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栖梧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雀栖梧枝-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们一个个都向着她了,你还说这不是她的不是?”

说着就大哭起来:“我的命真苦。”王太太冷眼瞧着,方才渐渐熄了的怒火又涌上来。当日杜家来求亲,自家晓得杜家家风甚好,虽则也听说过杜二太太有些不到处。不过这婆婆刁难媳妇的事,说来也是常事,再则杜二太太也是大户人家出身,再刁难也刁难不到哪里去。

自己的女儿又是一手教出来的,心眼口齿,都是上上的,到时候再刁难的婆婆只要多在她面前说些甜话,得了骂就当耳边风,横竖伺候都有下人们。到时婆婆跟前打个转,回到屋里只有夫妻两口,没个通房侍妾给她添堵,这样的日子岂不快哉?

谁知这杜二太太不回来倒罢,一回来口口声声只要休了自家女儿,王太太知道信的时候心里的怒火已经开始升了,不过晓得这休妻是件难事,就算是小门小户,也没有空口白牙休妻的理。

故此把家里的事都料理的差不多了,这才带着东西来瞧有孕的女儿,见了这亲家母,刚说了几句呢,杜二太太又旧事重提,要休了自己女儿。忍不住回了几句,谁知她竟打儿子,骂媳妇闹个不住,别说是熟识的大家太太,就连家里的管家娘子们也没这么无赖,纯是那市井泼妇一般。

若不是杜太太得了信来劝,自己还真有心就此把女儿带走,在市面上再宣扬宣扬,瞧他家还能娶到什么样的人?

见王太太的脸色又变了,杜太太搀住她的手,也不去瞧正哭的伤心的杜二太太,只是对王太太道:“亲家太太,还请到我的屋子里面坐坐,咱们好好说说话。”说着就带着人往外走。王太太一愣,随即瞧杜二太太一眼,就随着她往外走,见杜太太不理自己,杜二太太擦擦眼泪就冲到杜太太跟前:“大嫂,别一口一个亲家太太叫的甜,我的儿子,我的媳妇,自然由我做主,这谁是亲家还不定呢。”

杜太太停下脚步瞧着杜二太太:“二婶这话原本是没错的,你的儿子,你的媳妇,自当由你做主。只是二婶别忘了,栋侄是你的长子,长子之媳,那是何等重大之事,岂能是你想休就休,想娶就娶的?”

杜二太太见杜太太的脸沉了下来,说出的话也一句是一句的,不由往后退了一步。杜太太微抬起下巴,说出的话不光是给杜二太太听的:“婚姻大事,本是结两姓之好,当日你千挑万选,选的现时的侄媳妇,侄媳妇过得门来,上到公婆,下到侄子,没有半点不妥。休说今日是你说要休,就算它日二叔和你都说要休,也要开了祠堂,请出长辈,论个是非曲直才是。”

杜二太太被杜太太的话说的愣在当场,杜太太说完这话,又瞧着她:“二婶,你进杜家门时,婆婆自然和你说过,我们杜家素来宽厚待人,要的是家和万事兴,似二婶这般三日一吵,五日一闹,敢问二婶异日可还有什么面目去见泉下公婆?”

杜二太太被说的满面通红,杜太太说完话,喝了一声:“都散去吧。”说着依旧携了王太太的手往外走。吴妈见杜太太虽说话声响亮,但额头还是渗出了汗珠,忙上前扶住她,用嘴努向杜栋跪着的地方。

杜栋跪了也有大半个时辰,那额头上的汗已经顺着下巴流到衣衫上去,这么多人盯着,他也是又羞又气,又不敢弯腰屈背,只是直挺挺跪着。杜太太叹一声,示意吴妈上前去搀起他,杜栋还不敢站起来,眼只瞧着杜二太太。

