,而是深深凝视着,片刻之后他直起腰,轻轻吸了一口气,然后重新深深地磕下头去。
  “臣谢陛下宽宏仁厚,恩泽浩荡——臣告退。”他立起身来,退后了几步。年轻的帝王什么也没有说,他有些苍白瘦削的手指搭在案上,被一堆折子鲜丽的外壳一衬,竟然有了些油尽灯枯的意味。一盏烛火就搁在他手边,衬得他脸色格外憔悴。李琅琊又后退了几步,转身要走,却听见身后李亨低沉地开口了,语气不像是在与他说话,倒像是在低声自语。
  “朕还记得,在很小的时候……”皇帝的声音断断续续,几不可闻,“母妃不受宠爱……连带着我也害怕见到父皇……”
  李琅琊再也迈不动一步,他有些僵硬地转回身,跪了下来。他注意到,方才皇帝最后一句话中间不曾用“朕”这个字眼。
  “……也是,父皇有那么多儿女,随便哪一个兄弟姐妹不比我好,他又何必要注意到我……”他低声,自言自语一般,“那时候从来没有人注意到我……后来瑛皇兄被武慧妃那个女人害死,我哪里知道这‘太子’就会莫名其妙地落到我这里来……呵呵!”他苦笑起来,“还不如不要!不如不要!父皇不过是怕引起各宫间再次争斗罢了,我这个不重要的儿子自然就该出来挡一挡风波……呵呵,众矢之的,如履薄冰,要是一步走错,连点自保的余地都没有……”
  理智告诉李琅琊应该赶快走开。所谓帝王家的事情,最是一汪浑水,绝对趟不得。李琅琊心中最是清楚,李亨生母杨氏,当年生下李亨之后,因为王皇后没有生育,哪里敢亲自抚养。李亨自小离开生母,寄于皇后身边抚养,小小的孩子心头哪能没有黯然之感?更兼王皇后当时日渐惹李隆基厌恶,身为皇后之子,自然也饱受精神折磨。很小的孩子就学会了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