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将共讨汝!那时,你有多少兵丁可以抵挡天下百万大军?”

杨雪哑然,她心里怎能不清楚。当初兵变时的计划,就是先控制皇帝,抢夺玉玺,把生杀大权掌握在手里,假手皇帝诏书来稳固自己地位,可惜,棋差一步,虽然掌握了皇帝,但没有了玉玺,这一切都成了泡影。李林龙,我出工出力,却让你拣现成的果子!

“若与我联合,你的这次兵变,在情理上就可以遮掩。我和陛下可以说是察觉李林龙之反心而布下此局。再者,地方奏折都是我亲批,下面地方官员认得我的字迹和口吻,玉玺即使不同,地方官员也会相信我。而且,我还可以下发密旨,则不需要玉玺,这也就还了你的清白,也就可以共同对付李林龙!玉玺反而不重要了。另外,我可以给凤州的兵部尚书梁建方去封密旨,以他控制的三十万大军,擒拿在凤州没有多少人跟随的李林龙易如反掌!即使这些做不到,李林龙率兵前来围困京师时,由我与陛下出面安抚,又有多少兵将会顺从他?那时他就成了谋叛者,天下人都将诛杀他!”武皇后娓娓道着联合的好处。

杨雪眼睛一亮,但随即眉头皱了起来。

武皇后何等聪慧,当然知道她心里想什么。微笑着说道:“你定然担心李林龙被擒以后,天下兵马汇集京师,本宫仍会除掉你,而那时我要反悔,你将依然摆脱不了谋叛者的罪名。其实,此点你不必担心,其一,我与陛下毕竟还在你手里控制;其二,我可以写个承诺,这个承诺你我各执一份,谁要违约,可以诏告天下;其三,可以将我的贤儿做你的质子,这样你大可放心!各路兵马到达京师之时,只要你遵守约定,我将不准许他们进入京师,等事态平息,封你个郡王,若还不放心,大可把东平之类的偏远之地封给你,让你逍遥自在,远走避祸,大家相安无事可好?”

杨雪感觉自己的脑子转动的飞快,但就是找不到更稳妥的解决方法。和武皇后联合,先消灭李林龙是个好建议,至于和武氏达成某些约定,是否遵守那都是后话,锄掉李林龙后只要遣散各路兵马,自己还是可以依仗控制京师的兵力,轻易杀掉武皇后和高宗。

“好,我答应与你联合!”她应道。

武皇后见她答应了,脸上并没有露出笑意,而是眉头微微一锁,淡淡说道:“还有一个前提条件。这个前提条件,你不答应,我与陛下无法与你联合!”

杨雪催问道:“什么条件?”

武皇后应道:“我要把与你达成的承诺,派可靠人送出京师。这里是你掌控的地方,我怀揣此纸等同于无。只有把承诺之纸安全送到我指定的人手里,然后送信的人回转后我才肯与你携手。你要违约,则天下兵马还会声讨你!”

杨雪一愣,暗思:武皇后想的太缜密了,这样一来,以后想杀她也很难,这是逼着自己履行承诺。她还没有找到恰当的理由反驳,就看见了武皇后那坚毅的神情,若不答应,武皇后定然不肯退让,谁怕谁呀,大不了鱼死网破,先应承了!

“好吧!我派人把你写的信送出去,拿来回函与你!”

武皇后摇摇头应道:“不,只有我自己选的人才可靠,你派的人我不相信!”

杨雪拗不过她,无奈点头道:“好吧,你选人吧!”

武皇后问道:“柳阳、李剑何在?”

杨雪应道:“李剑在乱军中被杀了,柳阳被阿德旺擒获,下午就要砍头!”

武皇后脸上一笑:“就用他送信吧!他我放心!”

杨雪点头同意。

武皇后看了看自己衣裳凌乱的样子,用手整理了一下,轻声说道:“咱俩既然有盟约,囚牢我与陛下及皇子是不能回去了。我们要回到自己寝宫居住,还需要太监宫女的服侍和侍卫保护!”

杨雪从心里感到恼火,但知道目前事情发展到这步,大事都已经让步了,何况这样小事呢?点头道:“自然要恢复往日你在宫内的一切便宜,不过侍卫由我指派。你什么时间起草此纸承诺?”

武皇后神情轻松,淡然说道:“断中后吧,我要和陛下及诸皇子、公主先沐浴休息一阵,身体恢复才能动笔。对了,新皇登基你也不要搞了,为了避免天下人指责你谋君篡位,你最好不要有过激举动!哈哈……”说完她得意地大笑起来。

高宗略微睁开眼睛看了看两人,迅速又合上了,面上还是没有任何变化,只是手中的念珠转的缓慢起来。

杨雪恨不得将武娘娘那张脸撕个粉碎,但理智克制了自己,挥手道:“来人,送陛下和娘娘回寝宫休息,好生伺候!”

看着武皇后和高宗等人背影消失,她咬牙切齿地骂道:“再让你们苟活几天,等到消灭李林龙,夺回玉玺,我就杀了你们!什么狗屁盟约,我大权在握,才懒得遵守!”