杜二太太此时不知该用何面目面对儿子,只是在那里什么都不说,杜太太这才开口:“三侄,我是你的大伯母,自然也是你的尊长,尊长叫起,你难道不能起吗?”杜栋这才给杜太太磕了个头,又给杜二太太磕了个头,站了起来。

杜太太示意他走到自己跟前:“你是男子家,这内院还是少待,出去寻你二哥去,他后日就要长行,你们做兄弟的,也该聚聚说说话。”杜栋这才作了个揖走出院子。

杜太太瞧着杜二太太的样子,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唯今之计,先要把王太太这边安抚好了,横竖杜二太太那里,已经给杜二老爷去信了,让他回来收拾,

杜太太只对杜二太太身边的丫鬟们道:“好生服侍着你们太太,我和亲家太太去那边屋里说说话。”绿佳只得带着众人应是。

杜太太和王太太刚出院门,就碰见朱愫带人走过来,原来这边闹出来,也没人敢去通风报信,雀儿那里还是那丫鬟路过才去对雀儿说的。朱愫那里,竟是一直等到杜栋出去,散去的婆子才有人多嘴在她那里说了句。

朱愫思前想后,还是要过来一趟,见到杜太太她们,知道事情已经处置了,忙上前行礼:“正要过来给亲家太太请安呢。”见她如此,王太太也笑着道不必,朱愫站起身笑着对杜太太道:“还想请婆婆的示,这午饭是摆在哪里?”

杜太太知道朱愫是没事找事,也笑着:“今儿我和王亲家太太在一处吃,你二婶子那里,单独给她备饭,你先去问问她喜欢吃什么。”

朱愫一一应了,带着人往杜二太太住的院子里面走,王太太在那里瞧着,不由叹道:“虽说各人有各人的缘分,可是我这当娘的心,还是望着女儿落到好处。”

杜太太操劳了这么半响,已经隐隐有些头痛,听到王太太这样说还是勉力安慰道:“二婶她不过就是性子急了些,况且我瞧三侄媳她一派大家风范,落落大方,假以时日,定会……”后面的话没有说完,杜太太就一阵头晕,脚下绊了两绊,差点摔倒。

吴妈忙紧紧扶住:“太太。”王太太本在懊悔之中,见到杜太太这样,想起听的众人都说杜太太缠绵病榻已经数月,忙伸手扶住她:“倒是我的不是,凡事还是该忍着些,不然也不会累到亲家太太。”

杜太太摇手示意自己无妨,幸好已经到了杜太太房里,吴妈上前高高打起帘子,冬瑞已往杜太太常起坐的榻上放了靠垫,王太太和夏青扶着她在榻上靠着坐下。

冬瑞倒杯茶来,夏青拿起美人拳给杜太太捶着腿。杜太太喝了茶,又被捶了好一阵子的腿那脸色才好些,撑起半边身子道:“亲家太太快些请坐,倒还劳烦你服侍我。”

说着抬头吩咐冬瑞:“也不晓得给亲家太太倒茶,只知道给我,这么点事就慌了手脚,日后遇到旁的事还不知道怎么呢?”冬瑞已经倒了茶上来,王太太接过,也没再说这件事,不过是说些旁的家常。

雀儿带着王氏来到自己房里,吩咐小冬青宁两个打水倒茶,自己亲手拧了帕子给王氏擦着脸,安慰她道:“二婶子那个人,我们做小辈的也不好说,你就瞧在三叔份上。”王氏此时已经不哭了,擦过脸,又重新梳头上妆。

都收拾好了才叹道:“能说什么呢,她是婆婆,我是媳妇,伺候她本是我应分的,只是我娘不该被连在里面受气。”雀儿只是叹气,难怪王氏这么委屈呢,谁见了自己的娘受婆婆的气,心里都是不好受的。

