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龙骨-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鬼。赵凤年和他爹听了,也都说就是那个德瑞尔干的,上次没买成,这次就横下心来雇土匪来抢,狗日的真不是个东西。
  但不管大家怎么看,赵凤章总觉得这事并不是德瑞尔所为。凭他的直觉,这个洋人是不会使这种下三烂手段的。而且,据他所知,德瑞尔在离开老龙岭的第三天就动身前往天津去了。看来,这幕后之人,必另有其人。
  不管怎么说,在冥冥之中,赵凤章已经感觉到,从此之后,他们家的命运,怕是已经和这大龙骨紧紧拴在一起了。前路茫茫,天晓得这大龙骨带来的究竟是祸还是福。
  想当初那个法国人德瑞尔为了得到大龙骨,二返老龙岭,寻到老赵家,虽然事非所愿,却也未作声张。因此上,德瑞尔走后,许多人也只当是他去赵家收龙骨的,却不知这老赵家竟会藏着那么一只大龙骨。但现在不同了,经石秃子的土匪黑天半夜这么一搅闹,别说是老龙岭上的村子,就是整个庙岭三区,也没有不知道这大龙骨的了。更有好事者,在说到大龙骨时,还添油加醋,绘声绘色,有的说那龙骨真算了个大,有水桶粗,丈八长;有的则说是一只龙牙,大倒没多大,可赛过夜明珠,土匪们刚抢到手时,照得院里跟白天一样明。
  人们在谈论大龙骨的同时,对李梦楼斗土匪的故事也赋予了许多极具传奇的夸张。当然,在他们的称呼中,是只有李胖大而没有李梦楼的。有的人干脆就说,那李胖大本来就是神仙附体,不等石秃子那催命石子飞到跟前,早有小鬼暗地里给拨落到地上了。于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黑脸汉李胖大”的故事,又一次次被再版翻新,李胖大的名气也因此传得更响亮了。
  发生在老龙岭上的土匪夜劫龙骨之事,在客观上又将以德瑞尔大收龙骨为始端的漳源境内大刨龙骨的自发性“群众运动”,又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了一步。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的想法很简单:这龙骨洋人要买,土匪要抢,看来就是值钱。
  二
  事实上,赵凤章的担忧不无道理,就在他和李梦楼双双离开凤凰圪嘴的不几日后,因大龙骨而起的几样事情便又接踵而至了。
  张村的张富山,在这漳源西川的十里八乡也算是个人物。比起县里那些个家私万贯、土地万千的老财们来,他自然是小巫见大巫,算不得个大财主。人家那些老财,不但拥有良田千百顷,而且又是放贷又是做买卖,城里四街八巷,甚至太原府,都开着许多各色各样的店铺货栈。而他张富山,充其量也就是靠着祖上几辈人省吃俭用勤张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从牙缝缝里抠米垢,硬攒下这么一份家业。但就是这,在这老龙岭上,甚至在整个庙岭三区,他可也算得上数一数二的有钱人了。
  张富山的家道兴旺,是始于他的曾祖父,到他父亲手里时,还担任过大清王朝的“甲头”,到民国初年他正身强力壮的时候,村长的名分又责无旁贷地落到了他的头上。这村长是一个联合村的村长,一个村统管数村,权力自然就比他父亲时代的那个只管一百户的甲头要大得多。但很快,他就发现,这村长可不是个人干的差事。“和为贵,俭为上,勤为本”是他们老张家传了几代的颠扑不破的祖训,可这村长的行径,却逼着他不得不去违祖训、背祖德。按说这村长之职,在这么大的一个国家里该是等级最低的一个“官”衔了,可就是这个最低的“官”,竟偏偏就有数量最多的人在盯着它、眼馋它。为什么呢?就因为这社会之大,偏偏生活在村里的人最多。按说这可是个好差事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发财自不必说,那份高高在上的荣耀也很是让人舒坦得意的。当然,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必须建立在一个鱼肉乡民的大前提之上的。而且,你还必须给你的那个顶头上司区长或是区公所里随便哪个“爷”当好狗,该使厉害时,你就朝着那些穷得丁当响的乡民们去恶狠狠地咬;该当奴才时,你就得向着区里、县里的每一个高高在上者使劲地摇尾巴。
   。。

大龙骨 第十二章(2)
其实,在他的骨子里,本来也是对“为官”二字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渴求欲的,但他现在看到的“官”显然和他想象中的“官”是两码事。所以,有关“官”的许多梦想,也只能是让它在自己的身上自生自灭了。唯一的希望,就是让这些美好的想法,在自己的弟弟和儿子身上得到实现和光大……
