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跟孩子过不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别跟孩子过不去-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移,战场被一条条深深的壕沟隔开了,这深深的壕沟,刻进了彼此的心里。从 此,两代人便在这被壕沟隔开的同一片蓝天下生活着,心却离得越来越远了。 
  孩子的日记是多么的发人深省,又是多么的让人心酸,然而令人庆幸的是,生活中也有许多的家长并不“ 一成绩论英雄”,他们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鼓励孩子将这些优点充分发挥,终于获得了骄人的成绩。 
  我曾经接触过一位家长,由于他家孩子的数学成绩差,所以经常被我们的老师找来谈话,可这位家长说, 我儿子虽然数学成绩不是太好,但是他的作文却写得非常出色。主要原因是他除了大量阅读之外,在日常生活 中还注意细致观察。有一次,我带儿子和他的同学一起到公园玩,我注意到在玩的过程中,我儿子所提的问题 总是很多,观察事物也非常仔细。 
  印度洋发生海啸,一直以为这是大人所应当关注的事情,从来没有想到过给孩子讲这些。直到有一天我和 儿子的姥姥在电话里讲起这件事,姥姥问海啸是怎么回事时,我想也没有想就说,谁知道啊,大概就是天灾人 祸吧。不料儿子马上接过电话说,姥姥,海啸是因为在海里面发生了地震造成的,然后便有板有眼地给姥姥仔 细地做了分析。我惊奇于儿子对事情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后来,儿子还写了一篇关于海啸的作文,在《北京晚 报》上发表了,慢慢地,随着学习兴趣的提高,他的数学成绩也变好了。 
  所以对孩子来说,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看到孩子的闪光点。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只能说明 某一方面。而我们要培养的并不是考试机器,而是心智健全、善良美好的人。而当孩子的心理承受力还很脆弱 的时候,对于他身上优点、长处的发现和肯定,对他该是多么重要。父母一定要把一种健康的观念传达给我们 的孩子,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你肯定他好的地方,他只会越来越好,而不 会越来越坏。尤其对那些长期被单一的成绩标准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孩子,这种肯定将会对他的一生都产生影响 ,他会获得自信,他对自身和他人的判断也会变得丰富、全面。 
  也许你的孩子将来不会有高薪优职,不是所谓的“社会精英”,那又有什么关系,社会就是由不同特点的 人组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方天地,他会开拓他自己的世界。一个人若有快乐安静的人生,你就不能说他 的人生是不富足的。而一个长期被认为一无是处的孩子,他的内心在受到粗暴践踏的同时,会产生怎样的扭曲 ,滋长怎样危险的心理,那才是真正值得忧虑的。         
家长的付出和孩子的成绩不可能等同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家长对于孩子的投入也相应地增加了。家长们普遍认为自己 小的时候学习条件不够好,因此吃了亏,所以就尽力给自己的孩子提供最好的环境,希望他们能够利用这些取 得优越的成绩。但是总是有学习成绩差的孩子,于是父母就觉得很不理解,吃的、穿的都是最好的,要什么给 什么,为什么孩子学习还是上不去呢?一个家长就曾经向我表达过这种困惑。 
  她说,她家的孩子今年14岁了。从4岁读幼儿园起,在生活上就从来没有比别的孩子差过。上幼儿园时,进 的是全市最好的幼儿园,读小学时,上的也是全市最好的师大附小。可孩子的成绩却总是上不去,为此她感到 特别的困惑。前不久,是孩子14岁生日,她特意为孩子准备了一份精美的礼物。 
  可当孩子把成绩单放在她面前时,她不由得怒火中烧,直到现在仍然耿耿于怀。原来孩子的成绩单上有好 几科不及格。气得她当时就把那份生日礼物甩得老远。 
  她说,为了孩子的学习我什么招数都使了,可以说是威逼利诱无所不包。激励的办法、刺激的办法、威胁 的办法,所有这一些好像都没有起到作用。为什么? 
  于是,我对这位家长说,你的心情我非常了解。天下父母心,父愿子成龙。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好, 生活得好呢?可是,父母的付出与孩子的成绩是不能等同的。 
  首先,家庭经济好,确实能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条件与学习器材。因为家庭经济好能为学生提供齐全的 设备,给他的学习道路铺平和清除障碍,让他专心于学习上。 
  例如我曾在一部电视剧中看到这一事例:孩子的父亲是一家公司的总裁,而且这家公司的效益很高,因此 他家很富裕。他父亲就为他的学习购买了国内外最先进的学习设备供他学习用。他也不辜负他父亲,学习成绩 在班上乃至在学校里都是名列前茅的。因此家庭经济好确实能为学生学习创造好条件,从而使学习成绩节节上 升,但是家庭经济好也能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使他(她)不能专心读书,整天泡在网吧、游戏厅里,结交一 些社会上的小混混。这样怎么能使学习成绩好呢? 
