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圣物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情圣物语- 第8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和怯弱的,一点都称不上英勇。

    或许有人说,青春期应是积极昂扬的,充满阳光的。可我与小伙伴们的天空却被阴霾充满了,消极厌世、悲观颓废到成了常态。他们多是因为学习压力太大,考学看不到希望;而我则是价值观乱了套,感觉所作所为皆无意义,而这悲惨世界又丑陋不堪。世事艰难,毫无乐趣可言。

    在这种时候,沉浮在绝望的海洋里,那最后的希冀便只有女孩,和女孩那脉脉含情的目光,那温暖如春的爱情甘露。

    如果以教室中间一条竖线作对称轴的话,那么与我的座位相对称的点上坐着的是王健强,他后面就是我那“甘妹”。我在对甘妹瞩目的当儿,也常发现王健强也正在对我注目。这令我感觉很异样。王健强是一个小个子,穿一件草绿色中山装,谈吐诙谐,但显得老练,平时很少出风头,写一手好字。对于这小子,我向来印象特好,但发现他似乎察觉了我的一点秘密,就有些生气。

    “你为何总是向北看呢?”下课时,我瞅了个空,在教室外走廊上问他。

    “你为何总是朝南看呢?”他反问了一句,然后是神秘的一笑,我也只能笑了,心想这小子不存在恶意。

    一个雨天,春风已经绿了田野,绿了树枝,绿了沟岸,到处弥漫着一股湿润的泥土气味。

    离中考只有两个月了,几乎所有的代课老师都会在讲课间隙来上几句:“都没几天了,还不知道好好干!”

    春雨迷蒙的天空,自然是阴沉和压抑的,可我的心情,却出奇的舒畅,犹如花草布满的两岸间一条弄着浪花的小溪在缓缓流动,安静祥和如诗如画。

    我并没有忘记我的烦恼,只不过这烦恼此时却变成了滋润心房的动力。

    “同道朋友,哪里有呢?”我时常愣愣地望着窗外,自己问着自己,身边的秦争辉已经不是了,他已经明确告诉我,他不会与我同道。“也许这里太偏僻,不可能有吧!也许将来到了大地方,才能见到真正的同道朋友。不,也许我们这里就有呢?”我把目光瞄向了王健强,他身后的女孩正在说笑着,我忽然想起了吕岳锋老师。“我应该设法增加更多的知识,对,向吕老师借书,同时还可以共商理想,交个朋友。”我心中暗暗决定了两件事:“借书,交朋友。”

    下课的时候,我立即行动,快步走出了班,在闪出教室门口的瞬间,特意看了一眼甘妹,她正用两手捂住眼睛,但我已经心领神会了,我似乎懂得那手指缝后面的秘密,心里倒自个儿乐起来。

    吕岳锋老师的办公室到了。门开着,我鼓足勇气走进去,看见吕老师已在桌子上看书,我打招呼道:“吕老师还在这儿住吗?”

    “嗯!”他显然大感意外。吃惊的问:“你有啥事嘛?”

    “哦,”我本不打算很快进入正题,可又找不到别的话题,便说:“你那儿可有什么好书吗?我想借着看看!”

    吕老师当即回答道:“没问题。我这儿有几本,都在家里呢,明天上午给你拿来,你来拿。”

    “好!要上课了,我得走了!”说完,我走出了那间简陋的小房子,心中好兴奋。又老大不自在。总觉得这件事不应该是这样的。

    第二天上午,雨还没有住,反而更大了一些,吕老师把书交到了我手上,这是他冒雨带来的。但我心里的感激却表现不出来,只是说了声谢,并没有思想和感情方面的沟通,怀着成功又失望的心情,我回了教室,十分小心翼翼的把那书藏在手臂后,唯恐被别人知道了而借了去。那样就对不住吕老师了,毕竟难保他们会不把书看没了。那个上午,我好事心怀鬼胎度过了似的。

    那本厚书叫《孤星血泪》,又名《远大前程》,是英国人狄更斯的作品。此后的岁月,我每天看上一段。却越读越觉得消沉。因为书上的内容,小主人公匹普的经历,作者所描述的那个残酷的世界,无不令我深感震动。这震动,使我之前所形成并坚信的所谓“善”、“正义”、“进步”等等的世界观。在彻底崩塌之后,愈加的灰霾狰狞,暗淡无光,毫无希望,一派死寂。原来,“好”并不是必然的;原来,“恶”也可以大行其道并寿终正寝。这个真实的世界究竟会怎么样,并不是随着人们向善的意志所转变的……

    匹普的创造者告诉我,不要对这世界报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还是听天由命吧,凡事该如何是定就的,不要玩火了,什么远大理想,光辉前程,不过是一厢情愿的骗人的把戏罢了。面对现实吧——惨淡的苦楚的可笑的荒唐的现实,宜早不宜晚。

