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的博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潘石屹的博客-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2006/01/13 /// 15:23:40
  我对热炒的“创新”概念持悲观态度!
  上世纪末流行的概念是“数字化”,一时间互联网、CRM、ERP这些热词着急忙火的诞生。结果成就了一大批稀里糊涂的“数字英雄”,概念炒的顶刮刮,公司撑不过2年就关张。
  刚进入新世纪,热炒的是“以人为本”,乍一看中国企业貌似进入了“管理”的阶段,但实际仍然是“概念是概念,实际是实际”,以人为本了这么多年,打工的反而越来越没有地位。
  “创新”这词儿大约也就是从去年的贸易战时被炒起来的。“创新”哪里有那么容易?这是一个逻辑思维能力的问题,这个“逻辑思维能力”又哪里是想提高就提高的?!有的人不参与概念的炒作也一样新鲜花样频出,有的人叫嚣了那么久,产品还是那个鸟样子。
  我觉得“创新”概念的炒作,最大的贡献一定将是“诞生一大批华而不实的企业”,“数字化”是这样,“以人为本”也是这样,“创新”必定是这样。
  达众传媒
  /// 2006/01/13 /// 16:09:19
  记得一句老话:“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在创新上也是,但是胆大并非有勇无谋式的胆大。
  不同领域的创新需要不同的性格,所谓“艺高人胆大”,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只要肯钻研,不怕权威,不怕教条,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力。中国自古以来都不是一个缺乏创新精神的国度,为什么到了近现代时期中国人的创新精神比不上西方人了呢?这个问题可能不单单从胆子大小去考究。胆小鬼在某些方面也能创新。
  一个国家是否有自主创新的综合能力与其教育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是分不开的,所谓的自主并不是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在有些时候“拿来主义”是有利于我们搞创新的。
  锦上添话
  /// 2006/01/13 /// 18:18:56
  我理解胆小鬼是指保守的人。专业人员大多数是保守的,因为他们学习了很多条条框框,工作上要求他们遵守固有行业规范。非专业人员也是很难创新的,因为他们知识积累还没有到一定程度不能爬高创新。真正能够创新的是那些有知识,有魄力,有权利,有资金,有影响的人。创新难,难在需要各种条件。如果容易了,也就不叫创新,而叫改造了。
  深潜小白
  /// 2006/01/13 /// 19:12:27
  创新有两种,一种是艺术创作,是一种比较纯粹的创新;还有一种是把各种资源创意的组合,使其产生新的价值。与前一种相比,后者在发展经济上更有优势,能变废为宝,增加附加值……其实,现代城的成功,SOHO的概念功不可没,把居住和生活方式恰当融合,就创造出了更多的价值。但这又和做一种新的菜一样,两种味道如果融合得不好,就坏了一盘菜,所以是需要冒险的。中国人在极限运动方面根本不是外国人的对手,这和经济有关,但也说明中国人比较保守缺乏冒险精神。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不冒险就不能创新,不创新怎么能发展领先?
  

吹牛也要上税
  //blog。sina。/u/4679dbbf010000x8
  最近世道有点乱,美国人引以为骄傲的标志性双塔建筑—世贸大厦说倒就倒了。看到这些画面,许多人还以为又是美国灾难片的镜头呢!美国人被惹怒了,把骑着毛驴、头裹毛巾的塔利班给揍了一顿,说要把他们揍回到石器时代。揍完了还不解气,还要打,看来这仗非打起来不可。有位美国朋友来我家做客,我劝他,“这场仗要开打了,结果是没有输赢的。”这位朋友气势汹汹地讲,没有输赢也要打,如果有人炸了你的天安门,炸死三千多人,你们会怎么样,你们难道不会揍他们吗?他还讲,现在美国流行着一个传言:阿拉伯人认为炸倒了美国人的大楼,炸死了美国人,美国人只会说“我控告你”。相互仇恨太深了,积聚了好长一段时间,这种仇恨能量爆发的方式,在西方社会中只有战争一条路可供选择。战争只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