  其次,家庭经济差,不一定代表这个家庭的孩子学习成绩就差。有的学生家庭经济差,但他们有坚定的信 念,坚信读书才是他们的唯一出路因此他们就埋头苦读,整天钻研,不懂就问。因此学习成绩就很好,经常受 老师的表扬,还常拿到学校的奖学金。 
  家庭经济好坏就等于学习成绩好坏是不正确的,是片面的。同样的道理,父母的付出与孩子的成绩也不是 等同的。当我们在为孩子创造各种各样的学习条件时,就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千万不要以为,家庭条件好,孩 子的成绩就一定要好,做父母的付出得多,孩子就会认真的读书。 
  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父母不要总是用家里的学习条件多么好,而孩子的成绩 不如人意的错误论调指责和埋怨孩子。了解一些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因素是很关键的,这样我们就能在面对孩 子的成绩时多一份理智,抓住学习不好的主要根源。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对学习成绩影响最直接的因素是学习方法。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孩子才会始 终处于不败之地,即使偶尔出现滑坡,也会在短时间内赶上。 
  第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也很重要,这一点属于家庭教育和环境因素,其中家庭教育起的作用是 最主要的,而家长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所以我们说,良好的家庭条件,只是给孩子的学习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而真正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是学 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更为深入一些就是说,对学习成绩起最决定作用的是家庭教育的水平,而影响学习成绩的 最直接的技术因素是学习行为。所以一套合理的学习方法和懂得如何做家长的父母是学生获得一个好的成绩的 重要前提。         
不要为难成绩差的孩子       
  在学校,几乎每个班级都会有那么几个成绩差的孩子,他们总是老师找的对象,同学们嘲弄的对象。在同 学们和老师面前,他们一直扮演着失败者的角色。作业拖拉,问题回答不出,上课听不进去……在他们的身上 都有发生。他们在学校里一直都是被重点关注的对象,接收着别人不平等的眼光。当这些孩子面对老师时,他 们底气不足,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成绩差;面对自己的同学时,他们没有自信,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成绩差;面对 家长时,他们更是无所适从了,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成绩差,总觉得父母也看不起他。 
  成绩差,不仅成了这些孩子学习上的包袱,更成了他们成长过程中精神上的包袱。这些孩子,因为学习成 绩差,他们失去了参加各项活动的机会;因为学习成绩差,他们不敢表达自己的思想;因为学习成绩差,他们 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因为学习成绩差,他们无法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因为学习成绩差,他们失去了与同伴交流 的正常途径;因为学习成绩差,他们丧失了愉快的童年;因为学习成绩差,造就了他灰色的未来…… 
  或许我们还不太了解,有许多的名人,在他们没有成才之前;也曾经被人视为差生。可他们不以成绩差而感 到羞耻,反而知耻上进,终于成了影响古今的名人。大科学家爱迪生当年也是一名“差生”;被学校劝退;在母 亲培养下成才;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也曾是一名“愚顽不化”的“差生”;成绩在班里排倒数第一;后来遇到 了对他不抱成见的恩师陈玉峰才浪子回头;爆发出对学习的热情;终于成为一代宗师。因此;我们似乎可以套用鲁 迅先生的那句名言说明这个道理:世上本没有“差生”;教育失误太多了;慢慢才有了越来越多的“差生”。 
  当孩子把一张有不及格分数的成绩单拿给父母看时,大部份父母的反映是:轻者责备;唉声叹气;重者暴跳 如雷,孩子挨打。 
  更有说服力的是大诗人郭沫若的故居里,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两张报告单。一张是在郭沫若16岁读中学二 年级时的成绩单,成绩是:修身35;算术100;经学96;几何85;国文85;植物78;英语98;生理98;历史87; 图画35;地理92;体操85。另一张是中学三年级第一学期的成绩单,成绩是:试验80;品行73;作文90;习字 69;英语98;地理75;代数92;几何97;植物80;图画67;体操60。 