    这些观念的刺激,使我的思想进行着一边倒的斗争,当我睁开眼睛面对这个凄风苦雨筑就的真实世界时,那冷酷和痛苦是我所无法独自承受的,于是对志同道合者的需求就愈发的强烈了。或者更坦率地说,对属于我的那个人的渴求,就到了迫在眉睫的当口。

    一个课间,我“心怀不轨”地走到了王健强的座位上,身后就是我的“甘妹”了,王建强特意给我让开了座位,挪到了同桌的座位上,他的同桌是秦子亚,现在出去了。

    “王健强,看你平时神秘兮兮的,能否说一下你的理想是什么?”

    我几份认真,又几分戏谑的问,他笑而不答,而我此时发现了他桌子上的一本书《中华儿女》,上面周宰相、毛太祖等人的相以及那些引人注目的标题,勾起了我的兴致:“好书,能借我看看吗?”

    “不是我的,是秦子亚的。”王健强回答说。

    “那就更没问题了,他回来后你就说是我拿去了。看完再还他。”秦子亚是我老朋友,没道理不给我看看,我说完便告辞了,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阅读这本《中华儿女》。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严重的感情波折,像一个令人窒息的黑洞,也就不知不觉地在我面前等着我了。

    年轻人血气方刚,无知者无畏,所以才显得勇敢。而见识有限,思想便容易走极端,思维也不健全,很容易种下各种偏见,进而影响一生的进程。

    于我而言,自幼被灌输的雄心壮志、担当大任的心态,在青春期时则如一个被引爆的定时炸弹。所谓登高必跌重,对自己和世界所抱有的不切实际的企幻,一旦被现实击碎,必然因心理落差巨大而痛不欲生。

    幼年时,是爷爷最早发现了我的早慧。那时还是懵懂童稚时,爷爷抱着我,隔不远的对面,小我一岁半的弟弟学着大人的样子喊我的小名,一声声地叫个不停。我总不答应,并说:“你不叫我哥,我就不答应!”

    也许这是我第一次发表对这世界的主张,所以当爷爷听了这话,不仅兴奋非常,而且到处逮住人就夸我聪明,说长大必有出息。

    又加上教科书“青少年必须理想远大”之类说教的熏陶,我自然也自命不凡,以天下为己任,向伟大领袖毛太祖看齐,立志要平定天下,稳定乾坤。

    这种志向过于雄壮,以至于我平时总缄口不言,在被问及志向时,总敷衍而过。

    不仅如此,正因为有着这个卓绝的伟大理想,我对周遭人们乡愿世故的表现也总是很瞧不起,比如最好的朋友秦争辉,便声称其理想是:“钱财、权势、出人头地!”而我对这些东西则完全嗤之以鼻。

    理想主义的毛病就是过于完美,把自己的标准定得高高的,那这个标准去衡量真实的世界时,必然发现一切都是丑恶的、愚昧的、落后的,满目疮痍。这是理想主义者必须承受的折磨,是诸多不幸的根源。这也是为什么理想主义大师毛太祖一生不幸,总要折腾个不停的根源。

    相反,与理想主义相对,现实主义则认为世界原本就是坏的、邪恶的、不堪的,于是只要在这悲惨世界上发现一点点美好的,创造一点点美好的,便能怡然自得,乐在其中,幸福无比。这也是现实主义的卓越代表邓世祖德形式准则,也是他为何能够带给广大民众幸福的原因。

    伊索寓言有一则豌豆公主的故事,说一个真正的公主睡在十二床被子之上还会感觉被一颗小小的豌豆硌得睡不着觉,混帐教科书告诉学子们,这是为了讽刺封建贵族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可实际上完全可以做这样的解读:豌豆公主的故事,实际上是形象的寓示了青年人那种敏感的神经。
正文 桃花缘尽卷 第002章
    年轻时的世界是唯美浪漫、一尘不染的,我们崇拜偶像,我们的意中人就像天仙,无比纯洁,甚至无法接受她也有正常人吃喝拉撒的需求。

    把这种敏感极端化,便是我那时的心理状态,因为先天性的把世界设想成应该完美的,于是对周遭所有的残缺愤愤不平,包括对自己自身。因此而想死的心都有了。

    我们多多少少都有些抑郁症倾向,秦争辉他们是看不到升学的希望,我则是自讨没趣,自取其辱。自造的自卑氛围,因为不切实际的理想被羞辱的不成样子而悲观厌世。

    我的样子并不丑,虽然不如柳咏那样花样美男,但至少也有几分明星脸:总体上像郑少秋,眼睛像梁朝伟,另外有几分像郑伊健和任贤齐……

    总之,不管从何种角度上讲,“帅哥”这两个字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而且我的学习成绩又是拔尖,人也聪明绝顶(大凡聪明绝顶者,都是不够聪明之谓也,按智商测试题,我只能说自己比世界上88%的人聪明)。