  还好,就在此时,他的一个本家伯伯张寿福,经常跑到庙岭镇上的区公署里使阴使阳,四处活动,表现出了对村长一职的极大兴趣。于是,张富山也就乐得做个顺水人情,瞅准机会,向区长一举荐,也就把村长之职顺顺当当推给张寿福了。在此之后,阎锡山为呼应蒋介石的“清党防共”政策,又在各村实行了邻闾制,张富山推让不过,也只是担当了个小小的闾长(五户为一邻,五邻为一闾)应付差事,腾出来的主要精力,当然还是在他的家业土地之上。
  德瑞尔的老龙岭之行,给张富山的震动很大。他立即敏锐地意识到,蕴藏在龙骨身上的价值,一定是一个令人夷匪所思的数目。果不其然,在之后不久,就发生了石秃子夜劫龙骨的事情。尽管他也没有弄清楚这龙骨到底为什么会这么引人注目,但有一点是没有问题的,那就是这龙骨肯定值钱,值大价钱。
  数日后的一个黄昏,张富山喊住了从羊圈里圈羊回来的赵凤堂。
  赵凤堂跟在东家的屁股后边走着,心里却像有个小锤子在不停地敲打一般,一直“咚咚”地跳个不停。他猜想东家肯定是知道他和二东家的那些事情了。于是,一边走一边就在心里盘算着该怎样对付张富山:如果他要问起这事,我就“咚”地先跪在地上,求他大人大量饶过我,这一年的工钱我也不要了。但随之,又觉得这办法不行,太丢人了。嘿,我还不如说,我一个后生家啥也不知道,都是你那老二家圪夹不住,非要拉了我硬干的……可还没等他想下个好主意,张富山已经坐在太师椅上慢声细语地开口了:
  “三小啊。”
  赵凤堂一听,两腿一软,就要往地下跪去,却听张富山在那边接着又道:“听说你们家挖到一根大龙骨?”
  赵凤堂一愣,将拥在袖子里的手使劲掐了一下自己的胳膊,忙点头道:“嗯。”
  张富山皱皱眉,却变了话:“你今天是怎么了?怎么见我就像见了咱区上的段区长一样?”他忽然觉得眼前这后生今天有点不太对劲,畏畏缩缩的,连看都不敢看他一眼。
  赵凤堂一听张富山这样说,心里反而不怕了,脑子一转,立马就有了话:“东家,前两天有只母羊落羔了,我以为你要骂我哩。”
  张富山一乐,放心了:“你看你这孩子,我和你爹可是穿着开裆裤一起玩大的,早就告你叫我大爷就行了,可就是改不了口,还是一口一个东家东家的。不就是没了个小羊羔子嘛,我骂你做啥?你给我放没放好羊,我心里又不是不知道。”
  赵凤堂便赶忙点着头说:“那是,那是。”
  “听说你家的大龙骨比檩子还要粗?”
  “都是人们瞎传哩,也就是碗口来粗吧。”赵凤堂原想这大龙骨本是他们老赵家和老王家两家共同的秘密,可现在整个老龙岭都知道他们赵家有大龙骨的事了,再隐瞒也就没啥意思了。不过,在大家还不知道老王家大龙骨的事之前,他想是绝对不能说的。
  张富山想再问问,看他们家现在是不是肯出手卖这只大龙骨了,可转念一想,这事问他也是白问,他又做不了家里的主,于是就说:“三小,你回家一趟,替我给你爹捎句话,让他明天前晌来我这里一下,我有事跟他说。”
  第二天一吃过早饭,赵磨锁就匆匆地下了张家楼院。
  三
  其实,要细说下来,赵磨锁,还有王拴纣,和这张富山三家之间,是还有着一种很特殊的关系的,算起来,也已经是几代人的交情了。只不过,赵、王两家老小几代,都是以佃户或长工的身份出现在张家的。
   。。

大龙骨 第十二章(3)
赵磨锁和王拴纣两人的爷爷和父亲,都曾在张家当过长工,所以,从儿时起,他们两人就经常和同样是孩子的张富山在一起玩耍。时间一长,三个人之间很自然地就有了一种超乎家庭境况之外的感情。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赵磨锁和王拴纣还是很明显地感到,他们和张富山毕竟不是一条道上的人,因为很多时候,友谊也是得靠家境来维持的,没有钱的日子,任何事都会举步维艰。所以,随着各自年龄的增长,在无形之中,也就有了一层难言的隔阂。特别是要强的赵磨锁,一想到张家,心里更是会有一种别别扭扭的感觉。最让他难忘和难过的是发生在小时候的一件事。有一次,他们三个人在老龙坡上玩耍,晌午了,张富山说:“我要回家吃扁食①了。”说完,就丢下两人跑了。王拴纣不吱声,赵磨锁却不服气地朝着张富山的背后大喊:“等过年时,我家就也要吃扁食了!”然而,事情都过去这么些年了,人家照样还是想什么时候吃扁食就什么时候包着吃,可他和王拴纣这样的人家,还是得等到过年,才可以勉强包得吃上一次。唉,这世道就是这,你不服气也不行,心里憋屈是憋屈,你的儿子还不照样得给人家去当长工?家里还不照样得租种人家的地?唉……