  在国内,刘晓庆税务风波,成为报纸的头条,成为杂志的封面故事。看一篇报道说,刘晓庆被抓起来一夜白了头,请求监狱让她染发,监狱没有同意,刘晓庆说我得注意自己的形象。一辈子了,进了监狱还忘不了自己在大众面前的形象。刘晓庆还说,我只是中国富豪榜中的第55位,你们为什么不抓前54位去啊?到了这一步,她还忘不了自己是中国首富系列的人物。
  想起几年前,有本书叫《亿万富姐儿—刘晓庆》。我还在琢磨,亿万是个什么单位呢?要是万亿我倒是能明白,亿万把我搞糊涂了,不管怎么,肯定是上亿了。刘晓庆被抓之后,税务及会计师查账,发现现金也就一百多万元,总资产也就一千多万元,与亿万还是万亿相差太远了!中国有句土话,是“吹牛不上税”,今天吹牛也要上税了。有本外国杂志,历来爱排名,排了上百年的名,人在商业社会中争强好胜的心理被这本杂志调动的淋漓尽致。中国人才刚吃饱饭没有几年时间,放在30年前,所有人的私有财产基本上都约近于零。这本杂志到了中国,据说还成立了一个中国首富公司,靠给中国人排名挣钱。挣钱挣急眼了,抓住一个商人,就把你往首富中扯。有许多朋友都告诉我“很讨厌”。
  去年,这本杂志盯上了我,把我塞到首富系列里去。一开始,我实话实说,我没有多少钱,离你排名标准相差甚远,你还是另找别人吧。但这小伙子工作十分认真,同保险推销员一样,一次又一次打电话,我再也不接电话。让秘书接电话,有一次秘书告诉我,这小伙子武断地把我放到首富系列中去了,我非常生气,让他不要把我放进去。他告诉我,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他都决定了,有报上、网上、杂志上的信息资料就足够了。我骂了他一句:“你妈才首富呢,你等着我请律师告你!”我找到我们的律师康铧,把首富事件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康铧说:“潘总,你放心,我去帮你处理。”过了没有多久,中国100名首富出炉了,我迫不及待的看,没有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中国人的财富有多少,实际上很少。中国人富起来才是近几年的事。这些首富大部分我认为都是吹牛。不是个人吹牛,就是中国首富公司的那些小伙子吹牛。中国人常说吹牛不犯法,吹牛不上税。但在今天吹牛是犯法的,吹牛也要上税的。
  昨天,我们公司的CFO从香港打来电话讲:“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一项法律。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要让公司CEO和CFO同时签名,并宣布,没有虚假收入。如果发现问题,要负刑事责任,就是要做监狱的。”今天的电视报道这条法律布什总统已经签署了。
  中国人吹牛当首富,美国人吹牛虚报利润。中国人几十亿人民币吹牛,美国人几百亿美金的虚报。商业社会以诚信为基础,我们设想一下,商业社会一旦失去了诚信,人们不相信股票了,不相信现金了,不相信所有财务报表和会计师事务所了。诚信是我们所处商业社会的基础,没了它这个社会如何运作?我们真的要回到石器时代去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老婆的话是对的
  //blog。sina。/u/4679dbbf010000nz
  非典期间去什么地方都不方便,去怀柔的路还被村民在路口封着。上海有位张欣在高盛公司工作过的朋友说,她在上海买下了一座旧洋房,刚刚装修好,搬进去住了一个月,请我们去住住。我们俩带上两个孩子,在首都机场买了一些北京的特产茯苓饼和山楂片,背包打伞地往上海赶。这就像农村骑着毛驴串亲戚一样,只是交通工具从毛驴变成了飞机,心情是一样的。在飞机上两个儿子一定要吃这茯苓饼和山楂片,挡不住在飞机上这两个小家伙的又哭又闹,打开包装袋,给每人发了几块,像我们小时候一样,一定要吃串亲戚的礼物饼干一样。
  到了上海,受到了朋友的热情接待,一座三层楼的小洋房,加上一个自己家的院子,既宽敞又舒适。据说这座房子以前是7户人家住在里面。早晨起来,我带着孩子,在外面散步。紧靠着这座小洋房有四五户人家,也正在刷牙洗脸,几家共用一个水龙头,人们蹲在路边刷牙,头顶上挂着一大号的花裤衩和乳罩。4岁的儿子说,爸爸这是垃圾房吗?我说,不,不是,还有许多人住在这里。我不知该给儿子讲些什么他才能听懂。但想一想,我们大人就已经全搞懂了吗?对贫困和富裕,幸福和不幸,有钱和没钱,我们大人都想过吗?我们想通了吗?至少###没有想通。