骂了一阵,她又想起了李林龙诈死一事,自言自语道:“是程务挺通告的李林龙已死,他又没有布防重玄门,难道他真是李林龙的人吗?”

“传令阿德旺将程务挺给我捆来!”她对侍卫喊道。

……

凤州城。梁建方闻讯不敢怠慢,带领各路统兵大将出城迎接七皇子李显、刑部尚书狄仁杰、掌印太监总管马缘。

在大非传之战中,身中两箭的李林龙在秀香等人的搀扶下也来了。

……

大非川之役,李林龙派出八千骑军引诱吐蕃噶尔赞业多布。将吐蕃人引到一处峡谷地区伏击,任雅相、王孝杰率近五万人马拦截,梁建方的大队从后面掩杀,将噶尔赞业多布的二十多万疲惫之师杀的大败。

没想到却下起雨来,天色阴暗,李林龙是靠号角调度军队的,而梁建方却是靠战鼓和令旗,遇到雨天,从远处根本看不清楚令旗,最后还是让噶尔赞业多布带着几万人从乱军中冲了出去。

不管怎样,一切都算顺利,吐蕃在十数年内再无可战之兵。就在大家懈怠之时,李林龙却被吐蕃伤兵射中了两支弩矢,当场摔下马背,昏死过去。

后经医生检查,虽然前胸是要害部位,但雨天弓弦受潮,冲力不大,昏厥更多是劳累及高原缺氧造成的。不过,李林龙算是破相了,右耳被撕裂去一半。

任雅相焉能错过这个绝佳的时机?他利用了此次受伤,大作文章就是想引杨雪作乱。

……

将三人迎进当地的府衙,狄仁杰伏地痛哭,抽噎着断断续续把杨雪兵变,皇上和皇后的托孤,详详细细地一顿诉说,有马缘为证,无人怀疑。听的各路将领们个个按耐不住暴跳如雷,咬牙切齿地要杀到京师,碎尸杨雪。

梁建方很冷静,问道:“李帅,陛下和娘娘是否逃脱,尚不得知。是否要多加人手探探消息?”

李林龙的态度也是求稳,他想先确认二圣是否已经被杨雪控制,否则匆忙扶立幼帝,到时候天下有两个皇帝,老皇帝还能让自己活多久?要有多少人受牵连?

李林龙还没有发话,有牙兵又领进一人,那人进门便冲他喊道:“闲杂人等退下,先帝密旨,李林龙接旨!”

……

李绩一直在家养病,每天只有一两个时辰属于神志清醒。京中大乱后,其子李震嗣,反复思虑,还是把情况说与了父亲,毕竟李绩处世更为老道,在这关键时刻,老人家的政治智慧更为重要。

李绩听完后,却振作了许多,命家人从床下拖出一个铜匣,告诉李震嗣这里是先皇密旨,速速想办法出城送给李林龙本人。

李震嗣明知道经过这番折腾,估计老父交代清楚后就会架鹤西游,但还是不敢不遵父亲的叮嘱,当夜找了父亲的门生——负责城墙防守的一个中郎将,把他和一个家顶从城墙上用绳索放下,两个人又跑出了十几里,在一个村子里买了两匹马,好在关防路引都带的齐全,又有官职在身,总算是一路平安,直接到了凤州。

……

李林龙接了先帝的圣旨,心中却是游移不定,先皇太宗的遗旨,“宫城有乱之时,着李绩为帅,李林龙副之……”。这是太宗驾崩前就留给了李绩的遗旨。李绩病危无奈,才把圣旨送了过来,可太宗怎么就知道有这场兵变呢?

他在内室里跺步,竭力理顺思路。

靠!“宫城……”这个老家伙,他不是料到杨雪会叛乱,他是相信了当时的流言,其本意是防着武则天呀!

第四十三章 雷霆反击 (一)

(新书,军事题材,将在一月份上传。有刻骨铭心的爱情、有兄弟间生死与共的友情、有气壮山河的血肉战场、有波澜诡秘的隐蔽战争、有步步惊心的悬疑、有轻松诙谐的生活,以真实的历史为背景,刻画从抗日战争到1979年的历史片段,再现为了反抗外敌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安全而英勇战斗的革命先烈形象。希望大家喜欢,并提出一些宝贵建议,先谢谢了!)

……

……

李林龙想明白后,才将梁建方单请进内室,两个人有嘀咕了一阵,是否立刻出兵京师无法统一意见。梁尚书认为应先看看事态再做决定,以免杨雪等见无路可退而鱼死网破谋害二圣;李林龙的想法是,只有兵围京师,才可能威逼杨雪放出二圣。

就七皇子李显是否立刻登基,两个人都认为暂时不宜,还是先拥立其为储君更好,天下不可能有两个天子,否则陛下被解救后,岂能善待李梁二人?