    我所自卑的,是腼腆内向的性格,拘禁和放不开,动手能力又差,使我自觉一无是处,废材一个。再说一遍,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差,差的是察言观色、临场应变能力,也就是所谓的交际能力。而这,又是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

    正是因为这种缺陷,使我遭受到那么多磨难,十七岁那年,整个人如坠冰窟似的深渊。

    我想自救,所以才找书看。我本想从世界名著中得到启迪和力量,结果却事与愿违,且截然相反。

    《孤星血泪》里面的人情世态,可谓给了我当头一棒,然而随着阅读的逐渐继续和深入。又如同是漫漫地渗透我的思想认识。我感觉仿佛自己意识的领土纷纷被蚕食而沦陷,之前对世界所抱有的虚幻的美好的色彩被一点点地抹去,代之以苍白的凄惨的真实,我感到人生的无味。世人肮脏命运的渺小,世途生存的可悲可恶。

    如果说《孤星血泪》所讲述的是古时候英国的故事,这还能使我勉强能有一些慰藉的话,那么《中华儿女》里面的故事,则使我的思想的阵地彻底的城缺池平,再也无法防守了。

    周宰相为革命呕心沥血的一生世人皆知,然而他的晚年竟在那样可悲和无奈的情形之下度过的,受着重病缠身倒还罢了,他还要倍受精神上的摧残,无尽的痛苦……尿血……非人的折磨。看到这些,无不让我心惊胆颤,毛骨悚然!

    毛太祖老年时代退居二线反戈一击,发动文革,老一辈革命家纷纷被迫害。也是世人皆知。我始终不愿意相信某种论断“这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设下的圈套阴谋……”,然而这本书里却无不是斩钉截铁的证实了这一点。

    “啊!在别人看透了毛太祖的当儿,你还在那里对他盲目崇拜,你已经落后的无可救药了!”如此想着,我确认自己的是落后了,“也许世界上本没有什么光明和温暖,只不过是一群群阴谋家们互相斗争的经过!”

    我忽然认识到周遭世界的冷酷无情。拿眼看一下,到处都只是一群冷生生地面孔,似乎有鄙夷,似乎有嘲弄。我一下子懂得了为何他们摆出这副面孔,为什么他们时时堆出虚假的笑脸来,因为他们心中的恐惧已经变为了麻木。

    我的脑子从来不曾如此严峻的斗争着。我所崇拜的人物变成了大阴谋家,我的理想成为被人玩弄的工具,我已经是万分的落后了。而我却还在做着美梦,世人的灵魂到底到了什么样的地步呢?

    我的心冷气只冒,我忽然想起《孤星血泪》里的匹普来。噢,他也成了那么伟大的人物——在那个世界竟然能够生存?

    转而联想到,这书是从吕岳峰老师那儿借来的,看来我也不是一无所成嘛,至少我借书一事还成功了呢?可是另外一件事却没有踪影,于是我又看了看那女孩,发现她正在刻苦攻读。我心中一震,她在这么一个悲惨世界上生存,难道会不受影响?她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像其他人那样狭隘、自私、渺小吗?

    一切是那么的苍白,我想冲出这世俗的落网,但却只能无奈,因为发现没有那健壮的翅膀。恰恰相反,我是这么的无力和不堪一击。

    在这种思想斗争下,我把那本书还给了秦子亚,在放学的路上,因为脑子里有想不完的事,我语无伦次,二目呆滞。

    忽然秦子亚指着远处夕阳下的一个身影说:“他是你的敌人。”

    那是张永才,——我们的校长,此时正如定型的石膏塑雕一般在夕阳的余辉里呆立不动。

    “不!”我回答说:“他一个人算不了什么,我真正的敌人不是他一个人。”

    秦子亚没再多问,我自己心里却生发出了更多的愁苦,“敌人,我怎么样才能打败这些敌人呢?”

    想到这,我苦笑,心里更加得难受:“我该怎么办呢?”我心中呼喊着,但谁能听得见呢?谁会在乎一个落后的人呢?老天,它只会降大任于能人,怎会降此任于一个无能庸人呢?

    “我看我们班是没有天才儿童的!”看透了世事的班主任梁荣海老头儿,上课时如此苦口婆心地说,虽然这话是面向全班说的,可这刺耳的话语毫无疑问是对我发出的。

    我虽然心中有一股不服的劲和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