  中午见到了新天地的大老板、瑞安集团的主席罗康瑞先生和他的一班人马。罗先生潇洒、风趣,讲话总是那样的得体。他谈了他对上海的热爱和感情,谈了新天地的由来和发展,谈了他在上海下一步的理想,谈话中不时表扬我们几句。也谈到了当前上海的热门话题###。下午见到了世贸滨江的许荣茂先生,许先生谈话低调、诚恳。谈到了做房地产的艰辛,谈到了在做房地产项目中的困难。我深有同感,不断地附和着。当然也谈到了上海的热门人物###。最后许先生带我们到他们家,46层,1000多平方米的房子,屋里要什么有什么,只要你能想到的,这房子里都有。在屋顶的花园上,看到黄浦江,看到了外滩。当时有雾,我想到了晚上夜景一定很好看。第二天,《纽约时报》的记者周看请我们去看他的房子,停车后走了一段胡同,上海人好像不叫胡同,叫弄堂。一座掉着墙皮的房子就是他的家,地板都是100年前的,走起路来,唧唧喳喳的直响。楼梯上的木板都被100多年住在这房子里的人的鞋磨成了半圆型的。整个屋子的感觉就是旧和黑。老外就喜欢这样的旧房子,让我理解了为什么从古墓中挖出来的东西会值钱。当然也谈到了上海的热门人物###。中午,上飞机之前与陈逸飞先生一起吃饭,先到了他的办公室,延安西路的一座摩天大楼中。陈先生的办公室只用玻璃做装修材料。办公室几乎什么都没有,要什么没有什么,他身后的书架上一本书也没有。他谈了风格、视觉、艺术、建筑等等。也不时地表扬我们几句。他问我对上海的印象和对上海建筑的看法。我说,我有点晕,像像坐过山车一样。我想当时陈先生一定不知道我在胡言乱语什么,不知我当时说的是什么意思。当然也谈到了上海的热门人物###。
  在短短的两天内,从朋友家的小洋房到罗先生的新天地,从新天地到世贸滨江的豪宅,从世贸滨江的豪宅到周看的旧房子,再从周看的旧房子到陈先生空无一物的玻璃办公室。我真的眩晕了。
  上了飞机,两个儿子在上海玩累了,一上飞机就都睡觉了。看报纸上整篇都是###和刘金保的报道,这年头,信息是真发达了,刚发生的事,在报纸上都印出来了。看完报纸我在想,这些年房地产行业总是在出事,出的事是越来越大,出的事是越来越多。为什么?是土地制度有问题。我在房地产行业呆了有十几个年头了,看到了房地产制度和政策的混乱。政府出让土地,光是叫法就有好多种,一般人是搞不明白的,各个城市有各个城市的叫法。什么目的?少给中央政府一些出让金的分成,当地政府的财政想多得一点,所以就有了出让金、地价款、批租金等等,有了各种地方的土政策,xx号文件、xx号令,这些文件,都是与《土地法》、国务院的土地出让、转让政策相背的。如果一个城市坚持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而别的城市乱搞,这个城市不就吃亏了吗?所以,大家一起乱搞。不是要把事情搞清楚,搞简单,搞得有高效率,而是要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搞乱。
  上世纪末,房屋销售面积的误差原来某主管部门定为5%,另一部门一定要定为千分之五。相差10倍。当时,北京万科的总经理林少洲火急火燎地找到我说,这会出大事的,我们一定要制止,这个精度在技术和施工上不可能达到。也因为万科城市花园的房子,100%的都超过了千分之五。按道理都可以退房。林少洲写文章在报纸上发表,题目是很刺激,是抛向房地产的一枚炸弹,也没有人理睬他。又过了几年,误差定为了今天的3%。这期间不知引起了多少的纠纷和官司,造成了多少浪费。原因是什么?据说是某部门想让自己的权力大一点。
  到政府去办事,常常看到在任命干部之前要公示,要公开化,要透明。但土地的出让,这样巨大的国家财富,多少年来都是用协议的办法,慢慢地谈,黑箱交易在所难免。没有用公开、透明的办法去做。这样做出了许多的案子。去年初,一位中央领导讲话说,纪检部门查处的与土地出让有关的案子万起。有多少人家破人亡,多少人头落地。去年,我们看到政府狠下决心,从7月1日起,土地要公开交易。8月份中纪委又补充了一个文件,强调了土地必须公开交易。我们看到这个消息,欢欣鼓舞,房地产商奔走相告。但快一年了,并没有看到多少土地公开交易,不公开的地下交易却一直很活跃。
  制度很重要。好的制度可让好人干更多的好事,让坏人干不成坏事。不好的制度会让好人干不成好事,让坏人干坏事,甚至干大坏事。
  老婆总是批评我,洗衣服前不把口袋的零钱掏干净。否则,会让家里的阿姨犯错误,而这犯错误的根源不是阿姨,而是你。我总是不以为然。今天,我想老婆的话是对的。
  评论///
  云六朝
  /// 2005/12/10 /// 19:13:44
  赞成一切从制度上下手。
  唯有制度才能保障。
  指望道德,自觉,是没有用的。也实在给别人造成太多的考验和痛苦。
  

我的被压迫被奴役的角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