又安慰她几句,见王氏只是坐立不安,雀儿心里明白,忙派李嫂子去打听打听,这里又逗着杜琬玩耍,王氏脸上渐渐才露出笑容。

等到李嫂子回来说杜太太带着王太太到杜太太屋里去了,王氏才松了一口气,雀儿递给她一块点心:“我就和你说过,有婆婆在,万事都能过的,你又何必担心?”王氏低头叹气,雀儿握住她的手:“你是个聪明人,想那些做什么?她怎么做婆婆由着她去,你怎么做媳妇人人都有眼睛瞧的,贤孝之名你是跑不了的。”

王氏抬头笑道:“大嫂这话,虽说是宽我的心,细想想做媳妇的不就是如此?”雀儿并没松开她的手:“不说旁的,现时三叔和你如此恩爱,杜家又不许纳妾,等你生下侄子,好日子尽过呢,何必为这一时之气着恼?”

王氏听到这话,瞧着雀儿那已经隆起的肚子,伸手摸一摸自己平坦的小腹,脸上露出笑容,雀儿瞧着她的笑容,心里不由一叹,为媳之道,比起为妻之道更难啊。

第 73 章

纵再这样想,等到丫鬟来报杜太太那里传饭的时候,雀儿也要带着王氏前往杜太太房里,去还做媳妇的规矩。

杜太太的院子里还是那么宁静,阳光洒在院子里,一只毛色雪白的卧在檐下打着瞌睡,小丫鬟坐在它旁边做着针线,有风吹过,带来不知道哪里的花香。这时光本是如此恬静美好,王氏走上台阶的时候不由顿了顿,雀儿握紧她的手,丫鬟已经打起帘子:“大奶奶三奶奶来了。”

王氏脸上那一闪而过的烦恼之色已经消失,换上的是和平时一样温柔的笑容。雀儿走进屋里,见上面坐着的只有王太太和杜太太,并没见到杜二太太时,雀儿心里有些明白,还没行下礼去。

王太太已经站起身把王氏紧紧拉到自己身边坐下,眼中似乎又要有泪滴下来,强忍住了,只是笑着对杜太太道:“亲家太太莫怪,我这当娘的,怎么就许了这么一家?”杜太太的脸色并没有变,还是安慰王太太:“做人媳妇毕竟比不了在家做女儿,熬上那么几年也就好了。”

王太太点一点头:“这道理我虽明白,只是谁也舍不得如珠似宝待得女儿,受那些冤枉气。”说着王太太又把王氏紧紧拥到自己怀里,杜太太脸色变了变,随即又缓缓地道:“方才还说亲家太太是个明白人,怎的现在又糊涂了,女儿家总是要出门的,你我都是在活了快一辈子的人了,难道还不明白这世上哪有十全的事情?有了这个好处,未必就有那个好处,虽说我们做老人的,总想着儿女们一世顺遂,可世事难料。”

这话今日杜太太已经劝了王太太好一会了,王太太听到杜太太又提,脸上有些不好意思,再怎么说,杜二太太也是杜太太的妯娌,把王氏从自己怀里放开,讪讪地道:“亲家太太你说的是,倒是我又不对了。”

杜太太用手抚一抚她的背:“我瞧三奶奶聪明伶俐,虽小小年纪,做事却周全,况且现在又有身孕,好日子还在后头呢。”见王太太还一脸的不放心,杜太太只微一思索就道:“你放心,虽说二叔家举家都在京城,这里才是本乡,况且二叔临上京前也说过,让他们夫妻住在家里,守着房屋,跟着哥哥们读书,这条是怎么都不会变的。”

见王太太面上露出喜色,杜太太又笑着说:“虽说我不过就是个伯母,但杜家的家风,怎能容得人败了?”王太太伸手握一握杜太太的手:“有亲家太太这句话,我怎会不放心呢?”