梁建方也是武将出生,为人也痛快,当场表示,既然有圣旨在,他愿意听从李林龙调遣。

两人分头安排各军加紧准备,以储君名义发布讨逆檄文,派人快马送往大唐各地。忙完这些天已经黑了,李林龙刚回到寓所,狄仁杰就带着凤州长史栾青急冲冲跑来。

“山主,出大事了,京师发生了变故!武皇后和杨雪签下盟约,程务挺也被抓起来了!”狄仁杰满脸焦虑的说道。

“程务挺被抓?他们内讧了?”李林龙很高兴,这说明他们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

“哎呀!这事一直没与山主说。当年务挺投靠杨雪,是我的主意。最初,李昭德宴请程务挺,他回来跟我一说宴席上的事情,我就认定是美人计,杨系想用杜鹃的美色拉拢他。我当时考虑咱必须掌握他们的动向,就鼓动务挺将计就计,既抱得美人归,也来个打入其内部。之所以一直没与山主和秀香姐说,就是因灵儿的原由,你们知道了一定会坚决反对。这些年我们对杨雪一系动向掌握的非常清楚,靠的就是务挺,杨雪叛乱具体安排等,都是他传递出来的。我半夜进宫,带陛下从重玄门顺利出来,都是他的功劳。唉!可惜,这两点大概也是杨雪怀疑务挺的原因,这是我考虑问题不周全的失误!”狄仁杰痛惜地说道。

“胡闹,灵儿为程务挺伤心欲绝,孤苦伶仃五年多,没想到都是你这小子搞的鬼!他若有个三长两短,你如何向灵儿交代?让我这当哥的怎么说话?”李林龙很恼怒。

狄仁杰把脑袋搭拉下来,轻声道:“这也是不得已之举!当年与务挺说,他自己也愿意,他说他身为世家子弟,深受皇恩,认定山主真心想造福苍生,他如能出一把力,也是为了江山百姓。”

李林龙听到这里,心内感触不已,骂了程务挺这么多年,要不是知道灵儿不忍,可能早派人宰了他,没想到真正大情大义的人却是他。

“大帅,现在不是埋怨的时候,灵儿在距凤州二十里之地,抓获大将军柳阳,他身上有武皇后给梁建方写的密函,还有一份武皇后与杨雪签署联合约定的副本,密信和约定的内容就是让梁建方锄掉你!看来她们掌握了咱的计划,现在联合起来对付咱了。原先想借杨雪之手,锄掉武皇后的计划已经无法实施。”栾青在旁说道。

李林龙看了一眼栾青,这人是关陇豪族子弟,当年他年轻时跑到西疆游历,因是程务挺幼时好友,李林龙和他一起吃过几次饭,便与苍鹰军结下了情谊。栾青的家族很多人迁移到西域、半岛获得了大面积的土地,这些关系交织在一起,使栾青死心塌地效忠苍鹰军,这也是杨雪等人无法给予的。那封诈死信也是他传递出去的。

假如武皇后和杨雪联合起来,杨雪就成了保驾忠良,李林龙反而成了阴谋者。

“山主,学生以为这凤州三十万兵马必须掌握在手里,而梁建方必须锄掉,他效忠陛下和娘娘,对于咱威胁太大了!”狄仁杰说道。

李林龙在屋内跺着步子,思考半天道:“任雅相和王孝杰在河陇地区与吐蕃交战已经结束,他们率领的近十万大军估计明天就能赶到凤州。等他们到了,咱们可以用柳阳带的密信做做文章,看看众人的想法再决定吧。”

……

任雅相和王孝杰率领的十万苍鹰军到达凤州,康复的薛仁贵也随军前来。李林龙和梁建方率领驻防在凤州各路军马的统领出城迎接。

苍鹰军的大营屯扎在距离凤州十里之地的柳公庄。

从凤州城里出来的昆州、益州、巴州、襄州、金州、荆州、商州、凤州、梁州等州郡将军们有六十多人,再加上各人的亲从有三千多人。队伍零零散散地拖曳了很长。

任雅相、王孝杰指着太阳,道:“到了断中时分了,不如各位就在我们在聚餐吧,品尝西疆风味,等到酒足饭饱后,再商议缴灭叛贼杨雪的大事!”

李林龙笑着对梁建方及诸将说道:“我看各军将领很难聚的这么齐,咱们就边吃边谈。”

大家也确实饿了,自然都纷纷同意。

中军大帐内,西疆厨子烧好的牛肉、羊肉一盘盘端了上来,装满了西疆水酒的酒樽如流水般送进来。

各将军的侍卫自然有苍鹰军的人负责,很快被安排到不同的帐内,也喝了起来。

酒过三巡,有亲从进来,低声对李林龙耳语了几句。

李林龙听后,端起酒樽说道:“我李林龙虽自认无才无德,但为国为民东征西伐,一心祝愿大唐国运苍隆,所以才最恨谋逆之人。现杨雪控制京师,以陛下与娘娘为质,本当与各位同心协力,解救二圣。但我听闻在杨雪的胁迫下,陛下与娘娘有密函与一些将领,意图诛杀我。大家认为,是李某谋逆,罪当伏首吗?诛杀李某后,杨雪就可以放下屠刀吗?”

梁建方及诸将不明就里,一个个面露诧异。

狄仁杰在旁说道:“说直白点,陛下与娘娘想让你们杀大帅,回去听从杨雪的,那样就天下太平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