  从以上两张成绩单看,郭沫若当时显然算不上特别优秀的学生,因为,他每一科的成绩并没有全部达到90 分以上。虽说第二张成绩单上理科的代数、几何成绩是高分,但郭沫若后来并没有因此而成为数学家或医学家 ,却成了大诗人、大书法家。 
  可见,读书有读书的规律,孩子有孩子的追求。为人父母者还是少点功利,多些开明,让孩子顺其自然发 展为好。 
  从古到今,不计其数的成功人士在学生时代并无骄人的成绩单。事实证明:成绩单并不能决定孩子的终身 。因此,父母不要过多地为孩子的成绩单发愁。 
  每一个孩子都有成为一个好孩子的欲望,家庭教育就应该让孩子找到“我是好孩子”的感觉。在每一个孩 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就像一杯没有倒满的水,我们不能总看到“一半是空的”,重要的是要看到已有一半的 水,不能因为孩子一两次考试成绩上不去就全盘否定孩子。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掌声受到表扬,尤其是孩子。 成绩落后,并不意味着思想差、能力低。现在的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只要有能力,任何一个学生都能在 社会上立足,并且成就一番事业。 
  科学的分析子女的成绩,不与其他同学作比较,而是着眼于自身的比较。比较前后几次考试,看是否退步 ,原因是什么。比较各科之间的成绩,看哪科是弱项,多花些时间补上。大家都很关注自己孩子的分数,我也 是家长,完全可以理解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但教育有它的规律性,影响分数的因素很多,分数是孩子的学习 基础、学习方法、个人努力的程度、家校配合情况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为老师,我们会通过分数反思教学行为,寻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达到改进方法、提高效 率的作用;作为家长,也应该反思我们的家庭教育是否存在问题,自己孩子身上还存在哪些问题?我想强调一 点,分数确实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们始终把学习成绩看作是学生素质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但不应该是我们 教育的全部,更不应该是我们评价孩子的唯一砝码。         
孩子不是学习的机器       
  家庭教育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但是,许多父母的教育似乎只局限于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追求上。很 多父母甚至为了保证孩子成绩好而放弃了孩子的身体健康,一项刚刚完成的全国城市青少年儿童生活习惯调查 显示,35.5%的父母认为:“孩子的学习是最重要的,有时间才可以做运动”,还有11.3%的父母认为“为 了学习,孩子少睡点没关系”。 
  这样的父母把孩子当成了学习机器,让孩子不停地奔走于各种辅导班之间。于是,孩子不再是孩子,而成 为了“学习机器”。他们不再有童年,不再有星星和月亮,不再有蓝天和白云……取而代之的是读不完的书山 和做不完的题海,更有比明星赶场还紧张的各类培训班和补习班,他们从小到大只听过一句话——“作业做完 了吗?”,或者“考得怎么样?”。在大人眼里,他们是一群没有自主意识的“学习机器”。 
  一位长期在父母管制之下的孩子,曾在一篇作文中这样写道: 
  爸爸,我不是学习机器 
  自从我上初中以来我的课余时间一下少了许多。每天都被您管的很严,晚上10点30分以前不准睡觉,把我 弄得筋疲力尽,但是还得咬着牙坚持下来。因为我心里明白您这是为了我好,您是为了能让我考上高中才被迫 这么做,我理解您的心情。 
  上了初三您对我的学习管得更严了,我每天除了做老师留的作业以外还要做您留的作业。这样我在家的时 间就是无休止的做作业,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但是您还是嫌我没有把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把我睡觉的时间又往 后推迟了一小时。这样本来就精力不佳的我,更要咬紧牙关坚持了。您也经常鼓励我只要咬一咬牙坚持下去, 考上高中以后就可以放松了。 
  就这样我又坚持了一个月,我的体重一下减了6斤,您也看出我身体坚持不住了,就买了一些补品给我吃, 想让我尽快恢复体力,好让我有充沛的精力去迎接新的一轮复习。星期六,我打开录音机想听一听我喜欢的音 乐,放松放松,但是您却怒气冲冲地将录音机关上,然后冲我大声喊道:“你都快要中考了,还这样浪费时间 ,还不快去复习你的功课!”说完把录音机锁进了柜子里。只有当您看到我拿着书念的时候,才露出了笑容。 
  爸爸,我想对您说:“我是人,不是学习的机器,请多给我一些休息的时间吧。” 
  ………… 
  这是一篇感人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