  赵磨锁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有进过这张家楼院里来了,今天一踏进这铺满青砖的院子里,立马就生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世事轮回,时过境迁,对长逝的年轻时光产生的那种永远的怀念和留恋,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一样是刻骨铭心的。
  昨天晚上,当他三小子告诉他说东家要他去见他时,他还想着怕是为了今年租子的事。因为今年年成不好,开春天旱,玉米、高粱之类的大秋作物,连苗都没有捉全。种谷时倒是落了一场好雨,苗算是齐全了,可没想到眼看要收了,又遇了个早霜,只一黑夜,还青枝绿叶的谷子就都给霜死了。不用说,打下的尽是秕谷。就打下的那几口袋粮食,连吃都不够一家人吃,如果要把租子都交清,那可真得把嘴也缝上了。谁知,正在村里的佃户们准备着向张家求情,看能不能暂缓交租的时候,张富山却忽然放出话来,说今年的租子谁能交就交,交不了就等下年秋天再说。大家都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心里对张家自然是十分感激的。赵磨锁和王拴纣两家就更不用说了,因为他们两家不但该交的没交,而且两家儿子在张家的工钱还一分也没少算,这样一来,这一年的日子也就可以又将就着过下来了。
  不过,也就是在这之后不久,老龙岭之外的许多地方,不知道为什么“哗”的一下就起了大潮,佃户们像是被一股绳子串起来似的,一下子和那些催粮要债的老财们干开了,说是叫什么“抗债延租”。在庙岭镇,佃户们不但把镇里的老财主陈德仁给打了,而且还舞闹得区上把他的村长帽子也撸了。人们不知道这世道是怎么了,有兴奋十足冒着唾沫星子说解气、痛快的,也有心惊胆战嘀咕着“乱套了乱套了”的,甚至还有人神神秘秘地说,这些都是一个叫“共产党”的人领着人们干的。在张村,张富山事前也曾告诉过张寿福,说世道要变了,今年可不能催租子要债了,可张寿福不听,仍一户一户硬逼着要大家交。没想到,还没两天,庙岭就出了陈德仁被打的事。这事在村里一传开,村里最穷的佃户张愣蛮就叫了四五个年轻人,相跟上找到了张寿福家,想问一问看能不能也像张富山家那样下年再收。没想到,张寿福以为他们是来打他的,没等一伙人开口,就赶忙主动说不收了不收了,而且,还要他们告诉交了租子的人家,要是家里实在不行,也可以再来拿回去。
  其实,大家有所不知,在那一阵子,正好是张富山的儿子张路生回来住了两天,这才有了后来张富山的主动让路。不过,有一件事赵磨锁是十分清楚的,也是在那一阵子,赵凤章在一天夜里回来,问了好多村里地主们收债收租子的事,当他听了他讲的张富山今年主动不收佃户们的租子的事时,赵凤章竟莫名其妙地说了句:“怎么会这样?不可能,不可能。”第二天,赵凤章便又悄然离开了凤凰圪嘴。再后来,村里还有人私下议论,说庙岭镇的陈德仁,就是他家二小子带着人闹的等等。
  

大龙骨 第十二章(4)
但议论归议论,赵磨锁是不相信这些风言风语的。他总觉得,他家二小子是个念过书的人,再怎么也不会去做那些“作乱造反”的糊涂事的。
  赵磨锁忐忑不安地进了张富山家,先问了三小在这里听话不听话等等的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正要问今天让他下来是不是说租子的事,张富山却忽然打断他的话,开门见山地就说:“磨锁兄弟,把你叫下来没别的事,就是想买大侄子挖到的那根大龙骨。”
  赵磨锁一听,先是一愣,然后才尴尬地说:“敢情你也知道了啊。”
  张富山一笑,说:“连土匪都知道了,我还能不知道?咱们都是庄稼人,我也就不说绕弯弯话了。你也知道,我张富山可是从不做昧良心事情的,虽说你家这宝贝大龙骨在市面上也没有个准确的价码,可我也不能让兄弟你吃了亏。这样吧,我在那老龙岭上还有二亩三分圪梁地,你要是愿意,咱现在就找个保人写地契,你今天下午就可以往里担粪,明年开春,你愿种什么就种什么。”
  赵磨锁心里一热,这可是从没有想过的啊!老天爷,二亩三分地啊,他家好几辈人辛辛苦苦死熬活受,才置下可怜巴巴的三亩多干圪梁地。看来,这大龙骨真要让他老赵家时来运转了。
  张富山看看赵磨锁已经动心,却不表态,以为他是还嫌他出的少,索性就大甩大破了:“兄弟,咱一锤定音,除了我刚才说的那二亩三分地,再外加今年你家欠我的那三石八斗租子,你看怎么样?”
  在财富面前,人的欲望都是相同的。但赵磨锁还是有点踌躇不定:“富山大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