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本教材·论语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学基本教材·论语卷-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执政用人,贵在取其所长,因才器使。孔子借着与季康子的一番对话,一方面说明其弟子各有所长,皆足以从政;另一方面也暗示了执政用人之道。细玩本章,更可知政治家应该具备果、达、艺等人格特质或才德学识,才足以从政、执政,而道济天下。某些动辄玩弄权诈、自以为是的政客,实在应该善读本章,从而改弦易辙,效法子路、子贡、冉有所体现的光明俊伟的政治家风范。
     (十六)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①,可使治其赋②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③、百乘之家④,可使为之宰⑤也。不知其仁也。”“赤⑥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⑦,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公冶长》第五·七)
    章旨
  孔子答孟武伯之问,说明子路、冉有、公西华各有所长,而不许之以仁。
    注释
  ① 千乘之国拥有千辆兵车的诸侯邦国。乘,音shèng,一车四马。
  ② 赋指军事。古代依田赋之多寡,出车徒以供给兵役,故称军事为赋。
  ③ 千室之邑卿大夫之邑,有千户人口的县邑。
  ④ 百乘之家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之家。
  ⑤ 宰指邑宰或家臣。
  ⑥ 赤公西赤,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孔子弟子,小孔子四十二岁。
  ⑦ 束带立于朝穿上礼服,束着大带,服装整齐,在朝为官。束带,束紧衣带,指穿着整齐的朝服。立于朝,位于朝。立,同“位”。
    析论
  仁是诸德之总称。仁包含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温、良、恭、俭、让……所有的德行。必须将此孝、悌、忠、信等所有的道德项目都作百分之百的实践,才算是孔子心目中“仁”的完美而最高的体现,才是仁的最高境界。因此,仁的境界是无限的。
  孔门弟子中,只有颜渊是“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他的弟子则仅仅是“日月至焉而已矣”。这一方面是孔子给予弟子的品评等第,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完美的仁是多么不易体现呀!
  孔子是不轻易许人以仁的。孔子对于弟子知之甚深,了解他们虽各有所长,却都未曾体现仁的最高境界。因此,孟武伯请问孔子他的三位弟子是否“仁乎”时,孔子不加轻许,只是针对弟子的优点加以评述说明而已。
  子路、冉有都怀着政治、军事的长才,本单元前几章已加阐述,可与本章相印证。至于公西华,则年少知礼,孔子许其“束带立朝,可使与宾客言”,其仪表、辞令,和外交才华,都可以想见。
  成就“仁”固然不易,但是“为仁之方”,却是每一个人随时随地即可实践的,我们若能时时处处体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美德,假以时日,自会透过实践,愈益接近仁的境界,为孔子“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篇)这番话作最好的诠释与见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