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齐桓公的崇拜里清醒过来,但他对自己的崇拜却更加的深沉。原先是故事骗了他,现在他自己开始骗自己——那个伟大是存在的。
宋襄公从而萌发了一个更加深远的信念:超越齐桓公,做一个更加伟大的霸主。这是偶像贬值之后产生的心理影响,软弱的人会觉得彻底失望,好胜的人会奋起反抗。宋襄公就是后者,他被故事骗了,但他的内心不敢承认,于是,他自己骗自己,憧憬着伟大,这种心理随着年月更加地折磨着他。他要超越齐桓公,做一个更加伟大的霸主。所以,后来他在与楚国交战的时候,希望真正打败楚国,因为齐桓公称霸天下的几十年来,从来没有一次真实地打败楚国,面对楚国总是采取逃避的办法,这就是齐桓公霸业的顶线,他要超越,后来包括晋文公也是一样,而且成功了。
对现在的伟大的霸主齐桓公失去崇拜感的宋襄公带着复杂的心情回国,齐桓公老了,未来是年轻人的世界,也是他的世界。公元前645年,夏,当左丘明先生再次批评鲁国的史官没有记载当年日食准确的时间的时候,宋襄公觉得应该自己干了。
所以,在紧接着的“伐厉以救徐”的军事行动,宋襄公就没有参加,这点更证明他对齐桓公的崇拜削弱。“秋,七 ,齐师、曹师伐厉”。他的父亲宋桓公在齐桓公开始称霸中原以来从来没有缺席过任何一次联合军事行动,而曾经放下父亲葬礼来参加齐桓公的盟会的宋襄公这次居然缺席了。
“厉”是楚国的附属国,齐桓公依然采用“围魏救赵”的办法,宋襄公更加确信齐桓公真的老了,不行了。以齐国的实力加上中原的诸侯完全可以打败楚国,却不敢正面交锋,用这种老套的伎俩,太落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