两人说话时候,吴妈已经带人把饭摆了上来,杜太太请王太太上座,又拉了王氏坐下:“三奶奶,今儿是亲家太太在这,你也无需伺候,就在这里坐着吃。”回头又招呼雀儿:“你身子不便,还不快些坐下。”

雀儿是惯了的,告座坐下,王氏怯怯地坐在王太太身边。丫鬟们上前打汤添饭布菜,吃饭时虽毫无声息,但和杜二太太在时全不一样。直到都吃完了,还没见到朱愫,杜太太漱口必才问吴妈:“怎么不见你二奶奶?”

吴妈端了一杯茶过来:“太太,二奶奶方才不是去问二太太喜欢吃些什么,结果被二太太抓住说话,直到现在都没出来呢。”杜太太垂下眼帘,这个二婶,只见了朱愫一个官家女儿就当个个官家女儿都是朱愫这般,难道不明白多的是跋扈的官家女儿?

若真遇到一个脾气被当官的爹宠的要上了天的官家女儿,到那时候,别说是耍婆婆的威风,只怕还要小心伺候。杜太太想到这里,微微摇头,横竖她也听不进去,现今只有把眼前这个侄媳保住才是要紧,不然好好的女儿被这么揉搓,不说亲生爹娘,就是自家也会不忍。

见杜太太看向自己,王氏抬头一笑,王太太瞧见这样,心里又懊悔起来,自己的女儿大杜梁不过就是一岁,当日怎么不倒提亲呢?这妻子大了那么一两岁的事情又不是没有?不过事已至此,等到亲家公回来,让自己丈夫再去和亲家公商议,千万不能带去京城。亲家公总算还是讲理的,怎么这个亲家母如此的不讲理,难怪亲家公当日要不顾杜家家规在上,要纳一丫鬟了。

当日这个风声传出来,还有人笑话亲家公被美色冲了头脑,全失了体面,照今日看来,倒也不能全怪他。王太太虽如此想,可等吃完午饭,还是要去杜二太太那里辞行。

杜二太太身边的下人,倒没有一个敢对王太太不礼貌的,只是传了半天的话,最后绿佳才走出来对王太太道:“亲家太太,劳您久等了,太太她身子有些不爽快,已然睡下了。”

王太太此时主意一定,自然不会再生气,只是微一点头就道:“亲家太太既身子不爽,我就不打扰了。”说着回身吩咐身边的丫鬟:“等回到家记得提醒我,给亲家太太送两支上好的人参过来补补气。”这话一出口,院子里的众人都想笑,不过没敢笑出来而已。

绿佳脸上的神色没有半点变化,带着人恭敬地把王太太送出院门口,王太太不由心里稀奇,瞧着这绿佳,绝不是杜二太太能教出来的,想到这就笑问道:“听说你们几位都是上京后买的。”

绿佳躬身应道:“奴婢原本是范舅爷家的,舅太太说太太这边的丫鬟不够使,才把奴婢送过来的。”王太太心里道声难怪,范太太既能教出这等丫鬟,怎么她的小姑又是这样,也够稀奇。

杜二太太既称病,自然要叫王氏这个媳妇在床前伺候,却被杜太太拦了下来:“二婶,虽说媳妇伺候婆婆是应当的,只是三奶奶现时已经怀了身孕,为杜家开枝散叶才是大孝,你若嫌身边的人不够使,我让吴妈过来服侍你如何?”

这个大帽子压下来,杜二太太也不好再说,心里只把王氏恨了千遭万遭,一心等着过几日就说自己病好了,要把杜栋带到京城,这个媳妇就丢在家里给她养胎也好,管家也罢。等到了京城再从中多说说儿子,给他纳个妾,这个媳妇就留个名分让她守空房罢了。

杜二太太算盘打得响,还不等她说自己病好了,杜二老爷就从京里回来了。消息到的时候,杜二太太正在杜太太屋里和她例行抱怨,杜太太此时对她的抱怨已是左耳听右耳出了,心里只是在算着杜二老爷什么时候到。

听到杜二老爷到了,二太太明显愣住,站起身时还有些不自在:“老爷怎么到了?”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